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理工科教师科研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2023-10-23杨婷袁博
杨 婷 袁 博
1.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江苏徐州 221116
理工科教师是高校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是实现科技强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理工科教师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突发事件,单一的线下模式的高校工作受到限制,也制约了理工科教师的科研发展。因此,高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造成的“科研困局”和“管理困局”如何“破局”,成为现阶段高校科研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课题。新时期的高校管理不仅仅是满足于目前体制构建的正常秩序,更是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转变常规管理观念、打破常规管理模式,紧扣理工科教师科研活动实际需求,激发科研活力,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体制[1]。
1 高校理工科教师科研现状
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也暴露了一些短板。
1.1 文献资料与科研数据共享程度低
文献与数据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与向导,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支撑与重要载体。高校提供的文献数据库仅限纸质和校内电子资源两种形式,教师只能通过传统的图书馆借阅和校内网络访问获得文献资料,且普遍存在科研管理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开发不完善、文献检索与科研数据的软件与技术开发缺少软件与硬件的技术支持等情况。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数据资料的共享方式只能在校内或者校内网实现,直接制约理工科教师的科研工作。
1.2 科研设备与科研成果开放共享不足
实验室是实验性理工科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科研基础设施与仪器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而设备与仪器共享是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纽带。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理工科教师的科研环境受到限制,影响科研活动的正常进展,直接导致科学研究,尤其是依赖于实验室的学科研究被搁置甚至被迫中止。科研设施与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建设水平不高,实际操作甚至是远程操作技术难度大。
1.3 科技成果转化难
高校存在对横向课题、专利等科技成果的重视不足,产教融合、校企融合意识薄弱,将科研服务于经济地方发展的能力弱,技术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的距离较大[2]。高校缺少调研市场实际需求的现代化技术与能力,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度挖掘企业需求与企业数据的渠道不够畅通,举办产学研研讨会与科技成果洽谈会的形式局限于“线下”。
1.4 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管理方式单一陈旧,管理形式固化僵化,管理程序烦琐复杂。传统的“面对面”管理模式与依赖Office等基本办公软件的工作方式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3]。科研管理平台制度不完善,项目管理、平台管理、成果管理与技术转移转化等工作信息的收集与储存任务效率低,项目启动、专家指导、形式审查、平台的申报建设与验收等方面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1.5 科研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高校存在对人才与成果的评价导向不科学,“五唯”依然是高校衡量理工科教师科研成果的“指挥棒”,导致教师忽略了科研本身的价值,缺少激励机制。科研工作考核流于形式,与各部门的职称考核、聘期考核等相关考核相对割裂,融合性差。影响理工科教师的科研动力与科研热情。
2 推进高校理工科教师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路
信息时代给高校科研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反思与改革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契机。保障理工科科研工作的前提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硬件条件,辅助以配套政策激励教师,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推动科研工作“不停步”、科研服务“有保障”,科研管理“有技术”,切实满足高校理工科教师实际需求。
笔者所在高校是一所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设有理工科学院9个,理工科教师763人,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平台、人才资源均能保障在校师生的基本需求。顺应信息时代,该校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科实际,瞄准理工科教师科研需求,有针对性的创新一系列措施保障理工科科研事业顺利开展。
2.1 优化资源,创新打造线上文献资源平台
实现理工科教师多渠道更便捷地进行文献检索是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建立合理、高效和完善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是提升科研效率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高校创新性搭建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盈科文献服务平台等在线平台,通过“人工+AI”的模式,为师生提供7×24小时免费、实时在线文献传递服务。师生只需提供文章的DOI号、PMID号以及图书的ISBN号就可以精准查找相应资源,同时提供Turnitin外文论文查重服务与Grammarly外文论文语法校对检测服务;开放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SCIE)、WILEY数据库、Springer工具书等中、英文数据库校外访问权限;开发论文提交、文献传递、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等特色服务,为理工科教师“研学”提供便利。
2.2 云端聚“慧”,驱动科研线上共享与交流
实现数据的存储、携带和交流的传统方式是借助移动存储设备。笔者所在高校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性地打造现代化网络共享平台,推进科研成果“云端”共享,创新“线上+线下”交流模式,建立网络数据资源库,推进学术互动与交流合作。通过开发“师大方云”项目,建立“公共资料库”,将诸如科研协作、无纸化会议、学术活动从低效的“U盘、QQ、邮箱”传统“三大件”中解脱出来,为师生免费提供一站式文件云储存、云共享与多人协作平台。师生可以直接通过“爱师大i-Star”校园专属移动应用平台链接到视频会议程序中。此外,开发“乐享校园区”,提供线上问答、线上讨论区、线上投票等功能,搭建科研人员开放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活动信息化建设,增加学术氛围。同时积极推进学术活动从“线下”向“线上+线下”的转型,严格把关各会场技术环境,对视频会议关键环节反复调试优化,全程监控视频会议画面与传输质量,提供专业的网络保障与技术支持。
2.3 聚焦前沿,助推科研成果对接转化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与事件的影响,社会运转受阻、企业资金不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受到严重打击。笔者所在高校注重科技创新,聚焦产业发展前沿方向,以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重大产出为导向,大力推进、深化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及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与技术的对接与转化,服务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把科研成果变成切实可用的“产品”[4]。出台《专利管理办法》《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打通科学研究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模式的产学研研讨会与科技成果洽谈会,深度挖掘市场需求,推介本校优秀科研成果进行现场路演,推动优势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宣传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跨校、跨境科研合作,筛选优秀成熟的科技成果编册入库。
2.4 统筹管理,保障实验室活动正常运行
实验室正常运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和研究生出入的问题。笔者所在高校协调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日常运行与应急运行方案。通过学校搭建的专属网络平台,教师和研究生本人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进入实验室的申请,经学院审核、学校审批后每个实验室平台可安排1~2名教师或研究生轮流进入实验室开展必要的科研试验,保障实验不停滞。同时公开实验室设备仪器的使用记录,落实实验室安全巡查,保障实验室平稳、顺利运行。
2.5 立足需求,探索科研仪器共享新机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笔者所在高校切实推进科研基础设施与科研仪器的远程操作、全面开放、充分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支持分析测试中心安排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到实验室轮值,为仪器设备持续开放运行保驾护航。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测试水平培训,增强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提高仪器共享效率,面对因突发状况积压的样本或需要紧急补充的实验数据,为师生开展测试服务,协助实验远程观察与测试,保障老师的科研活动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任务。在保障本校科研需求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统计的仪器年平均有效服务机时数,实行校内外分类管理,对接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需求单位,贡献科技力量。
2.6 以人为本,拓展线上科研管理新模式
高校传统的“面对面”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越发突出,笔者所在高校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践行“以人为本”,创新线上服务和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深化科研工作“放管服”改革,实现“科研人员零跑腿、事项网上全办理”,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统筹科学技术研究院、交叉应用研究院、信息化处、计划财务处等核心职能部门,基于校园网服务大厅,开发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项目拨款、预开发票等在线业务流程;开发的“可信电子认证服务平台”校银合作信息化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实现了网上答辩、线上评审、远程面试、服务大厅流程等各类业务场景的用印、签字、签章,借助“爱师大i-Star”推动项目可视化效果,打造高效、无纸化线上签署环境,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探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结项、经费配置等“无纸化”新模式,推行业务程序“网上审核”新办法,精简业务审核流程,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解忧,提升线上科研管理与服务能力。同时,优化科研管理系统,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改革,把项目审核、成果统计等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激发二级学院管理活力,实现线上科研管理模式现代化、多元化。
2.7 树立导向,改革科研与人才评价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笔者所在高校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人才强校”理念,顺应科技改革新形势,将人才划分为研究类、技术类与管理类三类,从管理、激励、职称、转化四方面建立多元多层次科研与人才评价体系,对不同学科分类分型考核。对于非实验学科,论文仍然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基于期刊的学术声誉与影响力,经院教授委员会推荐、校外同行专家评议,按照超一流期刊、学科门类顶级期刊、一级学科一流期刊、二级学科代表期刊以及特色方向期刊五个类别,建立遴选制定《自然科学导向性期刊目录》,破除“唯SCI至上”“唯论文数量至上”痼疾[5],鼓励产出高质量成果;对于实验学科,相对弱化论文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着重考察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科研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与服务社会水平,同时在工作量考核及奖励办法、职称评聘中增加对横向课题和成果转化的评价权重与奖励力度。推进科研考核、人才考核、聘期考核的有效衔接,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科学研究。
结语
高校理工科教师负重行、担重任,是助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校、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高校应紧抓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精准把握理工科教师的内在需要,尊重科学研究内在规律,落实顶层设计,在科研保障、共享机制、项目支持、平台管理、对外交流、综合评价等方面开辟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创新局面,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全力做精做细管理与服务工作,为理工科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科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