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2023-10-20沈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沈琳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教育事业进步十分明显,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高度关注。从本质上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容易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此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必须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意志品格的形成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起来。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概念来说,指的是教师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和引导,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干预的一种方式,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缓解心理障碍,强化心理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下我国多数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有很多,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多数教师都习惯性应用语言讲解一语带过,忽略了对于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不仅没有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生不良情绪的形成,不仅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视角下体育运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是十分关键的,是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当学生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便会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迅速地做出反应。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每一种运动项目都涉及了很多的动作技术和战术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思维活动。除此之外,一些运动场地环境较为复杂,运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运动员必须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长此以往的训练和运动,对于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来说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2.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指的是学生对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评价,个体自信心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天生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和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便会有效地促进自信心的提升。一些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所有的动作技术中,每一点知识点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成针对性地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在一些需要进行团队合作的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整个比赛过程注重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有助于强化学生意志力

人体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是有一定的极限的,不同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不同,因此运动耐受力也不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

作者简介:沈琳(1986.03-),女,河南卢氏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说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增强意志力和耐力。有一些体育运动项目单调枯燥,趣味性并不是很强,因此长时间的运动和锻炼很容易消磨学生的耐力与耐心,学生在参加长跑的时候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坚持和努力,同时克服身体各种不利因素。对此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暗示自己,采取各种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从心理上消除距离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便会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意志耐力。

4.有助于促进学生超越自我

体育教育中,挫折教育的开展十分常见,这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关注精神文化的影响,过程中坚持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挫折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奥林匹克运动中顽强拼搏、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的精神,在运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勇往直前,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超越自我的精神,调动其不断进取的欲望。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1.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体育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心理素质则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在高校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对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对于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2.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追求独立个性,初步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学生带去正确的心理引导,同时也能让学生放松身心、解放头脑,有效缓解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转变体育教育理念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们的身心素质和人格精神,这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立场。在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学校可以从多方面塑造人才,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其内在修养和人格品质。所以在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转变现有的体育教育理念,通过心理教育的实施来完成德育教育的落实,端正体育教育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育思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道德技术的双重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积极进行语言引导

在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由于不同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兴趣爱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每个学生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做好语言引导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用真诚的态度、亲切地引导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充分做到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通过语言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障碍。

比如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经常有一些同学因为身体原因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和自卑情结,尤其是身材较胖或者个子较矮的学生,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展开分层次教学,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同时做好学生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感受到教师关心与爱护的同时也能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信心。

3.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整改。首先在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体育项目,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次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正式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学生的学情调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在学习“侧向助跑和跳高”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对班级学生身体状况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数据控制好教训难度。过程中可以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有效降低训练难度,避免学生由于学习内容难度较高而产生恐惧性心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之后,再慢慢提高难度,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挑战困难的信心,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的意识,使其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

4.加强课堂监督训练

在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课堂训练的实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于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帮助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自制能力,纠正学生的错误心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比如在学习健美操这项运动的时候,需要学生掌握很多不同的动作,对于这些动作的学习,一些学生经常由于动作不规范导致产生不良情绪,有些学生会随机产生放弃的心理,随意应付后续地学习。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做好分析,明确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严格监督学生的训练过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训练计划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制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5.缓解学生心理障碍

当下很多学生并不是十分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那些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女生群体更是如此,对此教师要重视起来,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和生理指导,帮助学生调整运动思想,正确地面对,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成绩。

体育运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强度较大的项目,比如1000米耐力跑,3000 米长跑等等,很多人跑了几百米之后由于太过疲劳会存在很明显的抵触情绪。面对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和错误观点,教师不能直接批评和嘲讽,而是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告诉学生: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半途而废是懦弱的行为。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坚持运动的决心,从而端正对于体育的认识,纠正自己的不良体育行为,并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6.适当开展比赛活动

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来说,要想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各项运动中具备的健康教育因素,并将其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资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品德。在日常的教育中定期组织一些大型的校园运动会,过程中保证学生可以遵循比赛规则,公平竞争,使其懂得一切均建立在自身的安全和友谊之上。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同时使其在比赛过程中逐渐形成团结合作、遵规守纪的良好体育品德。

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各种比赛活动,比如小组健美操表演、团队绑腿跑、接力跑等等,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除此之外,也可以向校方申请开展一些以班级或者院系为单位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这样一些游戏活动的设计,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比赛和游戏中实现了体育技能和合作意识的强化。除此之外,也能让学生懂得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并在比赛过程中感受体育精神,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

五、结语

总而言之,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更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成长。对此,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结合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手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和错误认知,解决心理问题,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