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院士”毛二可的“雷达人生”
2023-10-24《北京日报》,《知识就是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位瘦削的老人操作着电动轮椅,每天往返于家和研究所之间。已经89 岁高龄的他,虽然腿部做过手术,但依然坚持按时上班。
更早之前,他每天骑车上班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自行车院士”。他是毛二可,从他朴素的衣着、谦和的态度中,你可能很难想象到他的一生创造过怎样的“宝藏”。
坚守雷达研究的“本行”
1951 年,17 岁的毛二可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华北大学工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进入电机制造专业学习。不过,此时在他的心里,另一个关于“电”的领域更让他着迷。早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在哥哥的影响下迷上了无线电。千方百计地从浩渺天宇中捕捉神秘的电波,是这对兄弟最感兴趣的事情。
进入大学两年之后,毛二可终于等到了追逐梦想的机会。国家对雷达领域人才的需求,使他转到雷达专业,在自己最爱的领域继续精进。就这样,他开始了与雷达长达60 多年的缘分。
1956 年,在这所已经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的高等学府里,毛二可毕业留校并迅速成长为雷达实验室的主任。这座实验室,便是今天雷达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雷达所)的前身。20 世纪80 年代,毛二可带领自己的团队,连续获得了4 项国家发明奖和近10 项省部级科技奖,为团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20 世纪90 年代,雷达所突破原有传统的信号处理领域,针对某特殊用途的测量雷达提出一种创新体制,并研发出原理样机(该项研究获得2013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但在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雷达所面临生存环境的两大改变。当时,军用雷达研究开始出现激烈的竞争,雷达所的传统研究方向,已经被研制雷达整机的科研机构所涉及。同时,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热衷于报考就业好、收入高的通讯专业,而不愿意报考毕业后工作辛苦、收入不高的雷达专业,这直接影响到了雷达所的人才储备。随着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计算机产业迅速起飞,一些雷达所的工作人员希望转变科研方向,着力研究经济效益更好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等领域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毛二可从中国国防事业的需求出发,力排众议,坚持研究所定位不变。他认为,中国的国防事业需要雷达技术,而雷达所的研究专长就在雷达技术,因此研究方向不能改变。
不仅如此,有鉴于雷达研究领域的新趋势,雷达所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雷达部件的研究,而是也应该进入雷达整机研究领域。尽管在当时,雷达所是一个只搞过雷达部件的小研究所,人才的专业方向也不齐全,但毛二可审时度势,看到了国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战争的实际需要,也看到了团队潜在的优势。
八十年代初,航天某单位主持开发中国第一型毫米波导引头,雷达所负责其中的信号处理分系统。
毛二可多次对老师和研究生们说:“我们要研究的雷达整机,不是传统、成熟的雷达,也不是国外先进雷达的简单翻版,它应是符合雷达技术发展规律和解放军未来作战需求的新体制雷达;研究这种新体制雷达可以发挥高等院校智力密集的优势,是我们这个团队唯一的出路。”以后的实践表明,毛二可的预见完全正确。
毛二可带领团队研制新体制雷达,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如今,从风光秀丽的南海之滨,到白山黑水的北国边疆,由毛二可带领的团队研发的各种雷达,已经部署在国防系统的各个部位,默默地守卫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着眼实战探索雷达整机
毛二可院士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园内与同事和学生交流
在决定进入雷达整机研制领域之后,毛二可迈出的第一步,便是研制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为研制这种雷达,研究团队需要在海边做大量的试验,条件相当艰苦,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个冬天,毛二可带领学生在船上观察调试设备,一个学生抱着仪器在甲板上行走时,由于甲板上结了厚厚一层冰,这个学生脚下一滑,半个身子掉进了冰冷的海里。幸好毛二可反应迅速,一把抓住仪器的电缆,才避免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还有一次,毛二可带领团队在海上连续工作了两天,人已经筋疲力尽,谁知在返航途中基地又发来指令,要求他们连夜再赶赴打靶海域,从靶船上取回数据。当时海湾的风浪很大,白天爬到靶船上9 米多高的支架取数据都非常危险,更何况是深夜。但课题组二话没说,立即掉转船头驶向外海,取回了数据。
经过8 个寒暑的呕心沥血,毛二可顺利完成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定型工作,随后在陆海空各个领域推广使用。这些新式雷达装备部队靶场后,使导弹能够更精确地命中目标,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像这样为取得成果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的经历,在毛二可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不胜枚举。怀着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兴趣与热爱,他在走上科研之路后,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甚至每天也不太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争分夺秒只求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毛二可说:“有一年,学校为了‘强迫’我和我的团队骨干休息,专门立了个规矩,就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教学楼要拉闸限电。可是他们不知道,每当我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科技难题,我就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领军人物的认真与执着最终结出了硕果,雷达所也经受住了挑战发展壮大。除了新式雷达整机,成熟的国产通用模块化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也在雷达所诞生,而这项重要创新成果,同样凝聚着毛二可的认真、执着与创新智慧。
在这项研究起步之前,美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军用标准。但毛二可认为,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军的标准,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路。于是,从1995 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制第一代直到第四代通用处理机,终于研制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充分满足实战需要的产品,如今已经推广应用于雷达、制导、航天遥感、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种解放军装备信息化的基础计算平台。
管理创新确保研究进度
在确定学科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的同时,毛二可有一个一直思考的问题,那就是雷达所的管理模式。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毛二可和他的同事就把研究所的全部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等公共资源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综合调度团队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并且可以将科研结余的经费集中起来,用于实验室建设。
然而,当时间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外界开始出现对雷达所管理运行模式的议论声。因为,美国的高校基本上都是一名导师带几名研究生,以分散的小团队来进行科研,国内不少高校也如此模仿。既然如此,为什么雷达所要搞成集中统一管理的大团队呢?
在各种议论和压力面前,毛二可再一次表现了不盲从、不跟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精神。他说:“课题组长负责制,难以适应雷达领域系统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要求。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集中全所资源和力量,构建大团队、形成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以后的实践,再次证明了毛二可的眼光和远见。
毛二可院士在图像处理实验室与大学生交流信号处理器测试问题
比如说,在研制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十分艰苦的阶段。当时,前期研制经费已经用完,而后续经费还遥遥无期,大团队集中管理的优势便立即显现出来。团队用其他项目结余的经费支持这个项目,使研究顺利渡过难关,没有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中断研究工作。
2000 年,有一个单位希望雷达所研制一种图像跟踪信息处理机。对于当时的雷达所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以前并没有研究基础。此时,大团队集中管理的优势再一次凸显出来,研究团队可以在全所范围调动“精兵强将”,很快拿出了样机,成功地为雷达所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也为高等院校的基层科研单位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创新研究,闯出了一条新路。
回首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毛二可常常感慨,今天国家提供给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与他科研生涯之初简陋的硬件基础和不太安定的社会环境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毛二可仍然在实验室奋斗,希望抓住有限的时间再出一些成果。令他欣慰的是,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而且接过了创新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