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好一支“文艺轻骑兵”
2023-10-19爱米粒
爱米粒
董德平出生于河南,父母都是教师。他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给小伙伴们讲故事。中学时代,他是班里的文艺骨干,经常参加各种联欢会,演小品、说相声、唱歌都不在话下。由于他画画很好,所以高中毕业后考取了河南大学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他是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担任了河南大学学生剧社的第一任社长,排演了《雷雨》《哈姆雷特》等著名戏剧作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经历,大学本科毕业后,他携笔从戎到了武警河南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当上了一名“文艺兵”。
在武警河南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工作期间,董德平得到了一个深造的机会,去解放军艺术学院高级研修班进修戏剧表演,师从著名军旅戏剧家黄定山教授,军艺严格的培养让他练就了一口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董德平也十分热爱曲艺表演,师从评书大师单田芳、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全维润,学习了不同门类的艺术。几位师父都教诲他学艺先做人,作为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更是要德艺双馨。
2004年5月,董德平被调到武警上海总队,2006年1月担任武警上海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团长。虽然职位升级了,但他坦言自己从未离开过舞台。“我可以一个人表演一台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包括主持、相声、评书、小品、口技等多种艺术形式。我经常在一场演出中要换好几身演出服,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战友们打成一片,和大家并肩作战、同甘共苦。”董德平在部队期间硕果累累,曾荣获全国曲艺牡丹奖表演提名奖、全军文艺汇演二等奖、武警部队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一等奖等。他和陈思诚、郑昊等一起主演的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
除了表演以外,董德平还热衷于创作,他参与创作、导演的晚会、话剧、歌曲、小品等多次在全国、全军比赛中获奖。他告诉我们,自己的创作经历完全得益于部队,因为部队要求每场演出必须有原创节目。“一旦穿上了这身军装,你就要为基层官兵而创作,作品一定要有兵味儿、接地气。”他经常出去一两个月采风,深入战斗一线收集素材,话剧、快板、相声、小品、歌词等等,他几乎都写过。他参与创作的歌曲《一碗姜汤》《战友加油》等荣获全军文艺汇演二等奖、武警部队文艺汇演一等奖。在二十二年的军旅生涯里,他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在董德平担任团长期间,武警上海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是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别的单位是一个人去领奖,而我们经常是两个人把满满一箱奖杯、奖牌扛回来。”他说部队实在是太锻炼人了,“在部队里,你就得是‘万金油’,有关演出的方方面面都要懂,包括服装、化妆、舞美、灯光、音响等等”。战友们经常调侃他,董团长就应该什么都“懂”,“谁让你姓‘董’呢?”
2020年12月,董德平光荣退役,转业后来到了上海轻音乐团担任书记、团长。上海轻音乐团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轻音乐团。乐团始终坚持艺术品质,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包括乐团创始人、首任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著名作曲家屠巴海,著名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等。乐团在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并受邀赴加拿大、匈牙利、波兰、比利时等地演出,获得诸多好评。
上海轻音乐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以“轻音乐”命名的大型国有艺术院团。于是,经常有人会问董德平:“轻音乐团,那么请问‘重音乐团’在哪儿呢?”这话听上去像是在开玩笑,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很多人其实对轻音乐并没有概念。董德平说,他对“轻音乐”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就是音乐风格要轻,轻松、轻快、接地气,音乐一定要通俗易懂、家喻户晓,让老百姓能够张口就来。第二,就是轻便。我们是一支‘文艺轻骑兵’,整个乐队加上指挥一共也就二十来个人。我们二十几个人的乐队能去演出,四五个人的重奏能去演出,一个键盘手加上一个歌手能去演出,甚至吉他弹唱一个人也可以演一场音乐会。主办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不同的编制,我们轻音乐团对主办方提出的关于场地、人员的任何要求,就一个字:行。第三,就是年轻。轻音乐团成立到今年刚好三十七岁,还是比较年轻的,我们团里的演员也很年轻。我们力求做到时尚、年轻、充满活力,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我们的轻音乐。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常听上海轻音乐团的轻音乐,你将会变得越来越年轻!”
董德平介绍道,他们的乐队是以电声乐为主体的管弦乐团,乐手会唱歌、表演,指挥还会脱口秀,个个都是多才多艺。他打算不断创新演出方式,创立一个“轻音乐+”的概念,“轻音乐+,想加什么就加什么,轻音乐加戏曲、音乐剧、脱口秀、街舞等,出来的就是与众不同的东西”。他强调轻音乐一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所有的演出形式都可以去做,因为“轻音乐+,就是加出来无限种可能”。
2023年,上海轻音乐团积极响应中央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号召,以“文艺轻骑兵”的演出模式赴新疆喀什叶城、泽普、莎车、巴楚四县开展“百场轻音边疆行”演出活动,为乡村、社区、部队、医院、学校等一线基层单位演出不少于一百场,同时为学校的学生开展声乐、器乐、形体、朗诵等培训课程,还要体验生活采风,和当地民族艺术家共同创作、表演音乐节目。6月30日,正值新疆每年最热闹的节日——古尔邦节,也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二周年,上海轻音乐团在喀什水城为当地民众献上了节日演出。这是乐团在喀什的第五十二场演出,至此,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第一阶段的演出正式告一段落。第二阶段的演出将于2023年9月开展,乐团将在最美的季节唱响莎车和巴楚。
董德平告诉我们,他们一开始做演出计划时,其实也就打算演个十几场。但后来他考虑到如果要把“文化润疆”中的“润”字做扎实的话,就要到基层、一线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他们的演出,所以才考虑了“百场”的计划。董德平把乐团里的演员分成了四支“文艺小分队”,每支“文艺小分队”不超过十个人,其中有歌手、乐手等不同类型的演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大场子能演,小场子也能演。“这样的‘文艺小分队’模式,保证了我们‘百场演出、千人培养、万名觀众’目标的实现。”
在曲目的选择上,董德平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一定要有新疆特色,比如《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作品。“我希望我们的轻音乐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轻音乐,也能够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所以必须要能互动、有共鸣。”事实证明,这样的曲目安排让现场氛围非常好,当地老百姓们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舞。“其次,要有反映咱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作品,以及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的作品。最后,如果去学校演出,考虑到年轻人的口味,你就得有诸如周杰伦《青花瓷》等一类的作品。”
除此之外,上海轻音乐团的乐手们还会跟当地艺人一起表演。“我们的西洋乐器配合他们的民族乐器,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好作品。比如我们把朱逢博老师的经典曲目《金梭和银梭》与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混搭到一起,再加上新疆的木卡姆,重新编曲,我给取了个新名字叫《金梭银梭致青春》,最后演出效果非常好。”董德平自豪地说。
为了祖国和人民而守卫边疆的战士们条件非常艰苦。“在慰问演出现场,战士们的喊声震天,手都拍红了,上来献花时开心得不得了。他们还有一支‘薄皮核桃’电声乐队,和我们一起演出《真的爱你》时,战士们充满真情地演唱,我们的演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有一个演员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学校演完后,一个孩子找他签名时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到上海去,这样就可以经常看你们演出了’。没想到我们的歌声能够感染他们,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一些影响,我们觉得这次的演出太值了!”
董德平表示,接下去上海轻音乐团的“文化润疆”活动还会有不少于五十场的演出。“但我们不是去凑数的,我们只会多于一百场。第二阶段可能会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覆盖更多的面,比如会去工业园区、福利院、养老院、消防中队等,还会为机关干部送去音乐党课,为干部进行音乐艺术方面的培训,这是我们国有院团的责任和担当。”9月到10月,在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上海轻音乐团会举办一场名为“丝路暨‘百场轻音边疆行’”的成果汇报演出。“我们会在喀什和当地的艺术家一起演出,也会把他们请到上海来和我们一起演出,后续会出版唱片、拍摄MV等等。我们的边疆行还会走到上海援建的云南、青海、西藏等地区。我掐指一算,这都是‘五年计划’了。”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