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强科技”行动对策研究
2023-10-18钱国权
钱国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四强”行动,对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甘肃“强科技”的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甘肃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科技创新体系韧性增强。特别是系统推进了科技创新组织模式、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科技奖励制度、人才评价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创新创业环境持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在甘肃省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核心地位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各领域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一)科技投入绝对值持续增加。2020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32.07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09.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2%。
(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壮大。202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60.52万人,研发人员4.3万人,两院院士26人。
(三)科技型企业逐步发展,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9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465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9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42%。
(四)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优化。2020年,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14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233.16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
(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2021年,全省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8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0家、国家级“星创天地”82家。
(六)优势领域研究取得成效。在冰川冻土、草地农业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影响较大的优势学科群,生态修复、文物保护、固体润滑等领域技术处在全国领跑地位。
(七)产学研开始融合发展。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以产品和终端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二、甘肃“强科技”存在的问题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显示,甘肃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处在全国第二梯队,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数仅排在全国第27位,这说明甘肃省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能力弱、融合度不高。
(一)科研创新经费投入不足。2020年,甘肃1.22%的R&D经费投入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和西部平均水平(1.51%),同处西部的陕西、四川、重庆,R&D经费投入强度均在甘肃省1.4倍以上。
(二)科研人才流失严重。2020年,全省R&D人员4.3万人,不足西部地区总数的5%,仅占四川的两成、重庆和陕西的三成。甘肃省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缺乏;农业人才多,工业人才少,种植业人才多,特色产业人才少,一般层次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高层次产业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专业人才集中在省会中心城市,市县难以引进人、留住人,也是影响甘肃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匮乏现象更加严重,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入恶性循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在长期来讲有可能是致命的。
(三)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很低。科技成果省内就地转化交易数量多、成交金额少,2020年甘肃省技术合同成交数7403项,占全国总数的1.35%,居全国第17位;技术合同成交额233.2亿元,仅占全国总数的0.83%,居全国第20位。2020年,甘肃省登记科技成果2140项,应用技术成果1463项,占68.36%,远低于全国87.70%的水平和西部88.61%的水平。近5年,甘肃省申请专利12000多件,但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超过600件,占比非常低。
(四)企业创新能力较差。企业实力不足,尚未真正成为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主体。国有大型企业受制于传统体制的束缚,创新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创新动力缺乏。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肃省企业发展面临着现实的生存压力,企业家眼光单纯聚焦于市场、规模和效益,普遍存在对长期效益明显但短期效益不显著的科技创新的忽视,缺乏推动创新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识和长远规划。
(五)省级层面科技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科技政策执行附性不足,相关改革措施在不同地方、不同创新主体落实程度存在差异。
(六)国家层面对甘肃省科技支持减少。从国家2014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承担的科技项目和资金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三五”期间每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落地甘肃的资金比“十二五”下降约40%。自重离子加速器后,国家未在甘肃省整体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三、甘肃“强科技”的理论依据
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一个经济理论,其认为经济可以不依靠外力推动而自行实现持续增长,而其增长的推动因素是内生的技术进步,其代表性理论由罗默和卢卡斯提出。罗默认为经济发展利用的资源需要考虑知识资源而不仅仅是传统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有效的知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来源,这种资源一方面存在很强的可复制性,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可以随时间而不断丰富积累,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卢卡斯的经济理论中,他將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源不同,人力资本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一个区域内的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制积累,而人力资本的数目却受到人口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但无论是罗默还是卢卡斯,都认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因素在与技术进步,一个地区要想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本投入和技术人才吸收。
以此理论为指导,本文提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建议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因为经济发展存在外部性,市场机制情况下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所以从省级政府层面要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进行干预,政府的政策应当聚焦于促进新技术的产生,特别是对甘肃有优势的核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并对基础研发活动进行投资,同时鼓励大学的科研开发活动以及创新体制机制,而不是调控经济周期和反经济周期。甘肃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从五种形式方面取得突破,在创造新的产品与服务、采用新的工艺与方法、开拓新市场、新的投入要素使用以及新的组织架构方面。本文还将企业家和创新引入到创新理论中,这一理论突出了生产技术和要素配置的重要性,从技术的角度为新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对过去技术创新概念的新突破。
四、对甘肃“强科技”的对策
(一)成立甘肃省委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加强对科技的领导。为落实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强科技”行动引领支撑作用,强化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议成立甘肃省委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建立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在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国家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开展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急科研攻关,打通“五链”,共享创新成果。委员会对全省科技创新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科技力量和部门联动,构建高效统一的体制机制。各有关部门、中央在甘科研机构、部属院校、省属科研院与高校等为主要成员。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分别承担重大事项审议决策和日常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服务。
(二)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编制全省产业技术路线图。建议成立甘肃产业技术研究院,由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链主企业、企业创新联合体等组成,作为新型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主要开展战略咨询、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编制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准确把握各领域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明晰产业规划和技术攻关方向,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与举措,围绕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需求、产业目标、关键技术、研发需求、资源需求等关键问题,预测未来市场技术及产品需求,确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相关步骤,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三)发挥核科技等军工科技优势,建设核产业大省。国家先后在甘肃布局了一批涉核企业,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经过60多年发展,基本构建了集科研、生产、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核产业产学研体系,基本形成了集铀浓缩、反应堆、乏燃料处理和高、中低放核废料处置为主的核能利用产业链。另外,甘肃还有兰州空间技术研究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军工科研单位。因此,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把国防科技工业和驻甘部队科技创新纳入全省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重点在核产业、航空航天、特种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领域加强国防科技与甘肃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施核能关键共性技术攻坚行动,在先进核能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方面,开展钍基熔盐堆关键科学与工程技术攻关,启动“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项目。加强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医用加速器、无损探伤检测、辐射育种等技术研发与应用。
(四)占领世界新能源应用技术的制高点,建设新能源强省。把新能源发电、储能、传输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张榜。目前,甘肃新能源装机达325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0.01%,包括水电在内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5%。甘肃新能源优势明显,但在“风光核氢储”一体化技术、全球领先的核产业技术、储能和分布式能源、氢能、集成电路等技术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因此要实施新能源关键共性技术攻坚行动,在新能源工控系统、关键装备和材料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特别是在储能方面,推动金昌市、兰州新区等地研发储备钠离子电池、液体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氢能方面,在风光资源富集区开展制氢示范工程,研究氢储能与燃料电池发电、氢内燃机发电等技术,支持酒钢集团开发绿氢冶金技术,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甲醇、石油炼化、煤化工等行业应用。实施新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攻坚行动,重点开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集成电路制造材料、稀土材料、高端润滑材料、催化材料、精细化工材料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省内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承担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
(五)就地转化有“引爆点”的产业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20年甘肃省技术合同成交数7403项,占全国总数的1.35%,居全国第17位;技术合同成交额233.2亿元,仅占全国总数的0.83%,居全国第20位,甘肃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低。重点转化以下产业技术“引爆点”:兰石集团的100多种系列可拆式板式热交换器、热交换机组、全焊式板式热交换器的产业技术;天水华天电子集团的大型干燥技术装备国产化技术;河西的高效节能技术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金川公司的镍闪速熔技术、铜合成熔技术,富氧顶吹镍熔技术、连续回采面积最大的机械化下向充填采矿技术;兰州石化公司的石油化工设备防腐蚀技术、表面耐蚀涂层、金属表面技术。
(六)借智发展,用好“甘肃院士研究院”平台。2021年8月,甘肃省政府、中国工程院签订新一轮省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要借助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端智库资源,组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科技合作,围绕冶金及新材料、新能源、核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和生态环境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院士领衔指导、地方参与跟进的项目组织方式,“国家队”带“地方队”,促进区域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七)协同西安,建设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和西安的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在核技术、冶金及新材料、能源、電子电器、人工智能、科技文化融合、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生态安全和军民深度融合等10个方面建立创新联合体,实现以点串线、以线扩廊,建设西安兰州“串珠型”科技走廊,并以建设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争取第5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兰州新区,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骨干企业在兰州新区设立研发总部和企业总部,建设技术验证中心、概念验证中心。
(八)建设5大交易中心,发挥科技供给对需求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重点研发的导向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政策链共生耦合,聚焦重点区域,建立若干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及管理的科技资源交易化与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集中攻克科技资源交易的阻抗问题。建议组建区域性科技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能源交易中心、碳交易中心、数据交易中心,聚焦各类资源信息整合,加快创新要素高效流通使用,降低公共资源交易成本,扩大科技供给总量,更好发挥科技供给对科技需求的创造和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九)共享创新成果,增强科技成果工程化能力。一是在兰白试验区建设集研发设计、企业抚育、科技金融、产品展示、人才团队培育、技术工程化、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城,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推进孵化器、加速器、双创园等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科创服务集聚区,加快创新成果共建共享。二是加强科技成果工程化能力建设,支持以产业鏈的方式建立从咨询、验证、孵化、加速到市场的全过程科技创新工程化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上实现工程化推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能力,培育一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支持设立综合性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优化提升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情报信息、科技统计、科技宣传等科技服务能力。依托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营创新中心。以转化应用为导向做好专利布局,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开展专利培育工程和专利导航工程,支持企业围绕重点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组建产业专利池。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支持建设创新验证中心,以省级科技计划或非法人机构的组织形式,通过提供验证资金、配套种子基金、专家咨询服务、创业人才培养、孵化空间等,对创新验证项目进行个性化支持。
(十)实施人才“稳育引用”工程,形成科技人才高地。一是坚持全方位谋划,多举措稳定人才,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简化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程序,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技人才收入分配机制。二是推动产学研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实施联合抚育计划,鼓励高校、职业院校、社会教育机构、企业等共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进实践性人才培养。三是支持试点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大型研发机构共建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培育本科和硕士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性实用人才。四是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评价识别人才,建立“人才池”、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引育模式,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和流动。五是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引领,优化整合各类科研平台基地,为人才提供一流的事业发展平台。六是以兰州创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为契机,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围绕青年人才创意交互、工作交流、生活交往需求,打造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社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选择兰州。七是鼓励各类智库深度参与兰州创新改革领域咨询研究,提高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智力支撑,同时加快培育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科学头脑、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增加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
“强科技”行动要遵循科技创新本身非线性、多维度、不确定性的特点,采取“非结构”战略,着力解决甘肃科技供给相对短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为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加速。借鉴“三去一补一降”工业发展思路,在强调原始创新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做好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工程化应用。在市场上发挥企业家、科学家的技术自觉、认知自省,提升创造力。反之,以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强,带动基础研究和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科技人才的集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助力实现科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