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种思维”推动民政工作更暖人心
2023-10-24罗志华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3年19期
罗志华
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层次、多维度、多章节就此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作为基层民政部门,要善用“四种思维”推进工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强化底线思维,让基本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基本民生保障关系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必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理念,牢牢守住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底线,让民生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比如,在创新保障方式方面,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缩小城乡标准差异,提高基本保障水平。
坚持系统思维,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广度。民政工作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做细做优“微网格”管理,多方推进帮扶解困,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建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增强创新思维,让基本社会服务更有深度。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养老、婚姻、殡葬等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拿出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应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清单,确保保障标准合理适度,实现民生政策可持续,提升惠民服务水平,推动基本社会服务更加优化有效、均等可及。
树立标杆思维,让民政队伍建设更有亮度。民政工作一头牵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建设一支对党忠诚、本领过硬、担当奉献、清正廉洁的民政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民政部门是政治机关、民政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基本定位,对标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大力倡导有红旗必扛、有先进必争、有第一必夺,不断抬高工作标杆,努力打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民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