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父学御
2023-10-18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相传他曾为周穆王驾车。
造父的老师名叫泰豆氏。造父刚开始跟他学驾车时,礼貌周全,态度谦恭,可是学了三年,泰豆氏都没有教给他驾车的本领。但造父对待师父却更加恭敬。
有一天,泰豆氏对造父说:“古人云‘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造父回答说:“不知道,烦请老师告知。”泰豆氏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弓箭的如果想让他的儿子也学习做弓箭,必定会让他先学习用藤条编簸箕;打铁的如果想让他的儿子学习打铁,必定会让他先学习用皮子做衣服。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因为做弓箭比较难,而做簸箕比较容易,两者的手法又是相通的,所以先学做簸箕更容易上手;打鐵比较难,而做衣服比较容易,两者技术也是相通的,所以先学做衣服更容易学会。我们学驾车也是一样的道理,先练习快速走路,如果这个你学会了,那么拉着六根缰绳、驾驭六匹马驱车奔驰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造父听了很高兴,立马答应说:“一切听从师父的安排。”
泰豆氏把木桩立起来当作路,每根木桩仅能容纳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有一步远。他可以踩着木桩快步往返,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师父学,三天之内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泰豆氏看到造父的表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不住感叹道:“你的身手是多么敏捷啊,才能这么快就学会。”
泰豆氏接着说:“如果你既能通晓驾车的规律,又能适应马的脾气,那么你就能做到进退笔直,转弯得宜,跑远路时也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力,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掌握了驾车的技术啊。如果你能控制好马嚼子,顺应着马缰绳,依赖手的操纵,听从心的指挥,就可以做到不用眼睛看,不用马鞭子赶,只是轻松端正地坐着,六根缰绳也丝毫不会乱,二十四只马蹄跑起来没有偏差,不管是倒车转弯,还是前进后退,都合着一定节奏。这样,车道的大小只要能容纳车轮就够了,除了马蹄踏的宽度之外,不需要多余的地盘。若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不管是险要的山谷还是平坦的原野,驾驶起来都是一样的。我的技巧全部都讲完了,你要好好记住啊!”
造父在领悟了泰豆氏传授的知识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实践,终于成为一代神御,驾着宝马良驹,带着周穆王周游四方,缔造了一代传奇神话,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赏读
这则寓言故事里的主人公泰豆氏反复强调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造父因为听从了老师泰豆氏的建议,从基本功练起,由在木桩上练习走路,到学习驾车的技巧,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实践,终于成为一代神御。
造父学御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熟练地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就要经历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过程。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就能快速提高;不怕吃苦、反复练习,就能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同时,还要肯定老师的重要性,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在门外摸索的时间,更快地掌握知识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