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设备运用状态及故障统计分析系统
2023-10-24李韶聪
李韶聪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平分公司,山西忻州 034100)
0 引言
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运载能力的不断增强,列车密度的不断加大,运与修的矛盾日益激化。如果可以在信号设备故障前就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并及时的进行检修,这样就大大减少信号设备故障的发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对运输的干扰,为运输争取时间。并且,对信号设备使用状况了解的越清楚,设备维修便可以做得更及时,不断压缩故障处理时间。因此,朔黄铁路积极探索维修模式的转变,研发一种掌握铁路信号设备使用状况的监测系统,为信号设备实现状态修奠定基础。
1 技术需求
1.1 微机监测数据分析过车过程
微机监测数据是系统主要分析数据源,首要目标是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分析出真实的过车过程。还原信号设备的运用、动作过程。
1.2 信号设备运用过程分析设备异常
通过对信号设备运用过程的分析,捕捉到设备异常信息,并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做出预警提示,减少故障发生,体现预防为主的养护理念。
1.3 对故障设备进行准确定位
对于现场信号设备维护实际需求,仅能够判断发生故障,是远不够的,还应该指明故障的性质、发生的位置点。系统结合专家经验,通过对故障现象、联锁状态的逻辑分析,能够在站场平面图中标注出故障设备位置,并提供详细的故障处理意见,为现场信号设备维护人员的故障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4 根据设备故障分布规律做出预防性维护计划
从经过检修确认后的设备隐患、故障的统计结果中,分析出设备质量下降和发生故障的一般规律,对同型号、同厂家、同批次的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
2 技术关键
研究的技术关键在于铁路站场形式各不相同,信号设备种类繁多,解决系统的通用性问题是系统开发的关键。通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借鉴他人经验,建立信号专家知识库。经过信号专家系统的多年应用情况表明,建立信号专家知识库支持系统通用性的实现,降低了系统的推广应用成本,缩短了应用工程周期。
3 技术实施
3.1 道岔搬动频次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道岔功率曲线等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后进行解析并存储至内存。通过系统基础数据、知识库的支撑,对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并进行可靠性判断(包含是否断表示、1DQJ 是否动作等因素),得出科学且准确的道岔扳动频次数据并记录至文件。再将该文件数据组成TCP 协议数据包,将数据包通过TCP 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进行转换后存储至数据库中,以此完成道岔搬动频次采集。
3.2 道岔过车频次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道岔功率曲线等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后进行解析并存储至内存。通过系统基础数据、知识库的支撑,对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并进行可靠性判断(包含是否存在分路不良现象等因素),得出科学且准确的道岔过车频次数据并记录至文件。再将该文件数据组成TCP 协议数据包,将数据包通过TCP 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进行转换后存储至数据库中,以此完成道岔过车频次采集。
3.3 轨道电路过车频次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道岔功率曲线等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后进行解析并存储至内存。通过系统基础数据、知识库的支撑,对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并进行可靠性判断(包含是否存在分路不良现象、调列车进路判断等因素),得出科学且准确的轨道电路过车频次数据并记录至文件。再将该文件数据组成TCP 协议数据包,将数据包通过TCP 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进行转换后存储至数据库中,以此完成轨道电路过车频次采集。
3.4 信号机开放频次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道岔功率曲线等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后进行解析并存储至内存。通过系统基础数据、知识库的支撑,对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并进行可靠性判断,得出科学且准确的信号机开放频次数据并记录至文件。再将该文件数据组成TCP 协议数据包,将数据包通过TCP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进行转换后存储至数据库中,以此完成信号机开放频次采集。
3.5 信号机开放时间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道岔功率曲线等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后进行解析并存储至内存。通过系统基础数据、知识库的支撑,对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并进行可靠性判断,得出科学且准确的信号机开放时间数据并记录至文件。再将该文件数据组成TCP 协议数据包,将数据包通过TCP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进行转换后存储至数据库中,以此完成信号机开放时间采集。
3.6 道岔实时曲线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道岔功率曲线,对其进行数据转义并校验后,将原始数据通过TCP 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实时原始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再与所采集到的道岔曲线配置文件整合,以定位设备并根据特定格式正确解析数据。
3.7 全体模拟量实时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全体模拟量数据,对其进行数据转义并校验后,将原始数据通过TCP 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实时原始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对数据进行转义校验,校验正确的数据存储至文件。
3.8 故障障碍实时采集
根据现场设备的使用情况,将实时采集故障、障碍,并将数据(如站名、设备名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影响车列、责任介定、设备类别、故障性质等)通过TCP 协议上传至服务器。同时,该通信连接间以TCP 心跳协议确保网络通道的畅通,当检测到网络不畅通时,连接会断开并尝试重新连接,直到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以此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接收到故障、障碍数据后,对其协议包进行拆包操作,并存储至数据库中。
3.9 获取道岔设备数据接口
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系统对其请求数据进行校验并解析,从数据库中抓取指定道岔设备数据(包含定位过车次数、反位过车次数、道岔操纵次数),并按照统计条件进行统计运算,得到统计数据后按照指定列排序处理,再通过特定格式组成http协议包,通过http 请求响应客户端。
3.10 获取站内轨道电路数据接口
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系统对其请求数据进行校验并解析,从数据库中抓取指定站内轨道电路设备数据(包含轧车次数、调车轧车次数、列车轧车次数),并按照统计条件进行统计运算,得到统计数据后按照指定列排序处理,再通过特定格式组成http 协议包,通过http 请求响应客户端。
4 结论
该技术投入使用后,可以大大减少信号设备故障的发生,在设备出现不稳定情况时及时给出预报警信息,检修人员可以及时地对该设备进行检修,避免故障的发生。针对位置重要的设备,使用频次高的设备,系统根据使用时间和次数会给出维修提醒,避免了故障的发生。另外,当设备故障发生后,系统会给出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指导意见,也可以查询历史故障记录及维修记录,大大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
根据铁路干线运力计算,平均影响运输每分钟可造成经济损失5 万元左右。按照每件故障影响运输20 min 计算,每件信号故障就会造成运输损失100 万元。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可减少设备故障,预计可使信号故障下降30%,这将大大提高铁路的运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