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民居装饰与陈设艺术研究

2023-10-24李艳妮榆林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26期
关键词:陕北民居装饰

李艳妮(榆林学院)

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中,居民建筑装饰艺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思想内涵,以及对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体现,无不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开始逐渐改变以往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社会结构。陕西北部的陕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窑洞为主要居住模式的独特景观。在这一地区中生活着大量的居民,他们创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居风格,并形成了丰富的装饰艺术元素。本文旨在探讨陕北居民的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着重分析其装饰艺术元素,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陕北居民建筑装饰

在陕北地区,常见的房屋以窑洞为主,这与当地环境、人文特色有着一定的影响,成为中国窑洞民居的杰出代表,因此对于房屋装饰上来讲,常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以及人文情感,逐渐地成为我国地域居民特色以及珍贵的财富。对于陕北地区居民的装饰中,砖雕、石雕、木雕等艺术形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石雕则是最为突出的装饰元素。这些石雕题材内容广泛,有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等。绥德地区的石雕艺术源远流长,被誉为石雕艺术的瑰宝之地。从明清时期到现在一直传承至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石雕工艺体系。有研究显示,陕北地区在天然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支持下,陕北窑洞上关于石雕装饰艺术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其纹饰雕刻风格粗犷大方,但展现出精细的艺术魅力,对于石雕艺术来讲,常使用圆雕、阴阳雕刻等方法,让石雕作品栩栩如生,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以及民俗文化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我国北方建筑文化与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陕北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成为民间艺术形式中的一股独特力量。在陕北的三个艺术雕塑、民间手工艺品和美术作品中,主题皆以再现为主,祈求幸运和祝福,如“莲花开百子”等处处可见之景。在这些艺术形态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吉祥寓意。这些都是以民俗文化为主线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们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精神需求,也折射出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通过对陕北地区的装饰元素、图案和装饰材料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建筑装饰与材料技术、人们的审美价值以及民俗之间存在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门的装修

对于陕北民居中门的装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门头的装饰,可以分为屋脊、兽吻、瓦当、滴水、斗拱、梁枋、雀替、匾额;二是门身装饰,其中包含门簪、门钹、门钉、门神、门联等;三是门周围道德装饰,下文主要是对门的装饰中常见的内容展开具体分析:

1.屋脊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为了实现排水功能,采取坡道的构建,坡道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这种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当屋顶上存在大量倾斜的斜坡时,这些接缝会发生泄漏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覆盖,因此被称为“屋脊”。屋脊也称“飞檐”,是整个建筑物的骨架部分,它与屋檐、墙顶构成了完整的一个整体,具有重要意义。在陕北的传统民居中,大门的顶部通常采用硬山式的形式,因此正脊和垂脊的形态相对较为常见。屋脊一般采用正檐子、倒檐、斜檐子三种类型,其做法基本相同。坡屋面的巅峰,矗立着一条由两端脊头和一条长条脊身构成的正脊。屋脊上的角部为一蹲形兽首,在门头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形象,如虎、鹿、羊等。门首两侧对称分布着一对坐兽式角门,其造型为圆环形或圆形,在建筑平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在陕北的民居中,山脊的装饰不仅呈现了野兽山脊雕塑的宏伟壮观之气,更凸显了山脊主体的装饰之美,运用多种吉祥植物风格的技术对砖石进行雕刻,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表明,动物山提炼出的艺术形式与自然元素相互融合。利用浅浮雕技术和强大的3D 感官展示手段,将植物、草卷等物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门扇上也常刻有吉祥图案或文字。这些纹饰所蕴含的寓意,皆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2.兽吻

在装饰元素中,兽吻是不可或缺的装饰,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表明,龙的形象从最初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菱形等形状,它也成为人们表达爱情与友谊的一种方式。陕北民居通常只将兽吻置于正嵴两端,少数民居正嵴与垂嵴两端均置兽吻。

3.斗拱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道拱作为一种独特的木结构构件,展现出了其非凡的建筑艺术价值。由于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对道拱有着特殊的情感需求,所以它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载体。在早期斗拱中,结构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一些装饰功能则逐渐削弱了其实用性,凸显了其装饰作用。在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建筑艺术追求的不断提高,使古建筑出现大量彩绘彩画,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木雕纹样。在古城中,米脂窑是一座备受追捧的建筑,其形态犹如一件艺术品,经过精雕细琢,其外观美丽大方。

4.门钹

为了提升圆形门的装饰效果,在门板的连接处添加了一件金属零部件,以增强其外观和质感。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古建筑都有过类似于道拱的构造形式,在凸轮按钮上安装的门环,呈现出一种类似于碗状倒置的圆形门类。当按钮按下时,它将通过弹簧作用推动挡板移动并使其与门环相接触而开启,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形式一般用于大门及门框等处。一种常见的门钹形式是铺首,通常采用兽面衔环的形式。这种动物造型与门钹外形一致,所以也被称为门钹动物型。在陕北的民居中,门钹的装饰主要集中在圆钮周围的金属片上,这些金属片通常被雕刻成花瓣状,这类装饰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柱础

支撑木柱的基础构件为木柱的基座,亦称为石顶柱。在建筑结构中,支撑木柱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柱子固定在基础上。该结构不仅具备承受顶部荷载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因潮湿而导致木柱损坏的风险。由于窑洞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窑内生产生活条件所限,窑洞中普遍使用木扇和铁扇等建筑材料,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门窗类型——窗式木门窗。在柱础的装饰方面,首先呈现的是圆鼓的形态,鼓身下方饰有鼓皮钉,而鼓肚中央向外凸出的部分则通常雕刻着各种如意或花草图案;也有些圆鼓上面还雕有人物图案和动物形象等,其整体构图显得较为丰富饱满,给人以一种神秘、庄严之感,这就是圆鼓上部所雕刻的花纹艺术效果。其次,圆鼓下方的基石呈现出方形,常见的是那些未经点缀或珍稀的植物,它们的装饰性花朵图案相对简单,呈现出清晰的方形圆形鼓点,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须弥座和底座之间的空间内放置着大量的艺术品,包括各种雕刻、绘画和陶瓷等。在须弥座上,雕塑的复杂度超越了任何其他地方的水平。在须弥座和底座之间放置一个类似的东西——可以用来支撑须弥座的支架。专注于以石头覆盖须弥座,将其置于桌子床垫之上,床垫呈方形,常被用于环绕桌子的周围。这种形式的须弥座可以作为装饰图案来应用。同样,雕刻装饰、雕刻生活方式立面或其他瑞寿风格,象征着持久的幸福、健康和长寿,是一种寓意深远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墙面装饰

陕北民居的墙面装饰涵盖了多种砖雕艺术,以及墀头、廊心墙、花窗、影壁等细节。其中,最常见且最具特色的是以彩绘为主的墙饰。除此之外,在陕北窑洞的民居中,墙面的装饰风格独具特色,以窑脸为主题。

1.山墙

在陕北的传统四合院民居中,大门常设于院落的一隅,而大门入口的正面或侧面通常呈现出厢房或倒座房的山墙,因此,大门入口空间的山墙成为装饰的重中之重。由于受建筑形制的影响,山墙一般都为高浮雕贴花,有一定深度的艺术效果。山墙,由上至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墙头、墙身和下碱,而装饰则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部分。其中屋檐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墙头的形态可归纳为卷曲和卷曲两类。在装饰方面,主要采用堆叠砖块的方式,将其加工成卷曲或卷曲的小层砖条,而在线条的底部,则使用雕刻精美的砖块进行装饰,以展现各种优美的装饰风格。

在入口山墙墙身的装饰中,土地神龛与座山影壁的结合成为一种主要的装饰形式,这种形式与陕西的民俗文化和信仰密切相关,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采用这种方式。这种建筑艺术手法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座建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顶部的墙壁、底部的主墙以及底部的墙壁。墙顶的设计类似于一扇小门的构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它是通过在一块木板上雕刻出一个人的身体而制成的。相较于以木桶为墙的结构框架,人体墙的构造更为复杂。它是一个有许多侧立柱的框架结构,每个侧立柱都能承受一定重量。可以利用一块砖或者一块石头做成身体壁,然后再将它们拼接起来,为了建造两根侧柱,需要运用砖块进行构建,每个侧柱都是由一块砖组成,它可以做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尺寸。在体壁的中央,存在一处凹陷,虽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但它却是一处独特的凹陷。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手法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山墙的装饰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线条对比和纹理等多种不同的对比方式,这些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立面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墙体上各种花纹图案,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气氛。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不仅体现在砖和云的使用模式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在壁座的制作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将其塑造成类似于案台的形状,并在其表面装饰上各种吉祥的图案纹样。

2.影壁

根据陕北民居中影壁与墙体的相互关系,可以将其归纳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式影壁,另一种则是采用座山式影壁。其中,独立式影壁沿房屋走向对称分布于屋顶左右两侧,而在座山影壁则以靠近屋脊一侧居多。

独立式影壁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遮挡人们的视线,为了确保建筑内部空间的私密性和独立性,同时避免他们在户外窥视院内空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有别、内向性的一种显著体现;其次它还有美化室内环境的功用,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免受烈日暴晒,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室内气流流动速度,减少热辐射。其次,建筑的绘画、装饰和装饰成为主题风格,因为在相应大门入口处的墙上形成了阴影,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这代表着业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展示。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有许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窗户的阁楼,其中一些窗洞里还设有各种装饰品。影壁被视为门楣、门槛或天井之间不可缺少的屏障,它可以保证室内的安全与美观,同时又能增加室内环境的趣味性。

3.女儿墙

对于女儿墙来讲,因其具备窑洞露台遮蔽相关的作用备受青睐,因此成为围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从高处坠落。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有许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窗户的阁楼,其中一些窗洞里还设有各种装饰品。该物品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而且坐落于整个面部烤箱的上层,极具吸引力,因此需要将重点放在对其进行装饰。当地居民将露台视为一种装饰精美的花篮,以凸显其重要性。女儿墙一般为砖砌镂空风格,和窑壁实体墙有明显虚实对比。镂空图案为十字形,米字形,花篮形和灯笼框形,在整面窑脸纹饰中起着画龙点睛之效。更讲究的是女儿墙上还加饰了一条屋脊,屋脊两侧都有兽吻。

4.门窗

由于窑洞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窑内生产生活条件所限,窑洞中普遍使用木扇和铁扇等建筑材料,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门窗类型——窗式木门窗。窑面的门窗常以门与窗相连的形式呈现,二者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无缝的整体。其造型主要有圆形、方形和椭圆形三种类型。门窗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呈半圆形,也被称为圆窗,圆窗的划分非常详细;下半部分则称为平开窗或单扇窗等。门窗,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门、槛窗和槛墙。窑头内一般都设有木构架结构的火道系统,因此,其窗饰就成了一种特殊的建筑艺术形式。窑面上的门窗装饰,实际上是由门的装饰和窗的装饰两个方面构成的。

二、陕北民居室内装饰

在陕北,炕头不只是供人休息和就寝的场所,而是人们每天起居生活和会客、娱乐的场所。小孩在炕头嬉闹、婆姨在炕头纳着鞋底、老人围坐在炕桌边闲谈品茗,陕北民居中比比皆是。因此,空间布局已成为陕北住宅组织空间的典型典范,彰显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一)传统老式的炕灶居住装饰

陕北传统普通住宅室内装饰古朴朴素,地面处理根据工艺及材质分为素土夯实、水泥抹面、砖铺地面及石铺地面4种,通常以土壤和地砖为主要材料进行积累。因此,他们选择了一种能节省空间又不太昂贵的生活方式——购买木制家具。在陕北的传统住房中,石浦土地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定居点周围,通常会采用白石灰或混凝土等材料来加固简单的墙壁结构,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装修,个别人家里也会用装饰类壁画之类来修饰墙面。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室内家具的选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考察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耕者的经济状况相当拮据,这些家具都没有经过任何设计,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摆放在一起的。迄今为止,木质家具并不常见,一双炕箱、竖柜、老式大衣柜或高低柜,一张简单的正方形和圆形餐桌都是房间里所有家具类陈设的家具。在某些家庭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房间内备有沙发、咖啡桌、各式桌椅以及一系列家具,包括个人喜好等,在家具摆放中可看到,人们已逐渐将会客区与休息区分割开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遗留的房产中,通常会采用一进一出或一进两出的家具来布局洞穴,这些家具一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化。通常情况下,会客室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桌椅,包括椅子、吊灯、八仙桌以及各式茶桌,它们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墙上有时还点缀匾额;后窑是休息的空间,主要是炕头,炕头上放置着装饰一新的炕箱、炕桌等,有的将照明用的灯具图也放在炕桌上,每一户家庭均备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橱柜和家具,以便于存放各种物品。传统的窑洞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于是一些新型建筑被设计出来并应用于农村住宅中。

(二)新居民室内装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品质和舒适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窑洞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于是一些新型建筑被设计出来并应用于农村住宅中。新窑洞的内部装饰风格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的视觉体验更加明亮。通常情况下,地面的处理会采用铺满白色瓷砖的方式;对于墙面的处理,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还能起到炕围子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墙裙与地面平齐后,增加了地角面积,使整个房间更美观些。其次,新民居厨房墙面采用整体裱糊壁纸或瓷砖的方式,巧妙地融入装饰腰线和踢脚线,不仅美观大方,还能有效的保护墙体。四是地面采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地砖,如红砖、白砖等。在腰线的下方,铺设了瓷砖作为装饰,而在腰线的上方,则采用了铝扣板进行整体装饰,同时在两种材料之间使用了压线条,这是一种非常讲究的界面处理方式;各式各样的瓷砖铺设在室内炕灶的立面和槛墙的内表面上,从而提升了其装饰效果。

根据主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喜好,新窑洞住宅内的家具种类和风格各异,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有一些人喜欢用木质结构,有的则以木材为材料制作家具。有些家庭的家具配置方式与旧窑洞民居不同,除了炕、床和灶,还采用了整体橱柜的安装。

三、总结

陕北地区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脱颖而出。它以其丰富而又生动的表现形式反映出我国人民特有的审美情趣与民族精神。通过对陕北民居装饰纹样的多样性、教育性、民俗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价值评估体系,从而对陕北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对全国范围内的建筑装饰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陕北民居装饰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奇趣民居
《陕北的婆娘陕北的汉》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