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自信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探析
2023-10-19李秀芸
李秀芸,张 元,2
(1.江苏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图腾和共同的价值观,有了共同的文化,才能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才能形成强大凝聚力。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的力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1],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步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14年以后,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报告中,多次反复谈到要坚定文化自信,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深远现实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更要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自强”概念,不仅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而且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5个方面进行积极部署如何推进文化的自信自强。[2]对文化建设精神内涵的不断丰富、深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自信的高度自觉,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继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之后,习近平又基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精准的历史判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提出“坚定历史自信”的时代命题,而且把历史自信提升到了党能否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的历史高度,在党的二十大上更是在开篇即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三个“务必”重要思想,并发出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2]的伟大号召。
人类发展历史规律表明,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力量源泉,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同频共振,文化自信的背后是历史自信,历史自信促进了文化自信的逻辑生成,文化自信是历史繁荣发展结出的丰硕成果。历史自信是基于历史的一个变量,与自身历史发展相关联。所谓历史自信,是主体对自身历史过往的充分肯定,它回答了“我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基本问题,坚定历史自信对于我们未来走向何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DNA,是植根于国家、民族中的灵魂。[3]从哲学范畴讲,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实践的产物,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文化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文化植根于历史,没有脱离社会现实而抽象存在的文化,总是历史实践走在前面,然后才有思想文化观念的提炼、升华和表达。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文化自信自强始于并归于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前提、基础。历史自信促进了文化自信的逻辑生成,文化自信是历史繁荣发展结出的丰硕成果。历史自信犹如长河一般,统领了文化自信发展脉络、形塑了文化自信,又驱动了文化自信。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离不开历史自信,以历史自信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分析,对于完整准确理解历史文化自信并助力中华文化自强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历史自信形塑了文化自信的内涵特质
从内涵上讲,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和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念,三种文化贯通了中华文化自信的纵向价值链,成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标志性元素。其中,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文化自信的优秀基因,近代革命文化锻造了中华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了中华文化自信的核心灵魂。三种文化各有其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共同支撑了中华文化自信的底蕴和底气。
(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史滋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文化自信的内在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华夏儿女祖祖辈辈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既涵予了民族自信主体,使华夏儿女在冥冥之中找到了“自我”而非“他者”,让中华文化明确了自信的历史起点;又凝炼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使中华文化在外来文化洪水般的冲击之下仍然能够保持为“我”,让中华文化有了自信的历史厚度;同时也涵养了中华文化的恢弘气质,使中华民族的“我”得以可能变成更强大的“我”,让中华文化生成了自信的历史广度。千百年来,正是中华文明的持久培育和涵养,华夏民族才能够历经劫难而生生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才得以传承。
从文化主体而论,“中华”一词不仅框定了文化的地域性,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积淀了文化的民族性,凝聚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体意识,标示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等文化终极意义。在古代,“中华”、“华夏”、“赤县”亦或“神州”等,诸多称呼都取褒义之意,既代表着先进、美好的文化和地区,又代表着创造这一先进文明的中华各民族。历史地看,中华文化意识萌生于五千年之前部落联盟时期的图腾崇拜,伴随着图腾意识的初萌,各种文化元素逐渐产生,文化精髓不断锤炼沉淀,最终积土为山,聚河成海。
从文化内容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不完全等同,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优秀”内容的文化属性。从时间上讲,“传统”是相对于近现代而言的概念。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优秀”只代表了其中的精华部分。被誉为民国新儒学之源头活水的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者,不过是民族生活之样法,主要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4]三方面。三者中,精神生活无疑是最深层、最稳定和最有决定力的因素,因为它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既可“外化”为制度和物质,又可“内化”为价值规范,价值作用更加突出。这里所讲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意义指的是要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人文精神”[5]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
从文化特质而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蕴藏着强大自信力的文化体系。这种自信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强劲的生命力。虽然历经古代社会数次变革、近代西学强势东渐以及早期新文化精英无情批判,但中华传统文化基本构成仍未发生本质改变,其优秀内核一直作为瑰宝得以传承,并随实践的发展愈益彰显其巨大魅力。其二是巨大的融合力。从文化发展的历史纵向看,最初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民族文化以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不同区域文化多元融合,迄秦汉“天下同归而殊途,致而百虑”特性愈发彰显。在与外部世界的横向接触中,汉末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之初,也曾发生过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但最终也被中国化,成为中华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文化现象,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六合同风、九周共贯、多元交汇的风范。其三是深远的影响力。从秦汉至19世纪西方势力进入中国之前,中华文明曾经辐射了“北至西伯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朝鲜、日本,西达葱岭以西”[6]的广大区域,尤其整个东亚地区,发展出了相似的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和社会面貌,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功实践形成了革命文化,锻造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革命文化萌发于文化自信出现危机的近代中国,其出场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文化使命的客观需要。近代以来,由于外国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中国沦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自此蒙难、人民开始蒙羞、文明开始蒙尘,中华民族积淀的两千年的文化自信跌落谷底。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开始,到洪秀全、康有为再到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相继探寻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灵丹妙方,他们曾经试图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修补,也曾试图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但都没能找到中国真正的出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了绝境。近代中国需要开启新的伟大斗争实践,需要重构救亡图存的新的价值体系,需要创造形成适应中国人民家国期待的新的文化形态。
革命文化的生成,既捍卫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又重塑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失落的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讲,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使命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产生,革命文化的出场又反过来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革命传统,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革命文化强大的自信力和生命力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战斗热情,生发于顾全大局、甘为人先的伟大精神,根源于坚如磐石、永不放弃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革命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其革命性。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宣布向一切殖民统治、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开战。在理论上,中共一大上制定的纲领中明确表达了“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和“实行社会革命”、“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推翻资本家阶级政权”的政治主张;中共二大制定了近代以来的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明确了革命文化的斗争目标和方向。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肩负彻底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从红船劈波出发,在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在西柏坡绘就未来新中国美好蓝图,不断推动革命文化深入人心。革命文化发扬光大过程也是不断凸显文化自信的过程。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在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中搏击前行,历经苦难不断奋起。不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而且找到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道路,实现了从封建、半封建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不但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命运,实现了几代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站起来的伟大梦想,而且解决了国人的文化诉求和长期以来的文化不自信问题。
革命文化的核心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阶段伟大实践的锤炼,既有各自独特的阶段性特质,也有整体共性特征。阶段性的革命精神主要有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共性的精神主要包括: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革命精神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深层文化元素,革命先驱李大钊曾预言“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革命精神属于先进的意识范畴,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唯有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断弘扬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更加繁荣发展,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革命文化承载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由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革命意志,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密码。无论是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指引。理想信念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澎湃的力量。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培育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构成了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核,成为革命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几多跌宕起伏,几多绝处逢生。正是革命文化的不断激励和鼓舞,中国革命事业一步一步走向胜利,革命文化内涵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革命文化自信得以充分张扬。
(三)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构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了文化自信的核心灵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萌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中国人彻底推翻了官、帝、封“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从苦难中站立起来的伟大飞跃。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从此开始了国富民强的叙事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征程,由此生发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底蕴。
新中国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果断进行了全国规模总动员,通过剿匪、镇反、土改、抗美援朝行动、“三反”和“五反”以及以工业化为主体的“三大改造”等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捍卫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彻底改变“旧政治和旧经济”,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为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展“移风易俗”与“改造世界”行动[7],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大力破除“黄、毒、赌”等极端落后的文化习俗习惯,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焕然一新、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战胜了苏修霸权;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方针,深入思考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初步尝试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科教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际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功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推动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国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增强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满怀信心和底气。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全方位发展和极大提升。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农地经营权流转和“三权分置”格局的确立,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推行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五位一体”的统筹布局,从沿海沿边沿江对外开放到“一带一路”倡议再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种宏伟蓝图不断规划,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不断刷新,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机活力不断涌现。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自信的强大底气归根结底来自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开创的成功实践和所取得的不朽成就。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最先进的文化范式,它因凭“社会主义”而自信。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方面,它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关切,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文明形态。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中,社会主义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先进性,是对资本主义不合理性的扬弃。它经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同时又努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为世界提供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参照体系,马克思主义创世人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前进的方向。
由上可见,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和反映,历史承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蕴藏着丰厚的智慧、希望和力量,历史自信归根结底是创造历史的自信。
二、历史自信驱动了文化自信,护航文化自强
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增量,它赋能文化自信,涵育民族自信自强,引领国家、民族行进在正确的方向。
(一)历史自信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奠定了文化自强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选择,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它点燃了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理想信念之光,给彷徨无助的先进中国人带来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学说。面对近代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李大钊最先看到了其先进性、科学性与真理性,在《庶民的胜利》中将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人类的新精神”,是与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截然不同的“第三”文明[8],主动从历史哲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身体力行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文明,并从学术研究上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又崇高的理论体系。它批判吸收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面貌的设想和基本原则的勾画,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性”,创造性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它充分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正确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始终站在人民利益立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实践性。它成功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动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也展现了强大的实践力量,它直接指导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成功指导中国工人阶级创建了自己的政党,正确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人民解放的良方。在此之前,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种种劫难,虽然有各种救国方案纷纷出台,虽然有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等各种域外思潮竞相登场,但都没能挽救国民于水火,古老的封建文化更是难以承担得起安身立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最终是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华民族才彻底实现了从自卑转向自信的历史跨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正是有了“主义”武装,多灾多难的中国才走出了漫漫长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的文化自信才得以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历史自信源自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创新,筑牢了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根基
自强以创新为依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中共党史中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因为坚持了“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原则,必须依据社会现实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对此,恩格斯一开始就强调,如果唯物史观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原理上而不被当作研究的“指南”,它就会立刻转化为“对立物”。从理论逻辑上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开始建立起了相互的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深刻改变了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同时又不断孕育和培养了新的文化因子,从而极大丰富、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多年的奋斗史,本质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论的高度自信,激活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创新热情,使中华文明持续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实践基础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创新、飞跃,并不是基于主观设想,而是特定社会现实赋予的历史使命决定。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程中取得的三个“创立”和两个“形成”组成的五大思想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的智慧结晶,都是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提炼。
毛泽东同志是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率先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建立第一块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领导人民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一穷二白、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课题,创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推动了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果断作出改革开放英明决策,破除两个“凡是”禁锢,推动思想解放运动;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基本框架;系统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回答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建构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创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精准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以解决重大的现实课题为创新突破口,科学揭示新时代共产党执政规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许多难题,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强盛时代,成功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正是在不断解决时代课题的伟大实践中,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凝炼、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从而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时代化。也正是在不断思考和回答时代之问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呈现新的文化样态,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三)历史自信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使命担当,构筑了文化自信自强的最大底气
自信是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从中国共产党深厚的历史中走来,中国共产党坚定正确的领导和不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赋予了文化自信自强的强大底气和生命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破坏前古未有,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发动辛亥革命开放党禁,打破了传统中国“君子群而不党”的交往规范和政治运作模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保障人们集会、结社的权利,中国迎来了政党政治时代。台湾学者张玉法统计,民国年间曾经出现了大大小小312个政党组织,但都没能拯救国民于水火,真正让中华民族改变贫穷落后现状、并且重新找回自信的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源自其服务人民的先进理念和强大有效的组织体系保障。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广阔的人民性是其先进性的显著标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克服了其他政治力量追求自身利益的局限,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谈到革命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时,坚定表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10]“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意为人民服务”[1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明确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执政理念。正是始终坚持和保证了服务人民这一宗旨,我们党才有了成长的沃土,才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源泉;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与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利益,领导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官、帝、封“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梦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确立党在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使人民实现总体小康。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获得大幅度提升,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全力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从组织体系看,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此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众望所归、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确立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开始打通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确立了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的传统,为提升党的组织力提供了政治保障。从建党初期的思想建设开始,确立了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不断塑造干部“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政治品格,为提升党的组织力提供了动力之源。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历史证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走出困顿,重振自信,开启自强,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正确选择。一百多年伟大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大限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带领人民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最壮丽的文化篇章。
三、历史自信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实现路径
历史自信助力文化自强需要正确的思路指引。历史自信不是夜郎自大,不是陶醉于先人荣耀和光环之中的孤芳自赏。历史自信的真谛在于以清醒的历史认知、坚定的历史认同、高度的历史自觉来推动文化自信、自立、自强的实现。
(一)以清醒的历史认知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的自信、自立、自强离不开对自身发展的清晰认知和逻辑判断。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表明,对历史前进大势认识越充分,对历史规律、时代潮流的把握就越精准,进而对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的掌控也就越主动。历史、现实、未来是一脉相通相通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见证着每一个民族历经无数磨难而取得的胜利,忠实记录着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从而给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对历史规律的精准把握和对文化内涵的生动阐述,是培育文化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条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观,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两种错误思潮。这两种错误思潮都企图通过歪曲国家历史、颠覆文化图腾、诋毁国家发展成就,来否认民族革命的先进性,进而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正当性。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清醒的认知,明晰她的前生今世、来龙去脉、特点特色和发展趋向,才能更精准地把握其所处的历史方位。只有对本民族、本国家优秀文化的自觉尊崇和深度挖掘,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否则,自信就是无本之木、自强就是无源之水。
(二)以坚定的历史认同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认同”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意识、精神现象。在心理活动层面上,认同表现为“亲近感”“归属感”进而衍生出“自豪感”“忠诚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心理体验;在实践行为层面上,认同表现为“认识”“接纳”“内化”等行为特征,“认同”对形成和固化科学、正确的“意识自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从历史中走来,建构历史文化认同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民族有聚合,国家有离分,但只要存在认同,民族就能延续,国家就能统一。因此,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之后,无不通过着力建构自己的历史文化叙事,来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强化。在现实性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认同,既包括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历史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奋斗成就的认同,还包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同。以坚定的历史认同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本质要义在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引导人们呵护中华文化的优良基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进行富有成效的文化治理。
(三)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的自信自强不是空乏的口号,而是体现于行动的自觉,自觉是自信自强得以形成的方法论基础。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12]。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历史自觉,文化得以创造、积淀、传承和发展。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助力文化的自信自强,一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寻找源头活水,实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以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风貌;二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相适应。文化在历史变迁中即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发挥中华文明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效能,应当认同精华剔除糟粕,在坚持辩证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在文化比较中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在求同存异、共生互补中实现自强,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综上所述,文化的自强要立基于历史自信的沃土上,不断厘清文化自信的独特内涵和精神实质。历史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过去,相反,人们一直行进在鲜活的历史征程中。今天的实践既是对历史的积淀传承,同时也是通向未来的航标起点。民族振兴、国家兴旺,需要历史自信、文化自强的滋润呵护。今天,新时代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又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盛世。基于历史自信的视角探讨、分析和理解文化自强是一个思考维度,可以更好地诠释当下文化自强的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坚定历史自信的提出,重大而深远的哲学意义在于其为推进文化自强奠定深厚的实践底蕴和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让历史“说话”,让先人“复活”,从历史自信中丰富文化自信的内涵,筑牢文化自强的根基。历史自信能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中华文化发展所走过的历史脉络,找到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家园。从历史维度着手构建文化自信,有助于立中华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明发展之道,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实现中国价值、激发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文明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在时代征程中大放异彩。如此我们的自信才会更有底气、更加长久,才能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