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进入思维过程解读《统一》蕴含的哲理

2023-10-20覃永恒

中学语文 2023年25期
关键词:整片形象化无量

覃永恒

《统一》是197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名作,该诗已被选编入九年级语文教科书。

统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这首短短的诗看似浅显,其实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蕴含着深刻而玄妙的哲理。

如何理解这首诗呢?我们须进入感觉、想象、具体化、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过程。

一、整体感知并分析、概括、推理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概括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是佛教《华严经》和《楞严经》中的观点。与《统一》中这些语句最接近的语句是《庄子·内篇·齐物论》中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即天地间的万物都可以称作一指,所有的物都可以唤作一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诗的标题为“统一”,即“一切”“无量”“统”而为“一”。

“一切果实并无差异”,为什么?由“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可以类推出“所有的果实都是这一个(果实)”,即“一切果实都是这一个(果实)”,所以“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概括为“一切都无差异”。

因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只有“一”,没有繁多,而且只有“无差异”的“一”,所以“繁多是个谎言”。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此句补充完整为“整片大地(叶、花、果、树、石、房、墙、人……)是一朵花”。从此句可以推理得出:整片大地上的叶和整片大地上的花和整片大地上的人……是没有差异的。由这个结论可以概括出“一切无差异”。

将以上结论进行综合,我们得出“一切即一”“一为无量”“一切无差异”。因为“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所以“一切”“无差异”。

二、具体化、感觉、想象并概括、推理

具体化是指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运用于具体对象或个别场合的思维过程,它能为感觉、想象提供丰富的路径。具体化后再感觉、想象,就会使感觉体验更充分、想象的场景更鲜明,就能为判断、概括、推理等理性思维提供更多更真切的思维材料,使理性思维的思维结果不仅更准确,而且更丰富。

概括的思维过程中的分析是分解之后再比较、归类、抽象、综合、推理等。具体化的思维过程中的分析是分解之后再由属到种以及由整体到部分的形象化或综合。有时,分解成部分后,不是所有的部分都需要具体化,而是我们只对需要形象化、具体化的部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并将思维结果置换为该部分内容,同时保留不需要形象化、具体化的部分和结构关系。

下面,我们将“所有的叶是这一片(叶)”具体化。

此句需要形象化、具体化的部分是“叶”,其他部分不需要具体化、形象化,保留即可。如何将“叶”具体化?即由属到种或由整体到部分;扩大心量,拓展想象的时空。

从树的类属方面具体化有:枫树叶、松树叶、樟树叶……

从叶的颜色方面具体化有:绿叶、黄叶、红叶、紫叶……

从叶的性状方面具体化有:新叶、落叶……大叶、小叶……圆形叶、扇形叶、针形叶……

从叶所处的空间方面具体化有:南方的叶、北方的叶……山上的叶、平原的叶、水上的叶……

从叶所处的时间方面具体化有:过去的叶、现在的叶、未来的叶。

……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叶)”具体化示例如下。

所有的枫树叶、松树叶、樟树叶……是这一片(叶)。

所有的绿叶、黄叶、红叶、紫叶……是这一片(叶)。

所有的新叶、落叶……大叶、小叶……圆形叶、扇形叶、针形叶……是这一片(叶)。

所有的南方的叶、北方的叶……山上的叶、平原的叶、水上的叶……是这一片(叶)。

所有的过去的叶、现在的叶、未来的叶是这一片(叶)。

将“所有的叶是这一片(叶)”具体化以后,不仅为“所有的叶是这一片(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找到了丰富的思维材料,而且能够感知、想象到 “无量的叶是这一片(叶)”,进一步概括得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通过对“所有的叶是这一片(叶)”具体化后得到的思维结果进行因果推理,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因为“所有的枫树叶、松树叶……绿叶、黄叶……圆形叶、扇形叶……南方的叶、北方的叶……山上的叶、平原的叶……是这一片(叶)”,所以,所有的枫树叶、松树叶……绿叶、黄叶……圆形叶、扇形叶……南方的叶、北方的叶……山上的叶、平原的叶……有没有分别?有没有不同?没有(枫树叶就是松树叶就是绿叶就是扇形叶就是南方的叶就是山上的叶……);有没有增减?没有。因此,所有的叶没有分别,不增不减。

因为“所有的过去的叶、现在的叶、未来的叶是这一片(叶)”,所以,所有的过去的叶、现在的叶、未来的叶有没有分别?没有(过去的叶就是现在的叶就是未来的叶);有没有增减?没有;有没有生灭?没有。因此,所有的叶没有分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我们将以上结论综合为:所有叶都没有分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进一步概括为:一切都没有分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出自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果不通过具体化获得丰富的思维材料,然后再感觉、想象、概括、推理,“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些思维结果是难以从《统一》这首诗中被概括、推理获得的。

以上是对“所有的叶是这一片叶”进行的具体化、概括、推理,对“所有的花是这一朵”“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进行的具体化、概括、推理也如此。

通过进入感觉、想象、具体化、概括、推理等思维过程,我们从《统一》这首诗中解读出如下哲理: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量为一,一为无量”,一切都没有分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为什么会这样?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逆推为:“万物”源于“三”,“三”源于“二”,“二”源于“一”,“一”源于“道”。归根结底是“道”生万物。“万物”源于“道”,统于“一”。“生万物”的“道”是什么呢?是产生“一”这个系统的根源、能量、方法、规律等,是无形无相的,是“不可道”的。无形无相的“道”和有形有相的“一”“二”“三”“万物”是一体的。万物即“道”的有形有相的显现。

当“一生二”时,就有分别,有了分别就不仅有矛盾、争斗,还有互相依赖。万物如何在矛盾、争斗中相互依赖?《道德经》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由此可见,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有”与“无”必须成为“一”体才能存在,而这个“一”,能不能分割出属于“有”的“一”,属于“无”的“一”?高与下必须成为“一”体才能存在,而这个“一”,能不能分割出属于“高”的“一”,属于“下”的“一”?……如果分割,“有”“无”“高”“下”等便不复存在。当“二生三,三生万物”时,其更加复杂相连而不可分割。正如人的身体,能否分割出属于头的身体,属于手的身体,属于足的身体?……如果分割,这不仅将惊悚之至,而且头将不成为头,手将不成为手,足将不成为足……万物就是如此“统”于“一”而不可分割。

电视剧《佛陀传》中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时说:“这一片叶,日、月、星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落,无雨水新叶不长,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在此叶中。”所以“一即一切”“一为无量”。这“叶”只是“日、月、星、雨水、时间、知觉”等共同作用、共同聚合的一个暂时的载体,这“叶”包含的元素将一直存在于“日、月、星、雨水、时间、知觉”等中,存在于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整体系统中,所以此“叶”从未出生,也不会灭亡。“这一片叶”从时间上来说是“当下”的,从空间上来说是近旁的。“叶”类比为“人”,“这一片叶”即是“我”。佛陀接着说:“我也如此叶,从未出生,我们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我们亦无死,只是消失不见,宇宙万物密不可分,本无分别,是一体,是自然的本质。这片树叶,是我,是我们所有。”万物统一在一个整体系统中,每一个个体在整体系统中只会运动变化并以不同的现象显现,不会在整体系统中消除,所以“不生不灭”。每一个个体的状况即整体系统的状况。就像手和足是身体的部分,手的状况即是身体的状况,手伤残则作为手足所在的身体就不健全了。人健全,万物整体系统才可能健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切”都在“统一”的系统中运动变化,组成系统运动变化的状态。

三、对解读出的哲理再具体化、推理

“一切即一”可具体化为:“一切即”“这一朵花”,“一切即”“这一片叶”,“一切即”“这一片云”,“一切即”“这一个人(我)”……“一切即”万物中之任一。

既然“一切即”可为万物中之一,那么世界是“这一朵花”,是“这一片叶”,还是“这一片云”“这一个人(我)”……全在于当下我心中一念,而当下,而我心中一念,即整个世界。《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没有来的地方,亦没有去的地方,那安住在哪里?只在当下一念,“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我”当下一念一行的改变影响到万物整体系统的改变,整体系统的改变影响到“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努力使万物整体系统朝着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具体化为“我即一切,一切即我”。因此,“我”是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世界是什么样子,“我”就是什么样子。每一个个体努力做好自己,才会有一个好的世界。

因此,人人专注于当下,观照和监管好当下一念、一言、一行,不仅是个人修身的根本,也是世界走向和平美好的根本。

“一切都没有分别”也可以具体化、推理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准则或纲领。

所有的人都没有分别。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他。因此,你好,他好,我才好;他好,我、你才好。因此,利己就是利他,利他就是利己;想要利己,必须利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就是怎样对待自己。因此,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目的应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平台去利他。《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提到了“大同”理想社会在哪些方面是没有分别的呢?“天下为公”,则天下之物质与精神财富为天下人所公有,不分彼此,没有分别。“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别人的父母与自己的父母没有分别,把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别人的儿女和自己的儿女没有分别,把别人的儿女当作自己的儿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所有的“老”“壮”“幼”“男”“女”都一样,不是统治阶级的才这样。“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有的“矜、寡、孤、独、废疾者”,不是统治阶级,也都能得到供养,没有分别。“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弃于地”的货与“藏于己”的货没有分别。“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为己出力与为他人出力没有分别。“外户而不闭”,视自己家如别人家,视别人家如自己家,因此不必设防闭户。没有分别是“大同”理想社会的根本特征。因此,人类欲实现“大同”就要不断地消除分别,像《太上感应篇》“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那样,消除“人之得”与“己之得”、“人之失”与“己之失”之间的分别;像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将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消除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痛苦之间的分别;像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那样把天下人的忧乐当作自己的忧乐,消除自己的忧乐与天下人的忧乐之间的分别。

所有的人与物是这一个人(我)。所有的人与万物没有差异。你就是物,物即是你。因此,我们怎样对待环境,就是怎样对待自己。我们怎样对待动物,就是怎样对待自己。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善待动物。

人与物没有分别。因此,做到物我合一,消除物我之间的分别,能获得大智慧,拓展艺术创作的时空。李白醉酒后为什么创作出很多被称为神来之笔的名篇?因为他醉后觉得自己和万物都没有了分别。如《月下独酌》中,他觉得自己和“月”和“影子”没有分别了,因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和它们“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眼、耳、鼻、舌、身、意是没有分别的。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发问:“难道一个人必须要首先打烂他们的耳朵,他们才能学会用眼睛去聆听吗?”《列子》提出:“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视、听、嗅、触、味等各种感觉是可以互通而没有分别的,如艺术中采用的“通感”修辞手法。“通感”,被称为艺术和科学天才们的特点之一。因此,打破各种感觉之间的壁垒是获得天分的方法之一。

一切都没有分别,才能圆满、圆融、圆通地“统一”。因为“不生不灭”,所以我们要安住当下,专注于当下,自在从容。因为“不增不减”,所以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失。

一首简短的诗,我们进入思维过程后,不仅解读出了深奥的哲理,而且获得了丰富的启迪。

猜你喜欢

整片形象化无量
乌雷:无量之物
用图象法让问题形象化
眼眸
刘少白
数形特征显本质 直观形象化难点
纠缠
怪脾气的云娃娃
论书绝句·评谢无量(1884—1964)
炳灵寺第70 窟无量寿经变辨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