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2023-10-24周艳艳

时代汽车 2023年17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职学生

周艳艳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提出新的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实践环境与企业数字化生产实际差距大、缺少能衡量数字素养培养的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虚实结合的实践环境、构建数字素养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为推动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 城市轨道交通 数字素养培养

随著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2021年网信办发布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对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这同样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发布的《2017年数字素养影响研究报告》文件中指出,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和知识背景的要求,将数字素养以适当的方式融入不同学科或专业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具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确保不同领域的学生都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对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研究多集中内涵、现状、培养对策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对数字素养与不同学科的融合研究较为分散,数字素养在职业教育中的系统化仍然困难重重,如何培养高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数字素养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高职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对人才数字素养的具体要求,寻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路径。

1 加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时代诉求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数字技术在当前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生活和世界的数字化为我们带来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正确认知并将其充分应用到对应的行业中,成为高职教育中的重大课题。

1.1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截止2022年12月31日,我国53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0条,全年新开运营线路21条。不论是既有线路升级改造还是新线路开通均有丰富的“智慧城轨”元素,数字化转型、智慧城轨建设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智慧城轨逐步实现了多种AI+典型应用场景,包括AI+检修、AI+运维、AI+服务等;在运营管理方面,引入智能监测系统、车辆监控系统、智慧安防系统,实现了对运行状态、车辆状态、站台情况等的实时监测和记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AI+客服能够快速回应乘客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实时信息和建议,为乘客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影响下,行车组织、乘客服务、车站管理等工作场景和典型工作任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相关从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

根据“职业带”理论,智能化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对理论素养的要求逐渐上升,不仅需具备操作能力、技术工艺能力,还需包括管理能力、设计创新能力、技术思维等能力[1]。据此理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具体要求:

(1)对数字理论知识的要求。数字化转型使传统的车站管理、票务管理服务、车辆驾驶等理论知识被大大弱化,而智慧车站管理、智能票务设备使用管理、智慧设备故障处理、智慧运维等知识逐渐凸显,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算法知识也是从业人员必备武器,这就需要高职学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2)对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数字化转型对从业人员数字使用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对乘客行为追踪与数据分析、客流指标分析、无人驾驶系统运行等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能力,具备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算法能力、熟练使用智能化设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协调与沟通能力等。

(3)运用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要求。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基于对智慧城轨数字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将数字思维和数字技术应用到工作和学习中,还需要面向研究创新,具备对智慧城轨新技术改善以及创新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对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数字安全意识的要求。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是重要的议题。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需要增强信息保护与防范能力,确保在数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学会安全、健康地使用数字技术,保护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同时学生需从主体的视角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觉察和反思,更好地控制数字技术对个人和机构的影响。

1.2 加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其人才培养也需要紧跟数字时代发展的需求变化。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提出:职业院校学生要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具有计算思维与创新思维的信息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具有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职业教育培养的重要方向。面向未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加快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既是全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培养堪当交通强国、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

1.3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类的全面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3]。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更不能缺少数字素养培育。

因此,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对接智慧城轨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解决问题能力,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数字化环境,确保学生在数字化时代能够胜任智慧城轨行业的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积极的贡献。

2 加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

2.1 校企协同不足,存在人才数字素养差距

《2019—2020年度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分析报告》指出:“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行业人才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不适应等问题仍然突出”[4]。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没有及时进行行业企业数字素养需求调研和深度分析,导致人才数字素养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出现差异,产生人才胜任力差距。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专业核心课程前沿性不足,课程内容与企业发展的新工艺、新设备脱节严重,缺少信息化相关专业课程支撑等问题,无法满足“智慧化”岗位业务需求。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数字素养不足,无法满足城轨交通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在工作中出现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

2.2 数字环境不够,与企业“数字化”生产实际差距大

目前高职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学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智慧教室的运用、轨道交通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设备、各类实训软件等。但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无人驾驶列车运行、机器人智能检修、数字孪生技术等在地铁的应用,轨道交通教学设备不能随行业发展更新,学生无法通过学校实训学习智慧化设备操作技能,缺乏数字技能训练,制约数字素养的培养。同时教材不能及时更新,又缺少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也限制了学生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当前技术之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跟上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2.3 评价体系缺失,难以衡量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效果

目前对高职轨道交通类学生的评估主要集中在课程成绩和学业表现上,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能力,缺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效果的长期跟踪评估,无法准确判断培养措施的有效性。这导致了数字素养培养效果的不明确性,无法对培养措施的效果进行量化和证实。因此,建立科学的数字化课程评价体系,对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字素养至关重要。

3 加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3.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数字素养培养目标

未来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将向模块化、菜单化、标准化、流程化、高端化、智能化、创新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对我国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5]。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应深入调研分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数字化发展和人才数字素养需求情况,确定数字素养培养目标。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字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智能设备的应用及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能力、信息安全意识等,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学生数字意识、数字技术学习与应用、数字化创新、数字社会责任等数字素养培养,增强学生在数字社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重构课程体系,处理好数字素养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融入数字素养培养内容,加强与城轨行业的紧密合作,将数字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中,通过多学科课程的融合,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为智慧城轨的发展和城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3.2 创建虚实结合环境,保障数字素养培养实践

利用VR、AR、人工智能等手段,创建虚实结合的实践环境,解决专业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困境,在实际运营管理中提取问题场景,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将复杂的内在关联外在化,引导学生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强化学生数字技能训练,提高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前沿科技、产业理念、企业文化等引入教学活动,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干真做,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转变成企业“员工”,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数字化实践项目中,促使学生数字技术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学校应积极推广数字化教学模式,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数字化教材,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提高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

3.3 构建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检验数字素养培养成效

完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是培育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关键。坚持科学性、职业性、可测性和创新性,构建适合高职学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针对性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首先,搭建数字化评价平台,使用科学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实现对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的实时性、精准性。其次,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家长等多方评价主体,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保证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的多元性和全面性;第三,评价全过程化。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坚持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留痕观测[6],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数字素养的能力发展态势、发展潜力、增值等进行全面评价,精准绘制学生数字素养画像,检验数字素养培养成效。

4 结语

高职学生数字素養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更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建设数字中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优化数字素养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完善实训设施,改善数字化培养环境,创新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并鼓励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数字素养培育,真正推进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院级科研课题:高职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22140820;

2022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AHP和K-means聚类算法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CY2022Y122。

参考文献:

[1]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之惑及其当代破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12-22.

[2] 教育部关于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的通知[EB/OL].2020(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7/t20200702_469886.html.

[3]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4]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9—2020 年度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分析报告[J].城市轨道交通.2021(4):30-36.

[5] 王超,邓瑶瑶等.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实施路径的思考[J].城市轨道交通.2022:22-26.

[6] 李芳,张志军.高职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的路径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1.6(2):26.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学生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