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者如何诊病
2023-10-18陈巍
陈巍,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知识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并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历程。喜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品鉴各个文明在应对相似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
传说中的神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在三次见面中,扁鹊都准确指出蔡桓公疾患的发展程度,其中最后一次甚至远远望见蔡桓公转头就跑。这个故事的作者韩非子本人并非专业医生,对扁鹊的医术不无神化。但一般读者或许会疑问,是不是高明的医生一眼就能看穿自己有什么病呢?这真是又欣慰又惴惴不安。不过,严谨的医生并不会仅靠看面相而片面地下结论。世界各地都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诊断体系,中国传统医学的“四诊法”则更是独具特色。
望闻问切的来历
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几乎已经成为中医的象征之一。中医通过这四种方法了解病史,搜集体征。它们各有其独自的特性,但彼此又互相联系,不能偏废。在临床运用时,需要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帮助医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判断。
中医早期典籍《黄帝内经》里就对诊断方法给出了具体描述。《素问》中说,善于诊断的人,要观察病人气色,按压病人脉搏,辨别病症属阴还是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探明病症所在部位;观察病人喘息的特征,探听病人身体发出的异声,了解病患的痛苦;诊察四时色脉是否正常,分析病症归于哪种脏腑;切诊病人尺与寸二脉,从其浮、沉、滑、涩,判定病情的成因。这实际上是对望、闻和切三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只有这样,诊断才不容易出现差错和过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问诊不重要。因为如各部位疼痛、胀满、饮食、排泄、睡梦等许多方面的病症描述,没有办法从体态观察从外界得知详情,只能依靠病人自主陈诉,故医生仍需对病人详细询问。作为医生,对诊断方法精通得越多越好。
文章开头提到的扁鹊,常被古人作为四诊法的创始人,实际上扁鹊更近似于一个学派。关于诊法出现的最早记录,见于近年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以及较早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
这些文献表明战国到秦汉时,脉诊等方法就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而除了传说中的扁鹊外,汉初名医淳于意也曾学习《五色诊》,史籍中记载了他望色知病的医案。
《黄帝内经》中很全面地介绍了医生应对病人全身进行何种观察,依据外表形色变化推断脏腑变化、精气盈亏,进而确定病位、病性。后世主要运用于望面色和舌诊两类,它们可以说是最便捷的诊断方式。
闻诊除现代汉语里的闻气味意思外,还包括“听”。医生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病人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等声响,以及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判断身体状况。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借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脉诊和触诊两类。触诊是指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脉诊也叫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患者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先秦时期脉诊方法多样,有可能以“三部九候”为主要指导依据,即在人体头、手、足三部各取动脉三处作诊断。這种诊法与数术结合紧密,实用价值有限,秦汉以后渐趋衰落。后世习用的脉诊法实际上是脉象法,即根据脉搏的频率、节律、形态变化等判断疾病的性质、轻重等。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成书后,脉诊的各类术语都趋于规范。
其他古文明的诊断法
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身体情况的方法,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医疗实践中。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医学对身体的理论预设不同,导致他们通过这四种方法所知觉到的信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往往对各类诊断方式进行不同组合。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里,诊断者和治疗者具有明确分工。根据古巴比伦时期的楔形文字泥板记载,医生对病人进行面对面检查,不仅询问相关问题,还仔细观察病人肤色、周身外观和动作,检查病人粪便、尿液和呕吐物,倾听其呼吸和肠鸣,触受病人体温,嗅探病人身体和伤口的气味。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对胎儿性别和癫痫发作情况进行预测的方法。可见当时医生已发展出可对应于望、闻、问的诊法。
美索不达米亚医学对后来古希腊和古罗马医学产生明显影响。与重视护理和预后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同时代,还有另一批医生结成尼达斯学派,这个学派的特点就是重视诊断“疾病”甚于“病人”。他们把疾病划分成7 种受胆影响,另12 种则受膀胱影响,由于当时缺乏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认识,这一学派在临床实践上并不算成功。到罗马时期著名医学家盖伦那里,预防、治疗依然占有比诊断更受重视的地位。但盖伦大力发展了脉诊,同时重视对病人病史和症状细节的搜集,利用医生各种感觉,以及检查病人排泄物等方式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最终得出指导治疗的各项依据。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体系也需要对病症和病人进行双重临床检查后,才能确定疾病成因。其检查也涉及许多相关因素的考量,包括查看病人的皮肤、头发、眼睛和舌头等部位,通过询问全面了解病史、症状和心理感受,对病人脉搏、腹部和皮肤等进行触诊等方式,得出病人体液、身体组织、排泄物、消化情况和类似于中医里的“脉”的输管与疾病的关系。其中,对脉搏,以及舌头的形状、颜色和舌苔的检查既便于实践,又容易形成某种标准化,是最常应用的手段,这与中国医学显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古希腊和古罗马医学家也运用脉诊,但其自有理论依据。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看来,人体动脉里不仅流淌着血液,还有精气,甚至精气冲击带来动脉的搏动。大医学家盖伦认为是“灵魂能力”让心脏和动脉一道搏动,通过脉搏,可以获知人体内心脏、动脉和精气的运行情况。经过长期实践,盖伦撰写了多部论脉诊的著作,这些内容在他死后由拜占庭和伊斯兰医生所继承。其中中世纪伊斯兰学者伊本·西那广泛讨论了脉诊的理论与实际操作。
伊本·西那所记载的脉诊方式与中国脉诊有许多不同,但中国的经络学说和脉诊方式对西亚地区仍产生过显著影响。13 世纪,蒙古人以现在伊朗为主的区域内建立伊利汗国,与位于中国的元朝展开密切的文化交流。14 世纪初,伊利汗国宰相拉施特主持编订的一部关于中国医学的波斯文著作《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其主体部分就是一些宋朝医学家对脉学著作《王叔和脉诀》评注,以及包括《素问》等中国医学著作片段的翻译。这样,中国脉学就较为系统地传入西亚地区。
到17 世纪,卜弥格等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脉学产生兴趣,著有《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并把《图注脉诀辨真》《脉诀附方》等中国医书带回欧洲,它们于1682 年被翻译成拉丁语出版,在欧洲广为传播。由此脉学理论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例证。
由此可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疾病的表现,问询病人病史和感受,对病人脉搏和身体各部位进行触诊,是全世界各文化医生为全面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得出疾病成因和治疗方案的共同做法,它又具有普适性。总的来讲,从全球视角看人类科技知识的发展,真犹如漫山遍野盛开的花朵,我们很难挑出谁最好看,因为每朵花都是那样明艳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