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儒学文化的近现代问题的哲学思考
2023-10-24王凯航
【摘要】近几年,传统文化复兴这一命题在各种场合被反复提起。从哲学角度出发,在新时代下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批判与反思的过程。在对传统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可以深切体会古人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它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随着历史孕育而生的非制度因素和制度因素影响着后世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文明的底色。这些归结于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群体的中华民族,从文化思想等多角度出发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追寻。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封建思想;批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4-0004-04
一、传统文化的内容
将传统文化理解为狭义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及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迷信的遗留,都是片面地理解了传统文化。对于第一点,传统文化并不只有这三家。对于中华文化的起源应当追溯于先秦时期——世界文明的轴心时期。先秦诸子百家虽没有百家之多,但诸如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农家思想等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法家思想重视的“法”对人的约束,墨家名家有对形式逻辑的论述等。这些诸子百家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际,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对中国未来的政治文化发展方向都依照各自的知识体系初步地给出了答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源头。到后世儒家讲性理、道家讲玄理、佛家讲空理,都是建立在对过往历史文化的总结归纳之上的。
除了诸子百家思想之外,五术——“仙医命卜相”——中华上千年来的方术的统称,是传统文化背后的世界观的重要构成部分。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被现在的我们称为玄學的,是把一种可能性的结果当作必然性的结局来看待。在科学理性的眼光审视之下,是由辩证逻辑归纳出来的或然性答案,对人生做一个预测,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为什么玄学数千年来一直被人“追捧”,是因为人在世上需要找到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解释,而这些谶纬、预言甚至星座星象学,是在过去科学还不发达的时代对人的自身存在和外在的世界的联系做出的回答。例如作为百经之首的《易》,就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之书[1]。从感性的神秘预言,到理性的抽象概括分析,古人的大智慧体现在其中。对于传统的五术文化,从其中构建的逻辑思维进行批判性反思,体会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对自然界的启发性的视角,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体会。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也是因为一些非理性因素——灵感——的存在。
传统文化不光有精神方面,也体现在各种“物”的层面。食物、服饰、乐器、书画、运河、瓷器等都能体现出创造了这些文明的古人的智慧和汗水。这些和古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能一定程度避免谈论思想文化会陷入的形而上的思考,这种对实际的物质文化的遮蔽,也是对我们自身部分存在的遗忘[2]。形而下层面的“物”,更多和人类的实践体证有关,可能只被当作是个人的生命体验,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体会到的,于是被视为部分群体的偏好。但是“物”的上面也有哲学思想的存在,器物哲学思想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传统儒学文化与封建社会的关系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的思想财富与其形成的社会休戚相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儒学文化,是在封建时期、在统治阶级政治专制时期建立起来的,其叙事体系在最初是为封建政权、权贵阶层服务的,因此对于传统儒学文化的分析不能忽视它与封建阶级的关系[3]。
“儒家”代表的是儒者阶层,即士人阶层。最初是由两汉魏晋时期通过世袭查举孝廉;到隋唐以后通过初步的科举制度选拔有才识之人;到宋代以后科举制度完全以儒家文化为筛选机器,筛选“治国安邦”为己任的熟读儒家文化的知识分子。同时用对儒家经典的官方诠释诸如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查举士的标准答案。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士族势力对国家权力的垄断[4],官僚阶层成为新的分配财富的阶级。其意识形态是以儒家文化为底色,也就是说无论士大夫做什么都要以儒家文化为“背书”。国家运用诸如“太学”培养管理国家的儒家官僚以及儒家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各朝各代的儒者们为了论证君王权利的合法性,用儒家思想和古代经典为封建君主统治制度下的社会建立合“理”的思想论证。
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学文化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但这里所说的农业文明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小农经济”,这是对传统农业文明的简单甚至是极片面的理解。众所周知,盐和铁是农业生产模式下人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物资。那么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时期,一个家庭不可能仅靠家庭内部有限的土地资源完成生活物资的调配和补给。从汉代开始就有专门的盐铁专营,而对是否开放盐铁市场开展了《盐铁论》的辩论,争论的核心是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可见对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早在两千年前就被讨论过了。但是这部分思想只是昙花一现,各朝各代还是推行所谓“重农抑商”,这里的“抑商”是限制民间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命脉掌握在权贵阶级的手中。在没有新兴生产力出现的时代,在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生产方式下,土地作为最大的财富来源,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拥有了资源,谁就能通过资源去培养能分配财富、分配土地的官员。于是通过这种循环,世家大族能源源不断培养出人才,从而“垄断”官僚阶层。例如北宋范仲淹为范家留下的“义田”。
儒学中家国一体的政体构建,内圣外王的终极追求,通过《大学》中的“三纲八条目”的路径,给儒者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叙事体系。强调忠孝的内在原则之上用封建君主专制下的强大国力构建了儒士为基本盘的封建官僚体系,于是整个封建社会分为了三个层次“君”“官僚”“民”,官僚行使君王赋予的权力,官僚作为“神经系统”,接受君王“大脑”传达下来的指令,构建起了整个封建君主制度运行的框架。官僚的权力是帝王所赋予的,孟德斯鸠说:“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5]封建君主只对自己的朝廷负责,并非对老百姓负责。官僚认为他们的权力是君王赋予的,只对君王负责。这是自下而上的服从责任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国家是皇族一家的天下,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官僚是帮助君主管“家”的“仆人”。
儒家提倡德治,不光对官僚群体进行封建礼教约束,而且还对封建君主也实行儒家思想的教化。君王从小就要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称之为“经筵”。儒家的仁政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在政治上体现为一种“社会契约”,这种契约以“天理”作为理论依据和合法性来源。儒家对君王的理想境界和柏拉图的“哲学王”很相似,君主是最高的道德模范[6]。君王有上天赋予它的神圣合法性,以及作为仁政的最高体现。在传统礼俗社会中的君王就是“天道”和“仁德”这些形而上的理念在人间的显现,通过君王的身体力行推己及人,一步步辐射到全社会。然而这种德治思想和人治思想太过于理想化,而且压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儒家政治變成僵化的教条主义。明末的阳明心学就是对这种儒学僵化的一种反省。但是在那时生产力还不发达,在没有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出现之前,儒家思想还是会作为封建君主统治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来进行思想和行为的规训,走向教条主义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传统儒学文化背后的道德伦理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重浪潮之下,人们渐渐发现传统儒学文化对当下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在道德伦理层面一方面呈现出批判和反思,另一方面将一些条目视为“天然正确”,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儒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生搬硬套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四书五经是古代科举取士的儒家必读书目,其中不光有对农业文明生产生活的描述,也有许多对士人该如何管理人民的规范,以及对士人自身道德建设的规范。但是近代以来有不少对孔子思想的曲解和对孔子展开的“人身攻击”。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问题检讨与新解》一文中,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理解为“愚民”和“民愚”两个不同的概念[7]。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愚民说”遭到了人们的持续反思和批评。从郭店简的《尊德义》来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不表示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它们的大意是:对于人民,可以让他们跟从大道,但无法使他们知晓、认识到道本身。可见儒家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诠释路径。因此要从多角度看事物,追本溯源,理清思路,才能不被外物所惑。
而在古代,教育只是少部分人才能享有的特权,教育给了普通人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士人阶层的崛起,打破了奴隶社会的贵族阶级对知识政治文化的垄断。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就描述了农业生产的辛苦。依靠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温饱问题一直是普通百姓担心的首要问题。所以儒家中的“民愚”思想可以说是对百姓的一种保护。百姓可以知道的很多,但是囿于当时资源的有限,能改变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反而会增添很多烦恼。
“儒学精英们”为君王管理“国家”。治理“国”是行政能力的体现,而治理“家”指的是对家庭中的人进行规训。国有国法,家有家法,在家国一体的构造框架下,儒者们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社会人际关系叙事体系。人在家中被“三纲五常”约束,从而维护农业生产生活稳定的格局。农民、田地、家族等要素,构成了“乡俗社会”这一封建社会基础单元。
古代的“乡俗社会”中人口基本不流动,因为在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仅仅靠土地吃饭的普通人离开了祖宗留下的田地,就会生存不下去。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繁荣,以及法理社会的出现,就像弗朗西斯·福山在其《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说的那样,“中世纪欧洲秩序是按照社会阶级而等级化、层级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则恰好相反,靠的是劳动力、资本和思想从它们的盛产地自由地流向高回报地区”[8],近些年来,中国很多的乡村已经出现空心化。传统“家族”的构造也已经渐渐解体,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家庭”。随着工业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格局又再次被打破。在费孝通《江村经济》中所述的传统农业、捕鱼业,随着机器的引入渐渐发生转变。但并不是传统行业不被需要了,而是生产工具发生了改变,人的劳动形式从个体依靠农具的体力劳动变成操纵更为高效的生产工具——机器。于是儒家思想建立在原始农业生产力下的诸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观念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了。
论语中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指言行不符的人,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之人,被孔子尖锐地批判为“德之贼”。世人对之不可不辨。而后,孟子更清楚地说明这种人乃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道德建设就是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指引人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给人指出一条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道路,同时也应使人识别哪些是不利社会和谐的人。道德建设是双向的,不应只是单向的自我鞭策、自我安慰。不是呈现如同文化相对主义和伦理主观主义,将道德的标准依赖社会舆论和习俗或者个人的观点。道德建设应当如孔子所讲的“中庸”和朱子的注疏,“不偏不倚谓之中,不倚谓之庸”。
四、传统文化的再发展
回顾历史,自近代以来,世界上有许多落后国家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开启了被西方殖民的国家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民联合起来,推翻了过去的封建政府,建立起了新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旧传统与新思想之间不断融合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历史姿态。
我国便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而当下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下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指人在社会中能拥有很高的幸福感,也就是对社会、国家未来、个人生活会更好的一种信任。道德建设就是这种“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甘地说:“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四个标准是:看这个国家的人们怎么对待动物、女人、老人和弱者。”因此一个良好的道德社会是所有认同这种价值观的人类宜居的,其中人们对社会中的各个个体都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互相帮助,这里的“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因而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被承认其自我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事物和观念一旦被人认识了,也就失去了其神秘性,而人类作为发现的主体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每个时代的人类仅仅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大地以为“历史终结在某一时代、某一人物”的观念在现实面前终归会破灭。因此人类的社会要不断发展,思想要不断创新。
人的价值问题和民族的延续问题是不可分开的,联系二者的纽带就是“传统”精神。这些在历史长河中起伏、在时代的浪潮中奔涌着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追本溯源、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9-11.
[2]白宗让.从东西文化比较看哲学视野中的“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1):1-10.
[3]樊志辉,曹颖.心性学与现代性的纠结及出路——对现代心性儒学的批判性反思[J].学术交流,2017(05):42-46.
[4]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42-158.
[5]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J].文史哲,2016(05):34-46+165-166.
[6]王继奎.《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38-41.
[7]丁四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问题检讨与新解[J].东岳论丛,2020,41(05):152-163.
[8]弗朗西斯·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130-132.
作者简介:
王凯航(1999-),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