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状
2023-10-19孙小伟
孙小伟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陕西 咸阳 713800)
0 引言
关中地区位于我国陕西省,该地区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农作物秸秆,成为摆在人们眼前的问题。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这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所以,应该提高重视程度。
1 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1 作为工业原料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因此,一般会直接燃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提高了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水平,其是造纸、建筑等行业的重要原料,通过处理可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另外,传统模式下,农作物秸秆处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所以,人们并不会特意去处理。打捆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人们可以将散乱的秸秆进行打捆,这样运输起来非常方便。结合关中地区实际情况来看,农作物秸秆处理中,打捆机得到了普遍应用,而且实际效果非常好,大幅提升了农作物秸秆处理效率。将秸秆作为工业原料,这不仅实现了秸秆的合理利用,而且可以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发展,大部分农民愿意将其作为工业原料,这改变了以往燃烧秸秆的处理方式,有效提升了秸秆利用价值。
1.2 作为有机肥还田
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后会转变为化肥,通过还田的方式来提升土壤肥力。传统模式下,人们受到技术条件限制,普遍采用秸秆堆沤还田的方式,在夏季高温时将大量秸秆堆积起来,并利用厌氧发酵沤制。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产出量比较少。但由于这个过程都由农民来完成,所以投入成本较低。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催腐剂、酵素菌等,大幅提升了沤制效率,但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单个农户。同时,采用机械粉碎秸秆进行还田也是一种有效方式,在先进机械的支持下,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为了保证秸秆粉碎还田的效果,除了专业粉碎机械外,还要配套使用收割机或者拖拉机。
1.3 养畜过腹还田
在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为了提高秸秆利用率,农民一般会转化为青贮,可以为家畜提供长期的饲料。同时,家畜排出的粪便是一种很好废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可以看出,养畜过腹还田方式,将农业和畜牧业联系起来,从而为农民带来更大经济收入。关中地区的人们很早就开始运用养畜过腹还田的方式,这不仅为家畜提供丰富饲料,而且带动了畜牧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秸秆沼气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其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而且可以满足农户对燃气的需求。相比较于直接燃烧为人们提供热能,通过秸秆处理产生沼气的方式更为合理,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减少了人们在燃气方面的支出,其经济效益明显。
2 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2.1 农民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农作物秸秆燃烧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国家明令禁止燃烧秸秆,但由于部分农民只顾眼前利益,所以,仍然存在燃烧秸秆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不了解,仍然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太强的意愿。另外,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这需要农民投入一定成本,这对他们而言是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农民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存在排斥心理。关于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但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再加上农作物秸秆面积较大,因此,难免会存在违规燃烧秸秆的情况。农民不认可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忽视了宣传与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下,农民对这种新的秸秆处理方式比较陌生,这导致落实效果欠佳。
2.2 自然条件的影响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需要运用专业机械,同时,机械运用对道路有一定要求,必须保证平稳、牢固。但从关中地区自然环境来看,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再加上农作物种植较为分散,这对机械处理秸秆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山区地势比较陡,无法满足机械行驶要求,如果执意采用机械处理秸秆,机械运行会面临较大风险,应慎重考虑。另外,我国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种植区域比较分散,而且农作物类型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单一机械无法满足实际所需,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造成阻碍。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地区由于环境复杂,即使农户主动配合,但机械也无法正常运转。
2.3 农作物秸秆收储服务体系不健全
关中地区农作物生产情况复杂,部分地区无法实现完全的秸秆还田,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回收利用。但从目前秸秆回收利用情况来看,服务体系并不健全,这会影响到实际工作开展。农作物秸秆收储服务体系包括收集、存储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回收利用效果,从而影响到秸秆的利用效果。另外,由于秸秆机械化处理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关中地区的秸秆加工企业数量较少,再加上技术不成熟,使得秸秆收储各个环节投入成本较高,这不利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推广。在缺乏完善收储服务体系的情况下,农作物秸秆处理缺乏规范性,这使得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发展速度缓慢。
2.4 资金问题
国家提高了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的重视程度,并加强技术和机械研究。现阶段,小麦秸秆捡拾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等被推广应用,但这仅仅属于起步阶段,还需要研发出更多先进机械。机械研发离不开资金支持,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仅靠政府财政无法满足需求,出现了研发资金紧张的问题,不利于机械的推广使用。随着机械应用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农民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方便,但用于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机械市场价格较高,这让很多农民望而却步。根本原因还是技术不成熟,导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成本较高,阻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关中地区地形环境复杂,这对机械功能、性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进一步增加了政府负担。关于机械的研发与推广等费用主要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这让资金问题更加突出。
3 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优化措施
3.1 做好宣传工作
上文中提到,由于农民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很难推广。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必然要加强宣传,从而转变农民认知,并提高机械推广应用的配合度。首先,政府要分析地区实际情况,并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从而营造出良好氛围。其次,政府要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包括电视、网络等,确保农民可以快速、准确地接受相关信息。在这样的宣传环境下,农民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认识会越来越深,并明白该项技术的优越性,从而加快推广速度。最后,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不应只停留在理论上,还要积极开展实际行动,开展“科技下乡”等活动,并引导农民如何利用相关技术与机械,从而将宣传效果落实下去。宣传是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推广的第一步,只有让农户对该项技术有充分了解,这样农户思想意识才会发生转变,从而促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推广。
3.2 全面统筹规划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一项大工程,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政府必须进行统筹规划,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因为关中地区地形环境复杂,因此,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平原地区相对平坦,机械行驶起来稳定,建议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方式,不仅处理效率高,而且可以提升土壤肥力,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丘陵地区和山区地形复杂,机械无法正常行驶,建议以秸秆饲料加工为主,将秸秆加工为家畜所需的饲料,这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要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全面考虑地区情况,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技术推广方案,确保提升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
3.3 加大扶持力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从而满足实际发展所需。农作物秸秆收储服务体系包括多个环节,这也使得企业成本投入较高。为了提高企业收储农作物秸秆积极性,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补贴,以此减轻企业负担,在农作物秸秆收储中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另外,政府还要对购买机械的农户进行补助,这样更多用户会愿意购买机械,这对于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推广有很大的帮助。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推广中会遇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加大扶持力度,为技术推广应用创建出一个良好环境。在政府的扶持下,人们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的关注度会更好,农户在推广中配合度更高,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3.4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资金是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根本保障,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满足实际所需。政府要发挥出财政职能的作用,每年为技术研发与推广拨出专款。由于实际所需资金较多,所以,仅靠政府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农业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对资金优化配置,让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作用。另外,提高农民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补充所需资金。为了促进秸秆加工企业发展,当地政府应颁布优惠政策,并对秸秆加工企业进行扶持,从而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现阶段,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对资金需求也逐年增加。所以,政府要进一步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保证资金供应的稳定性,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推广提供强大支持,确保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3.5 创新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应用,才能提升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从关中地区来看,很多机械已经被运用到农作物秸秆处理中,但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所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秸秆的处理效果。应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加强研究,并加快技术创新,从而适应发展需求。另外,应该拓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除了作为工业原料、沼气外,还要开辟新的用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秸秆的作用。另外,政府要支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并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处理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可以积极向西方国家学习,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发挥出有效作用。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效果才会得到改善,所以,应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将更多新技术用于实际生产中。
3.6 做好示范推广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需使用专业机械,这对操作人员提出了一定要求,应具备专业技术。但对于农户而言,机械是完全陌生的,单纯靠操作手册也很难完全掌握。因此,考虑到这个问题,相关部门要做好示范工作,亲自在农户面前演示,并手把手地培训,确保农户掌握机械操作技术,这有助于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的推广。同时,各级农机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下乡活动,以此来带动农户。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发展中,会不断出现新机械、新技术等。所以,应根据实际变化开展下乡培训活动,确保农户对最新技术、机械等有全面了解,从而加快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速度。坚持“以点带户、以户带村”的思路,不断扩大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范围,充分展现出机械化综合利用优势,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关中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状展开探讨,先对现状进行分析,再探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的策略,从而提升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关中地区开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时,相关部门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并加快机械化程度的推广,从而促进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