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增产技术措施

2023-10-25旷丽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分植株病虫害

1 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技操作不规范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不合理,未建立完善的增产、栽培流程,可能会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目前,由于种植户没有受到专业技术的指导,农业种植技术操作标准不完善,玉米各种病虫害问题频发,未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玉米减产,影响了农业种植的经济收益。例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的授粉及施肥等操作,导致玉米植株缺少生长所需养分,影响了玉米产量。

1.2 生产体系不完善

玉米增产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目前,玉米生产体系不完整,例如,表皮透明化现象就是由于灌浆过程中种植技术操作不规范,而影响玉米生长,降低农户经济收入。

1.3 种植密度不合理

由于玉米品种繁多,包括宽叶类玉米、窄叶类玉米等。不同玉米品种种植方式不同,如果全部按照统一的种植方式必然无法为玉米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因此,在种植时要考虑品种生长特点,科学选择种植密度和方法。密度过小无法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但是密度过大不利于玉米生长,还容易发生病虫害问题。

2 玉米增产技术要点

2.1 科学选种

在玉米种植中,选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注意以下几点:仔细检查种子是否有毁坏,剔除色泽呈灰色及不良种子,还要考虑种子的抗病能力。其次,要选择正规商家购买质量有保障的玉米种子,以防购买到不符合审定标准的种子。最后,选择出芽率高的玉米种子,选种后,可以先进行试种后再大规模种植,查看出芽率,选择出芽率高的玉米种子。

2.2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不但能有效调节种植土壤的温度,还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合理控制土层水分含量,为玉米生长创造优质环境。在玉米发芽、出苗时,地膜覆盖可以缩短生长时间,提升种植效益。可依据玉米生长特点,种植晚熟品种,增加育果时间。在玉米授粉、灌浆各环节,形成增产种植体系,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2.3 分期播种

在玉米种植时,应加强玉米植株父本、母本的栽培种植管理,通过采用分期播种的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各品种玉米植株生长的有序性,从而保证正常播种。要均衡控制种植行数,通过采取父本植株与母本植株交错种植方法,可以有效增加授粉时间,提高玉米综合结实能力。

2.4 人工授粉

在玉米生长期间,授粉过程是保证玉米增产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改善由于自然环境对授粉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提高授粉成功率,在花期及授粉期,要加强控制气候温度。在人工授粉时,若温度过低,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改善授粉环境,从而确保授粉质量,提高授粉成功率。若授粉时为阴天,温度无法满足授粉要求,可以在花穗干后再行授粉。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2.5 水肥管理

施肥和灌溉作为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就要制定科学的施肥及灌溉方法,不能盲目施肥。首先,播种阶段玉米对肥料需求相对较少,只需要在土地翻耕时适度施肥,保障玉米正常出苗即可;其次,玉米出苗期对于水分要求相对较少,干旱土壤有利于玉米蹲苗;第三,玉米生长拔节期是玉米生长较快的阶段,此时玉米对于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非常高,要定期浇水和施肥,满足玉米生长需求;最后,果实生长期时玉米需水量增加,必须施加足够的水分和肥料,避免玉米因为缺水缺肥营养不良。在玉米生长阶段,由于生长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其生长规律科学灌溉施肥,从而保障玉米增产。

2.6 预防早衰

玉米根系比较发达,对环境适应力较强,由于根支密集,对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吸收性强,在生长过程中其植株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与水分。为了满足玉米生长需求,定期施肥、灌溉是非常重要的。若水分补充过量,很容易造成种植土壤缺氧。植株在土壤缺氧的情况下生长,会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活力,导致根系生长缓慢,同时玉米植株叶片也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植株早衰及死亡。为了避免洪涝问题,要合理灌溉。在种植时,改善沟渠引水及排水问题,并在玉米植株开花后,进行施肥管理,尽量增加叶片长度,提升落果数量,避免因为植株早衰造成玉米减产。

2.7 合理密植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有效控制玉米种植密度,保证玉米生长空间适宜。合理密植即在科学范围内使用土地,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更好地接受阳光照射,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适宜的玉米种植行间距为60 cm 左右,株间距为20 cm 左右,而且在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证植株处于合理的间距内。根据玉米品种可以适当增大或缩小种植密度,若肥力充足可以适当缩小种植间距;若肥力不足则可以适当增大种植间距。

2.8 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类病虫害,农户通常长时间使用相同的药物导致病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难以消灭病虫害,导致玉米减产。可以采用生态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等进行预防。生态防治技术是从保证外部种植环境和提升种子成活能力两个方面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食物链原理,培养虫害天敌,对其进行捕食,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化学防治技术是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病虫害。

科学选种、合理密植、人工授粉及病虫害防治措施都对玉米产量有重要影响,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就要重视运用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进而促进中国种植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水分植株病虫害
叶子会释出水分吗?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减盐不如减水分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完形填空Ⅳ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