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的三种措施
2023-10-20王菲
王菲
开展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学生会遇到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探索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文本主要介绍三种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开启新课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导入不仅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而且能为后续的教学活动作准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课外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联想和想象,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一下“念奴娇”和“赤壁”,引导他们了解这首词的词牌名和创作背景。接着,可以引导他们探究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以便他们深入地理解词的内涵、体会其中的情感。苏轼当时被贬到黄州,在游览赤壁时感叹自己的人生境遇,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表达了因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这样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适时提问,促使学生思考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提问是促使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涵、探究作品的主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可以提出以下几类问题:
1.开放型问题。开放型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进行发散性思考,培养其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你觉得为什么作者要……”“你是怎么理解……”等开放型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文本的内涵。
2.细节型问题。细节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其中的情感,使其真正地走进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你注意到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等细节型问题,引导他们关注作品中的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比较型问题。比较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这一作品和其他作品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个作品和其他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等比较型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其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你认为‘拿来主义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等开放型问题,加深学生对“拿来主义”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提出“《拿来主义》中有哪些细节”“这些细节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等細节型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细节,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在对待中西方文化上,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有何区别”“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哪些差异”等比较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开展读写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读、写相关的活动,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作品的语言、结构、修辞等,通过鉴赏与模仿来培养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在语言特色方面,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读者对荷塘美景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鉴赏文章中的一些优美的句子,并鼓励他们对句子进行仿写。
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仿写:
阳光如利箭一般穿透这一片树林,落在了碧绿的草坪上。朦胧的雾气渐渐被阳光驱散。树林和草地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子,就像梦境中的花园。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深入地思考问题,探究作品的主题,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