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文有四面,柳暗亦花明
——以《北冥有鱼》教学为例

2023-10-19孙霞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飞龙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鲲鹏大鹏文言

■ 孙霞(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飞龙中学)

部编教材增加了传统文言文的篇目,因此文言文教学在初中教学任务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言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究竟怎样来教?这成了很多教师发愁的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不就是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 一文中提出的“一体四面”吗?王荣生教授指出:“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

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只是文言文教学的起点。曾经我也天真地以为,文言文的字词句式解释就是文言教学的重点,但其实它只是教学的开始。对任何一篇文言文来说,其文言部分都只是这篇文本的一件外衣,文章和文学是文言文相统一的两翼,而文化在文言文中是多层面的体现,它是一篇文言文学习的落点。所以,这“四面”是不可分割、不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支撑,连成了一个整体,脱离了任何“一面”,都像是人缺了一条胳膊般不再完整。

《北冥有鱼》是初中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庄子的《逍遥游》,而《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一词,意思是悠然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北冥有鱼》就具有一体四面的特点,即“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据此,可以为《北冥有鱼》确定如下教学点:

文言1.读准字音,读通文章,了解鲲鹏的形象。2.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特别是“志”“抟”“野马”等这几个词的含义。文章文学3.理清文本的结构。4.品味文本语言,理解本文是如何通过寓言故事说明哲学道理的;感受《庄子》的文学特色: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文化5.了解大鹏形象在中华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激励自我。

一、文言层面

黄厚江老师说:“古人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解释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继承。这个规律就是重视朗读,就是以一定的阅读为基础,就是在整体阅读中感悟。” 要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言”层面,进行实词、虚词、句式的积累,必须以文本阅读为基础,如此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阅读更是如此,通过反复阅读不断积累文言知识,夯实文言基础,坚持下去才能实现理解和迁移,最终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1.文言教学重在朗读

余映潮教授说:“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体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读着读着文义就懂了,读着读着就能与作者、与文字对话,从而产生共鸣。《北冥有鱼》是截取了《逍遥游》中描绘大鹏形象的这一部分,想象雄奇瑰丽,语言富有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大致可以分三层:大鹏的形象(前三句),要读出雄壮的气势;然后是大鹏的活动(中间四句),抑扬顿挫,读出神奇之感;最后是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最后三句),要读得深情款款。诵读时还要注意重音、节奏、停顿得调配。比如“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是顶针句,结构严密,音律流畅,应读出连绵流畅之感。再如“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大鹏展开翅膀,就像是“垂天之云”,这里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形象特别鲜明,所以就要加重语气来读。

2.基于“文言”的兴趣激发

王荣生教授也强调,“文言”是 掌握“文章”“文学”“文化”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同学习外语一样,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就是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对此必须夯实。只有文言知识的基础打牢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并理解文言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要能够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文言字词,进而增加自己对文言字词的积累,做到能够把此篇中的文言字词的理解迁移到彼篇。《北冥有鱼》这篇文章中有一些重点的字词,比如“志怪者也”的中的“志”,做动词用,解释为“记载”;“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抟”,是“盘旋飞翔”之义;“亦若是则已矣”中的“是”,做指示代词用,解释为“这样”。还有一些古今异义:比如“野马”,古义是“流动的雾气”,而今义是“野生之马”;再如“海运”一词,古义为“海波动荡”,而今义是“海洋运输”。另外还有一词多义、句法知识、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教师在落实这一层面的教学时,大多着重“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学生的活动也较为简单、枯燥,基本是“听”和“记”,而这样的教学效率是比较低下的,长此以往也会阻碍学生的提取和迁移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视学生已有的文言基础和能力,以简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关键词,切不可字字落实,应遵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解原则,化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文章和文学层面

“文章”说的是文言文具有“功能”,即实用、载道和言志;“文学”则是指其表现形式,是“文章”与“文学” 的统一。《北冥有鱼》一文富含哲理,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文学层面,开篇便描述了大鹏的形象,然后又引用《齐谐》中的记载,展现其磅礴的气势,赞美了大鹏伟岸强大的形象,一往无前、执着追求的意志,最后用“野马”和“尘埃”这两个意象来寄寓万事万物莫不“有待”这一哲理。

基于这两个层面的考虑,笔者的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第一,说说你收集到的跟“鹏”有关的成语和诗词名句。成语有鹏程万里、鲲鹏展翅等,诗词有李白的《鲲鹏赋》中的“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等。此举意在让学生了解人们常常借“鲲鹏”抒凌云壮志,鹏是大鸟,且有远志。第二,感受雄奇瑰丽的想象。如此硕大无比的大鹏真的存在吗?鲲是小鱼、鱼卵,想象成不知其几千里的鲲,抑或说是“庄周梦蝶”而已,但是庄子的这一想象,又是有据可依的。“《齐谐》者,志怪者也”。一个“也”字,语气肯定,表示庄子的雄奇想象并非凭空而起,在先秦奇书《山海经·异兽》中也有记载。

第二,思考庄子既然已经把“鲲”想象成了“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鱼,那这条大鱼为什么又要“化而为鸟”成为鹏呢?(结合描写鲲鹏的具体语句思考)。海运而击水三千,振翼则抟飞九万,冲天而起,直图南冥;不甘平庸,“化”显示出他的自我改变意识;想要飞往更适合自己、更能施展抱负的境地,这是他对美好、光明的境地的执着追求。如果从鹏的生命起点来说,从鲲到鹏的转变,实际就是自我改变、追寻与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第三,大到神乎其神的“鲲鹏”与小到微乎其微的“野马”“尘埃”,他们的“游”有什么共同点呢?鲲鹏是“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尘埃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不难发现,他们都要凭借“息”才能“游”。鲲鹏所借之“息”乃“大风”之意,而野马、尘埃所借之“息”乃大自然中的“气息”之意。如此便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极大还是极小的物象,都要借助外力而运动。那么,在庄子看来,气势磅礴、志存高远、善借外力的大鹏,最终有没有实现真正的“逍遥游”呢?在文末庄子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当大鹏在九万里之上俯视天空时,看到的却是“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因为天空“无所至极”。所以说大鹏并未达到真正的“逍遥”,获得真正的自由。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做到“三无”,方得“逍遥”。

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文言的结构思路,探究文言所载之“道”、所言之“志”。以上教学设计的初衷就是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为走进并传承传统文化做好铺垫。

三、文化层面

文言蕴含着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古人的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传达的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学好文言文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和传承。

庄子的《北冥有鱼》中我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逍遥”之意,其实是一种率性,是孔子《论语》中的“从心所欲”。是马就该在草原上驰骋,是雄鹰就该翱翔于蓝天,不去压抑自己的天性和个性,去向往心里所想,去追求心中之梦。“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文中大鹏精神有着它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教学时还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文章,包括诸子百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都是需要挖掘的。

出于以上种种考虑,我的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首先,引入庄子《逍遥游》的介绍和观点,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想借此寄托自己什么样的情思?了解作者对绝对自由、无所凭依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师:几千年来,庄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大家来看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请你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他以大鹏自比,表达了自己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生2:李白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也想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

生3:李白这首诗是写给李邕的,是表明自己的志向,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

李白也在驰骋想象,化用庄子之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也想实现人生理想,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自由。

最后,结合鲲鹏的特点,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写一条朋友圈,表达对“鲲鹏”文化内涵的理解。

生1:鲲有志乃大为鹏,承于海运徙于南冥。我们心中怀志,脚踏实地,专心于学,方能鹏程万里。

生2:作为本已是大鸟的鲲鹏尚且有凌云之志,更何况是我们呢?乘着现在的大好时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树立其理想。

……

用现在流行的方式,传播古人赋予“鲲鹏”的文化,进而进一步体悟老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当下的现实意义。鹏借大风扶摇直上九万里,它也鼓励着年轻人要以青春的力量努力向上,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九万里高空。

《北冥有鱼》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综观本单元的选文,共同体现了一个主题——人文关怀。无论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还是儒家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无论是《马说》中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还是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都是一种关怀,一种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新《课标》把“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而文言文教学则是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思想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因此它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本身。文言文不但体现了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还记录了古代的社会制度、人文地理、学术思想等各种知识,这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但要从语言的层面掌握字、词、句、语法等,还要在知识的层面掌握上述文化内容,更要通过文言文学习古圣先贤的优秀品质、思想与情怀,并思考其在当今社会与时代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谷俊涛老师在《言为文声 文以载道——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途径探讨》一文中指出,只有做到“言”“文”合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探究文言文深层的文化内涵,将文言文教学推进到新的深度和广度上去。黄厚江老师认为“教学应该从语言入手,达到四者的统一”;程虹丽老师提倡“字本位”的观点,“从文字入手,对文言文进行文化阐释”;黄雷老师觉得“要做到‘文言并重必须注重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意蕴,体悟文学、文化内涵”……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文言”可以作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从语言学习渐进至文化学习,最终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猜你喜欢

鲲鹏大鹏文言
奇瑞瑞虎8鲲鹏版
看图纸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国产“大运”名鲲鹏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文言实词推断法
“大力鲲鹏”运-20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