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款爸妈
2023-10-19石头姐姐
石头姐姐
一个周末,老公带着我和孩子回老家看望公公和婆婆,一同回去的还有小姑子一家。刚踏进家门,婆婆已经张罗了一大桌好吃的,从点心到主食应有尽有。孩子们尽享美食,大人们闲聊,其乐融融。
闲聊中,老公随口提了一句:“咱家老屋后那棵龙眼树今年结果了没有?小时候我常爬树摘龙眼,可甜了,现在外面卖的没那个味儿……”正招呼着孩子们的婆婆连忙回应:“结了结了,今年结得可多了!你小子嘴馋,我待会儿就去弄点回来。”语调中露出一股雀跃,大家一听都乐了。我急忙说:“妈,您可别去,这大热天的,别管他馋不馋。”“妈那是寻我开心呢,你还当真了,真是个傻媳妇儿!”老公的话再次把大家逗笑了。
到了吃饭时间,大家都开始准备入座吃饭,却不见婆婆的身影。孩子们屋前屋后一遍遍叫喊着“奶奶吃饭喽”,也不见回应。这不声不响地上哪里去了?正当大家纷纷猜测时,婆婆怀里抱着一大把连枝带叶的龙眼回来了。
她那小小的身子就那样立在院子里的太阳底下,或许是怀里的“宝贝”太重了,压得她的腰更弯了一些。脸上汗津津的,却充满了欢愉和满足。孩子们一拥而上,叫嚷着:“奶奶回来喽,奶奶吃饭喽!”我和老公对视了一眼,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赶忙上前接过龙眼,真沉啊!我不知道,这么一会儿工夫,婆婆是如何把它“变”出来的。印象中,那龙眼树是一株高大的老树。我无法想象,一个瘦弱的古稀老人如何够得着那么高的树枝。
老公一边帮婆婆抖落衣服上的枝叶碎屑,一边埋怨:“我就那么随口一说,您还当真了!要是摔倒了怎么办?”他嘴里连连埋怨,眼里却是一片湿润。此时的婆婆只嘿嘿地笑,像极了一个做了错事却又心甘情愿挨骂的小孩。
很快,我们该启程回城里了,婆婆如往常一样,开始大包小包地往我们车里塞东西,屋里屋外来来回回进出了好几趟,边忙活边嘴里念着:“这是孙儿们爱吃的晒花生,这是给儿媳祛湿的草药包,这是你爸给你做的竹筒枕头,对颈椎好……我知道你们啥都买得到,可能不需要,但这都是家里现成的……”“需要的,需要的,我们都要!”我和老公异口同声。
一上车,老公百思不得其解地自言自语:“你说妈怎么越老越像个小孩子呢?每次我们随口一说的话,她都听得真真儿的。”我笑着说:“一点也不奇怪,谁家妈不是这样?”一件件往事,一桩桩生活小事,我和老公就这样“说道”起了自家的妈,眼角竟不知不觉湿润了。原来,在“讨好”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隨着年岁渐长,只有增无减。六岁的儿子一直默默听着,忽然说:“我知道了,你们有个同款妈妈!妈,你老了会不会也这样?”
会的。在这点上,天下妈妈和爸爸几乎都是同款:在他们眼中,不管孩子多少岁,永远都是孩子;孩子们不经意间的一些需求,是他们最乐意的“差事”;孩子们简单的需要,是他们最大的“存在感”。而身为孩子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成全这种“被需要”吧。
《礼记》中记载:“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意思是说,对父母的孝顺就是要使父母从心里感到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想办法让他们开心,使他们过得舒适。
想到这里,我拿起手机拨通了我爸的电话:“爸,您上次说要给我儿子做的书柜做好了吗?我想了想,还是您做的好看又耐用。”“嘿嘿,这就做,这就做。”我爸在电话那端乐开了花。“妈妈,书柜你不是已经……”儿子在一旁提醒我。“嘘!”我和老公不约而同地制止了这个“小话痨”。
天真烂漫的儿子,不理解妈妈明明已经买了书柜,为什么还要再麻烦外公,更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经常要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撒谎”。但我想,逐渐长大的他很快就会懂的。
编辑|廖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