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园林植物调查及应用研究

2023-10-23欧阳雪灵陈华玲彭火辉彭玉辅王国行

江西科学 2023年5期

欧阳雪灵,叶 川,陈华玲,彭火辉,彭玉辅,王国行,彭 勇

(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330202 ,南昌)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闲暇之余从城市走向乡村、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以生态景观为主的风景区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1]。而植物的多样性可营造健康的植物生长环境、丰富生态景观内涵[2],但怎样把植物的多样性更好地应用到生态景观上,值得研究与探讨。为此,本文以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凤凰沟景区内的园林植物种类开展全面调查,并对园林植物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议,为园林植物在景观应用上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乡,地理坐标E116°00′, N28°37′,占地面积751.4 hm2,属丘陵地势,东临抚河,南接温厚高速公路,西靠京九铁路、105国道,北靠浙赣铁路和316、320国道[3],分为“八区一馆”即生态景观观赏区、采摘体验区、科普研学区、餐饮住宿区、会务培训区、产业经营区、团队拓展区、作物品种展示区、科研产品展示馆[4]。景区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四季有花、有果,候鸟成群,具有生态优美、科技优秀、文化深厚的特色,被誉为“生态宝园”“人间仙境”[5]。景区拥有 333.34 hm2苗木 、40 hm2果园 、133.34 hm2茶园 、6.67 hm2桑园 、66.67 hm2水面,植被覆盖率达85%,是一个春赏樱花、夏看绣球花、秋观彩叶树、冬踏雪寻梅,集“生态模式、科技集成示范、品种展示、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农业体验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胜地[6]。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时间和范围

由于2022年江西持续干旱达4个月之久,一些植物品种死亡严重,为更精准地辨识植物种类,调查从2022年11月开始到2023年3月结束。因景区是以原有的蚕桑产业、茶产业、果业和苗木产业为基础进行规划提升打造而成,大多数区域植物品种有据可查,从而本次调查覆盖了整个景区。

2.2 调查措施和研究方法

采取查阅原始资料和现场勘查法,分产业经营区、生态景观区、自然资源区3个区域开展调查。产业经营区主要指景区内以经营为主的苗木、果树、茶叶、桑树;生态景观区指只以观光为主的区域;自然资源区指非观赏和经营性的区域。对产业经营区,查阅其提升改造时的图纸和建圃时的原始数据,然后结合调查和年度盘点数据核减品种及数量。对自然资源区和生态景观区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植物种类、采集标本并拍照,获取植物表型性状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室内查文献进行鉴定[7]。用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3 调查情况分析

3.1 植物种类组成

对表1园林植物按科、属、种,乔、灌、滕、草,常绿、落叶分类,查阅文献后用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景区现有园林植物86科149属220种(不含变种),其中乔木133种,占比60.5%;灌木34种,占比15.5%;滕本8种,占比3.5%;各类草本45种,占比20.5%。木本植物常绿的84种、落叶的91种。物种最丰富的为槭树科,其次为蔷薇科和木兰科,主要跟景区打造的景观品牌有关。

表1 凤凰沟风景区园林植物名录

3.2 植物分布情况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3个区域物种有所交叉,但品种分布又有明显的侧重性。产业经营区主要是以圃地的形式展现,以绿化苗木、果树、茶叶树为主,只有少部分灌木,没有草本和藤本,占整个景区品种的53.6%;生态景观区的品种丰富,主要以观花、观色、景观营造及品种展示为主,含有全部草本和藤本及大部分灌木,占整个景区品种的90.5%;自然资源区主要以少量的野生植物为主,如构树、泡桐等,占整个景区品种的2.7%。

3.3 植物应用分析

3.3.1 乔木应用分析 乔木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主要起骨干作用,无论在功能上还是艺术处理上均起主导作用[8],如界定空间、提供绿荫、丰富色彩、防止眩光、调节气候等[9]。凤凰沟景区共有乔木133种,其中常绿乔木64种,隶属23科39属,占乔木总数的48%,以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木犀科为主,主要以行道树和片栽为主,营造绿意和底色为主,如茶园就是风凰沟很好的底色;落叶乔木69种,隶属30科42 属,占乔木总数的52%,种植较多的为蔷薇科、槭树科,以片栽、群栽、做行道树及与常绿树套栽的方式分布,量大的有樱花、梅花、紫玉兰、无患子、鸡爪槭、紫果槭、美国红枫、三角枫、银杏、悬铃木、梨树、金钱松等,用于打造景区观花观叶景观品牌;景区常绿落叶合理搭配,既反应了季相变化又形成了春冬季观花、秋季观色、夏季度假纳凉的功能。

3.3.2 灌木应用分析 灌木处于草乔连接的中间层,在植物多样性和景观营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塑造强、成景快、色彩丰富、移栽容易、观赏期长的特点[10]。景区中有灌木34种,其中常绿灌木12种,隶属7科11 属,占灌木总数的35.3%,有杜鹃、红花檵木、栀子花、小叶女贞等,在景区主要起隔离带和植物造型作用;落叶灌木22种,隶属11科15属,占灌木总数的64.7%,有月季、八仙花等,在景区主要起夏季景观供给作用。

3.3.3 草本植物应用分析 草本植物通常指茎柔软多汁,含木质较少的一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于花坛、花镜、花台、水系等景观打造[11]。景区中有草本植物45种,隶属27科41 属,禾本科、百合科、菊科、十字花科中用量最多,占整个草本的72.5%,主要分布于景区的枫情谷和秋思及景区大门水上森林等区域,起丰富景区整体美观度和打造特色景观及营造水景作用。如二月蓝栽在樱花树底下,起衬托和提升整体观花景观度的作用;粉黛乱子草、郁金香在景区打造特色景观。

3.3.4 藤本植物应用分析 藤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和文化价值,在空间运用中成独特的立体景观[12]。凤凰沟景区有藤本植物8种,隶属4科8属,有紫藤、凌霄、爬山虎等,在景区中起丰富廊架景观和遮挡墙面作用。

3.3.5 彩叶树和观花类植物应用分析 彩叶树种和观花类植物的大量配置应用是形成凤凰沟春、冬季观花、秋季观色品牌景观的重要因素。在景观应用上以观叶为主的树种有45个、观花为主的植物有60个,彩叶树主要品种为槭树科的美国红枫、鸡爪槭、紫果槭、三峡槭、三角枫、元宝枫,无患子科的无患子、栾树,银杏科的银杏,松科的金钱松,梧桐科的法国梧桐,大戟科的乌桕等,以混栽、片栽、独栽的形式成景。比如以观秋色为亮点的“枫情谷”,就是通过不同彩叶树种的混栽组合而呈现了色彩斑斓的彩色景观;而银杏、无患子、金钱松、法国梧桐、美国红枫的独栽和片栽,打造了凤凰沟的“银杏林” “无患子大道” “金钱松大道” “梧桐大道” “美国红枫大道”等特色景观;观花类主要品种为啬薇科的樱花、梅花、梨花、月季花,虎耳草科的八仙花,百合科的郁金香,木兰科的紫玉兰,十字花科的二月蓝,禾本科的粉黛乱子草,千屈菜科的紫薇,以群栽、片栽、套栽、独栽形成不一样的观花景观效果,其中樱花有早、中、晚樱系列22个,打造有“樱花谷”、六条“樱花隧道”,套种在茶园形成了壮观的“樱花茶海”,紫玉兰打造有“玉兰大道”,粉黛乱子草打造有“粉花园”,梅花打造有“梅园”,八仙花打造有“绣球花园”,郁金香以美丽的“凤凰”图案展现等。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凤凰沟风景区内园林植物调查及应用研究,分析了景区内的植物组成结构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园内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其中蔷薇科、木兰科、豆科、无患子科、槭树科、松科、禾本科为优势科,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为91:84,配置合理,其中彩叶树和观花类植物品种丰富,色彩艳丽,花色多样,形成了风凰沟震憾的品牌景观。但也存在景区水体景观打造不够,景观过于集中表现单一,植物区域配置需调优、景观维护技术需提升等现象,现提出以下建议。

1)现代园林中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即为水体,水体的科学应用可为现代园林增加更多曲折温婉的景观效果[13]。凤凰沟景区内有白浪湖、天鹅湖、水上森林等水体,栽植的植物主要以绿为主,并没有突出水体景观效果,可在水边增加亲水形态的开花和彩叶乔木及水生花卉、在水中增种一些睡莲、荷花等挺水植物,这样会形成不同的观赏意境,丰富景区景观内涵。

2)凤凰沟景观主要以集中大片的花海和花道为主,表现相对单一,比如春季观樱集中在樱花谷区域、冬季观梅集中在梅园、夏季观八仙花集中在秋思林下等,这种造景方式虽然有震憾感,但可以一眼看尽,游客感觉景区虽大可游览的时间较短。为此,可以在景区各路段、区域以远景、障景的方式均衡配置一些同期花色,打造若隐若现的景致,起到引人入胜、诱人深入的作用,从而达到景观的延续性,延长游客游览时间。

3)因凤凰沟是在原有苗圃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改造成景区的,有些区域苗圃的印记比较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木呈现高、密、杂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的品质,比如景区的杜英林、桂花园,还有樱花谷的晚樱等区域,这些区域可通过修剪、移稀进行改造或结合地形营造林下景观,这样既可提升景区品质又可增添新的景观亮点。

4)对植物生长要素指标的把控是植物健康生长和美丽展现的关键,因不同植物对生长要素的需求不同,从而需要很高的管理技术[14]。凤凰沟景区植物品种多,面积大,目前在景观养护中很难做到在同一生境中采取差异化技术管理措施,难免因一些植物的长势不好而影响景区的整体景观感。如去年受持续干旱影响的槭树科、木兰科及茶科植物,出现较大的死亡和枯枝现象。建议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人员组成景区景观养护小组,同时邀请园林园艺技术专家为景观养护定期进行指导、培训,加强景区景观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