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10-18王艳黄秀玲李增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净化精细化血液

王艳,黄秀玲,李增梅

1.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山东枣庄 277500;2.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枣庄 277500;3.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中心卫生院计划免疫科,山东枣庄 277500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是指在医院中发生的感染,也可以是在医院中被病原微生物侵袭在出院后发生的。然而,在入院之前已经被病原体微生物所感染,而在入院之后又被感染,则不包括在内[1]。在不同的医院门诊部,因院内感染而引起的感染有轻有重,轻微的感染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让其原发病变得更严重,从而导致患者在医院中的住院时间变得更长,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会发生致残或死亡等严重后果[2]。本研究分析了在预防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选择2021 年9 月—2022 年9 月期间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2 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血液净化中心32 名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 名,接受传统管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精细化管理的小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1~54 岁,平均(37.49±4.35)岁;工作年限2~25 年,平均(10.32±3.23)年。其中,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5 名、护师3 名、护理人员7 名,纳入20 例患者。观察组年龄20~55 岁,平均(37.39±4.15)岁;工作年限2~24 年,平均(10.14±3.41)年。其中,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5 名、护师2 名、护理人员8 名,纳入20 例患者。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传统管理,开展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工作,主要包括:①加强对医用器材的管理,所有医用器材必须要消毒合格才可使用。②对无菌操作进行标准化,严格依照无菌操作开展相应的工作,依照相关标准实施操作。③建立健全消毒制度,确保科室消毒合格,尽可能地降低院感的发生。

研究组实施精细化管理:(1)科室感控小组管理措施。①在科室成立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责任护士组成,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制定管理小组职责与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加强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各方面控制。②在科室感控小组内开展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重点对法律法规规范、院感监测、标本采集、抗生素应用等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业务知识考核。③根据科室特点及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感染控制考核评定标准,通过查房、病例研讨等提升小组内人员水平,对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进行汇总分析并解决,通过考核评定提升监控小组内人员积极性。(2)患者精细化护理。①患者自身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及家属积极开展感染类相关健康宣教,对临床消毒隔离知识进行充分讲解;针对不同类型肾病患者进行有效区分治疗,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加强对置留导管的日常护理,并保持其周围皮肤的卫生及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②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护理: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并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操作,避免意外发生。③环境安全管理:严格对血透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并将不同区域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将不同区域明确标明,避免细菌被带入清洁区域;安排护理人员定期对血透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并将污染物及时清除,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环境空气新鲜,提高环境质量。(3)医护人员精细化护理管理。①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成立血透室院感管理小组,明确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系统化实施管理要求。②按月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年终考核中,实施奖罚分明、管理规范、责任到人制度。③向患者说明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工作,提高防控的效果。④保持血透室环境整洁,按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4 h/d;病房内进行湿式清洁,出现污染及时消毒;采用消毒液擦洗各部位,2 次/d;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及污染区,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减少污染。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理人员接触透析患者前后需按照要求洗手,工作时定期更换无菌手套,进入透析室前需穿戴好工作服、鞋、帽及口罩等。⑥护理人员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有传染性疾病者调离透析室。⑦严格监测灭菌消毒的效果,定期监测治疗室、操作台面的空气和物表;定期检测透析所用水的游离氯、硬度;按时对透析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的细菌指数低于200 CFU/mL,对检测结果进行登记审查。⑧透析结束后,及时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送去清洗消毒,医疗器械严格执行消毒处理,用完后专人进行回收处理;医疗垃圾按要求分类;传染病患者所用物品严格消毒、隔离或焚烧。⑨初次透析患者进行各种病毒感染检查,有乙肝等传染病患者专机透析、护理,避免混用;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管理。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应用医院自拟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包含镇痛管理、体征监护、伤口缝合、急救处理以及健康评估。每项2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越强。

②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包含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基础护理、病历书写和专科护理,每项2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高。

③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包含护理组织管理(15 分)、护理人员管理(25 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35 分)、护理教学设计与科研管理(25 分)。由护理人员自行填写,分为不满意(分数≤69 分)、基本满意(70~90 分)和非常满意(91~100 分)。满意度等于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百分比之和。

④院感发生率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对比

观察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16)对照组(n=16)t 值P 值镇痛管理18.16±0.61 16.71±1.04 4.810<0.001体征监护17.87±1.09 16.51±1.04 3.610<0.001伤口缝合18.09±0.54 15.89±0.38 13.327<0.001急救处理19.03±0.27 15.61±0.49 24.451<0.001健康评估18.87±0.98 15.61±0.49 11.901<0.001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16)对照组(n=16)t 值P 值健康教育18.66±0.23 15.99±0.55 17.914<0.001护理操作18.45±0.32 15.58±0.36 23.834<0.001基础护理19.06±0.50 15.76±0.63 16.411<0.001病历书写19.00±0.37 15.65±0.58 19.477<0.001专科护理18.98±0.37 15.48±0.33 28.238<0.001

2.3 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

2.4 两组院感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1 例院感,对照组出现7 例,观察组院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5,P<0.05)。

3 讨论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通过4 个渠道进行传播,分别是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性传播和消化道传播[3]。其中以接触性传播的危害范围最大,常见的传播方式有:①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4]。②医护人员间接接触造成了患者感染,与护理人员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有着很大关系,控制这类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切断感染源[5]。引发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比较低,责任意识不足,经常违规操作,再加上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缺失以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护理人员出现了懈怠心理和侥幸心理,使得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6]。②侵入性诊疗手段也是引发感染的诱因,通过诊疗仪器将有害微生物带入到患者的体内,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患者的防御屏障受到了严重破坏[7]。此外,抑制免疫系统的治疗手段,容易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让病原体有了可乘之机。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也可引发感染。滥用抗生素药物可破坏机体内的正常菌群,增强细菌的耐药性,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增加了感染机会[8-9]。④由于某些可能的感染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患者的病情加重[10]。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是由内部环境与外部因素综合而成的后果,它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使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甚至还会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不但会对医院的管理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医院必须要做好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防治工作[11]。血液净化中心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是外科手术、腹部及消化系统的感染[12-13],例如消化道感染、感染性腹泻,与设备有关的感染[14],血源性感染,例如:脓毒症、血源性性病,还有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15-16]。精细化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注重的是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流程性、优质性与程序化,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护理管理效果[17-18]。本研究发现,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期间,精细化护理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注重医疗设备的完善,注重无菌管理的规范,注重制度体系的健全,注重消毒管理等,能够有效减少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发生,可实现护理质量、护理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能够防止院内感染,降低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发生率,可改善医院环境,可保障消毒灭菌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净化精细化血液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