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貌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10-18陈宗颜王思涵

关键词:思政学科内容

陈宗颜,袁 杰,王思涵

(1.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2.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16)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作为对学科德育理念的一种深化和拓展,被正式提出并得以迅速推广.它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模式等问题,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旋律,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体现和内生解决的正是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等教育思想的根本问题[1].尽管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都强调挖掘学科和课程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与资源,但课程思政更强调每门课、每位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与使命,学科德育则强调从学科整体的视角来思考如何支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此外,课程思政更多应用于高等教育阶段,学科德育较多放在基础教育阶段.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必须践行的教育理念,积极挖掘和梳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是高校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1 地貌学课程思政概述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2-3].地貌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载体,在人类长期认识、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地貌知识逐渐累积,随着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气候气象学等学科内容的融合,地貌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长期以来,地貌学在服务于灾害治理、土地利用、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了较强的学科价值,通过“地貌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实现了该学科知识的横向传播与纵向传递,从而在更广层面上促进了地貌理论知识的代代相传.地貌学作为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如从地貌学的发展史让学生领悟渗透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从我国丰富多姿的地貌景观资源展示中国的大美河山从而厚植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典型的地貌灾害案例中让学生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老一辈地貌学家的科研事迹中弘扬学以为民、学以报国的科学精神,从发掘中国地貌学古籍文献中增强文化自信,从地貌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地貌学知识的传授、地貌研究方法的引导,对地貌学的德育价值却相对淡漠,远没有发挥该有的课程思政作用,原因有三:其一,高等教育过强的专业化取向,导致专业课程教育偏离了育人的正确方向;其二,高校现行综合评价机制,使专业教师无暇顾及学科德育工作;其三,高校专业教师过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教师对育人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有必要从课程思政的角度重新审视地貌学在兼顾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养成与价值引领的育人功能,以实现大学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

2 “地貌学”课程思政内容

2.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地貌本身而言,总是由一定的物质(岩石或沉积物)组成,并受内、外力作用塑造而形成,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纵观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地貌的物质性、变化性及其分布的规律性,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以及“意识的本质”不谋而合,深刻饱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思想.地貌学所饱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正确地揭示了整个地球表层物质的组成、形成与发展演变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正确认识地貌、改造地貌的指南.学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探索并拓展更广地貌领域、学习地貌知识,达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2.2 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公民心灵深处最持久、最坚强的情感,它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祖国伟业、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无论从国史还是从党史来看,家国情怀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舟共济,战胜困难的最可靠力量.地貌学发展史即为人类认识地貌、改造地貌并利用地貌的历史,古人依山傍水而居,据关锁隘而战,利用地势高差引水灌溉等就是最好的佐证[4].中国古代地貌学知识多见于浩瀚的地方志以及《山海经》《禹汞》《梦溪笔谈》《柳庭舆地偶说》等综合性典籍中,这些地方志及典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详细记载了古代人们对祖国山川地貌方面的认识和取得的成果,饱含着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蕴含在典籍文献中的地貌知识及求真求实的思想,不因历史的消逝而寂静,反而历久弥珍,显示出永久的生命力,对今天的地貌研究及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随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地貌研究成为一个职业,地貌学成为使大众受到教育的学科,回顾中国古代地貌学知识的萌芽和积累,近代地貌学的出现与发展,现代地貌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凝聚了无数前人的艰苦奋斗,他们展现出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是今天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2.3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有的信念、意 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总和[5].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和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自由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条件.科学精神是学生最好的思政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地貌学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地貌领域涌现出一批成就突出的地貌学家,如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朱震达先生、被誉为中国“黄土之父”的刘东生院士、中国孤独的冰川守护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的施雅风院士、中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获瑞典皇家科学院“北极星奖章”的袁复礼先生、以及“一门四院士”,师生三代勇闯“地球第三极”的李吉均院士等成为兰州大学的美谈,更为科教界广为传颂的佳话.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们的学术思想犹如阳光照射大地,他们长期坚守地貌领域的执著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进取心是地貌学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些鲜活的事例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最好的课程思政内容.

2.4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把某一事物的某些要素分离出来,组接到另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些要素上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地貌学综合思维包括地貌要素综合、地貌时空综合和地貌尺度综合三部分.地貌学的综合思维既不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缺乏认识、笼统模糊的猜测,也不是对各要素简单的机械“加和”,它是建立在地理核心素养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貌是地貌物质、地貌营力和地貌发育时间的综合产物,认识和分析地貌是由所见(地貌物质组成)推断所不见(地貌营力、发育时间),再去思考可能所见(地貌演化)的过程,这形成了地貌学综合思维的全过程.地貌学是地学专业最能体现综合思维的课程,其学习和探究过程也是训练综合思维的极佳方式.不仅如此,地学类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在学科融合中也能得以充分体现,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如:在讲述地貌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过程中,给学生传递学科融合的思想,让学生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地貌学应用案例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地貌学”课程思政内容挖掘

本文以杨景春、李有利编著的《地貌学原理》(第四版)教材为基础[2],参考严钦尚编著的《地貌学》教材[3],从课程思政内容分布和挖掘方法两方面,阐述“地貌学”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过程.

3.1 挖掘向度

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首先要知晓思政元素隐匿在课程何处?经过地貌学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该课程思政内容可从如下几个向度挖掘:(1)地貌学知识内容;(2)地貌学领域著名学者或有突出贡献研究者的事迹;(3)地貌学的学科思想;(4)地貌学知识的形成、演进与应用的相关背景;(5)地貌学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

专业课程知识包含的思政资源是重点挖掘渠道[7].地貌学课程也不例外,充分挖掘地貌学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政内容是当务之急.首先,从地貌学所涉及的地球表层广阔范围,到组成地貌的物质、塑造地貌的营力和地貌演化分布规律等,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其间蕴含的大量思政元素组成了地貌学课程思政内容的基础,是每一位从教者挖掘的最重要领域.其次,地貌学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脚踏实地的探索和求证,更离不开地貌学学科思想的指导,着眼于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这些蕴含在地貌学先辈们探索求证的事迹以及案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是最有生命力的课程思政内容.最后,地貌学课程离不开教学的组织实施,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内含丰富的学习者个体性的思政资源以及他人交往的关系型思政资源,是最直接的地貌学思政内容.

3.2 挖掘方法

课程思政内容如何挖掘,这是每个专业课教师乐于探讨却又不太明确的问题.乐于探讨是因认识到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不太明确是因专业课教师没有树立“所有高校教师都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识.在课程思政从“悬浮”到“落地”的过程中,由课程思政认识的新起点到课程思政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直至课程思政认识的成型和课程思政广泛实施的开始,表明课程思政的上位设计足以明晰,专业课教师面对课程思政真正的“痛点”是如何挖掘和实施的问题.

首先是基于地貌学知识体系的课程思政内容横向挖掘方法.该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需要教师先建立地貌学知识图谱,即形成绪论和以地貌营力为基础分类的坡地地貌、河流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与黄土地貌、海岸地貌和构造地貌等多个模块,逐一找寻教材内容中适合融入思政教育的概念、原理、规律、案例以及隐藏在知识间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如在河流地貌部分,可以从自然营力“流水”的特性,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两方面,提炼出自然营力相互对立和统一的思想,进而挖掘该部分的课程思政内容.

其次是基于课程思政内容分类的纵向挖掘方法.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思政教育内容大类出发,把思政教育内容细分为多维思政点,一为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教育;二为学生思想及观点方面的教育;三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四为法律纲纪教育.以此为基础,自上而下地找寻与上述思政点相联结的地貌学学科知识、方法及应用案例,建立思政点与知识内容、方法及应用案例之间的联结,这些联结皆为重点挖掘的思政内容.如各种地貌资源呈现的祖国大好河山与国情教育、承载地貌知识的多种文献古籍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重大工程建设为素材的地貌应用案例与家国情怀等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是挖掘地貌学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

第三是基于地貌学学科内部逻辑、学科思维、学科研究方法的游离式挖掘方法.从地貌学学科内部逻辑、思维导图、学科研究方法入手,挖掘隐含于学科内部逻辑、学科研究方法中关于学科内容系统性、综合思维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内容.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地貌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这也是该课程的思政内容对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发展最有力的内容之一,因此,要充分挖掘基于学科内部逻辑、学科思维以及研究方法之上的课程思政内容.

最后是基于地貌学应用与服务社会的沉浸式挖掘方法.立足于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地貌灾害治理等地貌学应用与服务社会的具体案例,从地貌学学科价值的体现案例中渗透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责任感、使命感、良知和担当精神.这些极具体验和反思的案例,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容易被接受和认同,其间的课程思政内容也最容易被植入学生思想深处.

3.3 思政内容

为了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效融入课程内容中,笔者根据课程性质,结合立德树人的思政要求,梳理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思想、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科学精神以及综合思维四方面的课程思政内容.地貌学课程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对应表如表1所示.

表1 地貌学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对应表

4 “地貌学”课程思政实践

为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实践,不仅需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理论素养,更需自上而下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地貌学实践环节等方面体现思政元素特色,达到“教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4.1 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地貌学课程内容特色和教授对象特点,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地貌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的特色.如大纲中课程目标、教学基本要求等描述中,体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心、科学精神和综合思维,养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良好素养,助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4.2 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规律、课程目标和学情,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教学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学大纲细化和落地的主要抓手,着力解决的是“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学)”以及“教(学)得怎样”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要以教学大纲中体现的思政内容相对应,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步细化并分解这些思政内容于每章节的知识点、案例中,为知识传授和精神培育、价值引领提供实施方案.

4.3 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人类创造用以传承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社会新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思政实践的“主渠道”.依据教学设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综合思维、地貌学领域杰出人物的事迹、贡献以及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奉献精神等內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中,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4.4 思政内容融入实践环节

地貌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地貌学实验和野外实习是常规教学工作的必要补充,也为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地貌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地貌学野外实习则是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验证所学、沉浸地貌实践问题的最佳方式.在地貌学实践环节中,课程思政内容最容易通过所见、所思得以内化并形成自觉行为.以都江堰实习点为例,在参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时,给学生解释该工程如何利用地貌学、水文学原理实现“无坝引水”“四六分水”“二八分沙”的精妙,讲述历代对该水利工程维护与修整过程中如何重视观察和总结岷江水流的客观规律,最终形成充满科学精神的岁修制度,让学生感受该工程如何使一个“遇水则涝,无水则旱”的多灾多难之地,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感悟其间所饱含的科学精神、综合思维、民族自豪感等思政内容.

5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高校合格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需要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本文重点探讨了“地貌学”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向度和挖掘方法,结合课程建设梳理了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诚然,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以及课程思政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所做对内蕴宽广的地貌学课程思政而言仅仅是尝试与探索,远远不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蕴深厚的地貌学课程思政从本文所挖掘的课程思政内容及实践策略中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猜你喜欢

思政学科内容
【学科新书导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超学科”来啦
主要内容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