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文化理念
2023-10-21陈宵
陈宵
写作营项目: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文化走出去
写作营目标:
1. 以话题“文化走出去”为写作任务。
作为当代青年,通过学习外国戏剧和诗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多元共生的人类文明,积极面对文化交流与互动,从而由“文化走进来”悟得“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和方式。
2. 明确“申论”的特点。
“申论”是议论文的一种,“申”即申述,“论”即议论,是围绕特定的材料、事件或问题进行陈述、说明,并据以发表见解、阐述理由的一种文体。“申论”一般用于考查观察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申论”应当明确写作中心和观点,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立足当下,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背景: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可以说,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跨越的必要方式。
面对我国如此丰富的优秀文化,如何让文化真正地“走出去”,走向世界,打动人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讲好中国故事”出现了,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有血有肉的故事,引发读者的共鸣,便有机会达到“通过故事传播理念”的效果和目标。
分析:“文化走出去”,具体走出去什么
在写作过程中,建议学生运用“分类思维”,将走出去的“文化”具体化到各个不同范畴,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等;也可以将“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具体化,是直观表层的文化元素和标识,还是深层次的文化价值……由此,在“文化走出去”这一宏大话题中便找到了使内容具体、生动、可感之处。
就“文化走出去”的内容而言,“走出去的文化”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至今被世界广为接受的理念,是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走出去的文化”可以是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毛泽东主席曾以“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讲述红军和苏区的故事,那些动人的细节和情节被一点一滴地撰写成《红星照耀中国》,让中国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走向世界。“走出去的文化”也可以是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中国故事充满可亲、可信的力量。1998年的抗洪抢险、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9年的“新冠”疫情、2022年的重庆山火……在大灾大害面前,我们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平凡又质朴的普通民众守护着共同的家园,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蕴含着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
就“文化走出去”的内涵而言,一种是直观意义上的或常识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让中国文化元素和标识走出国门,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被世界广为接受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就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太极、中国功夫、中式建筑……这些表层文化符号有助于帮助其他文化视域中的人们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走出去”。另一種是深层意义上的或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关键是理解和接纳它的价值观。以京剧、越剧、杂技等形式走出国门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花木兰》等中国传统故事,不仅呈现了中国传统文艺形式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们展现了中国式的情比金坚的坚守、中国式的极致浪漫和中国人崇高的家国情怀。
思辨:“趋同”or“存异”
我们的学生较为擅长“二元思辨”或“三元思辨”,面对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样一个正面而宏阔的话题,往往显得昂扬有余而思辨不足。其实,在宏阔的主旋律写作中,同样应该以思辨思维全面思考,真正做到有深度、有广度。
首先,我们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绝对不等同于“文化霸权”,而是为了推动不同国家、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推动多元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将优秀的文化“引进来”,以“拿来主义”的眼光和魄力促进文化互融。
就“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和意义而言,可能是让我们的文化获得另一种文化的认可、赞同,并推动异质文化的融合;也有可能是实现价值存异,即虽不能被另一种文化完全认同、接受,但基于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形的差异,能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尊重它。可见,“文化走出去”并不是为了单向度的“趋同”,即使是“存异”,也是促进理解和沟通的方式。这也是“文化走出去”的多元价值。
成果展示
国的故事 人的故事
文 金华第一中学高三(5)班 孟芯羽
以故事传播理念,是各个时代故事讲述者共同的默契。无数交相辉映的故事,让两汉先民坚信二十八星宿的运动对应了王朝的兴衰;古埃及人围坐神社时,若没有故事,永生的灵魂便无法被讲述与信任;启蒙运动时期,让所有人坚信人生而平等的,同样是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伟大的命题,我们思索,如何让生动、具体见长的故事承担起“传递中国文化”这样宏大的使命。其实,故事的书写即理念整理现实的过程。能传递中国文化理念的故事,在于能透过种种精彩的情节,将真实的信仰、真实的价值植入人心。
“讲好中国故事”还面临着现实困难:面对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受众,中国的叙事、思维、符号、情感的流动、心照不宣的共识等内容,该如何清晰讲述,才能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与接受?
一种较为简易却颇受诟病的叙事方式是,把中国元素镶嵌到好莱坞的剧情上,用橱窗展览般的中式符号簇拥舶来的文化内涵。这种移花接木式的手法当然可以使作品在海外流传。但依附于他国价值观上的“中国故事”,终究不是“中国故事”。
《流浪地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作为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将符号谦抑,而使故事突显,不是用茶道、功夫、戏曲三件套把人物湮没在想象出来的古典中国中,而是精心截取了生活化、时代化的中国。纵观全片,背景音乐里时隐时现的“恭喜恭喜”、小女孩高昂的朗诵腔,乃至“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提示语,无一不贴近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又无一不与情节丝丝入扣。春节背景的再三提及,暗含了中国人关于春节与家国的联想,而“家”恰恰是“流浪地球”计划的起点和意义所在。这样巧妙的设计,以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文化。
从情节设计上讲,中国人的价值观在《流浪地球》中尽数体现。中国人热爱家园、安土重迁的故土情怀,体现在影片中便是关于地球发动机的浪漫想象;中国人提倡团结合作、众志成城,在影片中便是无数小队的饱和式救援;中国人向往天下大同、四海一家,便有了各国队员合力推动地球发动机的热血一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人的精神意识不知不觉地流淌进各国观众的心中。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流浪地球》始终做到了故事的具体,而这一份具体恰恰是故事的使命——正因为具体,故事才能深入我们生命的内部;正因为具体,《流浪地球》才没有陷入“西方如何,但是中国如何”的二元对立,恰恰相反,影片回避了喊话式的观念冲突,而是用一个个具体的选择来勾勒出一个立体的、深厚的、不依附于任何舶来价值体系而存在的中国。大到恢宏的“流浪地球”计划,小到北京第三区交通委的播音,具体的人与事赋予这个故事以重力,使之具备了被深信的能力。
用具体的故事讲述具体的人,本就难能可贵。但《流浪地球》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更进一步用具体的人书写共同的“人”,整部电影不局限于一国一家,而是兼及各国人物,展示了人类共同的勇气、共同的希望、共同的牺牲精神,在打动观众的同时,又把“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即讲述人类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一方面要使外国观众乐于接受,另一方面要传递本国文化精华。不论是中国故事,抑或是美国故事、波斯故事、阿尔及利亚故事,在这样的讲述和聆听中,都会得到一次新生。在这样的新生中,诞生的不会是一个中国人或美国人或马丘比丘人,而是一个大写的“人”。就像我们的祖先相信天地万物诞生于刚柔交汇之时,就像西方先民相信神诞生于暴雨和海浪的搏击中那样,在中国故事与各国故事的碰撞、激荡中,人类的未来由此延伸。
指导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无论立意、逻辑性、思辨性,还是语言的精准生动性,都让人眼前一亮的习作。作者紧扣“文化走出去”的中心,选取“中国故事”讲述剖析,并能联系古今中外的文化,展现了良好的写作素养和出色的写作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篇宏阔话题的作文中,作者能巧妙地以影片《流浪地球》为核心内容,层层剖析,挖掘影片主线和细节中的中国文化内核,以小见大,具体可感,生动而不乏深度。就思维的思辨性而言,作者展现出了站位的高度,認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视角不是为了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恰恰是为了兼及各国人物,实现文化碰撞、激荡,突显大写的跨越国界和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