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
2023-10-20范胜羽张建敏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范胜羽 张建敏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非遗即以多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关系群众生活的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例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技能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手工制品、文化空间等等。体育活动是经过悠久历史所创造积累的传统文化,充分彰显着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与审美理想,其拥有关于体育活动的竞赛程序、器材制造等运动内容,以及与各个民族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民俗习惯、历史文化密切关联的传统文化现象,属于活态人文遗产,彰显着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是各个民族智慧结晶。所以体育非遗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构成,在人类文明进化中发挥着有效推动作用。但是近代以来维系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背景、生存形态、生存环境不断消弭,特别是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集成化形势下,传统文化逐渐呈现出弱化甚至是衰落态势。所以摆正体育非遗位置,寻找最佳保护与传承机制,是当前非遗保护所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我国体育非遗的历史地位
体育非遗是我国伟大的文明历史与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既记载着人类进步、冲突、矛盾与融合的印迹,可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又由于其深层次内涵的人文、社会、科学价值而演变为人类历史发展指南针。因此体育非遗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至今以及未来的民族违法复兴中终将发挥不可小觑的关键作用。我国是以汉族为主的由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就体育非遗历史价值而言,汉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非遗的主体,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非遗的补充。
我国各个民族均拥有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遗,特别是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后,全国少数民族开始致力于深层次挖掘传统体育文化。
2 我国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
近几年我国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获得了较好成果,但是也应明确意识到我国体育非遗保护依旧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依赖于口传心授方式进行传承的体育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很多传统技艺面临消失;其次,体育法规建设与体育非遗保护传承迫切性严重脱节,导致非遗保护未纳入国民经济与经济发展规划体系,致使与保护有关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再加上保护标准与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培训等工作比较薄弱,管理资金与人员严重不足;再次,许多地方依旧严重缺乏体育非遗科学合理保护意识,注重申报、开发而忽视保护、管理,保护与传承举措未落实,甚至发生了超负荷利用与破坏性开发等现象,与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实施的根本出发点严重背离;最后,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结构尚不健全,理论研究匮乏,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与传承相关技术人员数量少且集中于大城市院校、科研所,基层专业人才匮乏,导致传统体育文化挖掘缺乏科学系统规划,大众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地位缺失,体育文化保护缺乏合理有效反馈机制。
3 我国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
3.1 健全保护与传承保障机制
政府是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主体,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我国将传统体育和游艺纳入非遗范畴,明确了政府在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责任,基于法律形式保障保护与传承行为,代表着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已经逐渐进入了全新发展空间。以政府为引导的非遗管理模式是我国体育非遗传承机制与保护体系构建的辅助性条件。其一,构建健全的政策引导机制。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依据,发布与健全国家性或者地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工作条例,生成完善的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并明确其在我国整个文化产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此为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强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性政府已经就当地实际需求逐步出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等相关系列性文件,以期能够为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与《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二,构建健全的数据管理体系。现阶段尽管中国非遗网站与数字化博物馆已经诞生,然而只是简单统计分析体育非遗文化,而有关于保护与传承则涉猎微乎其微。所以构建体育非遗名录体系与非遗传承人信息数据库等,以完善体育非遗优化管理势在必行,例如非遗传承人员查询系统与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其三,吸纳体育非遗渗透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据此适度拓展非遗文化产品及其服务供给范围,如此一来体育非遗与现代生活高度契合,才可充分满足大众体育精神文化实际需求,才可以顺利实现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对此政府应发挥导向性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名录中纳入体育非遗,尤其是具备地方鲜明特色的非遗文化,以收藏展示,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区非遗中心设计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等多类型线上展示与鉴赏等数字化内容。
3.2 构建活态保护与传承模式
作为唯一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非遗的关键是文化传承载体,也就是传承人,其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关键条件。体育非遗传承人深深把握着地方乃至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核心技艺,是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与弘扬的中流砥柱,是活态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桥梁,更是体育非遗等我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者。然而由于传承人群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甚至是断代化态势,所以持续扩大传承主体,构建活态保护与传承模式,持续强化主体传承实力势在必行。其一,体育非遗应侧重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完善传承人队伍培养机制,以推动体育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传承需致力于传和承两个层面,所谓传强调口传心授,交流与传承依赖于实践学习而非理论学习;所谓承强调非遗传承人培养,政府与管理部门应发挥传承人主导与引导培养的作用。其二,体育非遗传承模式下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无法以家传或者师传方式实现,而是基于庞大群体在同一区域或者全国范围之内传承。传承主体不仅包括时代相传民间传承人,还包括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项目爱好者群体。对此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主体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尤其是朝向体育活动项目爱好者等群体,最为关键的是青年群体才是体育非遗得以传承与长远发展的主体力量。在体育教育高度融合的政策形势下,持续推进体育非遗逐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或者体育教学,以此促使青少年学生群体在熟练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深度了解、感悟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非遗文化。例如青少年体育六艺系列活动,由传统六艺着手融合现代化运动文化,为其充实全新内涵与底蕴。
3.3 构建保护与传承多元平台
为推进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应联动优势资源,以多元化行动模式联合可用资源协力发挥作用积极参与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动态化过程。其一,充分发挥体育类型博物馆多样化功能与特色化性能。博物馆是收藏、整理、保护、研究文化遗产的专业化机构,不仅藏品与历史文献丰富,且科研人员队伍专业,基于博物馆保护与传承体育非遗文化,能够在加强体育非遗科研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化底蕴与深层精神内涵,从而为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打下坚实基础,促使博物馆逐渐演进成推广体育非遗文化的主阵地。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着重强化体育类型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其二,有机联合各相关主体优势资源以高度参与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了社区非遗保护的概念和实际作用,近年来以社区为载体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效果相对显著,尤其是社区博物馆基于多样化行动协同参与,以各式各样的社区实践活动辅助传承非遗文化。对此可联动社区等优势资源,推动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进入基层,实现更大范围普及,例如深圳市社区非遗展示馆的建设,展示了舞麒麟与醒狮等本土体育文化。同时促进有关机构之间的长效合作,以协力推动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例如广州非遗保护中心和体育文化博物馆积极合作,举办的非遗运动会夏日潮起来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非遗与体育的跨界合作。
3.4 丰富多样保护与传承形式
其一,有机融合乡村时节时令活动和庆典活动举办体育赛事,以拓展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深度和广度,以乡村作为体育非遗传承阵地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体育非遗项目开始衰落甚至消弭,据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扩大乡村体育非遗传承范围与力度已是必然趋势。例如云南彝族村每年都会举办摔跤活动,以传承彝族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二,组织相关部门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体育非遗文化传播与推广,适度扩大非遗文化渗透于社区和基层的力度、强度。以政府引导性作用安排体育有关部门就实际情况开展体育非遗展演或者论坛等模式活动,同时基于多样化新媒体平台普及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尤其是侧重于发挥自媒体平台传播力与影响力,持续提高大众的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与责任感。其三,探索体育非遗+模式充分调动非遗传承的真正活力。适度拓展内容丰富且形式多元的体育非遗传承活动进入校园,在校园内部为学生展示体育非遗文化,例如小青龙舞龙会作为上海非遗项目进入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每学期均会开设选修课程,且成立了社团,为传承与传播体育非遗项目提供了更多新平台。
3.5 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相融合
在我国体育非遗高速发展趋势下,以竞赛表演、影视、文创等产业为载体体育非遗项目得以创新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转型,产业化发展已成为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必然趋势,也演变成了推动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内生力。其一,深层次挖掘体育非遗文化内涵,适度拓宽其广度与深度,基于体育非遗+模式探索各式各样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例如体育非遗+文创产业、体育非遗+体育旅游等。例如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借助自身曲棍球之乡的称誉,基于曲棍球赛事宣传当地相关旅游活动,生成文旅产业与体育产业高度契合以促进区域性发展的全新战略。其二,加强顶层设计以兼顾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以生成鲜明的体育非遗知名品牌。例如江苏体育局展区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与体育旅游博览会上以当地体育非遗为侧重点呈现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项目,以期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广泛传播与推广。其三,深度挖掘体育非遗商业化价值,健全体育非遗产业系统,切实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以精准化体育非遗、市场高度融合的关键点。例如广西藤县以非遗、文化、体育融合式发展模式,打造了独具区域特色的融合式发展模式,树立狮王文化周等品牌形象。
3.6 拓展保护与传承传播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各式各样新兴技术为体育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因此数字化转化体育非遗资源,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即时性与广域性信息共享,创建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模式。其一,拓展体育非遗动态化传播领域,并扩大其辐射范围和力度,创新完善保护与传承机制,形成多元化传播推广渠道,提高大众对于体育非遗的熟知度,突破既有非遗保护与传承机制。其二,建设体育非遗数字化网络平台,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网络平台的优化设计,将其转码演变成易于存储传播的信息资源。例如《非遗恒心》等节目想要以深度挖掘与传承广东特色体育非遗与风俗民情,推动体育交流与共享,为体育爱好者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展示平台,从而推进体育非遗创新性发展。尤其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为体育非遗实现数字化传承提供了全新发展机遇。例如山东无棣县文化馆以线上非遗项目视频展播,所拍摄《点子拳》备受欢迎。其三,发挥自媒体平台的有效作用,设计体育非遗系列短视频,以推广相关故事,从而推动体育非遗文化宣传推广。例如《民间体育星达人》基于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的慢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