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淮亦济舟

2023-10-19邝启漳

书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庞德协会

邝启漳

清朝末年,虽有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西学,但仍然以中学为主,西学为用。有人以为,栉沐过欧风美雨的中国学人,一定会放眼世界,注重西学。但是,并不尽然。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的辜鸿铭,十岁就到苏格兰公学接受启蒙,后又到德国莱比锡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留学,获得文、哲、理、工、神等多个学位,精通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和拉丁、希腊两门古语。他的著作大多以英文写成,而著作完稿后,又多以拉丁文命名,对西方读者尤有吸引力。可这位精通西学的老兄最服膺的却是儒学。戊戌政变后,伊藤博文由北京南下来到武昌慕名拜会辜鸿铭,在谈到儒学时,辜推崇中华文明的程度已近乎偏激,两人不欢而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界已开始意识到要平等地研究中西学问。我在追寻我的老师、英美文学研究家周其勋足迹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以南京为中心的学人,曾掀起过一阵中外文化交流的热潮,而周其勋教授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位参与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时任东北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的周其勋先生携妻女从沈阳逃回上海,再赴南京。周先生受聘教育部国立编译馆,任人文组主任,还兼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教授。其妻倪翰芳先生也在吴贻芳任校长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英文教授。周先生当时三十四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在教学、翻译和写作之余,并不囿于五尺讲台和明窗净几,积极参与在南京的各种学术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

上海《申报》1934年11月17日报道中意文化协会的筹备:

中意两国,为亚欧两大古国,足称为东西文化之代表。中国所代表之东方文化,其得以传播于欧陆者,厥赖马可波罗创始之力为多。近年以来,中意关系,日臻密切……近日复有两国使馆升格,及罗马东方学院请中国政府派送留学生之举,两国交换教授,亦正在进行之中。罗马中意协会(Ligna Italo-Cinese)在三年前已告成立,是中意关系,日在进展之中,两国文化沟通,实有更积极组织之必要。京中学术界人士蒋复璁、徐悲鸿、蒋碧薇、陈可忠、谢寿康、伍叔傥、郭有守、滕固、厉家祥、辛树帜、杨公达、赵士卿、刘奇峰、高廷梓、李景泌、商承祖、于斌、潘玉良、沈刚伯、周其勋、唐学咏、岑德彰、陈耀东、蒋兆和、张梁任、楼光来、曹汝匡、吕斯百、何兆清、朱庭祜等三十余人有鉴于此,特发起组织中意文化协会。

这份名单几乎囊括了南京的名流,都是当时的精英人物,除了于斌,其他人主要来自国立中央大学和教育部以及教育部所属的国立编译馆。毋庸置疑,这些人士无一不与意大利渊源深厚:于斌神父,1924年赴意大利留学,先后获神学、哲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担任梵蒂冈教廷驻华代表公署兼中国公教进行会总监督。我们知道,梵蒂冈教廷就在罗马,所以于斌无疑是中意交流的纽带。蒋复璁,自1932年从柏林大学毕业归来任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的时候起,便多方奔走,与世界各国建立交换关系,使馆藏外文书刊得以大量增加,当然也对意大利文化感兴趣。地质系教授朱庭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地下水研究组主任,而古罗马帝国的地下水系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之一,这个庞大复杂的灌溉工程虽经千年而不废,朱教授自然对其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外文系楼光来和周其勋等英美文学研究家对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的意大利以及文艺复兴三巨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素来推崇备至。艺术系的西洋画派画家们,诸如徐悲鸿、滕固、潘玉良、蒋兆和与吕斯百,都无一不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三大画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奉为仰慕、学习和临摹的模范。早在协会成立之前,女画家潘玉良的作品就曾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她本人也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艺术系的音乐家唐学咏十分钟情意大利歌剧。

周其勋先生漫长的教学生涯也处处与意大利文化相关。据《文汇报》2015年7月3日《钱锺书在牛津大学》一文,钱锺书1935年参加出国留英考试时,周其勋和楼光来是英国文学专门科目的命题者与阅卷者。他们共同命题的欧洲文学史试题包括:1.古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这两种戏剧艺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举例以说明之。2.就以下题目作出简要评论:a.《新生》和《神曲》中的贝雅特丽齐(Beatrice);b.但丁《地狱篇》中的维吉尔诗风;c.但丁的冥府三界之旅。这里,两位先生的试题要作些解释。《新生》是但丁的第一部作品,诗人把几年来写给恋人贝雅特丽齐的三十一首情诗用散文连缀而成;《神曲》则是但丁在被放逐期间所写的长诗,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描写但丁先是在他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把所见所闻所感呈现出来,让读者体验到地狱的罪恶煎熬、炼狱的苦难折磨,然后又在恋人贝雅特丽齐的带领下到达壮丽华美的天堂,这就是上述试题所谓的“但丁冥府三界之旅”。

意大利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渊源深厚,而周先生对古希腊悲剧情有独钟,他教英国文学,莎士比亚悲剧就脱胎于古希腊悲剧。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编剧沈寂(1924—2016)曾深情回忆起周其勋先生在上海孤岛时期的复旦大学教他们古希腊悲剧课程的情景:“我们系里有位教授叫周其勋……他对希腊悲剧很有研究,很想开‘希腊悲剧这门课。然而,第一年没有学生报名,没开成。第二年,他还想开这门课,我听到消息后就去报名,为了怕人太少,我就拉了一个叫慎仪的同学一起去报名……但是两个学生还不能开课。周教授就说,他有个学生不是复旦大学的,是旁听生,按学校规定,三个学生就可以开课了。‘不过,他又说,‘三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不太像样,到我家去上课。我们都同意去他家上课。”

周老师告诉他们,古希腊悲剧有三大代表作家。他只教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古希臘悲剧有个特点,前面是合唱,歌颂命运。莎士比亚的几部杰作如《哈姆雷特》等就脱胎于古希腊悲剧。周教授一面讲课,一面表演,非常生动,引起学生对戏剧的很大兴趣。

其实,周教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教我们时也谈到过古希腊悲剧。我记得他说,古希腊悲剧是一种假面剧,演员都戴着类似我们京戏脸谱的面罩。《俄狄浦斯王》是希腊艺术完美结构的典范。该剧第一次通过“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俄狄浦斯王到头来发现自己就是“弑父恋母”的罪魁祸首,悔恨之余戳瞎自己的双眼,所以,后来弗洛伊德把“恋母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哈姆雷特就有这种情结。

半年以后中意文化协会成立时名单扩大了许多。随着诸多高官的加入,协会的规格提升为国家级的人民团体。上海《申报》1935年4月3日报道:

中意文化协会,由中意两国闻人发起组织,已经推员筹备,起草会章,不久即将开会正式成立……以研究及宣扬中意两国文化及促进其友谊为宗旨。业于上年11月19日举行第一次筹备会,通过会章草案,票选郭有守、伍叔傥、徐悲鸿、杨公达、楼光来、谢寿康六人为筹备员。并决定待驻华意大使罗亚谷诺来华时,正式成立……借谋两国文化事业之发展……发起人名单:于斌(公教进行会总监督)、王世杰、伍叔傥、厉家祥、朱家骅、朱庭祜、吕斯百、何兆清、辛树帜、李熙谋、李景泌、沈刚伯、沈觐扆、汪延熙、宋春舫、岑德彰、周其勋、周还、唐学咏、徐悲鸿、徐公肃、翁率平、陈剑翛、陈可忠、郭有守、郭心崧、商承祖、盛成、黄宗孝、高廷梓、曹汝匡、程沧波、张志远、张道藩、张梁任、杨公达、杨振声、叶楚伧、蒋复璁、蒋兆和、蒋碧薇、楼光来、赵士卿、滕固、潘玉良、刘奇峰、刘师舜、戴季陶、谢寿康、谢冠生、瞿常(以上中国发起人)。巴内地、克法理络克立德(以上意人在中国邮政总局任要职)、赖班亚(意人任司法院顾问)等五十五人。

虽然有诸多国民政府高官加入,但本质上还是文人雅士的交流,通过私谊而自由结社。高官们也是由他们的挚友们拉来作大旗振声威以便取得经费的,其中以朱家骅的人脉最广。国立编译馆三子(馆长辛树帜、人文组主任周其勋、自然科学组主任陈可忠)是朱家骅的左膀右臂。伍叔儻是其连襟,郭心崧、沈刚伯是其密友。著名画家徐悲鸿,与蒋碧薇是夫妇,与吕斯百是师生,与音乐家唐学咏是同事兼挚友。在巴黎留学期间,徐与上述名单中的郭有守、谢寿康和张道藩等过从甚密,一起组织了名为“天狗会”的文艺团体。在南京,女画家潘玉良举行画展时,徐和“南京文艺俱乐部”成员谢寿康、周其勋、唐学咏、吕斯百、商承祖等每展必到以示支持,因为潘玉良画的是裸女,为当时的世俗所不容。

其实,在中意文化协会之前,还有中波文化协会和中英文化协会的建立。上海《申报》1933年6月2日报道:中波文化协会发起人现有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朱家骅、段锡朋、宗白华、张炯、张歆海、许念曾、陈立夫、黄建中、厉家祥、王世杰、罗家伦、程其保、黄侃、徐谟、李熙谋、杨铨、沈鹏飞、胡适、敖京斯基、汪东、谢寿康、杨廉、蒋梦麟、刘瑞恒、陈和铣、褚民谊、陈剑翛、杭立武、温登涛、林东海、郭有守、傅秉常、辛树帜、周其勋、刘英士、傅斯年、张道藩、伍叔傥、韩湘眉、张维桢等四十余人。该会5月开筹备会时,曾推举中波两国筹备委员,并议定章程草案。该会定于6月8日开成立大会。这个协会的层次极高,超越了文化领域而达到两国全方位、多功能的交流合作,因为名单包含了南北两京的文化高官和学术大家,以及驻外使节或外语教授而兼驻外使节的双栖人才。除此之外,还有国联顾问、公路工程专家敖京斯基。他是波兰人,当时正为帮助我国修筑川陕公路而跋涉在峻岭绵延、壁立千仞的秦岭剑门关一带。

上述名单中的温登涛其实是见诸当年报端的波兰驻华公使魏登涛(或称魏登涛夫人)。中波文化协会1933年6月28日成立时,她和谢诺舒斯基等五人被选为名誉会长;陈立夫、褚民谊、谢寿康、陈剑翛、郭有守、李熙谋、敖京斯基七人为理事。魏登涛夫人热心中波友谊,常奔走各地演讲。她的演讲,包括那篇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讲的《波兰女子在本国历史文化上之贡献》一文,1935年由中波文化协会结集出版,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署名虽是协会,但我相信周先生很可能参与了翻译,因为他作为国立编译馆的编审、人文组主任、译界名流,又名列协会发起人,参与翻译此演讲集责无旁贷。

在这一系列的中外文化交流中,由杭立武1933年创办的中英文化协会最为人称道。他促成了一件对后世意义深远的盛事,即在英国伦敦举办了一场“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让中国文物出国展览成了一场传奇。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纠纷层出不穷。就在两国矛盾余音未了之时,英国以敦睦中英邦交、庆祝新王爱华德八世加冕为由,通过中英文化协会邀请中方合作,在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中英文化协会的成员相当于半个南京政府,他们代表国民政府欣然接受了来自英方的邀请,不远万里,将七百多件(一说三千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及其他机构的文物送到伦敦。展品由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专家负责甄选和鉴定,先在上海展览四周。随后由英国海军重巡洋舰“萨福克”号运往英国。在此期间,国立编译馆以周其勋为首的英语专才,均受命与博物专家全力合作为展览准备所有的英文解说和背景材料。编译馆并派出编审唐惜芬为随团翻译。

1935年11月28日,“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伦敦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百灵顿堂隆重开幕,时任英国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副主任、诗人劳伦斯·比尼恩(Laurence Binyon)主持了开幕式并在英国报纸上撰文宣扬。展览持续至1936年3月7日结束,观众达四十二万人次。为答谢这位东方艺术学家和诗人对中国艺术展览会的支持,也为了表达对在淞沪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悼念,周先生译了一首劳伦斯·比尼恩的诗《悼战死者》(For the Fallen),发表在南京《是非公论》1936年第七期上。周先生在译注中说道:“当代英国诗人L.Binyon……现任英国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副主任,对于艺术,研究有素。曾于1929年到日本演讲,其近著Landscape in English Poetry and Art即系彼在东京帝大之演讲。此次我国古物陈列伦敦,Binyon撰文宣扬,尤为我国人所应感谢者也。”

周先生不仅积极参加各种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活动,而且身体力行,以文字和语言促进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1936年7月,他以教育部播音讲师的身份,通过当时的“中央广播公司”,向全国中等以上学校和各地的“民众教育馆”播讲了《中国诗对于西洋诗之贡献》。播讲一开始就指出:“现今,英、美、法、德的诗人,都以热烈欣赏的态度,在研究——那远自荷马以前直到现在——一统相传,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诗学。”接着,他又说:

中国诗影响西洋诗者,大略可以分作两方面来讲;西洋诗人受中国诗影响者,也可分作两派来说:一派代表旧派的,作者以为以东方的辽远神秘,足可为幻想之题材,把此种材料置于诗中,必定可以作为奋兴读者的一种资料,但是他们不能深切懂得中国诗人的旨趣与方法;另一派的诗人,是来从未见过中国,他们但凭灵感或技巧,或者在诗题或意境方面,来显示他们所得到的影响,像艾梅罗威(Amy Lowell),福乞儿(Mr. Flatcher),弗得利克彼得森(Dr. Frederick Petcon),爱拉旁的(Ezra Pound)等,都属于这派的,他们都极力研究关于中国的一切,在他们的写作中,他们竭尽他们的能力来应用他们所学习到的一切,他们这种意象派诗人所最显著的特点,几乎全系含有中国意味,他们的诗的风格形式,虽然都属无心的摹拟,但仍然有若干地方,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是仿效中国诗的作法。

Ezra Pound(现译埃兹拉·庞德,1885—1972)与上述的Amy Lowell(现译艾米·洛威尔)以及中国读者所熟悉的艾略特和海明威关系很深。在伦敦,他们过从甚密,后面这三位都视前一位为师。艾略特先是将长诗《荒原》原稿寄给庞德然后又到伦敦与他切磋,而后者则将原稿大删大削,最后只剩下一半。海明威夫妇到伦敦,与庞德夫妇住在同一条街上,在别人的介紹下与后者相识,两家一起去喝茶和旅游,庞德将海明威介绍给他的朋友圈,而海明威则教庞德学拳击。由于庞德比海明威大十四岁,所以海明威以小学生求教的姿态请庞德修改他的短篇小说。不过,二战以后,艾略特和海明威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洛威尔亦在战前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反而是他们的老师庞德声名逐渐冷清。

尽管庞德与诺奖无缘,但作为英美“意象派”领袖和因与中国的渊源而成为比较文学的开山鼻祖,其成就并不亚于某些诺奖得主。正如周先生在演讲中所说的,庞德从未到过中国,不懂中文。那么,他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翻译了那么多中国古典诗词的呢?那是在艾略特和海明威到伦敦前的那几年,庞德几乎天天到大英博物馆和周先生提到过的,曾热心协助中国在伦敦举办文物展览的东方艺术专家、诗人劳伦斯·比尼恩见面。比尼恩则把庞德介绍给一位曾经到过日本、长期研究东方哲学和艺术的Ernest Fenollosa(今译范诺罗莎,1853—1908)。

范诺罗莎是一位出身哈佛的美国教授,于1878—1890年和1897—1901年两度(总共十五年)到日本,一面教授西方哲学一面研究东方的艺术和诗歌,并把研究的过程和发现都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是通过比尼恩的推荐,范诺罗莎的遗孀玛丽·范诺罗莎认定庞德才是丈夫遗愿的执行人。她于1913年秋跟庞德见了面,把先夫的笔记即“范诺罗莎的宝贝”送给他,允许他利用这本笔记出一本中国诗集、一本日本能剧集和一篇有关中国人性格的论文。

“范诺罗莎的宝贝”是一叠逐字翻译中国古诗的手稿。每句诗行之下是逐字的音译(transcription);不过,音译是按日语的五十音图来加注,所以在我们看来很不准确。音译下面则是逐字的意译,然后才是其他注解。

读着这些手抄笔记,庞德觉得中国诗的境界与他的意象主义和旋旋主义运动不谋而合。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向来主张“对事物直接处理,不用多余的陈述”,“自然物就是足够的意象”。这些主张其实和中国诗的意境说异曲同工。也就是说,中国诗超脱西方时间观的限制,用一系列的自然物作为意象符号,来展现一幅鲜明的图景,这是英美诗人所做不到的。

台湾的比较文学名家叶维廉博士在《庞德与潇湘八景》一书中指出,(中文)文言可以超脱英文那类定词性、定物位、定动向的指义元素而成句,而英文就不可以。他说:“中国诗拒绝一般西方的逻辑思维及文法的分析。诗中‘连接媒介明显的省略,譬如动词、前置词及介系词的省略,加上无需语格变化、时态变化(但这些却是文言的特长),使得所有的意象在同一平面上互相并不发生关系地独立存在。这种因为缺乏‘连接媒介而构成似是而非的‘无关联性,立刻造成一种气氛,而能在短短四行诗中放射出好几层的暗示力……”庞德一眼就看中了中国诗中的蒙太奇效果,从范诺罗莎的遗稿中选译了二十五首中国古诗,并于1915年以Cathay命名结集出版。

Cathay是欧洲人对中国的别称,源自契丹(Khitan)。后来又演变成一个诗意的名词,仍指中国,可译为“国泰”“华夏”或“神州”。现在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的英文名就是Cathay,所以庞德的这本译诗集通常都被称为《华夏集》。

《华夏集》在英国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成为英美现代诗歌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仅促进了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发展,而且为中西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经典个案。诺奖得主艾略特盛赞庞德是“我们时代中国诗的发明人”。这里,艾略特的意思是说,庞德把中国诗翻译活了。《华夏集》里的诗,无论是译诗还是原作都是上乘佳作,深受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由于庞德与中国的渊源关系越来越为研究者所重视,周先生这篇登在南京《广播周报》1936年第一百零二期上的论文,后被收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的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成为经典,历久弥新。

总而言之,随着1933年中英和中波、1934年的中意等文化协会的成立,南京的对外交流活动蔚然成风,此后中法、中比、中瑞、中美等文化协会亦相继成立。

猜你喜欢

庞德协会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庞德子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作品分析
从学术史探索中走近学术庞德——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