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在北航追梦的外国青年们

2023-10-22蒋芳仪

时代邮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莉娅孟加拉国汉语

● 蒋芳仪

白露时节,北京适逢一场连绵秋雨,变得凉爽宜人。这是黎越霞来北京的第一个秋天。这个长发垂肩、秀丽可爱的女孩特别爱笑,一笑起来,眼如弯月。她来自越南,如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修汉语。

2020年,黎越霞开始自学汉语。彼时她还是一名高中生,但早慧的她很快意识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汉语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学汉语可能会给她带来好机会。后来她参加了北航的线上冬令营,也是在那个时候,她决心要来中国。

如今,黎越霞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北航学习。她说:“我喜欢北航的图书馆,更喜欢北航的老师们,他们帮助我迅速提升了口语和听力,这比我自学强多了!”

来自孟加拉国的安莫测觉得中国老师很神奇,每当他想要用汉语表达什么却词不达意时,老师就会准确地帮他说出来。他是个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的帅小伙,同学觉得他气质神秘,给他取了“安莫测”这样一个中文名,他很喜欢。2018年,他说服父母,只身来到中国,先在安徽工业大学上本科,如今是北航电气工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吉尔吉斯斯坦女孩张莉娅小时候在家庭相册里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母亲站在长城上,在阳光下微笑。那一刻,她对中国产生了莫名的向往。2023年,她来北航学习汉语,圆了自己的中国梦。她发现中国不仅历史悠久,也很现代化,电子商务非常发达,“支付宝特别方便,到哪里都能用”。

“在中国,生活很方便,高铁很好坐。”陈金龙说,他来自印度尼西亚,是北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马来西亚女孩林子屏曾坐绿皮火车去张家界旅游,回来时还是选择了高铁,因为快,而且还可以像在饭店一样点餐。她成绩优异,是北航的一名研究生。

这几位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都希望将来能够在中国继续深造或者有进一步的发展。陈金龙打算先读研,然后在中国寻找继续发展的机会,因为中国社会安定,科技教育水平高,人民热情友好,北京有“国际范儿”,社会保障也很完备。黎越霞打算先在中国实习就业,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然后回越南当汉语老师,她说:“各国青年的梦想都是相通的,我希望北航成为我梦想的起点。”

人情味浓厚,也是他们喜欢中国的重要原因。“我第一天到中国就遇到了好人。我那时没办中国的电话卡,从机场载我去学校的的士司机帮我打电话联系了老师。”黎越霞说。张莉娅在中国也适应良好,在中国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找到了最爱吃的土豆丝和西红柿炒鸡蛋。

安莫测来中国五年了,五年来尚未回过家。他在中国有很多好朋友,北航的老师也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他说:“中国对我来说,就像是第二个家。”他学习刻苦,也花很多时间做志愿者去帮助别人,他想回馈这个让他感到温暖的国家。

关于未来,安莫测有两个打算,一是读博,继续深造;二是创业办公司,成为沟通中国和孟加拉国的“一座桥梁”。“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父母能来中国和我一起生活,那就完美了。”他笑着说。

北京的秋天很短,很快就将进入寒冷的冬季,但黎越霞一点都不担心,相反,她对在北京过冬这件事充满了向往:“我终于可以感受冬天的雪了!”

猜你喜欢

莉娅孟加拉国汉语
学汉语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Hungry horses amid pandemic in Bangladesh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莫迪访问孟加拉国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白俄罗斯将向孟加拉国供应45 万吨钾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饲养员手记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