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2月咸阳市某儿童医院住院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2023-10-21董明星韩宏武王喜霞张维华
董明星,韩宏武,王喜霞,张维华,2
1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2 咸阳市儿童医院 咸阳彩虹医院儿科
肺炎链球菌(SP)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 和神经氨酸酶等。SP 主要定植在鼻咽部,20%~50%的人群可无症状携带,通过空气中的含菌飞沫及接触传播[1]。SP 感染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引起儿童脑膜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中耳炎的最主要病原体。目前SP感染仍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且部分疾病会有较严重的后遗症出现。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60 万儿童死于SP 感染 ,且主要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2]。SP 培养时间较长,易受其他的因素影响,使得SP 感染 的确诊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了解患儿SP 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2022 年1—12 月咸阳市某儿童医院423 例SP 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患儿SP 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SP感染患儿423例(观察组),其中男235例、女188例,年龄0~12岁。纳入标准:血、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为SP 的患儿。排除标准:①气道先天性发育畸形者;②支气管异物者;③恶性肿瘤或先天性免疫缺陷者;④合并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结核、肺水肿及肺不张;⑤合并会对鼻咽拭子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如重度呼吸窘迫或出血体质等。在423 例患儿中,肺炎227 例(53.66%,支气管肺炎207 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0 例、大叶性肺炎2例、重症肺炎7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 例),支气管炎174例(41.13%,喘息性支气管炎27例、急性支气管炎153 例、毛细支气管炎12 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2.36%),胃肠功能紊乱80例(18.91%),鼻炎、鼻咽炎71 例(16.78%),脓毒血症 81 例(19.15%),急性 扁 桃 体 炎12 例(2.84%),急 性 喉 炎10 例(2.36%)。 同时选取244 例同期住院的非SP 感染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男134 例、女110 例,年龄0~14 岁。两组年龄、性别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咸阳市儿童医院/咸阳彩虹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CHME202216),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分析方法 采用自制资料调查表,通过咸阳市儿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观察组患儿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情况,将SP 患儿按年龄(<1 岁组、1-2 岁组、2-3 岁组、3-4 岁组、4~5岁组、>5岁组)、性别(男性、女性)、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季节患儿的SP感染率。收集观察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要症状(体温、咳嗽、鼻塞、流涕、喘促、呼吸困难、扁桃体肿大、胃肠道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两组患儿的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次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SP 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 岁组、1~2 岁组、2~3 岁组、3~4 岁组、4~5岁组、>5 岁组SP 感染人数分别为77、54、43、118、74、57 例,5 岁以下儿童共计366 例(86.52%);各年龄组之间SP 感染率比较,P均>0.05。<1 岁组、1~2岁组、2~3 岁组、3~4 岁组、4~5 岁组、>5 岁组男性患儿SP 感染人数分别为47、32、25、64、35、32 例,女性分别为30、22、18、54、39、25 例;男女患儿之间SP感染率比较,P>0.05。春、夏、秋、冬季SP 感染患儿分别为168、112、82、61 例;不同季节之间SP 感染率比较,P均>0.05。SP感染患儿合并感染的其他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45 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5 例、EB病毒30例、人副流感病毒3型52例、腺病毒18例、肺炎支原体13 例、乙型流感病毒9 例、柯萨奇病毒9例、埃可病毒6 例、肠道病毒通用型6 例、百日咳3例、巨细胞病毒5例、肠道病毒71型1例。
2.2 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SP感染的临床特点 SP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咳嗽414 例(97.87%,多为阵发性咳嗽),发热290例(68.56%,其中低热44例、中低热172 例、高热74 例),鼻塞175 例(41.37%),流涕63 例 (38.53%),喘促67 例(15.84%),呼吸困难7例(1.65%),扁桃体肿大302 例(71.39%,Ⅰ°肿大270 例、Ⅱ°肿大30 例、Ⅲ°肿大2 例),胃肠道反应93例(21.99%)。 423例患儿中,343例有胸部 CT 检查结果,其中289 例(84.26%)出现异常(双肺异常127例、右肺异常87例、左肺异常69例)、54例(15.74%)未见明显异常;CT 影像检查结果表现为斑片、条索影 改 变243 例(70.85%),肺 纹 理 增 粗70 例(20.41%);出现支气管充气征改变35例(18.95%),胸腔积液3 例(0.9%),支气管扩张2 例(0.5%),肺部结节1例(0.3%)。
观察组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白细胞(WBC)计数为9.04(6.94,11.96)×109/L、中性粒细胞(NEU)计数 为4.5(2.79,6.78)×109/L、NEU 百 分 比 为50.65% ± 18.23%、淋 巴 细 胞(LYM)计 数 为3.14(2.26,4.41)×109/L、LYM 百 分 比 为36.3%(25.73%,50.38%)、单核细胞(MON)百分比为9.95%(7.5%,13%)、红细胞(RBC)为4.58(4.37,4.82)×1012/L、血红蛋白(HGB)为122(116,128)g/L、血小板(PLT)为280(219,351)×109/L;前白蛋白(PA)为144(121.75,175.00)mg/L、乳酸 脱氢酶(LDH)为299(267,344)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19(15,24)U/L、C型反应性蛋白(CRP)为7.8(2.4,18.5)mg/L、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为(17.53 ± 23.36)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为47.80(12.33,158.65)mg/L、降 钙 素 原(PCT)为0.36(0.21,0.51)ng/L、血 沉(ESR)为(17.99 ±16.17)mm/h、免 疫 球 蛋 白A(IgA)为(2.72 ±21.78)g/L、IgG 为(9.89 ± 41.96)g/L、IgM 为(1.07 ± 0.41)g/L。对照组患儿WBC 为8.59(6.4,11.14)×109/L、NEU 计 数 为3.44(1.99,5.68)×109/L、NEU 为46.7%(30.5%,58.5%)、LYM 计数为3.16(2.31,4.46)×109/L、LYM 为38.9%(28.2%,56.4%)、MON 百分比为10.94%± 4.15%、RBC 为4.57(4.27,4.80)×1012/L、HGB 为120(114,128)g/L、PLT 为288(238,367)×109/L;PA 为149.5(120.25,183.00)mg/L、LDH 为300(270.75,337.00)U/L、CK-MB 为20(17,27)U/L、CRP 为4.57(1.60,11.05)mg/L、hs-CRP 为4.07(0.83,12.05)mg/L、SAA 为19.55(2.60,74.00)mg/L、PCT 为0.39(0.32,0.49)ng/L、ESR 为9(5,19)mm/h、IgA 为(1.27 ± 0.41)g/L、IgG 为(6.41 ± 2.60)g/L、IgM 为(1.04 ± 0.64)g/L。与非SP 感染肺炎患儿相比,SP感染患儿WBC、NEU 百分比、NEU 计数、hs-CRP、SAA、ESR 均 高(P均<0.01),HGB、PA 低(P均<0.05),两者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SP 是导致儿童发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咸阳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这与世界多数地区的研究[3]相符。SP 鼻咽部定植是产生SP 疾病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婴幼儿时SP 即在呼吸道产生定植,在儿童中的定殖率为27%~65%,87%的儿童0~2 岁至少发生1次[4]。本研究中,SP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感多见,占比86.52%,且5岁以下各年龄段、性别及季节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SP在婴幼儿中四季均普遍易感。这可能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不完全,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有关。当机体抵抗力不足时,SP易下行感染或侵犯血液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本研究中,SP感染并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考虑与研究当年咸阳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流行趋势有关。
SP 经常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如RSV、HPIV3、EB 病毒等。本次研究中,共有255 例检测出了其他病原体,提示近期感染的病原体共有242 个,其中224 个病原体均为病毒,这可能与感染病毒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会使机体更易受到SP定植的影响[5-6],从而增加儿童感染SP 的风险。有研究[7]显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意识的提高,SP 感染的机会降低,儿童SP 感染率在此期间有所降低。因此,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施在预防SP感染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SP 感染最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为支气管肺炎,其次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SP 感染后所致的呼吸道疾病,主要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为阵发性咳嗽,多数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喘息及扁桃体肿大等呼吸道症状,少数伴呼吸困难。SP 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也常伴有胃肠道症状,本研究中共有93 例(21.99%)患儿出现了胃肠道症状,紊乱的胃肠道微生物环境会导致免疫失衡和肺部炎症的加重[8-9],因此,在治疗SP 肺炎时需密切关注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出现。
儿童在感染SP 后,WBC、CRP、hs-CRP、SAA 一定程度上升,患儿血象基本符合细菌感染指标,且均高于非SP 感染肺炎患儿,同时HGB、PA 有所下降,考虑与感染后体质下降有关。本研究中的多数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不重,但影像学表现较为明显,主要表现肺部的斑片、条索影改变,常累及多个肺段。有研究[10]表示,影像学结果在SP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鉴定准确率是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的2.8 倍,对于怀疑SP 感染的肺炎患儿,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尽可能在早期对其进行识别,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综上所述,SP 感染以5 岁以下儿童多见,在年龄、性别、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常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多以咳嗽、发热、扁桃体肿大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血液中 WBC、NEU、CRP、hs-CRP、SAA 等细菌感染炎性指标上升,影像学表现较临床症状更加明显,通常以斑片、条索影改变、肺纹理增粗等表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