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
2023-10-23叶倾城
文 | 叶倾城
有位年轻女子问我:“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那一年,我有两位朋友因癌症去世。她们都是女性,都是“70后”,去世时一位38岁,另一位37岁;她们都是单亲母亲,去世时孩子分别是15岁与8岁;一位患了肺癌,另一位得了乳腺癌。
有一位和我曾经关系很好。
她20岁结婚,26岁便净身出户、无家可归,带着3岁多的女儿轮流借住在几个妹妹家。她是很要强的人,咬咬牙去做了保险员,仅仅一年,她在近郊买了一套十几万的房子。
孩子的开销何止学费,钢琴课、舞蹈课、矫正牙齿……这些费用她都得一点儿一点儿地攒出来。
她很爱她的女儿,人家闺女有的,她女儿就要有,还得比人家的更大、更美、更精致,上南山打虎,去北海捉蛟,无论如何她也得给女儿买。
她先是查出肺结核,治疗半年后,确诊为肺癌,且癌细胞已经转移了,无法医治。
为了女儿,她不惜命,但不惜命不意味着不要命。她绝不想把女儿孤零零地抛在世上。生父虽在,但十余年不曾联系。女儿该怎样长大?谁能替她在女儿人生接下来的每一个路口,给出苦口婆心的指点?她做错了什么,要得到这样的结果?怪她太拼吗?
谁有权利责备一个单亲母亲为了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我想:如果她不那么拼命工作,在赚钱与保持身体健康之间维持一份平衡,或许不会患癌症。她可以如她所盼,陪伴女儿成长。
另一位朋友,人人都称赞她阳光、利落,在她患乳腺癌之后,她们才吃惊地发现她生命中的破碎与黑暗。
一段失败的婚姻,在她心里堆积了无数的尘埃。婚变后,她期望以忙碌缓解哀伤,拼命工作。无可诉说的痛苦、巨大的压力、晨昏不定的作息,增加了她患病的可能。
从节节败退到全军覆没,仅一年多时间。她装作若无其事,把儿子从前夫家里接出来吃饭,轻描淡写地说道:“如果治不好,妈妈会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但妈妈会在那里一直关注你,为你祝福的。”
她以为她全程满脸笑容,事后从儿子的日记里才得知,她的眼里浸满了泪水。
儿子在日记里认真写道:妈妈开心,我就开心。开心的人一般都很长寿,只要妈妈一直开心,一定能开开心心地活下去。
我们往往对母亲有一种别样的苛刻,要求她们必须全知全能、力大无穷,肩负起所有责任且不能奢求援手。她有责任给孩子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否则,她就是剥夺了孩子美好的童年。我的两位朋友都对孩子深怀愧疚。为了孩子,她们要让自己无所不能。
但是,每一份压抑都可能变成一个癌细胞,每一道泪痕都会是刻在身体上的一道伤痕。坏情绪像是一道咒语,在召唤疾病。
总之,我做了决定:要强身健体,要追寻快乐。寿命与基因、遗传、营养、情绪、生活模式等因素都有关联,我无法改变基因和遗传,但可以尽力改变其他因素。
我想陪伴在孩子身边,抱她、逗她笑、陪她哭、给她提供人生建议……我的手臂不够强壮,但我勇敢、坚强;我的爱有很多瑕疵,但不会有人爱她比我更多。
作为母亲,最需要给孩子的,是母亲本身,是母亲简简单单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