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从木及其绘画艺术研究

2023-10-19余美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美育重庆美术

余美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20世纪初的中国正经历着激烈的社会环境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新思潮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在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下,应用科学与实业的需求导致近代学校教育应运而生,美术也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在当时教育部门所指定的《学部凑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明确提出“格致、图画、手工,皆当视为重要科目”,由此,在科学观念影响下,中国开始逐步建立新型美术教育制度。1920 年代,求新求变成为了社会思潮的主流。其中,留学运动是当时美术界最为显著的现象,留学生前往日本、法国学习西洋画的最多。在异域的文化和教育环境中,他们接受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美术思潮的影响,归国后将新观念、新方法、新教法引入国内的教学体系。在将图画手工科作为学校主要教授课程之外,完善了四类美术教育课程,分别是图案课、中国画、器物画以及西洋画,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之路,而万从木也正是这些留学归国青年中的一员。

一、早期求学,致力于现代美术的传播与社会实践

万从木,1898 年出生于重庆永川大安场,他的父亲万德轩是前清举人,父母在万从木11岁前相继因病离世,家道中落,这样的经历造成了万从木谙事较早,在家乡亲友照顾和帮助下读完中小学。他表姐夫王作祥在上海往返重庆的轮船公司任职,家境殷实,见万从木从小聪颖好学,对绘画有浓厚兴趣,便毅然出资供他读书习画。1917 年,19岁的万从木只身离开重庆来到上海,先后在“中华美专”和“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上海美专)①求学,接受较为系统的美术训练,2 年的学习,经历了当时上海美专从临摹到写生教学的转变,也较早接触到了西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万从木毕业后,正逢中国画家赴国外留学研习西方美术的热潮,尤其是去邻近的日本留学成为中国学生学习西画最便捷的途径。一批前往日本留学之后成为了知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就有江新、许敦谷、高剑僧、王道源、陈抱一、陈之佛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19 年,万从木也选择了远赴日本留学深造,就读于西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东洋画。据川美研究生谢鹏撰写的硕士论文《西南近代美育先行者:万从木个案研究》考证,“日本以东、西京之美术学校为最大机构,互相对立,其学制既有相异,画派画法亦大不相同,东京美术学校采用西洋画法,西京美术学校则受中国宋元之影响,出自中国画系统,由此可知,万从木在西京美术学校的学习与岭南画派的一批人在日本的学习都有相似的经历,较少受西法之影响,而是以东洋画为教学体系的西京派学习美术”[1]。这段艺术履历对万从木后期的美术创作及美术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万从木存留下来的绘画作品,虽有西法的痕迹,但更多保留了中国画的本质特征。

1921 年,万从木学成归国,经人介绍来到了千年瓷都景德镇当了一名画工。民国初年,清政府垮台,使景德镇失去了皇家御窑的地位,加之日用瓷市场又受到来自西方洋瓷的冲击,导致景德镇瓷业一蹶不振,不得不走向转型与创新。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瓷艺家异军突起,他们继承浅绛彩文人瓷画风格,借鉴西洋绘画技法,以工笔精描细彩的粉彩工艺结合油画写实手法,创作深受新兴市民阶层喜爱的新粉彩瓷,进一步促进了景德镇文人瓷画艺术的革故鼎新。万从木在景德镇绘瓷画的那段时期,一方面受“珠山八友”②与新彩瓷板画创作技法和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把他学到的国画与西画融入瓷画之中,多以山水、花卉、动物为题材,用笔清新豪放,色彩明快,形象灵动,重视意境的营造,追求诗意感,作品更具自然之精神风貌,别树一帜。在万从木看来,在景德镇创作瓷板画,不是长久之计,他最想做的还是美术教育,于是,不久就决定离开景德镇回到家乡重庆,一心致力于现代美术的传播与教育活动。他先后在重庆的川东师范学校、陶冶专科学校等十余所学校教授美术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山水画和花鸟画作品是这段时间完成的。到1922 年,随著国内美术社团日趋增多,在重庆,万从木等人发起成立了“重庆蜀江金石书画社”,不久万从木又与早年同赴上海求学的杨公庹联合发起组织成立了美术现代社团“重庆美术社”,其主要社员有杨公庹、杨公达、万从木、何聘九、卢幼鹤、黄伯廉和刘西伯等7人。社团由杨公庹、万从木负责,常组织社员开展各种写生活动,研究中西绘画技法。在民国时期美术社团众多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个尤其值得关注的现象,重庆大大小小的美术社团均为民间私立性质,主要是一种基于同行交流需求的民间兴趣组织。“重庆美术社”成立之后,还办有自己的社团刊物《美术世界》,于1922 年创刊,16开本,月刊,万从木任主编,编辑邓少琴、何聘九、贺伯辛、万从木、赵善述、赵公绩、刘啸崇、卢幼鹤[2]。该刊图文并茂,每幅图配以说明,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分为肖像、国粹、仕女、历史、学艺、名胜、装饰、小说、艺术、博物、说丛、新闻。此外也有一些政治讽刺和针砭时弊的漫画。除图画之外,也刊登诸如《绘画溯源:汉代之绘画》连载的艺术研究文章,介绍国内外艺术信息,以推进大众美育传播,在川渝地区获得较大的社会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以万从木为代表的重庆籍学子归国后,通过成立文艺社团、办报刊杂志向尚且封闭、落后的内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所作出的努力,也为此后万从木集结本土师资力量,开办私立美术专科学校,进行更为专业的艺术教育活动做了前期的铺垫,为“重庆美术社”向“西南美专”转型奠定了基础[3]263。

二、教育救国,创办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晚清以降,中国内忧外患,面对着列强的钢枪铁炮,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为救国于水火之中,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投身于各种救国运动。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不忧思国家的未来,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由于受陶行知、黄炎培等人倡导的“教育救国”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许多留学欧洲、日本的学子相继回国,便组织美术社团、开展美术教育,开一代新风。如岭南师范学院乔志强教授所言:“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蓬勃发展为绘画社团的大规模涌现提供了文化土壤和人才资源:绘画社团的组织与活动又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繁荣。社团与学校相辅相成如舟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4]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1925 年,万从木与“重庆美术社”的核心成员杨公庹、何聘九、黄伯廉等人一道创办了第一所重庆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西南美术职业学校),学校以传授新美术为其宗旨,从而开启了西南地区近现代美术教育之先河。美术史论家朱伯雄、陈瑞林撰写的《中国西画五十年》一书里记述了当时的情景:“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创办于1925 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张园。……随着学生增多,校誉日隆,学校事业迅速扩大,各方学子负笈来校,要求入校者,络绎于途,然校舍已不敷使用,为救燃眉急,往往迁徙不定。一度迁移至马蹄街,后再移于铁板街(注:今重庆渝中区铁板巷),如此游动,无固定校址,天长日久,必影响学生学业,固定校址,已成为迫切需要。新建校舍,又苦无资金,此时政府当局不可能眷顾一私立学校,转款难拔,学校一切筹划,权杖万从木校长独立擘划,校董刘希伯也多方设法,代募经费,终于艰苦地筹得款项五万余元,开土动工,兴建校舍,整个工程历时三年之久,各个部分的校舍告竣在1927 年秋后……”[5]这时的校董,“时任四川省府委员兼财政、民政厅长的甘典夔将自己位于上清寺的20 亩私产捐出作为学校用地。1933 年,在多方努力筹措下,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完成第一次搬迁,在上清寺建起了教学大楼、宿舍与食堂,购置了教具,招聘了老师,开设绘画、音乐、戏剧、陶瓷等专业,随着学生不断增多(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达300 余人)、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学校终于走上正轨”[3]264。

1937 年7 月,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京津沪宁相继沦陷,形势非常危急。到11 月20 日,国民政府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宣布移驻重庆,重庆作为“陪都”,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于是,大量的军政、文教、工矿企业迁渝,国内高校、社团也随之纷纷内迁,据统计,全国各地的高校迁入四川共48 所,占比超过全国高校总数的40%。先后迁入重庆的就有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等多所艺术学校,由此推动了大后方美术创作的活跃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兴旺,形成了近代重庆美术教育的黄金时期。其中,徐悲鸿、林风眠、张大千、傅抱石、陈之佛、潘天寿、黄君璧等一大批中国著名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也相继来到重庆,重庆成为了当时美术群体、社团、院校最多的汇集地,从而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美术中心,他们以画笔、木刻为武器,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全民抗战救国的爱国热情,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和支持抗战,书写出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段影响深远的恢弘历史。当时本土的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与内地迁入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被称为大后方的“三大艺术教育学府”。

抗战时期,如何能以更简练生动的形式,用手中的画笔揭露敌人罪行,鼓舞民众信心,漫画便成为重庆大后方最主要的美术样式。时任私立西南美专校长的万从木,作为一位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画家,带领学校的师生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身于大后方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多次举办和参加大后方的抗战画展。师生创作的漫画作品,用幽默夸张的人物形象控诉日寇的残忍暴行,讽刺汉奸卖国求荣的丑恶,更多的是热情讴歌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不屈抗争、誓死捍卫祖国山河的顽强斗志和英勇壮举,还原抗战的真实。1938 年5 月,万从木联络四川各界人士,在重庆抗敌后援会的协助下,举办了《抗敌绘画展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万从木在《抗敌画展特刊》中写道:“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当此倭寇摧毁国际公法,破坏世界和平,黩武称兵沦陷我国土惨屠我同胞穷凶极恶罄纸难书。凡我艺术界人士能不援笔形之以画。重庆市抗敌后援会有鉴于此乃就五月国耻纪念邀请艺术界同仁以所绘我国民族英雄及倭寇暴行之中西绘画举行展览,供诸观众并影音于世,用广宣传以期唤起同胞一致抗战建国达到最后胜利,其余抗敌之用心可谓至矣。”[6]画展之作品无不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或呼吁中华民族同胞在艰难时刻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抗击日本侵略者。尤其是万从木用中国画形式创作的漫画格外引人注目,展览当时受到社会广泛赞誉。重庆的《时事新报》在刊登的《抗敌画展》的时评中写道:“本市五月抗敌宣传大会绘画组自前(二十四日)起至月底假木牌坊英年会会址举行抗敌画展,其收集油画、水彩画等一百五十六件,皆为名家作品,如余文治之《共鸣》寓意深奥,余文甫之《收尸》《群力》,及万从木之中国画《民族英雄》,均为不可多得之作,其他以国画手法所作之漫画更别具风味,另创一格云。”[3]264可以说,万从木用中国画的手法创作抗战题材的漫画是抗战时期中国画家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搬回老家去》《抗战到底》《努力前进歼灭倭寇》等,用漫画的形式宣传抗战救国,鼓舞民众投身抗日,在此后大后方的各大报刊中出现的美术副刊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著名中国画家画漫画,这一表现形式逐渐走进了民众的视野。为此,万从木还组织刊发爱国刊物《抗敌画展特刊》一册,刊出绘画作品76件,内容无不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或呼吁中华民族同胞在艰难时刻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抗击外敌,贯彻抗战到底的思想,每幅图片都配有文字对其图画进行解说。四川巴县籍(今重庆巴南区)文人向楚1938 年在《题万从木抗日画册》诗中云:“河山满目伤心事,唤起中原杀敌人”[7],更是文化界对艺术界提笔代刀,凝聚其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力量的回应。就其漫画而言,以其独有的战斗性和感召力,成为当时国人抗日精神的生动写照。

1942 年10 月25 日至26 日,万从木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新新新闻》于27 日报道:“从木画展已于前日在春熙路重庆银行举行,作品一律不出售,内容丰富,尤以关于抗战作品最引人兴奋,现因各方来函,请续展一日,遂决定于本日续展一日,欢迎各界参观云。”万从木通过开办艺术展览、组织讲习会、创办艺术期刊、发表各种演讲等活动方式推行社会美育,以画作宣传,并将卖画收入悉数捐作抗日经费。这一时期还发表有《从木画集》《从木诗集》等作品。以上史料反映了抗战时期万从木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的情况,以及他的绘画在大后方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

抗日漫画 1938 万从木

相比于抗战时期内迁的公立院校,由私人所创办的私立学校更面临着诸多危及生存的困难。在查阅历史文献时,笔者发现抗战时期重庆多家报纸不时会有关于万从木为给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筹集办学经费举办画展的消息报道。如1945 年12 月6 日《益世报》以《万从木画展为西南美专筹集基金》为题刊登记者专访,文章写道:“本市著名画家万从木君,早年留日,精研笔画,学成归国,在川创办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英才教育,桃李满门为蜀中夙负声望之艺术家,近因抗战结束,特将近年来精心作品于本月八九两日假夫子池青运会公开展览,以得笔润充作该校设备基金……”其时的西南美专为私立学校,办学经费除学生缴纳的有限学费外,还需要通过办画展卖画筹措办学经费。万从木组织在校学生上街举办《师徒联合画展》筹措办学经费,搞募捐演出,将所得用于筹措办学经费,所面临的窘困难以想象。当时,因时局动荡,该校曾几度搬迁,以致1939 年迁至成都乡下的一座庙宇中艰难维持,后又迁到华西后坝,直到抗战胜利以后才又搬回到重庆上清寺原址,直至新中国成立。上清寺原址所在街道也因此取名美专校街,至今沿用。作为一所“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它承载了重庆本土美术教育从创建伊始到新中国成立之间,因新兴美术运动而生又经历了抗战时被迫多次搬迁的艰难历程。“其在大后方的教学及艺术活动,既是重庆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又与当时全国迁入重庆的公立、私立美术院校一同勾勒了那一代中国教育界人士许下的‘教育救国’的宏愿并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历史图景。”[3]263其为现代重庆艺术教育发展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成为大后方抗战艺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见证了西南美专师生薪火传承的爱国情怀和万从木作为早期美术教育开拓者的历史地位。

西南大学研究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史的凌承纬先生在《从木传》一书的序言里写道:“万从木等几位内地美术青年满怀教育救国的理想和热情,凭其一己之力,艰难办学的经历,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教育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不能被忽略和遗忘。”[8]

三、遵崇古法,大胆创新

作为一位中国画家,万从木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其在书画、诗词、篆刻、画史、美学和哲学等各方面均有涉猎,在留学日本所接受的东洋美术教育对他日后中国画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画风既不盲从古人,也不崇拜洋人,而是在深入研究中国画史、画论,以及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万从木对中国古代宋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绘画,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画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十分重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创作实践,尤以对笔法的研究简约而蕴藏精致。他不仅通过笔法发挥墨迹的功能,更包含着使笔与力道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笔墨与感情融合的技巧。他的人物画,擅长把生活感受与自然相结合,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笔墨舒展,造型生动。他在1949 年,画的一套《十八描法》示范稿本,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人物衣褶表现的基本程式。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深入研究,在万从木的山水人物中,也大量借鉴了这些表现方法,其写意笔法有的含蓄蕴藉、舒缓自然,有的苍劲挺拔,强调骨力的表现,有的用笔凝重、质朴简率、变化丰富,这些手法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表现力。他以淡墨浓墨、细墨粗墨相融合,勾勒出笔画的章法,以描绘自然风景和反映人文情怀为特色,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以便更大程度地对画面自然山水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地描写,以情描景,充分体现中国画造型的审美特色,从而表现出空灵洒脱的艺术神韵。

由于万从木的绘画作品广泛吸收前人成果,修养深厚,山水人物多受传统文人画家的影响,在创作上十分注重画面中人物描写与山水环境的契合。如《观瀑图》中画一老一少山石幽坐,临江观瀑的情景,全图构图精炼,用笔老辣,远处山势奇秀,空间深远,近处树石相映,画中人物采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丝毫不见柔弱之迹,其起笔转折时稍微有回顿方折之意,圆匀中略显有刻画之痕迹。整体而言,笔墨简括,与景物关系自然和谐,层次分明,所营造的意境表现了一种豁达风度与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而《归鱼图》描写一只打渔船在广阔的山水间穿行,船上人物表情朴讷,简约中蕴涵精致,衣纹线条,采用中锋劲利的笔法,用笔凝重,刚劲简放,衣纹转折流动自如,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寥寥数笔的鸬鹚形态生动,景物用笔硬朗粗犷,繁简得当,以侧锋卧笔和粗简的线条勾勒出山石、树木、水草的轮廓,笔意恣意纵横,整幅画面远景的疏朗,中景渔船的细致描绘,近景有顽石、细草相衬,疏密有致,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画家孤高的心境和不流于世俗的情怀。观万从木的山水画,题字秀雅,在绘画技法上写实、高古,写意、传神,多取法于明代文人山水画家的表现语言,又融入西法的写实功力和山水画中刻意勾画的点景人物,以表达不同的意境,也是对以淡逸、浑融、内敛为主要追求的传统审美的一种突破。其创作尝试开拓了山水画的体裁和境界,丰富和提高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归鱼图 1925 万从木

抗战期间,万从木先生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极大的民族义愤,用自己的特长和画笔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及赈济难胞等工作。在万从木的绘画作品中,有不少是借历史题材以励国人之志,用现代题材以控诉日寇暴行,以鼓舞同胞斗志。如水墨人物《精忠报国》,通过中国历史人物岳母刺字的典故,歌颂岳飞精忠报国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画家是以线来勾勒出人物形态的轮廓和结构的转折点的,线对人物表达可谓非常精炼,并有所夸张,这与中国的人文气息是相通的,追求的便是心境之美。作品《代父从征》,体现了木兰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也有孝敬父亲的女儿情怀,为了表达主题,万从木根据人物的重要性和地位及主次之间的关系而确定其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位置,把人物间的脸部表情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极具故事性。《杀身成仁》描写的是文天祥尽管出身文人辅佐宋廷,可一旦面临国破家亡的困境,便毅然散尽家产,义无反顾的募集民兵,化身为武将,执干戈以保家卫国,誓死抗元的故事。《威震倭寇》画的是戚继光,带领戚家威震倭寇的故事。这类画的人物较多,需要结合透视来表现深度空间,以突出主体人物,虚化后面的物象来拉大空间感,看似有些西画技法的影子,但更重视以形写神,也就是对神韵的表达。画面中人物表情和衣纹是万从木重点表现的地方,他描绘的方式采用了十八描中常用的线条,衣纹的形状会随着人物结构的变化而改变,人物依据他们的衣纹的转折勾勒出形体都是符合身体结构的。尽管看起来这种由线条所表现的形体,不如明暗关系表现的空间那样直观,但利用线条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将人物的秩序排列、聚散,以及墨色的浓淡,来形成一种有场景式的空间梯度。这种梯度的视觉效果构成了人物形体的前后关系,突破了前期所限制的构图方式,以夸张的手法来呈现大胆的尝试。在每幅画的上方均用书法题写要表达的内容,容易理解,以达到宣传的效果。

威震倭寇 1938 万从木

游鱼 1925 万从木

万从木的美术创作中,花鸟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很有特点,以“写生”画居多,其图式表现为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特写式写意画。尚“简”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构图简洁明快、雅致清远,给人“象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感觉。其写生花鸟画注重艺术语言、精神内涵与审美形式的高度融合,注重对于心境的表达,把一个具体复杂的视觉对象简化为一个蕴藏着张力的、强化了的主体形象,透过劲健又灵动的写意笔墨来传达出意境之美。他的作品在书法意绪,在意趣和诗意的开发上很突出,如作品《丝瓜图》就是一幅典型的代表。画中题诗云:“啼秋洛纬盗虚声,纵有丝瓜织不成,那及蜘蛛能结网,经论满腹负才名。”画面布满丝瓜藤叶,法度中透出鲜活,有一种生气,一股活力跃然于纸上,诗与画相辅相成,使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一种与传统人文精神相通的气氛,让人对这幅画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产生出富有深意的联想。水墨作品《游鱼》,署名竹山人,图式有八大山人无水之鱼的极简主义风格,画面表现了三条活泼的游鱼,一大两小对比,其位置左右高低,方向横斜平直,把整块空间分割得极富变化,其笔致简洁,形神兼备,得疏旷之韵,利用空间布白、题款和印章的视觉作用来支撑并丰富画面,因物象少,笔数少,用笔的重要性遂更加突出,用象征手法抒写心意,清新脱俗,体现了一种自由而亲切婉转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多数艺术家都投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方面美术创作要担负起宣传、教育、发动民众的使命,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另一方面美术家又必须走向广阔的生活,贴近民众,表现大众的生活、以艺术的力量感染民众,使作品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范。

四、结语

辛亥革命之后,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加之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带来了思想新风。美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首先是五四以来平民教育运动思潮的一部分,是以推广平民教育的方式消除政治上的不平等、改良社会、从而走向平民政治[9]。当时的艺术家将美育视为社会改良的举措,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美育在改造国民性上的作用。尤其是蔡元培先生提出将美育与世界观教育结合起来的国民教育思想,极力倡导“用美术实施美育,培养健全人格”“美术救国”的教育理念,美育在中国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潮流,新兴美育的社团和学校日渐增多,在近代西风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万从木也深受当时五四新文化而传播开来的平民化思潮的影响,于1920 年代初通过把赴上海乃至日本留学所习得的艺术观念和教育方法引入川渝之地区。就当时川渝地区的现代化美术教育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美术资源与江浙、京津等区域相比显得极为匮乏。正是万从木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早期组织成立美术社团活动、创办美术刊物,直至成立了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组织抗战画展等,以实际行动支持着西南地区美术传播与美术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当时“教育救国”的大背景下践行美育之路的开拓者。万从木的美育观倡导的是为人生而艺术,他秉承着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在身体力行创作的同时,砥砺奉献,甘于淡泊,励精图治,执着地探寻通过美育来实现个体的审美修养提升,完成社会美育的职责。万从木一生做了三件事,画画、教书、办学校。尤其是办学校,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即便经历战乱、校址搬迁、校产损失,以及经费短缺、人才流失等困难,仍矢志不渝,坚守在重庆大后方以美术教育事业为己任,孜孜以求。他在美育思想上所秉持的教学理念,实质是就是以美育为担当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教育思想,他的兼收并蓄,博采新知的中国画教育思想开一代新风,直到今天,我们才开始逐渐发现其闪光之处。

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万从木等人创办了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实为西南地区兴办艺术教育之先行者和开拓者。尤其是抗战时期,其艺术创作活动,在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功能的同时,注重美术的社会功用,创建与时代脉动相呼应的美术教育,让艺术接近大众,面向大众。万从木本人早年生活在“西学东渐”的年代,深受蔡元培“美育重建国民理想和信仰”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坚定地恪守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价值取向。他的美育思想源自传统,但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其教育家和美术家的双重文化身份,在重庆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典型意义,这是以往讨论民国美术史的论著中鲜有涉及的,但作为艺术文化名人,对他的教育思想和绘画创作研究仍有其当代价值。正如凌承纬先生在《万从木画集》的序言里所言:“当我们回顾过往,梳理重庆(四川)近现代美术的发展,认识并评价几代艺术家创造的历史恢弘,不应该忽略和忘记发端历史的先行者。

注释:

①该校原名“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后更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② 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

猜你喜欢

美育重庆美术
重庆客APP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意美术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在这里看重庆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