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生活污水变“清流”
——绩溪县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精准助推乡村振兴
2023-10-24周明助
文|周明助
安徽省绩溪县地处黄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为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乡。
同时,绩溪县又是新安江源头,新安江流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行探索地,绩溪县因“居徽之巅”的特殊河流地貌,再加上境内河水均外流,没有入境水,因此,县域源头水生态保护异常艰巨。
近年来,绩溪县以创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创新等方面勇于尝试摸索,聚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绩溪样板”,尤其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
规划引领,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绩溪县委、县政府高标准制定了《绩溪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制定印发了《绩溪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以此为引领,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规划重点建设内容,明确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并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布局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同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调度、督导、考核等工作制度,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途径
绩溪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较早,在2008年瀛洲镇仁里村就建成了无动力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后续又利用新安江流域补偿资金,结合乡村的人口数量、地形地貌,推行了太阳能微动力等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两山”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不高、已建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以及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从2018年始,绩溪县委、县政府创新生活污水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启动实施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总投资约5.16亿元,其中农村部分投资2.5亿元。农村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新建和提标改造全县10个乡镇(不含城关镇)的72个农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规范项目实施,研究出台了《绩溪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绩溪县PPP项目工程变更签证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并采取“两步走”的措施不断推进。
一是政府全力主导。针对县域特点,绩溪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绩溪县纳入“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将农村污水处理放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住建、审计等部门为成员的绩溪县PPP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农村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县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题会议,通报、调度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县政府还根据实际,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牵头部门由住建部门调整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县农水部门建立工作月调度机制,负责协调督促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是资金全力保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整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等环保专项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加大社会资本合作力度,采用PPP模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以“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保障治污资金。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农村污水处理PPP项目社会合作资金投入约1.8亿元。
团结协作,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
绩溪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态环境部门是实施单位,负责牵头抓总,协调各方;乡镇负责征地、施工环境保障;自然资源规划、林业部门负责土地、林地的报批;审计部门负责跟踪审计;聘请了第四方负责全程咨询工作。通过团结协作,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工程调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项目建设按质按量顺利推进。
在整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绩溪县因地制宜,与农水局实施的改厕工作相结合,广泛发动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改厕工作,大大提高出户管接入率;与乡镇的重大项目移民安置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衔接,实现移民安置区截污纳管全覆盖;与住建部门相配合,明确城郊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由住建部门负责;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区污水管网,由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此基础上,创新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新模式,通过公开招标,优选专业公司统一负责总投资达5.16亿元的绩溪县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包括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工程、城区污水管网工程三大板块,有效解决了因设计、建设、运营由不同单位承担而造成的项目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等问题。目前,日处理生活污水总规模可达4410吨,新建污水管道总长约184千米,服务农村人口约6.2万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83.33%,氨氮去除率为82.14%,总磷去除率为87.5%,总氮去除率为62.5%。由第三方(绩溪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总运行费用为340万元/年,彻底解决了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实现全县75个中心村农村污水处理100%全覆盖,乡镇驻地农村污水处理100%全覆盖,常住人口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87.3%。新建和提标改造后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运行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A标准。
全县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不仅有力守护了绿水,而且10个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和8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精准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此同时,还极大改善了境内水环境质量,扬之河地表水出境国控绩歙新管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Ⅱ类,水功能区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并带动了下游水质与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有效保护和提升了新安江流域源头水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