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并发或不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3-10-25魏伟王煜金杭斌郑亦农

肝脏 2023年8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

魏伟 王煜 金杭斌 郑亦农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为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时常伴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系统性红斑狼疮、Graves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和其他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ATD),如Sjogren综合征(SS)[1-5]。PBC诊断和治疗常常因并发其他肝脏或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变得复杂,这些并发疾病也会影响PBC自然病程和预后[6-8]。本研究评估PBC、PBC并发其他AT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BC患者15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5例,年龄52(41,64)岁。纳入标准:符合PBC诊断标准[9],所有病例均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排除标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

二、研究方法

回顾PBC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并发ATD情况、血常规、肝功能、凝血指标、抗体情况、临床首诊症状及生存数据。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两组或多组生存率比较。

结 果

一、各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52例PBC患者中,单纯PBC 104例(68.4%)、PBC-AIH 11例(7.2%)、PBC-SS 24例(15.8%)、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2.0%)、系统性红斑狼疮、Graves病、AIH+SS各2例及SS+类风湿性关节炎、SS+系统性红斑狼疮、SS+Graves病、AIH+SS+类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各组资料比较见表1。

单纯PBC与PBC-AIH患者PT、ANA阳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BC与PBC-SS患者WBC、Hb、Alb、HDL、SS-A/Ro-52kD阳性、AMA阳性及AMA-M2阳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预后分析

截至2022年1月1日,单纯PBC、PBC-AIH及PBC-S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2.0、58.5和50.0个月(P<0.05)。单纯PBC患者5年生存率为80.8%(84/104)高于PBC-AIH(7/11例)、PBC-SS 58.3%(14/24)(χ2=6.228,P=0.044)。

讨 论

PBC常见于成年女性,早期症状并不典型,较为隐匿,常见首发症状为乏力、瘙痒等。疲劳和瘙痒可能与PBC患者预后不良有关[10]。此外,其他常见就诊原因包括黄疸、肝酶异常等,有少数病例首诊时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在住院治疗期间诊断与PBC有关。

PBC常与其他ATD共存,PBC作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可能是其他ATD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的位点之一[11]。本研究中约有1/3患者并发ATD,其中并发SS病例最为多见。文献报道,PBC中SS发病率为33.3%~72%[12,13],发病率的差异可能归因于各人群间诊断标准的区别。

PBC并发AIH发病率为2%~20%[14]。与单纯PBC患者相比,PBC-AIH患者ANA阳性比例显著升高,且PT显著延长,表明这些患者肝功能合成障碍严重受损,导致临床结局欠佳。尚没有足够证据表明ATD患者脂质水平存在变化。本研究中,与单纯PBC患者相比,PBC-SS HDL水平显著下降。此外,PBC-SS患者Hb水平明显低于单纯PBC,这也是PBC并发SS的临床特征之一[15]。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血清中存在AMA、AMA-M2抗体是PBC特征性表现,而SS-A/Ro-52kD阳性对诊断SS具有特异性。SS、PBC均与免疫介导的上皮细胞破坏有关[14]。从本研究可以获知PBC并发SS后可能会增强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另外,单纯PBC患者比PBC-SS、PBC-AIH的生存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AIH是PBC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而SS是最常见的肝外合并症。PBC并发ATD将影响患者临床预后。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