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2023-10-18巩聪聪通讯员张矛
□ 本刊记者 巩聪聪/通讯员 张矛
7月3 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教育部学位中心”)与中国企业联合会(简称“中国企联”)主办的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京举办,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入选首批12 家企业案例研究基地。
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旨在挖掘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富矿”,开发形成系列具有时代性、学理性、创新性的企业重大案例研究成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作出贡献。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企业,山东港口组建以来,深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指示,创新实施专业化整合,着力夯实智慧港口与绿色港口融合发展优势,积极走出去释放“美美与共”诚意,以多点开花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展现了省属企业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中的担当与潜力。
专业整合奠定迈向世界一流基础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经验》,山东港口“1+4+12”专业化整合模式成功入选。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远景
山东港口是山东省政府批准组建的省属国有骨干企业,山东省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的实施主体。2019 年组建以来,山东港口坚持国企改革与港口一体化整合同步谋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聚焦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全国省域港口改革中创新实施“1+4+12”专业化整合,构建形成了集团管控下的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优势互补、“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为省域港口一体化整合、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路径。
通过对全球港口行业发展历史规律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山东港口对分散在原各港口的新兴业务进行专业化资源重组,组建物流、航运、产城融合、邮轮文旅、港湾建设、海外发展、装备、金控、贸易、科技、职教、医养等12 家板块集团,构建形成了山东港口“1 家集团总部+4 家港口集团+12 家板块集团”的发展架构,助力港口向产业全要素聚集的综合航运枢纽中心转型,整合范围内涉及资产600 多亿元、业务单位108 个,员工10000 余人。
专业化整合为山东港口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专业化整合的深入实施,山东港口构建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在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驱动下,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突破14、15、16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700 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粮食等主要货种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全国首位,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利润增长近65%,资产总额增长50%以上。
专业化整合亦为山东港口改革发展积蓄了动能活力。通过整合,山东港口业务布局、管理体制和人员结构实现重塑,组织机构进一步精简,交流调整干部1500 余人,实现450 余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全覆盖。在新业态、新机构、新模式、新团队的全新管理模式下,山东港口下属各港口集团尤其是板块集团的活力大增,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勇争先,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为港口智能管理贡献“山港方案”
3 月23 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对标世界一流提升智能管理水平现场推进会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召开,47 家央企、12 家地方国资委及所监管企业参会。
国务院国资委自2020 年6 月起全面启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明确将信息化管理作为管理提升的八大重点领域之一。此次现场推进会旨在通过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近距离学习优秀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国有重点企业提升智能管理水平。而选择在地方国企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国务院国资委历史上尚属首次。山东港口在智能管理领域的领先性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万能接口”,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同时也是链接上下游资源的重要纽带,山东港口勇担“国之重任”,自成立起就以与时俱进的视角审视未来,将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打造为“对标世界一流提升智能管理水平”的优质试验田,编制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将智能管理放到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明晰实施推进路径,推动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构筑了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
从自动化码头的运营到干散货码头的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从智能空轨系统的建设到A-TOS 系统的上线,从港口云生态平台到数字智慧物流平台,山东港口的智能管理实践解决了生产、管理、服务等全链条环节的诸多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首创,为全国智慧港口建设贡献了“山港方案”,堪称行业典范。
随着科技影响力、创新竞争力与日俱增,领先优势加快塑成,山东港口形成了对标世界一流的智能管理山东模式,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中处在了“领头羊”位置,也响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绿”“智”融合打开高质量发展空间
智慧港口之外,绿色港口是山东港口的另一个重要发力极。
成立以来,山东港口高点站位,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构建起绿色发展“四梁八柱”,把生态保护放在港口战略布局优先位置。2021 年6 月5 日,山东港口在全国港航领域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对建设国际领先的绿色港口进行统筹规划,全力推动港口绿色转型升级。同时,结合港口实际,山东港口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以配套强基础、以管理促提升、以科技推转型,扎实推进绿色发展。
在山东港口的统筹带动下,旗下各单位亦一路向“绿”,青岛港QQCT、前港公司等五个单位获评中国“四星级绿色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等三个单位获评“亚太绿色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更是成为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慧与绿色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开了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作为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山东港口把“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作为首要战略定位,于行业内率先发布智慧绿色港口五年规划,坚持依靠智慧赋能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以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港口软实力,依托内部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强化与头部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起“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全球首创“氢+5G”等科技成果,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对标行业先进,山东港口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产供链全球竞争优势、创新成果集成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加力提速、迎头赶上。”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以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提升智能管理水平现场推进会为契机,山东港口积极向优秀央企、省属国企、兄弟单位学习宝贵经验、补齐发展短板。
据悉,围绕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山东港口确定标杆企业56 家,基本覆盖山东港口各业务领域和管理职能,均为业内一流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对标学习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世界一流企业15 家,国内和行业一流水平企业22 家,具有转型特色的企业19家;涉及中央企业16 家,地方国企28 家,其他企业12 家。按照对标对象、对标领域、对标指标、短板差距、原因分析、提升举措、提升目标等核心要素,明确具体对标指标83 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全面对标学习,奋力开创“双一流”企业建设新局面。
高质量出访释放“美美与共”诚意
世界一流企业必然要走向世界舞台。
近期,刚刚成功出访欧洲五国的山东港口,又赴香港参加了“2023港澳山东周”活动,以满载而归的成效展现了开放共赢的实力。
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山东港口日照港落地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在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开放大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重要战略支撑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集成平台,山东港口积极出访、推介,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
据悉,作为国内首个单独成团并在欧洲独立举行业务合作、招商引资推介的港口,山东港口首次“登陆”欧洲受到了高度关注,欧洲客户与合作伙伴对山东港口的规模体量、效率能力、发展质量给予了高度认可。整个欧洲之行,山东港口签署3 项合作协议,举办2 场业务合作与招商推介会,揭牌成立了山东港口(欧洲)公司。荷兰鹿特丹发展促进署署长李可为对山东港口(欧洲)公司稳健发展充满期待。驻汉堡总领馆、驻荷兰大使馆对山东港口拓展海外市场、在鹿特丹设立欧洲公司给予充分肯定。
香港之行同样收获满满,在香港船东协会,山东港口与协会中国事务总监围绕国际航运形势、船公司经营发展等交换意见,就加快构建港航生态圈达成共识。在港期间,山东港口参加了“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开放合作推介会”“山东国资国企港澳合作交流会”“‘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文化和旅游推介会”等系列重要活动,揭牌成立3 家权属公司,签约4 项重大项目,与香港企业开启了密切合作、深化共赢的新篇章。
两次高质量出访,是山东港口在全球舞台的精彩展示,也是拓展“朋友圈”、全面铺开国际化战略布局的真诚之旅。山东港口以合作诚意、务实举措牵手各方伙伴,不仅实现了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共促发展的预期目的,而且重磅推出“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山东港口的国际化布局,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伙伴纷至沓来,为更好服务全球经贸往来和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了好局。
世界一流的港口必定是充满自信、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今天,一个被世界了解、信任和选择的山东港口,正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迈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正如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所说,山东港口将打造港航产业新生态,促进国际贸易新发展,携手全球伙伴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合作发展生态圈,共同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