体教融合理念下高校瑜伽课程改革策略分析
2023-10-25陈媛徐丽萨
文 / 陈媛,徐丽萨
◆ 体教融合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总引领,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和目标性的特征。随着体教融合的快速推进,为了提升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质量,高校应以体教融合模式作为内驱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以人为本、健身育人和终身体育的价值导向。建议高校瑜伽课程改革从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多练多赛,以赛促教入手,结合教学实际和项目特点,加大对体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推广,进一步完善瑜伽课程育人体系。
◆ 体教融合;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
1 体教融合的内涵
1.1 广泛性
在体教融合的引领下,学校体育建设进一步健全,无论是学校运动队、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课程的组建与实施,还是学校体育赛事体系以及与社会体育项目的平稳对接,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多元性,特别是在高水平体育教师培养和专项教练员选拔以及相关比赛的组织保障都呈现出新驱动协力下的全面协调发展态势[1]丁省伟,储志东.是何·为何·如何:体教融合研究综述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07):89-102.。
1.2 深入性
体教融合的本质体现在“融”。如何将体教融合做到极致,必须要在“融”上下功夫。只有将学校体育及相关产业有机融合,才会产生奇妙的反应。由于体教融合倡导以体育人和多元主体共治,体现出更强的深入性,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整合与挖掘,由此催化和促动了体育全面育人的功能释放。
1.3 目标性
体育强则国强,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响应新时代的要求,体教融合的目标更加明确和坚决,站位和定位也更高,旨在将体育与教育资源高效融合,更加侧重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系统化提升,通过实践提高效能,形成合力,消除行业壁垒,使人才质量得到质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 体教融合理念下高校瑜伽课程改革的调查与实践路径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对象
本实验以XX学院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瑜伽公共体育课的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指定一个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均由2019级不同专业、班级的本科学生组成,所有学生瑜伽学习零基础。
2.1.2 方法
(1)问卷调查法:实验前和实验后采取问卷的形式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与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共78个人(实验班40人,对照班38人),实验前后应回收340份,实际回收335份,回收率98.53%,有效率为91.61%。
(2)实验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测试指标内容包括实验前后BMI、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闭眼单脚站立、手平板支撑;实验后以小组为单位,以教学比赛的方式,将健身瑜伽动作组合进行展示。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对结果
(1)身体形态素质方面
依托专家访谈结果,根据高校瑜伽项目特点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以及选修课学生身体形态的自然情况,在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学生进行5项测试,并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测试结果样本进行单独T检验。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可发现,实验前两班学生的5项测试结果的P>0.05,可见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综合素质较基本在同一水平阶段,不存在特殊性差异,表明实验分组符合教学实验要求。
(2)瑜伽基本技能方面
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可知在实验开始之前,整体学生并没有接触和系统学习过瑜伽运动,所有学生瑜伽技能水平基本保持同一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能够满足教学实验的预期目标。
2.2.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对结果
为期半学年的体教融合教学实验后,对两班学生进行瑜伽专项测试,包括身体形态素质与基本技能测试,结合样本T检验开展纵向和横向的综合比较分析。
(1)实验班身体形态素质方面
根据表2可知,实验班学生为期半学年瑜伽学习后,在BMI指标下降0.15kg/㎡,坐位体前屈提升0.67cm,仰卧起坐提升1.37次,闭眼单脚站立提升1.88s,手平板支撑提升1.54s,表明学生与之前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但进步空间有限。通过深入分析P值发现,学生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实验前后基于学生的测试结果发现,体教融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形态素质未达到预期改善效果[2]徐剑,刘芳枝,沈友青.新时代体教融合协同发展的价值意蕴、地方实践与推进路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6):104-106+130.。
深入研究发现总结如下:一方面,体教融合模式占据了较多课堂时间,造成学生技能和素质练习时间缩减,引发学生身体形态素质优化不显著;另一方面,体教融合模式以大单元教学比赛为核心,然而受教学课时不够多以及教学间隔长的影响,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
(2)对照班身体形态素质方面
通过对表3的分析,对照班学生在半学年的瑜伽选修课程学习后,在BMI指标降低了0.26kg/㎡,坐位体前屈提升0.72cm,仰卧起坐提升1.50次,闭眼单脚站立提升2.57s,手平板支撑提升2.81s。表明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后的5项指标测试明显高于之前,而且P>0.05,没出现显著性差异。这证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形态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和拓展。虽然效果差异性不明显,但与实验班学生相比确实显而易见。
表3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形态素质测试检验
综上所述,以往瑜伽授课模式在学生身体形态素质方面提升却有效果,但是幅度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以往授课评价以终结性模式为主,造成学生侧重对考试技术的学习,平时学习态度不端,课堂训练缺乏专注,以至于身体形态素质无法实现质变。
(3)实验后两班学生身体形态素质测试检验
通过对表4数据的分析,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相比,其中5项指标测试结果明显高于实验班学生,而且P>0.05,无特殊性差异。可见实验后对照班学生于实验班学生比较而言,身体形态素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体教融合理念下的瑜伽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其提高效果虽然并不明显,但是提升幅度是显而易见的[3]孔皓.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改进:生成逻辑与路径选择[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出版者不详],2022:541-543.。
表4 身体形态素质测试的检验结果
(4)实验后两班技能测试检验
实验对比教学实施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健身瑜伽技能竞赛测试。为力求实验的公平性和准确性,特采取教考分离的形式,最后两班测试结果如表5。
表5 实验后两班学生瑜伽技能测试的检验结果
由表5中学生体式质量、展示水平、体式难度、错误扣分、最终得分的数据可知,实验班学生瑜伽技能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证明实验班学生健身瑜伽技能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可见体教融合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瑜伽教学模式相比优势明显。
2.3 建议举措
2.3.1 拓宽教师进修渠道,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
高校首先应着力拓宽教师进修渠道,确保瑜伽教师专业水平和认知技能能够与时俱进得到提升;其次,高校可以采取引进优秀退役瑜伽运动员的方式,将具有丰富参赛和训练经验的瑜伽运动员优先招考,从而带动提升学校瑜伽教学的整体水平;最后,高校还需要加强教练员整体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练员的待遇水平。
2.3.2 构建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释放以赛促教的动能
为了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目标,高校应加强对瑜伽项目训练、教学和参赛的重视,多开展瑜伽相关赛事。此外,高校还需要转变瑜伽竞赛的目标,淡化竞赛成绩与名次,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侧重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重视瑜伽的育人作用。
2.3.3 采取多种体教融合的宣传策略,提高瑜伽项目的知名度
一方面,以校内瑜伽俱乐部、瑜伽协会为抓手,以组织相关校运会表演和毕业晚会等瑜伽活动为契机,带动提升学习瑜伽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借助学校网络公众号、校园海报,以多种宣传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瑜伽课程教学当中[4]仲冰冰,颜军.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02):205-211.。
3.3.4 结合教学实际和项目特点做出精准调整
首先,高校瑜伽课程需要保障教学单元长度;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和项目特点理性思考,做到有的放矢,既要让分组练习保持公平性,还要力争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竞争;最后,瑜伽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做到及时多维关注学情,循序渐进地进行体位教学、竞赛组织和心理引导,充分发挥瑜伽健身育人的功效。
3 结语
随着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基于体教融合战略导向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为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为此高校和教师应全面解读体教融合的内涵,摒弃之前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进一步健全教练员队伍建设,结合教学实际和项目特点,不断转变部门职能和竞赛体系,优化瑜伽运动教学氛围,加大对体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推广,致力于解决学训矛盾等障碍,以期推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