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博物馆馆藏铜镜赏析
2023-10-25线婷婷渭源县博物馆甘肃定西748200
线婷婷(渭源县博物馆,甘肃 定西 748200)
一、铜镜研究背景
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发明。其发展经历了从齐家文化的起源到西周的兴起,再到汉唐时期的鼎盛繁荣,最后到两宋的缓慢发展及明清时期的衰落。从产生到衰落的数千年中,铜镜的纹饰造型、铸造工艺、文化内涵以及铭文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与各个时代相适应。铜镜背面丰富的铭文与纹饰,是铜镜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其中,铭文表达了铜镜背后的制造意义,包括长命延年、长生大吉、千秋万岁、与天相寿、与地相长等吉语以及赏赐、继承等方面;纹饰涵盖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包括羽化成仙、长生不老、繁衍生息、鬼神崇拜等。各个时期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既有继承与吸收,又有弘扬与发展,这是对不同时代艺术特征的反映。因此,研究铜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渭源县博物馆馆藏铜镜
渭源县位于我国定西市中西部,自西汉建县至今二千余年。境内汉代遗存丰富,出土的大量遗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仓廪实、民富足、国强盛”的画卷。到了唐代,渭源县被吐蕃占领。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率军收复了自唐以来由吐蕃占领的渭源等地。宋元明清时期,陇中大地社会安定,民族融合,经济不断繁荣发展,基于此,勤劳智慧的陇中先民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渭源县博物馆馆藏铜镜以汉、宋、元、明四时期为主,本文选取部分珍藏,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一)汉四乳钉夔龙纹铜镜(图1)
汉四乳钉夔龙纹铜镜,径13.0 cm,缘厚0.5 cm,重365 g。青铜质,镜作圆形,半球形钮,并蒂莲珠纹钮座,外饰一周凸棱,宽素平缘。镜背纹饰丰富,内外饰线状几何纹。主纹区内由4个圆坐乳钉为基点对称分为四区,每区内采用线雕的表现技法,双勾阳线勾勒有4组“S”形变体夔龙纹,夔龙纹两侧装饰有神鸟纹,夔龙与神鸟互相呼应。夔龙象阴,神鸟象阳,夔龙与神鸟的搭配体现了古人的阴阳观念,四乳丁象征四方。此镜在经典四虺纹饰的基础上添饰以四神元素,实为经典结合的精诚之作。四神文化的运用,在方寸的空间应用上显现多种社会文化的融合,足见工匠高超的技艺与审美素养。整镜外观精美,铸工精湛,保存完整,版模极佳。
(二)汉铭文铜镜(图2)
图2 汉铭文铜镜
汉铭文铜镜,径14.3 cm,缘厚0.7 cm,重540 g。青铜质,镜作圆形,半球形钮,主体纹饰为两圈铭文。内圈铭文不详,外圈有“乐未央、宜子孙”字样。汉代铜镜的铭文,汉初始兴,西汉中晚期普及盛行,主要有钮座铭、圈带铭、方格铭、缘区铭、榜提铭(纹饰旁的提名)、纪年铭、工匠铭、铸镜地区的铭文等。铭文内容丰富、词句典雅,富有生活情趣。铭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男女恋情的,如“心思美人,勿忘大王”“愿长相思,久勿见忘”“长勿相忘,长乐未央”。(2)祝愿福禄富贵长寿,如“长保二亲乐未央”“保二亲受大福”等。至于“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常富贵,乐未央”之类的也常见。(3)抒发高尚远大情怀与心志,如“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4)祈求长生不老、升天成仙。西汉末年统治者当中求仙访道的风气盛行。这种风气反映到镜铭上:“此有佳镜成独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宝。”(5)标榜材料和制作优良,如“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目前,发现最早的纪年铭是西汉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四神博局镜,1996年出土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中明确出土时间、地点最早的纪年铜镜。
(三)宋“湖州李家”葵花形铜镜(图3)
图3 宋“湖州李家”葵花形铜镜
宋“湖州李家”葵花形铜镜,直径13.4 cm,缘厚0.3 cm,重580 g。青铜质,镜呈六瓣葵形,桥型钮,素缘,素背。钮右侧有长方形楷体“湖州李家□□铜照子□”印记。宋代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名讳,将镜字改为照或鉴,故称铜镜为“照子”或“铜鉴”。湖州镜始铸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南宋初、中期,历元代并兴盛于明清时期。湖州镜工艺精湛,为国之精品,历代都被列为朝廷贡品。成化《湖州府志》云:“郡中工人铸镜最得法,世称湖州镜。”南宋湖州(今浙江吴兴)铸造的铜镜,多作葵花形,亦有圆形和方形亚字形、桃形。湖州镜既有官府铸造,又有私家作坊所铸。一般都是素背,背上铸有商标性质铭记,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湖州石十五郎真炼铜照子、湖州薛晋侯造”等,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的商品已标注生产商。
(四)宋海兽葡萄纹铜镜(图4)
图4 宋海兽葡萄纹铜镜
宋海兽葡萄纹铜镜,宋,径10.0 cm,缘厚0.9 cm,重510 g。青铜质,镜作圆形,龟钮。仿唐海兽葡萄纹镜,分为两区。中间有四瑞兽,间饰葡萄纹,外区为缠枝葡萄纹,制作较精细。海兽葡萄镜的出现是我国古代中西交流的象征,其最早在新疆民丰就发掘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人兽葡萄纹和走兽葡萄纹的丝织品,表明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中西文化的交流发展到顶峰,唐代海兽葡萄镜大量兴起,其组合奇特,使用海兽与葡萄这两种特殊的动物与植物元素组合在一起,是我国古代中西交流的重要证据。关于海兽葡萄铜镜上的兽,铜镜研究学者曾对其进行仔细探讨。这里的兽指的是瑞兽还是海兽,是哪几种兽类,学界对其尚未有明确定义,但根据铜镜铭文与纹饰选意的习俗可知,其应取自吉祥之意,称为“瑞兽”较为妥当。镜中的葡萄不是我国土生之物,而是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才开始种植。葡萄生长的时候呈现出紧凑繁密、枝叶茂盛的景象,其有缠绵不断、硕果累累之意,可取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生活富足美满的寓意,海兽与葡萄的组合纹饰运用到铜镜上。一方面,是对我国古代国力昌盛、中西交流的彰显,有对统治者的赞美之意,另一方面表现了盛唐时期的百姓对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宋佛教故事纹铜镜(图5)
图5 宋佛教故事纹铜镜
宋佛教故事纹铜镜,宋,径6.1 cm,重70 g。青铜质,圆钮,素缘,制作较粗糙。钮右侧为一老妪,左侧为一妇人,手捧仙桃,上为松树,下有一鹤,纹饰为典型的麻姑献寿图。关于麻姑,最早的记载应该出自晋葛洪的《神仙传》,书中载:“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由此可见,麻姑是一位仙人,而且见到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可见其寿命之长,自然也成为长寿的象征。中国人历来有祝寿的习俗,对长寿有着强烈的渴望,期盼着能够长生不老,所以长寿文化元素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又载:“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所以,麻姑也成为我国民间的女寿星、女吉星。“麻姑献寿”也成为我国喜闻乐见的祝寿题材。
(六)元瑞兽纹铜镜(图6)
图6 元瑞兽纹铜镜
元瑞兽纹铜镜,元,径13.7 cm,缘厚0.3 cm,重800 g。青铜质,镜体较厚重,镜圆形,桥形钮,素平缘。钮外高浮雕饰两龙一虎,三瑞兽头尾相连成一圈。其外饰弦纹、栉齿纹、锯齿纹和菱形纹。在中国古代铜镜纹饰中,龙纹和虎纹组合主要出现在东汉时期。在东龙虎纹铜镜中,龙和虎绕着镜钮缠在一起,带有这种纹饰的铜镜是东汉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汉铜镜的一大特色。考古学者认为龙虎镜中龙虎交织的图案应是龙嘶虎吼、龙虎对峙的场景,也有收藏家认为龙虎对峙是自然界中兽类雌雄交配、情感酝酿的场景……其中的文化内涵应是以龙子龙孙、繁衍生殖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性文化与性艺术中的一部分,是生殖器、生殖和性这三种崇拜在铜镜纹饰上的体现。汉代阴阳五行说盛行,学者对汉代青铜背面纹饰的表达也作过相关的讨论,尤其是对龙虎青铜镜的解释。汉代阴阳五行说将龙虎喻为“四神兽”中的两兽,与天上的太白星相对应,有沟通天地的能力。再后来,民间还衍生出龙虎能繁衍后代的传说。因此,在汉代铜镜中,龙虎镜具有生殖繁衍这一象征意义。
(七)明“状元及第”铜镜(图7)
图7 明“状元及第”铜镜
明“状元及第”铜镜,明,径12.1 cm,缘厚0.4 cm,重330 g。青铜质,圆饼钮,周围方框内有“状元及第”四个楷书阳文字。
状元及第是我国古代文人一生的追求。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金榜题名,被誉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历来为国人所向往。科举制度自隋代确立以来,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延续至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细分为四个等级,自下而上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最低的一级为院试,通过院试者可成为秀才;第二级别的是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通过乡试者则成为举人。再高一级的考试是由礼部主持的会试,通过会试者成为贡士,通过会试的考生就可以参加殿试,也叫廷试,由皇上主持,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状元是明清时期殿试录取的三甲中的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铜镜,一方面表达了庶民阶层普通百姓对科举考试的认可,希望借此改变身份地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古代统治阶级对人才的严格选拔。与之相似的铜镜铭文,还有“连中三元”“金榜题名”等。
三、铜镜纹饰的内涵
铜镜,既是古代日常生活的器具,又是能工巧匠施展才艺的载体,铜镜纹饰的表现题材包括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吉祥文字等,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除了上述提到的纹饰内涵以外,铜镜本身也具有象征意义,自古就有人将镜作为政治清明的象征。古代官府县衙的大堂悬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以表现官员明察秋毫、清明廉政的伟岸形象。这一寓意在部分影视剧中更为常见,表达了上至统治者,下至庶民对于官员执法办事能力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像明镜般明察秋毫、洞悉万事万物,做到公平公正。
铜镜纹饰的内涵随着铜镜的发展也不断变化,从最初使用动物植物、瑞兽等形象隐晦地表达,渐渐发展为纹饰与铭文这种比较直接的表达方式。无论哪种,都体现了人们对驱邪避凶、吉祥如意的期盼。铜镜纹饰反映了古代中西经济交流、天文历法、地理历史、物质文明与精神世界,还有古人对汉历代君王文治武功的宣扬,对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期许,对爱情常思常念的期盼等。渭源县博物馆收藏的铜镜,以“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精奇,辞旨之温雅”,深受大家喜爱。这些古铜镜,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让我们捡珠拾玉,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