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分析
2023-10-25杨家华李新辉
杨家华,李新辉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新疆石河子 832003)
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每年全球至少有900 万人因环境污染死亡[1,2]。而我国,每年环境因素导致死亡的人数达到235 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2%[3]。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机制——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力[4]。为引导公众树立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理念,动员公众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于2020 年正式发布《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其是指公民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必要知识,并具备一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5,6]。高校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的主要群体,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干者[7,8]。有研究表明[9],大学生是绿色发展和素养提升的主力军,更是每个家庭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理念的“带头人”。因此,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对其自身和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群体领域多关注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素养的研究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探索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更合理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贡献青年力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2 年1 月-6 月,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据该校学科设置情况,按照工学部、农学部、医学部、理学部、人文学部进行分层,根据各学部所包含的学院及学生人数比例确定调查对象数量,再将每个学部按年级分层,随机选取每个年级的班级,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根据环境保护部2017 年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计算方法[10],每层最小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考虑分层因素及缺失率,最终计算样本量为1690 人。
1.2 调查工具及评分标准 依据生态环境部在2017 年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10]中“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核心试题”为基础,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添加民族、年级等人口学特征设计本次问卷。其中,生态环境和健康素养分为3 个一级分类素养和6 个二级分类素养,具体判断标准详情见表1。调查前进行1%的预调查以完善问卷。
表1 各级素养具备水平判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以()和(%)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 结果
2.1 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情况 共调查大学生1962 人,收回问卷1941 份,剔除答案重复和信息缺失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850 份,有效率95.31%。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具备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学生人数为322 人(17.41%),平均得分为(50.92±20.19)分。不同民族、年级、专业类别、生源地的大学生该素养总体具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具备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其中理学类专业学生>农学类>医学类>工学类>人文类,见表2。
表2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具备情况[(%)]
表2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具备情况[(%)]
表2(续)
表2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具备情况[(%)]
2.2 环境与健康正确认知度情况 在所有的题目中,有15 道题目(占题目数的34.04%)的正答率低于50%。正答率最低的5 道题都是多选题,分别为“举报投诉环境污染事件时,需要讲清楚的情况”(5.57%)、“安全饮水至少应该满足的条件”(5.73%)、“细颗粒物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哪些疾病”(7.78%)、“城市出现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13.95%)、“重污染天气时的正确做法”(19.46%),见表3。
表3 问卷中正答率低于50%的题目(n,%)
2.3 三个一级分类素养具备情况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具备基本理念的学生人数最多,为775 人(41.89%),而具备基本知识的学生人数最少,为83人(4.49%)。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中基本理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民族、年级、生源地中基本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民族、专业、生源地中基本技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一级分类素养具备情况[(%)]
表4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一级分类素养具备情况[(%)]
2.4 六个二级分类素养具备情况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具备六个二级分类素养的人数分别为基本认知806 人(43.57%)、基本态度822 人(44.43%)、科学知识52 人(2.81%)、行为知识405 人(21.89%)、认知技能913 人(49.35%)、操作技能430 人(23.24%),其中具备认知技能的人数最多,具备科学知识的人数最少。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中基本认知、基本态度、行为知识、操作技能这四类素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大学生中基本态度和认知技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民族、年级中基本认知和科学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二级分类素养具备情况[(%)]
表5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二级分类素养具备情况[(%)]
2.5 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是否具备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为自变量(性别:1=男,2=女;民族:1=汉族,2=少数民族;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及以上;专业类别:1=工,2=农,3=医,4=理,5=人文;生源地:1=城市,2=农村)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年级、专业类别、生源地为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其中汉族学生的具备率高于少数民族学生(<0.05);与大一学生相比,大三、大四及以上学生的具备率较高(<0.05);与专业类别为工科的大学生相比,农学类、理学类大学生的具备率较高(<0.05);与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相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的具备率较低(<0.05),见表6。
表6 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11]。新疆“沙碛太半,壤土狭隘”,绿洲与沙漠戈壁纵横交错,生态系统脆弱[12]。高校是人才“蓄水池”,因此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其自身及其家庭的健康,且有望为整个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是落实建设健康环境的具体举措。现有研究表明[13-15],不同群体之间素养水平存在差异。本次调查以兵团综合性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其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可反映新疆高校大学生整体素养水平,为进一步明确环境与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提供依据。
3.1 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兵团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为17.41%,低于郭雯婕等[16]研究结果,虽高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17]中要求的2022年15%及以上的水平,但离2030 年达到25%及以上的水平任重道远。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虽涉及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学习,但缺少系统性的引导,加之专业划分及宣传交流不充分,以致学生的环境知识结构零散难以形成脉络和框架。
一级分类素养中,具备情况不均衡,基本知识素养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具备率仅为4.49%,远低于基本理念的41.89%和基本技能的38.27%,可见基本知识具备率低是制约整体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重要原因,这与相关调查的结果一致[13]。从6 个二级分类素养可以进一步看出,基本知识中的科学知识素养是最低的,正答率最低的5 个题目中有3 个是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知识是指对空气、辐射等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及减少和防范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有着多学科交互、多领域交叉的特点,掌握有一定难度。在调查中,基本理念具备率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对较高,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环境健康风险意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知的欠缺,且存在知行不合的现象,如有关风险、暴露等有关基础科学知识的问题,有94.26%的大学生回答错误,即很多大学生知道“水应煮沸后再饮用”等最基本的知识,但不了解“安全饮水至少应该满足的条件”。缺少这些有助于正确判断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础科学知识,不利于提升风险沟通的效率,进而难以提高公共事件应对能力[18]。基础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到基本理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基本行为和技能的产生,即难以促成有益于环境与自身健康行为[19]。
3.2 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可知,影响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级、专业和生源地。高年级的学生具备率高于低年级,这说明素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过程,综合多方面的技能,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建立起较好的生态环境价值观,进而提高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理学和农学类专业学生素养具备率较高,原因可能是此类学科学习内容对生态环境有所涉及,如农学类、地理等课程设置会涉及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教学内容,对环境问题敏感度高,对相关问题关注度较高。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认识相对不足,可能是因为农村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宣传普及覆盖程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少对环境的感知[20]。环境健康知识体系的完善除学校教育外,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在素养提升工作中应努力深入村居。将年级和专业类别相结合发现,农学类各年级的大学生素养具备率差别不大,均在20%左右;而医学类和人文学类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具备率有明显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根据课程设置,环境与健康类的课程是该校的选修课程,各专业学生均可选修使得对环境健康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3.3 提升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建议 大学生是传播健康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人群,理应加入我国环境保护大军,个人应培养关注环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环境与健康知识储备。学校应制定灵活的环境教育方法,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侧重的选修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环境与健康内容;同时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多种多样可接受度高的活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考虑在入学教育及相关公共基础课程中加入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打破大学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僵局;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可制作双语科普读物进行广泛宣传,以提高环境与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使大学生们能够知行合一,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监督中,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助力高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以期实现自身与环境双重健康。此外,应努力在全社会关注环境与健康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点面结合。国家层面上也可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专题调查;依托国家和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加强专业人员科普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教育的资源投入,推进环境健康教育走进街道、走进社区、走进单位和家庭,继续建设“健康细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