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学礼,无以立

2023-10-21刘余莉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3年10期
关键词:弟子规孩子教育

刘余莉

父母教孩子知礼、守礼,能够帮助他保护好自己,同时避免闯祸招人厌。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制造麻烦,比如踹前排椅子、大喊大叫、哭号耍赖,甚至吵闹后推诿他人、撒谎、打人时,有些家长非但不制止,甚至顺着孩子的“所谓天性”指责别人跟小孩子计较。矛盾双方各有各的理,难以调和,其根源是在家庭教育中忽略了礼的教育。

礼教化人,防患于未然

《尚书》中有一句话:“议事以制,政乃弗迷。”我们议论事情,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应该的,要根据古代的成法、固定的礼仪法度。最简单的礼仪法度是五伦八德。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是经典,而不是某一个人,这也叫依法不依人。这样在涉及民生大事上,我们才不会迷惑、犯错误。

中国古代经典“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礼》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因为有礼,社会才有秩序,人人才有规矩;如果没有礼,社会就会出现礼崩乐坏、人伦关系混乱。《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

礼的特点就在于“可履践而行”,其“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意思是,礼的教化效果非常微妙,它能够制止邪恶、邪思、邪念于未形之中,使人每一天向善远罪,却不知不觉。所以,礼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可以防非止恶。

而用礼来办事往往更容易成功。《论语》上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谁都希望“四海之内皆兄弟”,方法就在前面两句话中: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意思是,君子对每一个人都很恭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没有什么过失,处处能够看到对方的需要,对每个人皆彬彬有礼,所以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讲:“言人情备德由于有礼,譬如竹箭四时葱翠由于外有筠也。”意思是,人情之所以具备完美的德行,是因为有礼的约束。这就如同竹箭,四季都是郁郁葱葱,因为外面有青皮。

人学礼可以成器,既具有内在的本质,又有外在的文饰,这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也是“礼之于人,犹如竹箭之有青皮,松柏之有实心”的内涵所在。

正因学礼如此重要,孔子特别强调“不知礼,无以立也”。他最赞赏的学生颜回有“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所有不符合礼的现象、音声、言辞乃至心意,都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讲,更不要起心动念。“勿动”的“动”本质上是指“心意”的起动,也就是起心动念。念头一起,堕落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

两大功能,杜绝熊孩子

避嫌疑

礼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决嫌疑”。“嫌”和“疑”是两回事,第一是借助礼来避嫌;第二是有疑问、疑难的时候,可以通过礼来决策、决定。

通俗地理解,避嫌就是不要让人产生误会。比如“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为什么礼有这样的规定呢?因为古庙里有很多贵重的东西。如果你一个人进入古庙,一旦里面的宝物丢失了,你就会成为第一嫌疑人。

为什么“两人不看深井”呢?因为一旦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掉到井里淹死,在别人都不在场无法作证的情况下,人家就会误以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即使你费尽口舌,也解释不清。

在处理人伦关系时,礼也有很多避嫌的规定。比如“女长,父不可以抱”,女儿长大一些,父亲不能抱。幼弟可以到姐姐的房间,因为弟弟要去给姐姐问安,但哥哥不能到妹妹的房间。同样的道理,儿媳可以到公公的房间侍疾,这是一种尽孝的表现。但是,公公不可以到儿媳的房间去看望。这些礼看着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很有必要,可以避免逆伦和乱伦的现象。

这些礼的规定非常明确具体。《仪礼》的别名是《曲礼》,为什么叫“曲礼”呢?就是在细微曲折之处都考虑得很周到,规定得很具体。按照这个礼去做,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比如引起网友热议的“男童偷看别人换衣服”“妈妈带男童进女浴场”等新闻,如果父母接受过礼的教育,能早早教给儿童避嫌的意识,在公众场合自然不会发生这些难堪的事情。

明是非

現在的孩子多是在西方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特别强调西方所标榜的自由、自我和个体意识。凡事以“我”为标准,如果在自己家,父母长辈可以让着你,等到了社会、集体中,10个人就有10种是非善恶的标准,又该如何呢?这就会出现《墨子》上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形。这也是当下社会议题的影射,任何公关事件发生后,人人都以自我为标准,争论吵闹不休。《礼记》中讲:“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明是非”就是学礼非常重要的功用,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要通过礼来明确。比如我们讲“父子有亲”,但是父子的关系究竟到什么程度才叫亲?是否应该像西方人那样直呼其名,才显得更亲近呢?父母在家庭里怎样保持一种应有的尊严呢?这在礼上也是有规定的—“圣人因严以教敬”。

孔传:“言其不失于人情也。其因有尊严父母之心,而教以爱敬;所以爱敬之道成,因本有自然之心也。”这是说圣人以人的自然天性中的尊父之心为凭依,加以教育培养,使之升华为理性的“敬”。

再比如“祖可以弄孙,父不可弄子”,父母要时时表现出一种威严,如果失去这种尊严,孩子就会对你很轻慢,不把你说的话放在心上。你怎么能够教育好他呢?

在公共场合,有的孩子吵闹打扰别人,父母却不进行制止。有人说这样的孩子是“熊孩子”,这样的家长是“熊家长”。但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就会发现,父母并非不想制止孩子,而是管束不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无力和无能,他们只能选择攻击,实则色厉内荏。

如果不懂得这些道理,孩子出了问题,后悔也来不及了。而明白这些礼,对于现在一些流行的说法、做法,我们就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

那么,父母要怎么对孩子进行礼的教育呢?

除了言传身教之外,最简单的方法是陪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因为《弟子规》讲的就是最基础的礼。

《论语》“学而篇”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这几句话铺展开,就是《弟子规》的要求。《弟子规》全文1080字,概括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孩子没有学过《弟子规》,也没有接受过其他礼的教育,就会不懂得人与人交往中最起码的礼节。因为进退无度,走到哪里都容易与人产生冲突和矛盾,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而力行《弟子规》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长辈的欢迎、领导的喜欢和重用。所以说,学习《弟子规》是一种扎根教育,特别重要。

另外,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懂得礼仪,还要知道仪式背后的原理,所以在学习《弟子规》等古礼时,更重要的是体会礼的实质。要通过《礼记》等经典的学习,明白圣人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礼?通过学习就会明白,古圣先贤制礼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我们,而是从根本上培养起一个人的感恩心、恭敬心和同情心。

因此,礼的形式可以随着时代不同而有所减少或增加,但礼表示恭敬的本质并未改变。例如,古代的最重礼是三跪九叩首礼,到了现代社会,最重礼就变成三鞠躬礼。

人的行为是心性的外现。当这些美好的心性生起来,一个人就不可能做出恶行恶迹,社会自然井井有条。礼的形式会随着时代而变化,但礼的本质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刘余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代表作:《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平治天下》《〈群书治要〉十讲》《刘余莉传统文化十二讲》等。

猜你喜欢

弟子规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弟子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弟子规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