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视角下城郊村的村庄规划

2023-10-18梁茵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6期
关键词:村庄城乡村民

梁茵炎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24000

随着城市化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重视基于城市更新视角对城郊村的建设规划,确保在协调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后,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城郊村是指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该地带是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渗透和功能互补的特殊区域,有着显著的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特征,因此积极做好城郊村的规划建设,也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关键转折点。不过结合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工作看,在城郊村的村庄规划中缺乏重视和目标,无法有效做好城乡融合工作,因此有必要进行城郊村村庄规划的要点分析[1]。

1 城郊村的村庄规划原则

1.1 多方面同步发展原则

要求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提高村庄的规划建设质量。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城郊村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为可以城郊村向城镇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信息化可以为城郊村迈向更高质量的城镇化提高保障,城镇化可以作为城郊村发展的最终目标。

1.2 各设施均等设置原则

在城郊村的规划发展中,需要关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积极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做好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由基本的水电、休闲基础设施逐渐转变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

1.3 土地集约化利用原则

具体在进行村庄规划中必会涉及到较多村庄的建设,受到各村分布散、规模小的影响,需要积极落实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原则,提供土地利用的质量,发挥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施工的价值。同时也要借助土地集约化原则,提高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质量,确保城乡统筹工作可以满足人民发展需要。

1.4 生态化控制优先原则

生态环境的控制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重视环境的保护。在实际的村庄规划和城市扩张中,必然涉及到生态空间缩小、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尤其是在城郊村的规划发展中,环境污染保护工作和建设发展工作的矛盾愈发突出,需要城郊村的建设关注资源的合理性利用和污染的处理,最终落实美丽城市的建设目标[2]。

2 某地城郊村的村庄发展概述

以某地村庄为例,为典型的城市近郊村,村域面积2.5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为1444人,外来人口820人。村内有三条贯穿河流且周围有较多山壑,同时村庄经济为农业、工业,前者主要种植果园、蔬菜、苗木和水稻,后者主要以五金、机械配件加工为主。目前在进行规划中需要对工业污染、产业发展、建房矛盾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处理。

3 城郊村的村庄规划发展问题

3.1 农民建房矛盾突出

在当前的村庄规划发展中,必然涉及到农民居住地的占用拆迁,因此会存在一些农民建房的矛盾。例如,在村庄规划中,由于新建住房和旧房改造工作的过失,农民建房会存在违法建设问题,在违规建设、自主建设下,一方面不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改建效率做好土地资源的综合性整治,需要借助一定的政策落实和管理,提高村庄建设用地的规划利用效果。

3.2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在进行村庄的规划中,受到以往环境治理缺乏重视的影响,在目前村庄中存在着污水排放治理问题,对河流造成着一定的污染,且对养殖有着较大影响,需要在规划中先进行环境方面的治理。同时,在以往村庄的发展中,受到工业迁移的影响,存在着噪音、废气污染,需要在规划中关停部分污染大、资源消耗量大的夕阳产业,并对其余工业厂区进行合理选址和加强污染的处理、监管工作,使城郊村的建设具有绿色性。

3.3 产业的发展不聚集

村庄内的产业发展整体有着分散、单一和缺乏龙头企业的问题,不利于发挥企业之间协同合作的价值,并在缺乏聚集效应下,无法做强做大。同时,部分村庄的工业选址位置不合理,与周围环境不够协调,且缺乏发展空间。最后,农业方面多以农业种植为主,缺乏农产品的二次加工,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且种植产品缺乏地域知名度。

3.4 公共设施配置较低

目前在城郊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村内有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和卫生室等少量公共设施,缺乏商业、文化和休闲设施,且存在公共设施规模较小的问题;第二,村内缺乏排污设施,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同时存在信号、电力及管道的架设、铺设存在随意性问题,不利于提高村庄的美观性[3]。

4 城郊村的村庄规划发展策略

4.1 土地综合整治

在城郊村的村庄规划中,需要重视土地的规划应用,结合案例中存在的农民建房矛盾突出问题,需要围绕城乡统筹理念,落实农房两改的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的效果。具体而言,农村两改为农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集中改建,结合新型城镇规划体系、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对村庄及农村住房进行集中改建。一般可以根据集约用地的需求,在参考城郊村的用地规模、人口和道路交通等因素后,将土地的综合应用设为改造型和搬迁新建型两种,前者要对村内建筑、道路及环境进行全面梳理,提高人居环境适宜性,后者要采取逐步搬迁和统一安置的方法,需要和上位规划做好衔接,统一对农民公寓进行安置,禁止新建住宅,结合城市开发建设时序进行有序搬迁。

4.2 生态环境整治

良好的生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要求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等战略下,在城郊村规划建设中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在对部分高污染厂房、违规建筑进行处理后,加强对空气、水流、土壤等方面污染的治理及监控,建设健康有益的人居环境。

4.3 产业发展规划

要强调城郊村的产业发展,积极从以下方面进行规划:第一,要基于上位规划并参考村庄所具有的优势、特色,积极制定具有山水交融、产业联动、城乡统筹和特色突出的发展规划;第二,要做好村庄功能分区,基于上位规划对发展区域进行明确,借助合理发展、有效控制和空间集约的方式,将农村发展区分为新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区和生态休闲区。

4.4 做好设施配置

针对村庄规划中存在的公共及基础设施配置不全的问题,需要政府结合相关的建设规范及政策要求,积极在城郊村的规划中明确具体的基础设施数量、规模、建设位置、服务半径和人民的具体需求。同时也要对商业、卫生、教育、问题和行政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配置,提高城郊村的规划效果。

5 城市更新视角下城郊村的村庄规划思考

5.1 注重宣传及教育工作

在进行城郊村的规划中,需要借助良好的宣传及教育工作提高城郊村村民的配合意识,在积极支持和配合下,提高村庄规划的效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线上+线下的宣传。首先,在基于城市更新视角进行村庄规划前,要借助抖音视频、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形式进行规划工作的宣传,在宣传内容方面主要对规划要点、目标和方向进行讲解,帮助村民更好的了解地区中城郊村的规划,提高村民的配合意识并提前对可能存在的纠纷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其次,要借助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可以成立深入基层的小组,对村庄规划的工作进行流动性的讲解,同时也能对可能出现的村民纠纷问题进行统计和处理。最后线下的宣传还可以以村为单位,由村委带头以点到面进行新规划工作的宣传;

第二,要进行良好的教育工作。一方面体现对村庄规划相关人员的教育,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村民的教育。首先,通过对村庄规划相关人员的教育,既可以提高其规划工作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更加尊重村民的意见下,提高规划科学。其次,通过对村民的教育,能提高村民的配合意识,能在积极发表自身的规划意见下,提高村庄规划的效果;

第三,在规划前除了要关注村民意识的先进性和配合性,还要在前期工作中做好勘察工作,确保在明确城郊村的规划范围后,对其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勘察,前者要对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区域气候特点和植被覆盖情况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后者要对村民数量、村落分布分位置和村民规划意见进行调查收集,能提高城郊村中村庄的规划质量。

5.2 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

要在城郊村的规划建设中落实好统筹兼顾的原则,确保整体的规划治理具有合理性和规范性,确保可以提高城乡的融合效果,满足新时代国家对城乡建设发展方面的要求。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以上位规划为依据,确保村庄整体的规划具有合理性,能支持城市建设并更好的完成自身发展目标。城郊村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地带,既有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快的特点,也有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快的特点,且在相互影响下有着一定的规划复杂度。因此,需要城郊村的规划建设要跟上位规划相衔接,确保在基于上位规划的需求下,合理提高城郊村的规划质量,从宏观层面确保规划合理性;

第二,要对村庄的整治时序进行合理确定,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整治项目的数据库,确保基于对村庄整治规划的有效调查下,提高整治项目的收集全面性,并在合理分类和分析中对其整治资金来源、整治方式和规划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利于提高规划工作的可靠性。此外,要对规划的时间及具体内容进行多方面研究,提高规划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要强调村民的参与,基于村民意见的吸取,确保规划工作具有统筹兼顾的特点,在实现多方面、过层次和多角度的规划。一般在进行村庄的规划中必然会涉及到村民的个体利益,且会对其生活方式、工作位置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求在规划前期积极听取村民的意见,确保在规划中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的需求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规划工作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监督,避免出现各类以权谋私的规划问题,且政府要补偿群众的诉求、反馈通道,在及时了解人民需求下,对城郊村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

第四,统筹工作也包括后续村庄规划中的村民安置问题,一方面要做好安置房的建设和安置用地的管理,保障在规划中满足村民正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城郊村民的生产用房、居住用房和配套设备进行妥善应用,能在发挥规划的价值后,体现城郊村的建设价值,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5.3 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

结合当前普遍开展的城郊村村庄规划工作,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做好相关制度及规范的明确,确保实际的规划工作具有良好的制度支持和引导,能保障规划的效果。具体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构建中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区域一体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合作加强和行政界限弱化等方面需求,积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成区域一体规划制度的构建。首先要对基层规划管理所进行设置,同时强调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权, 确保在不断的工作落实中对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其次要对决策机制、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实施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在城乡规划中发挥城乡建设的战略导向、空间资源配置和统筹协调的作用;

第二,关注区域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及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完善。首先,要在对城郊村的规划建设中,对村民身份的转变、地区性质的转变进行重视,在对农村劳动力做好安置工作,避免农民因无地可种、就业无岗和社保缺乏下,影响正常的生活,最终要安置好居民,保证村庄规划的核心价值及目标得以体现及落实。其次,具体对社保制度、税收制度和户籍制度进行优化,保障给予城郊农民良好的待遇,使其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良好的精神、物质待遇。最后,要在服务体系构建中突出专项资金下的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确保在提高了村民的专业技能水平后,更好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而在较多的就业渠道支持下,发挥制度体系的优化价值;

第三,要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首先要在教育方面,提高城郊村区域中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向着城乡倾斜。其次要在医疗方面,确保医疗服务资源向着城乡倾斜,确保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最后,要对交通进行规划,确保农村交通具有便捷性并进行公交线路开通,提高交通效果,同时对网络线路和电力线路及供水线路进行优化,更好的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4]。

6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基于城市更新视角做好城郊村的规划建设工作,一方面突出对城郊村环境的整治,构建美好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经济发展的规划,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经济差异。不过结合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工作看,在城建村的管理及规划发展方面缺乏重视,需要结合实际的土地规划应用、环境治理等方面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参考时代的发展需要,在进一步的城郊村村庄规划中,落实好建设统筹兼顾、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利于在良好的规划工作落实下,不断提高村庄的发展质量,确保城市的建设及更新具有合理性,增强社会发展稳定性。

猜你喜欢

村庄城乡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我的小村庄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村庄,你好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城乡涌动创业潮
村庄在哪里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