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浪漫 蒙自芳华
2023-10-17李晓佳李雨霖闵杉顾颖何新文
文/李晓佳 李雨霖 闵杉 顾颖 何新文
图/贾翔 何新文 李雨霖 李晓佳
南湖北路的蓝花楹 图/李星
优势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设施,优质的空气和水,拥有吸纳年轻人创业、工作的产业结构,完备的教育体系,先进的医疗条件,城市服务完善,购房均价不超过一万元。以上几个条件,是微博票选的宜居城市的“大众标准”,当把这几个条件放在心中仔细琢磨,第一个进入脑海的名字,就是蒙自。
说起蒙自,这个云南最具独特文化个性的城市,似乎有无数个标签: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外国银行、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驻滇领事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历史把太多光辉留给了蒙自,很长时间内,蒙自几乎成了一个代表性的符号,集闲适、小资、开放包容、法式风情与秀美活力等特点为一体。
历史仿佛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在蒙自开关100多年以后,我们无法在蒙自找到曾经开放的痕迹,除了那几幢饱经沧桑的房屋。过去的辉煌只沉淀在书页和老人的记忆里。但一切都已经过去,今天的蒙自又走在了发展前沿:逛街购物,商场云集;饭后散步,出门见绿;外出上班,四通八达;办理业务,智能便民;健身娱乐,设施齐全……
美好、宜居、浪漫、舒适,最终成为蒙自最合适的标签,这不仅来自这个城市被自然赐予的一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来自它无穷的发展活力。
静水流年 安享生活
Life
在中国,凡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城市都是林木繁茂、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蒙自也一样。蒙自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为18.6℃,平均海拔1314米,全年气候舒适度时间长达8个月。空气优良率97.6%,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正是因为这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生活在蒙自,变成一种诗意的栖居。
蒙自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41.2%、森林覆盖率高达48.5%,不仅是动植物天堂、候鸟栖息地,更是人们的乐园。在市中心,有一抹青绿,那是被称为“滇南明珠”的南湖公园,闻一多先生曾把它比喻为“淳朴秀丽的农家少女”。滇南绿洲启园、市级行政中心(文澜公园)、州级行政中心(红河广场),冷泉镇绿翠潭这些远远近近的绿意,则是这个“森林城市”更完备的注解。
常人言:“蒙自有湖,其名曰海,海虽小,确有海量。”说的就是长桥海和大屯海,夏季这里“海”天相接、水波潋滟,湖风拂面,好不凉爽。冬季,这里是红嘴鸥、钳嘴鹳、秃鹳等珍稀候鸟的迁徙地,也引得众多摄影爱好者驻足。犁江河和沙拉河,毗邻过桥米线小镇,廊桥、喷泉、瀑布、绿岛、溪流、花海交相辉映,水带给城市生机,也将更多的绿滋润进人心里。
图/胡艳辉
长桥海
董棕 图/范毅
桫椤 图/刘建明
万物家园 风景从侏罗纪开始
在距今约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桫椤作为恐龙的主要食物繁盛一时,是陆生植物中当之无愧的王者。随着地球地质和环境的变迁,恐龙早已灭绝,桫椤却得以生存,成为见证地球演变历史的活化石。在蒙自市冷泉镇,因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桫椤成片生长。沿着山路行走在茂密的树林中,桫椤错落生长其间。桫椤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山地林和云雾林中,这里就是它们最好的栖息地。
绿翠潭
而往冷泉以南不远处的水田乡嘎马底村的道路两旁,则生长着大片高大挺拔的董棕树。作为单子叶植物纲中“体格最强壮”的种类,董棕是2000多种棕榈科植物中的一员,植株高度可达10米至20米,树形优美,树冠撑开如绿伞,鹤立于石灰岩山地区和热带沟谷之间,其寿命可达四五十年,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冷泉、水田一带有许多“大坡”,这是蒙自人对高山的统称,绿翠潭大坡、七陡梁大坡、补机白大坡、木梳坎大坡,这几座大坡千沟万壑、山势凌然。有的像大象漫步,有的似灵霄天境,气势磅礴。
“大坡”多雾,站在补机白大坡上,可以领略万里云海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来到这里,小个小个的山峰时而自成一派,时而连绵不绝,甚是壮观。到了春天,田野山间的油菜花烂漫盛开,形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好似身处天堂,仙境一般,风姿卓越。
大名鼎鼎的绿翠潭是蒙自秘境的代表。绿翠潭位于红河与南盘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南侧海拔2106米的木梳坎大山半腰,被亚热带原始森林覆盖,古藤缠绕,奇树参天,形成群山抱碧玉的奇特景观。前往绿翠潭的一路上都是大片野生的向日葵,景致与别处都不太一样。千百年来,潭水静卧在半封闭的山坳里,既不见有水注入,也不见其泻出,无论是连天暴雨还是九伏大旱,水位不涨不落,水面不急不躁,虽有密林环绕,但从无落叶浮面。绿翠鸟传说,更是让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北纬明珠“海边”星光
说起蒙自的好,就避不开两个“海子”,长桥海和大屯海。最近一次认真地抬头看星星,就是在长桥海边的露营地上。“那天吃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那几颗星星却让我记到现在。”提起在长桥海观星的经历,已经在蒙自生活多年的小雨脸上依然洋溢着惊喜。抛开时间的束缚,去享受随性的旅行。成年人的治愈,有时候只需一场露营。在没有天花板的山顶远离噪音,享受在空旷的草坪上自由奔跑的感觉,在夕阳染红的地方,亲自动手搭起帐篷,架起烧烤架,燃起火焰,摆上美食与美酒,放一曲符合当下场景的歌曲,静静地享受山间的夜晚,去等待繁星的出现……比起大城市的夜晚,蒙自的夜晚能更好地感受到满天繁星。
长桥海在彝语里叫作“矣坡黑”,意思为“湖底有涌泉的海”。它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是一个地表水向洼处汇集而成的湖,与大屯海同为古湖残迹的一部分。
在过去,长桥海洋洋数十里,阻隔了南北两岸乡民往来,也阻碍了蒙自的官道和商路。明朝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蒙自知县陆刚于海中间建造一座数百丈长木桥,交通南北行人过马,易水名为“长桥海”。
悠然长桥海 图/赵向荣
大屯海
长桥海畔的露营地 图/张小洁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碧色寨成为这条铁路线上的特等车站,中外客商云集,中西进出口货物在这里集散。此时,个旧锡矿区与碧色寨车站的物资运输通道主要是大屯海连长桥海水路。清末民初,碧蓝的长桥海与大屯海水面上,每天都有上百艘的帆船穿梭往来。帆船上炊烟袅袅,伴随着阵阵悠扬的山歌声渐行渐远,当临近长桥时,来往的大帆船均纷纷落帆,放倒桅杆,待过了桥洞,再立杆升帆,继续行进。大屯海边的码头上,也是牛车马帮云集,情景更热闹。1937年,长桥海筑西坝,建起了永丰水闸,两海水运就此中断,曾经在两海之间的狭窄水域纵横走舸的场景,也转变成了陆面上牛车转货的尘土飞扬。长桥海与大屯海近30余年的通航历史,也就此成为过去。
大屯海
如今的长桥海和大屯海已成为市民周边游的好去处,湖里有原始的渔船,身边有草地和牛羊,黑鹳、白琵鹭、黑鸢、白腹鹞、白头鹞、金眶鸻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相继到长桥海休憩游弋。临海的集市上挤满了前来享受美景的人们,一眼望去,烧烤、冷饮、小吃、啤酒、小杂货等,应有尽有,可谓琳琅满目。穿梭在摊间的游人、商贩们不时说笑,脸上堆满幸福。
露营地和咖啡店的兴起,让这里再度热闹了起来。从北京回到蒙自的秦琴直言“卷不动了,还是家乡好”,大学毕业的她在北京待了8年回到了蒙自,在她看来,蒙自现在什么都不缺了,还比大城市多了几分舒适感。骑自行车出门钓鱼,到野外散步接触草木树林,约上三五老友去小店小酌……尤其是朋友聚会,不用像大城市那样吃个饭要提前几天约定,吃饭两小时,路上来回要四小时。小城里的朋友吃饭不用约,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一到周末,她和朋友就会一起到长桥海露营、烧烤、观星、摘水果……感受这城市近郊的诗与远方。
长桥海生态 图/王小菠
长桥海 图/纳建忠
图/朱国院
图/朱国院
图/朱国院
图/朱国院
晨曦中的石榴林 图/周卫平
盛夏果实 呼吸一片香甜
遥想当年,石榴沿着漫长的丝绸之路,伴随着驼铃声声,穿过“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走进华夏文明古国。拨开一层又一层的时光之帘,入住中原、辗转进入风光旖旎的江南小镇,进入莽莽苍苍的云岭深处,最终在有着“滇南明珠”之称的蒙自这片广袤的红土高原安家落户……春末夏初,石榴花开时节,石榴花火灿若朝霞,整个蒙自坝子,城池、村落笼罩在万顷云霞和花海之中。在万亩石榴园中,有一片百年古树石榴。蒙自百年古树石榴园里的树龄均在130年以上,最长寿的“寿星”,至今已是197岁高龄了。中秋前后,走进万亩石榴园,则是另外一幅景色,一个个皮薄、籽软、多汁的石榴,十分讨喜。摘一个石榴,掀开顶端,沿着棱角切几刀,稍微用力就可以剥开了,拿起一瓣放进嘴里,甜甜的果汁轻咬后瞬间迸发,一秒唤醒味蕾。
蒙自石榴最特别的当属绿籽石榴,光看外表,绿籽石榴实在不讨人喜欢,表皮呈现黄绿色,其上分布着不均匀的麻点,很难让人产生大快朵颐的欲望,掰开之后,才发现籽粒晶莹剔透,粒粒饱满,鲜甜爆汁,一尝难忘。
过完雨季,干涸一半的长桥海,远远地可以观望远处的牛群。再远处清晰可见的山脉,当地人俗称“犁耙山”,山中还有叫“西北勒”的村庄,这里的水果甘甜可口,苹果是这里的一张名片。西北勒苹果,个头小巧、颜色紫红、外表粗糙,却又清脆爽口、清香怡人、甜而不腻,内孕糖心。究其原因,乃是西北勒乡海拔较高,土壤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因此种出来的苹果含糖量比一般苹果高出很多,营养价值也更加丰富。
事实上,蒙自是一片“水果自由”的国度,枇杷、蓝莓、青枣、桑葚、柑橘、水蜜桃……只要你吃得下,一切都是“敞开供应”!在家门口的公园搭起帐篷,不出城也能享受旷野露营的快乐;解锁一辆共享单车,绕环城绿道骑行一圈……在“公园城市”,亲山乐水、活力运动、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将生活推向无限美好。
鹰嘴桃 图/白恩泽
葡萄 图/张坤
百香果 图/赵钒雅
苹果 图/张小洁
枇杷 图/张小洁
漫步花园 随手发现“小确幸”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老城中心,它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见证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我记忆中,蒙自最温暖的,是一切生活所需的“触手可及”和邻里之间的天然亲近。走出小区门口,就是大街小巷,下楼就有美味的早餐店、小吃摊,妈妈也总能在附近的菜场买到新鲜的食材,吃过晚饭后还能去南湖散步消食,想要购物,不出一会儿就能到达南湖荟。总之,步行一刻钟就有小吃店、药店、菜场、超市、商场和社区医院,能满足所有的日常需求。
南湖周边是蒙自老城,是蒙自人文烟火延续的地方,也是许多蒙自人难以割舍的城市记忆载体。小时候经常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挑一副挑子,在南湖周边,用一个小钉锤不停地敲一小节铁轨,发出“叮叮,叮叮叮”的声音沿街叫卖五毛钱的麦芽糖。直到今天,蒙自的物价依然十分“友好”,五块钱的小卷粉足以让人饱餐一顿,房价房租也一直“温柔”,让想来定居的“新蒙自移民”不用花特别大的气力,也能享有一方安居的天地。
南湖畔的柒彩滇南
南湖畔的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西南联大咖啡馆
南湖畔的闻一多像
州行政中心的栾树 图/李星
随着城市发展施展的拳脚,蒙自在一天天“长大”,无论从蒙自市哪个方向走去,一条条新建道路宽敞顺畅,138个街角公园和道路绿地项目、2处城市主题公园相继建成,城市公园、运动步道伴随各种富有南国风情的街区植物花卉出现在了市民身边,城与山水一体,人在风景之中。楼房名盘、连锁大型超市,咖啡馆随处可见,霓虹灯壮观靓丽,往往让人错觉,并不是回到了故乡,而是依然停留在某个一线城市的一隅。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舒适气候让蒙自在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城市当中别具一格,春天的蒙自环湖路,红千层花开似火;夏天的南湖畔,蓝花楹绽放如梦如幻,凤凰花开如火如荼;秋天的银杏路,杏叶如蝶,黄花风铃木摇响花之风铃;冬天的北京路,冬樱花盛开,满城浪漫温柔。从高空俯瞰,蒙自城俨然一个大型景观园林。
游在云南 吃在蒙自
Food
食物,是一个城市最能抚慰人心的部分,没有美食,再流光溢彩的都市也显得索然无味。而在吃这一方面,蒙自绝对算得上云南的“圣地”。一碗过桥米线,容天下之鲜于方寸间,“过桥”而食,惬意之至。郭沫若曾赞誉过桥米线为“云南食品中一朵瑰丽的山茶”,汪曾祺先生更是卖了字典,吃了米线,治好了失恋。那原本是清代书生一个人的盛宴,不知怎么,就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珍馐,今天它更成为全国人民的美食。一碗米线不仅甩出了300年的长度,也甩出了大江南北的广度,更甩出了蒙自人民的开放姿态、包容涵养。
傍晚的市区闪烁着黄色的灯火,此时的南湖荟、大树寨夜市开始喧闹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小吃烧烤,常引得人不惜长途奔袭、舟车劳顿前去“搓一顿”。大家在食物的香气中推杯换盏,品尝人生百态,这是蒙自的另一面,是世间柔情与浪漫的烟火气息。
一线牵南北 300年鲜香世代相传
很多蒙自人有一个共同而又有趣的现象,久别返乡,第一件事不是立即拜访家人,而是甩一套过桥米线(“甩”既是“吃”,但本地人普便喜欢用“甩”这个说法,既生动形象,又十分带感),由此可见过桥米线在本地人心中是何等的分量。
蒙自过桥米线汤汁清香而不腻,配菜多而不杂,百味集聚一碗鲜,风味醇厚,回味无穷。传统过桥米线的汤非常讲究,需用排骨、筒子骨、鸡肉等炖上五六个小时,鲜甜异常。整套米线有四大特色,第一是碗大,据说最大的碗可以给小孩洗脸;第二是汤滚,高汤起锅后用油封住,上桌时看起来死水微澜,其实温度能把生肉烫熟;第三是使用生肉,配料中的荤菜有不少是生的,用刀切得飞薄,全靠那碗汤烫熟;第四是料多,稍有档次的一套米线配料就能有几十种,包含了许多云南的土特产。
过桥米线 图/胡艳辉
任何一个初次接触蒙自过桥米线的人,都会惊讶于面前摆放满桌食材。除了大碗盛放的米线和滚汤,还有很多配菜盛在小碟里摆成一副拼图的模样,如菊花、豆尖、草芽、鹌鹑蛋、银耳、脊肉、脆哨、火腿、腰片、肝片、鱼片、香菜、豆腐皮……荤素配合适宜,百般滋味尽陈于前,大碗之大,大得夸张,小碟之多,多不胜数,堪称“一个人的盛宴”,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享用米线时仪式感也不能少,各色菜品放进汤里的顺序都大有讲究。一旦富贵(一蛋圆满富贵有),放鹌鹑蛋;二如来运(二烫鲜肉运长久),烫鲜肉;三清叙道(三放熟肉论常道),放熟肉;四季花开(四放菊花祈吉寿),放菊花;五福临门(五放祥瑞豆腐皮),放豆皮;六六大顺(六放如意豌豆砣),放豌豆砣;七星高照(七放姜末辛香足),放姜末;八方来财(八放素菜海中青),放素菜;九九同心(九放韭菜齐同心),放韭菜;十全十美(十放米线过桥圆),放米线。
一线牵南北,一碗汇天下。如今,蒙自过桥米线早已不单是一种美食、一种文化,同时更是红河州“三千四百年”的品牌形象之一。“百年过桥誉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对于蒙自而言,过桥米线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历史的牵引。300多年来,蒙自过桥米线的生产制作技艺世代相传,绵延不绝。在这座城市包容开放的味觉历史中,它自成一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桥米线,在那些遍布蒙自的米线馆,找到了最生动最鲜活的传承场所。
过桥米线琳琅满目的配料 图/太星南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长街宴蒙自市文旅局提供
一碗汇天下 寒窗励志生生不息
蒙自过桥米线,有一个温馨爱情故事的传说。传说清初蒙自县城一书生,天资聪颖却不愿读书。后在妻子劝谏下,在南湖建了一间书斋,每天关在里面苦读,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吃。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犹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熬成高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倒入汤中,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作“过桥米线”。
蒙自人大都是从一碗米线开始新的一天,什么牛肉米线、羊肉米线、土罐兔肉米线、鳝鱼米线、洋鸭米线、田鸡米线、傣味酸汤米线、筒骨菊花米线、药膳砂锅米线……基本上,蒙自人已经把米线玩出花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蒙自做不到,这些米线熬汤的食材和加入汤里的配菜各有不同、各有千秋,吃惯了寻常的过桥米线,不妨换一换口味。
菊花米线
蒙自与米线的牵绊是如此之深,经年累月,一些与米线休戚与共的民俗也诞生了。比如学子升学考试时,家长常会带他们去吃一套过桥米线,取“过桥中状元”的彩头,考上了大学要吃“状元过桥米线金榜宴”敬告亲友、酬谢恩师。蒙自还面向全国高考毕业生,推出状元过桥米线金榜礼,以过桥米线丰盛摆盘+实景演出的形式展现过桥米线文化,让广大学子、游客既能沉浸式体验过桥米线仪式感,享受“一个人的盛宴”,又能了解传统过桥米线的历史文化,感受过桥米线非遗魅力。时至今日,作家文人还带入当年南湖苦读的秀才视角,借米线做赋,寄情天下学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致天下学子
一季离别雨,万子却家挂亲恩。每逢盛夏雨季,我便被这淅沥雨声与郎朗书声唤醒,与南湖之上氤氲漫天的雾气一道,感受故里暖风浸润心脾。南湖湖畔还流传着我筑斋苦读的传说,想来羞赧,却不知我等无名之辈,也有经世济国心,即便身去,仍魂佑故里,于我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言犹在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牵挂于心。
风云变幻,斗转星移之间,百年沧海桑田。这一百年间,我目睹过山河破碎、黎民忧戚,也听闻后世子孙于满目疮痍中开辟崭新世界、重建人间正道,如今看这盛世新声,比过去那诸多时代的盛世更加繁华太平、海晏河清,欣喜之余,想对学子们道心中慨叹。
莫忘年华之宝贵。时光骄矜易废,从风鸢竹马的嬉笑小儿,立雄志、作少壮,转眼就稚子绕膝,只感光阴似箭,四时相催逼,非“诗酒趁年华”,却是“自修正当时”,唯有珍惜时光,潜心修学,善作善为,才能够在迟暮之年不悔一生之奋斗岁月。
莫忘情谊之无价。当年在湖心小筑中埋首奋笔,妻子每日送餐饭,不经意间还造出了“过桥米线”一巧宗,没曾想其传之后世已成为百年来这片土地人们的欢喜之食。想来那湖心小筑已然在岁月长河中消泯,然而米线的故事却沉淀成了经久不息的传说,我也想再尝一尝那金汤银线,看看它怎么变成了后来“一人成宴”的佳珍。这一碗小小过桥米线,是万家灯火一线牵,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乡愁,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之梦,怎么都值得我们都去品一品罢。
莫忘求学之目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不是为表面上求取功名,却是为报父母养育、家国栽培之恩,更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学子当存此志向,虽九死其尤不悔,方能立身成仁,在无穷极之人生中成为俯仰天地之君子。
人生浩瀚,寂寞不失豪迈,才是我该有的气魄,我们的学子,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才是向上的气象,我竟已迫不及待,想诚邀天下学子,到我的故里蒙自和我一聚,我以米线相待,尔以梦想相偿,告诉我,在这般美好人间,你想要怎样“更上层楼”!
曲径通幽境 古村原味寄乡愁
在蒙自体验美食,总能带出些许的乡愁记忆和童年快乐。如果说米线是越吃越鲜,那蒙自年糕所带给食客的就是一份糯糯的甜。蒙自年糕可以烤着吃、炸着吃,可以是咸口的,也可以是甜蜜蜜的,无论怎么吃,入口便是满满的幸福感。
据传说,清乾隆年间,在蒙自民间,年糕是由当地婚娶喜庆、逢年过节作为“圣品”供奉祖先的蒸糕演变而来。因当时多数人家只有在新春佳节才吃得上,就把这种蒸糕称之为年糕。蒙自年糕用上等糯米研磨成浆,再掺入红糖或白糖、芝麻、玫瑰、花生仁、火腿等物混合拌匀,定量注入用整张鲜豆腐皮垫底的碗中,经过150摄氏度高温蒸熟、冷却,一个圆润可爱的年糕便做好了。年糕切成薄片用油煎炸后食用,外酥内糯,尤为香甜可口,味道甜蜜有嚼劲儿,是蒙自人寻常人家招待客人用的一道常见美食。
蒙自的土八碗也非常有名,八碗分别指:凉拌鸡丝、扣鸡、扣肉、蹄花青笋、生爆油炸肉、扣蛋卷、粉蒸肉、三丝炒面等八道菜。每一个大海碗里,除了上面盖满的肉类之外,下面还藏了各种蔬菜,八个荤菜下面就是八个素菜,虽然食材普通,却颇费功夫,整套席面荤素搭配合理、味道醇厚鲜香。
位于蒙自东南部的小镇新安所,更是蒙自美食的代表。新安所特色美食有糯米大肠、套肠、通洞粑粑、浇油饼、蘸水卷粉、木瓜凉水、冰稀饭、新安所冰棒等。走街串巷,每个小店你都能尝到不一样的美食。个人以为,新安所的首推招牌美食必定得是新安蒸肉饭,它以肥而不腻、嫩而不糜见长,具有入口即化、久吃不厌的特点。这种以粉蒸肉为主要荤食,搭配各种时鲜蔬菜的快餐,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美食。
蒙自年糕
蘸水卷粉和木瓜水
将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姜蒜沫、盐、料酒,加入生抽和蚝油、香油并拌均匀,加入五谷杂粮粉再次拌匀碗底放入土豆块,然后将肉摆在土豆上放入高压锅中压20分钟,一碗颜色金黄、肉香四溢的蒸肉饭就做好了。漫步蒙自城,以“新安蒸肉饭”命名的小餐馆四处林立。许多小餐馆打着这样的招牌做生意,却生意兴隆。现在的蒸肉饭还增加了油炸肉、套肠两个品种。炸肉最重要的是把握火候,当肉皮在油锅里“噼噼啪啪”地冒着小泡时就要起锅了,这样炸出的肉皮酥脆,肉质香嫩不焦。套肠则需用猪小肠腌制成麻辣味,卷成圈后晾晒一个星期蒸熟。
菌菇香肠焖饭 图/沐小春
新安所蒸肉
炸肉
芷村羊汤锅 图/张坤
新安所的蘸水卷粉也是一绝。当地的卷粉亮滑如缎,韧性好,可如布匹一般卷起来,并且拆开后不会断裂。将冷却后的卷粉用菜刀切断,再配置一碗油辣椒、芝麻酱、酱油、酸醋、大蒜、卤腐汤、酸辣汤、韭菜、芹菜、味精等佐料组成的蘸水,边蘸边吃,一吃难忘。
在蒙自,有凉卷粉的地方就有烧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一大特色。用炭火隔着铁网烘烤,烤至金黄发涨,便醮以辣椒面、花椒面、蒜油等佐料配制的调料,吃起来香酥、鲜嫩,别有风味。有的饭店在客人等候的时候可以免费品尝。吃烧豆腐还有一大乐趣就是计数,摊主将苞谷籽用碗盛放在顾客面前,让顾客自己吃一块豆腐放一粒苞谷籽,不论同时有多少人吃,摊主只管烤不管记,记的是顾客。
在新安所吃饭,尝的永远是踏踏实实的市井烟火气,不需花多少钱,酥脆的香酥、鲜嫩的烧豆腐,酸辣爽口的蘸水卷粉,味道醇香的套肠,香甜软糯的冰稀饭,Q弹鲜香的酸汤猪脚,还有荤素兼具的土八碗就能堆满餐桌,三五好友,呼朋引伴,再加一扎生啤,好不惬意!当然,不喝酒也没关系,用大米熬浆制成的云南甜品——玫瑰米凉虾配上玫瑰红糖水,加点冰块,冰爽可口,米虾糯实,抿起来也很有乐趣。吃好每一顿饭,也认真过好每一天。
烤豆腐
套肠
臭豆腐
老冰棒木瓜水
富春路酒吧街
石榴饮品 图/沐小春
人间烟火味 最抚凡人心
说起来,蒙自夜生活的丰富,恐怕在全云南都能排前几名,烧烤、酒吧、咖啡茶饮,各种聚会场所,应接不暇,让人根本无心早早就寝。
比起三里屯,蒙自的酒吧少了许多浮夸,泡吧这事对于蒙自人而言,就是哥几个说说最近自家老婆又买了什么幺蛾子,是闺蜜唠嗑哪家小店又打折,是天南海北中西合璧,一晚上嘻嘻哈哈热热闹闹。酒吧与月光,向来是缠绵纠结的两种物事情节,蒙自城里自然而然飘着一股低调的文艺气氛,让两者结合释放出双倍的浪漫。
喝着一瓶啤酒在酒吧的外廊一坐就是半天,慵懒地享受着月色,这是蒙自的“必修课”,哪怕熙来攘往的人群不少,但少了许多大都市的耀眼霓虹,月光显得清亮了许多。晚上酒吧里不唱那些伤感得撕心裂肺的情歌,没有机会让人想起前尘往事,哭得稀里哗啦,也不会得意得摇头晃脑,这里更适合两个有情人头挨着头窃窃私语,分享人生经历。最好的爱人是相对无言,也不会觉得尴尬,如果懒得说话,那就点一杯调酒静静地喝,背景音乐迎合着一种颓废的浪漫,从临街的木窗探出头去,月亮倾洒清辉,把那份圆满全倾落在这个祥和的晚上。
烤肉
碳烤生蚝
烤豆腐
再痛苦的事,都交给一顿烧烤去解决,如果不行,那就两顿,烧烤才是蒙自夜晚的灵魂。生蚝牛肉小黄鱼,鸡腿茄子豆腐小肉串……一想到它们被红通通的炭火烤得油花四溅、滋啦滋啦作响的样子,“烟火气”仿佛就在心中升腾,真是恨不得立马停下手头上的工作,直奔夜市烧烤摊大快朵颐。
吃烧烤逛夜市,当然不能错过大树寨,那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人回味无穷,勾起了深埋记忆深处的一幅幅画面。映入眼帘的烧烤、铁板鱿鱼、炭烤玉米等各色夜间美食吸引了众多市民垂涎。各种饮品、娱乐项目、花果蔬菜等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天际,华灯初上,香味扑鼻的美食、五颜六色的灯球、精致小巧的“网红餐房”、令人向往的音乐舞台……都引得市民驻足。在蒙自,相约一起逛夜市地摊,才算真切地体会这个城市的饱满鲜活。
大树寨夜市
“吃播”不停歇 闲适好心情
当然,千万别以为蒙自就只有“接地气”的一面,以南湖荟为中心,周围流光溢彩的国际品牌店,熙熙攘攘的人流,色调缤纷的霓虹灯,醇厚的茶香,入时的服装,浪漫的香水……生活最初的憧憬和最终的欲望都将在这里展开。周边各种INS风的小店,整体布置都很小清新,很多咖啡馆还有不错的下午茶套餐,非常适合和闺蜜来约会。周末来这美滋滋地拍拍照,喝喝下午茶,超级惬意!
食物的丰盛美味,生活节奏的放松舒缓,蒙自轻易就让人有安心住下的感觉,即使只是来旅行几天,也会忍不住观察那些远远近近的人家,窗口的灯一盏盏地亮起来,隐隐的饭香飘出窗外,有光,有饭,有等候,有团圆……骑着共享单车随着人流在华灯初上的小巷闲游,看那天上的一轮璀璨朦胧,静静地看那些奔忙的车载着盼家的心儿往家的方向飞转,原来有家,有守望,有回归,就是一种莫大的满足。
图/沐小春
离开蒙自,最想念的是什么,是新安所的套肠冰稀饭,是阮嬢家的越南小卷粉,是软糯香甜的年糕,是石榴花宴,是豌豆凉粉……哪怕远走他乡,忠于本能的胃还是惦记着“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姥姥熬汤喝一碗家乡”。南拳妈妈不是早就唱了“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老辈人记忆里的蒙自像昔日长桥海的小木船,在时间里渐行渐远,只留下记忆中味道一直萦绕心间。
当然,作为吃货的天堂,蒙自最不能缺的是从儿时一直陪伴大伙的酸甜苦辣,只要撑得下,在城里城外都可以从早吃到晚,南来的北往的,中国的外国的……平时天天吃,从来没腻过,怪哉!在这就别惦记什么鲍鱼海鲜了,蒙自不好这口,这不是咱老蒙自的范儿!最平凡的食材,做出最难忘的味道,这是“厨神”蒙自最拿手的绝活,要问终极奥义是啥,乡情四两,眷恋半斤!
野生菌盛宴 图/沐小春
各种野菜 图/沐小春
西南联大分校纪念馆
钟灵毓秀 百年风华
History
朱自清先生写的《蒙自杂记》,开头的一段写道:“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不论城里城外,在路上走,有时候会看不见一个人。整个儿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扩展到无穷远,无穷大。”
半个多世纪过去,沿着朱先生的足迹漫步于蒙自街头,有一些老建筑与这个城市的风格有所不同,它们有着黄墙红瓦,明显的欧式建筑风格展示着它们厚重的历史故事。滇越铁路开通后,蒙自一跃成为全省的商业中心,涌入了15个国家以及国内、省内大量人口。彼时的碧色寨车站车水马龙,火车汽笛声连绵不断,被称为“东方小巴黎”。如果时空能够转移,我们能看到蒙自以海关为中心,整个南湖东岸是一个庞大的外国人聚居区,这里有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五个国家的领事馆,数十家外国洋行等企业,包括银行、贸易、酒店、仓储、娱乐等,当时的蒙自充满各种鳞次栉比的商贸区。
机缘巧合之下,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也来到这里,这所抗战期间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的文法学院一度曾搬到蒙自,小城骤然间满座衣冠,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授,看看这些名字: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冯友兰、陈岱孙、沈从文、钱穆、吴宓、郑天挺、刘文典、傅斯年、潘光旦、金岳霖……几乎云集了中国近半的文化大师,一股新风吹进了边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联大的师生几乎都是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来到蒙自的,名扬中外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因湖寄兴赋诗南湖:“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关山几万程。”好在小城是如斯的美丽与安宁,让师生们暂避在一个温暖的港湾。诗人穆旦和同学们成立了南湖诗社,而后来的外语教育家许国璋与爱好英文的同学成立了一个课外英文演说俱乐部,并取了一个颇为欧化的名字——“湖畔绅士”(Lakeside Esquires)。一时间,南湖畔大师云集,在蒙自宣传“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播新思想。今天,“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依然熠熠生辉,照耀吾辈。
1928年10月13日至14日,在查尼皮这个偏僻而隐蔽的小山村,一间茅屋,一张桌子,一盏马灯,17位来自全省不同层级的中共党员代表,围绕在火堆旁,召开了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革命的烈火,在云岭大地熊熊燃烧。
蒙自的历史,是近现代云南乃至中国的缩影,也是这个城市风骨的根源所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当我们回首往事,一次“沉浸式”文化探秘就此开始……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经典红色之旅
>>线路简介<<
蒙自是云南省革命火种最先点燃的地方,是云南近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查尼皮,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它见证了朱自清、闻一多等著名学者带来的新思潮;蒙自烈士纪念馆,它见证了英烈故事和革命历史;碧色寨,它见证了滇越铁路的百年兴衰与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走进红色景点,体验红色文化,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
>>行程线路<<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 → 蒙自烈士纪念馆 →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
>>线路简介<<
蒙自素有“滇南之心”的美誉,地处云南低纬高原,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孕育出色彩斑斓的蒙自。漫游蒙自,体验精湛的民族技艺,感受民族风情,陶醉旖旎风光。来蒙自,赴一场观光摄影之旅,将美丽瞬间收藏。
>>行程线路<<
窑房村 →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 → 长桥海国家湿地公园 → 尼苏小镇 → 南湖公园
定格时光 共享美景
观光摄影之旅
>>线路简介<<
从认识云南第一海关“蒙自关”的兴盛和衰微,了解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故事,探寻文人志士在南湖湖畔留下的印迹,体会红河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换装打卡《无问西东》和《芳华》的拍摄地碧色寨,在滇越铁路旧址感受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开启一场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快乐研学之旅。
>>行程线路<<
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 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周家宅院) → 红河州博物馆 →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
领略华彩人文 浸润历史韵泽
深度研学之旅
乡野探索 星空露营
诗画乡村之旅
>>线路简介<<
醉人果香沁人脾,瓜果丰收等你来,感受浓厚乡土气息,摘时令鲜果,享丰收喜悦,览诗情画意,品特色美食,观云海落日,赏璀璨星空。载上家人、朋友、宠物,带上帐篷、美食、音乐,感受久违的回归,体验“天为罗帐地为毡,满天星斗伴我眠”的惬意,把那些搁浅在秋日时光中的往事一一拾起。
>>行程线路<<
窑房村 → 石榴公园 → 落日岛Glamping → 过桥米线小镇 → 月栖湾 → O2农场 → 西北勒大丫口观景台
浪漫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夜市寻味之旅
>>线路简介<<
想要感受一座城市的灵魂,夜市是你的好去处。夜幕降临、烟火升腾,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亲友相伴,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摊铺。摊位各具特色,品类丰富,从手打柠檬茶、咖啡、啤酒精酿、烧肉到手作、饰品、玩具、休闲娱乐等一应俱全,让蒙自的夜晚缭绕着浓浓的烟火气。
>>行程线路<<
过桥米线小镇 → 南湖荟 → 大树寨夜市
主要景点介绍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
位于蒙自市草坝镇碧色寨村,西临风景秀丽的长桥海,东靠绵延挺拔的犁耙山。云南最早的铁路滇越铁路(国内段称为昆河铁路)和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在这里交汇,这里是《无问西东》《芳华》等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也是赫赫有名的网红拍照打卡地,由大通公司、寸轨机车库、法国员工宿舍、水塔站房、哥胪士旅馆、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等众多历史遗迹组成,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十八怪里“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的说法就源于滇越铁路。斑驳的黄墙红瓦、静止的法式挂钟、绵延天际的铁路轨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这里的每一处断垣残壁都尘封着一段或浪漫,或辛酸的陈年故事。今天到碧色寨,仍能体验百年前的旅馆、咖啡,穿上旗袍,在轨道上拍摄一组复古写真。守望百年时光,碧色寨不仅是一个火车站、一个村庄,更是蒙自市、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的一个历史烙印。
碧色寨 蒙自市文旅局提供
西南联大分校旧址纪念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
位于蒙自市中心南湖边上,一栋典型的法式建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原为哥胪士洋行,1938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迁至蒙自,这里用作老师和学生的宿舍。在此期间,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罗庸等多位国学大师在此汇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主自由思想。馆内再现了当时的课堂、学生们的学习场景、闻一多先生的简朴住所、简陋的学生寝室以及其他很多温暖小细节,形象地诠释了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游客中心可以品鉴地道的手冲咖啡,鉴赏购买精美的联大文创产品。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在蒙自南湖畔开业,是致敬西南联大精神的一盏灯塔,蒙自从此多了一个在全国堪称惊艳的文化地标。建筑师将南湖的标志性建筑灰砖钟塔,改造成一座内部有旋转楼梯的诗歌塔。书店一面朝向南湖宽阔的水域,登上观景长廊,可以眺望散落在南湖周边,包括哥胪士洋行、法国领事府在内的联大旧址。书店还承担公共图书馆和文化客厅的功能,不时举办围绕着西南联大和各种主题的文学活动。以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为中心点,1000米为半径画一个圆,西南联大的校舍以及师生们活动的轨迹都包含在里面。在一刻钟之内就能囊括当年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圈。诸多学者、作家、艺术家及文艺青年从全国各地赶到这来打卡。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
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又称周家宅院,位于文澜镇武庙街,为民国五年蒙自富绅周柏斋所建,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宅院,是滇南地区中西建设技艺交融的典型代表。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是由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热衷收藏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音乐家、文化学者、科学家、高级技术手工艺者及国内外收藏人士共同发起创建的一家私立公益博物馆,是一座专题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类博物馆,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推行中华美德,普及爱国教育,同时便于广大市民亲切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传承。
原西南联大女生宿舍听风楼
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
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
王家宅院 蒙自市文旅局提供
王家宅院 蒙自市文旅局提供
王家宅院 蒙自市文旅局提供
·王家宅院
在蒙自老城的热闹处桂林街有一处传统的建筑,是当年开航空公司的王维玉的住宅,“王家宅院”现在活化为公共文化空间。里面格局依旧,走马转角的四合院,雕花门窗,仍是古意盎然。宅院内有茶点供应,还可以选购文创品,在这里品茶,可以把闹市的喧嚣弃之门外,如果执一书卷,60多年前蒙自的“静味”油然而生,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自我。
·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
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是蒙自海关旧址之一,位于蒙自海关路。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并正式开关,是近代云南第一个海关。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于2017年5月建于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旧址内,对外免费开放,它真实再现了当时海关通商的历史情景,讲述了大清邮政总局的成立以及西南联大蒙自分校驻蒙办学的历史,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河州博物馆 图/郭松涛
红河州博物馆 图/郭松涛
·红河州博物馆
坐落于蒙自市州级行政中心西侧,国家级二级馆,陈列设计以民族文化为主线,兼顾地方历史、红河州博物馆人文景观等内容。共有三层:一楼是奔腾图强的红河,主要由序厅和中庭组成;二楼是和谐多彩的红河,主要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三楼是古老神奇的红河,主要展示史前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书画、锡文化和近代史,共有六个展厅,属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蒙自烈士纪念馆
位于蒙自市锦华路,系“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河州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基地”和“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清晰准确的历史脉络、丰富的文物史料、新颖的场景设计、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陈列展示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征粮剿匪、抗美援朝、边境作战中,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位于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8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共云南一大在蒙自查尼皮召开,为云南省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点燃了云南革命的星星之火。会址所在地查尼皮村是一个汉、彝、苗三族杂居的山村,如今这里是一个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90多年过去了,隐藏在查尼皮山间的茅屋依然向世人诉说着红色故事。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被评为首批“中国红色地标”。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又一批党员,在这里瞻仰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南湖公园 图/赵向荣
·南湖公园
了解蒙自,必从“滇南明珠——蒙自南湖”开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蒙自南湖风景区几经修建,现已形成了以南湖为中心,拥有50多个景点的集园林名胜、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滇南旅游胜地。南湖一年四季碧波万顷、岸柳成荫,沿湖内外古迹景点众多、风光涟漪,萤声遐迩。主要的建筑有雄伟的瀛洲亭,为六角三层重檐,檐角、亭顶铺琉璃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檐上挂有风铃,铃声悦耳。矗立于碧水之上的揽胜楼画桥烟柳,连接四岛,犹如蓬莱仙境,高悬楼上的牌匠上红底金书“揽胜楼”三字,出自书法名家杨修品之手,其书法道劲雄浑,为揽胜楼增添光彩。登楼远眺,青山碧水尽收眼底。西景区地带较为宽阔,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以及桂堤、菊圃、荷塘、水榭等建筑和景点。湖中心菘岛上的花木,枝繁叶茂,其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因有文人学士常来相聚,吟诗作赋,攻读诗书,又有“学海”之称。云南著名的过桥米线传说就起源于此,是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南湖公园 图/梅冰
·绿翠潭
绿翠潭位于红河与南盘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南侧海拔2106米的峰如梳篦的木梳坎大山半腰,古藤缠绕,奇树参天,形成群山抱碧玉的奇特景观。这里人迹罕至,藤走峭壁,古藤在怪石上任意攀爬,随体附形,龙腾蛇舞,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像。绿翠潭风景区集中分布着1万余亩距今2亿多年前与恐龙共生的植物活化石——桫椤,系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约3千亩的红河苏铁、多岐苏铁,亦是国家珍稀保护植物;还有董棕树等多种热带标志植物。景区内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溶洞景观,景象奇特,洞中有洞,幽暗深遂。绿翠潭水深不可测,至清至纯,终年不涨不落,随天时变化呈不同的光影景象。至今为止,水有多深,水从何而来往何处而去,仍然是难解之谜。
绿翠潭
绿翠潭
长桥海
窑房村
窑房村
窑房村
·长桥海国家湿地公园
以蒙自长桥海天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云贵高原典型的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以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丰富的滇东南湿地生态文化,独特的彝、苗、壮等民族风情文化为内涵,成为多元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夏季这里“海”天相接、水波潋滟,湖风拂面,好不凉爽。冬季,这里是红嘴鸥、钳嘴鹳、秃鹳等珍稀候鸟的迁徙地,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驻足地。
·西北勒大丫口观景台
西北勒大丫口观景台位于蒙自市西北勒乡大丫口村,站在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蒙自市区,视野开阔,景色壮丽。同时,西北勒的冰糖心苹果闻名省内外,在苹果收获的季节,沿途的苹果园可入园采摘,也可以在附近的农家乐休闲娱乐。
·窑房村
窑房村位于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扎下社区,是一个以壮、汉、苗、哈尼族融合居住的村庄。村子以立体墙画、特色小吃、民族民间文化技艺展示等内容为特点。一墙一风景,一墙一文化,描绘着乡村振兴的靓丽景致。窑房村以能烧出品质上乘的青红砖瓦而得名,如今除了墙绘,村里还融入青红砖瓦元素,设置乡愁技艺展馆,让村景更有民族气息和文化内涵。
西北勒大丫口观景台 图/王小菠
·过桥米线小镇
过桥米线小镇建成于2018年,位于蒙自市的西南方向,毗邻新安所古镇,距离蒙自市城区4公里,是一座集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于一体,集特色饮食和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小镇。蒙自作为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在米线小镇吃一碗地道的过桥米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石榴公园
紧挨着过桥米线小镇的石榴公园建成于2016年,占地面积46亩,公园以诗化园林为设计理念,园区建筑为中国传统园林式风格,楼、台、亭、阁、榭、廊,辅以名贵树木、花草,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古色古香,清新典雅,是石榴文化、石榴科普、楹联牌匾等集中体现的景点。每年8~9月份石榴丰收的季节,园里的石榴树都会结满丰硕的石榴,美不胜收。
过桥米线小镇夜景
石榴公园
石榴公园
图/沈阳燕
·尼苏小镇
因原居住村民98%为彝族,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故起名尼苏小镇,是蒙自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尼苏小镇是一个集彝族文化传习、尼苏特色餐饮、彝族服饰文化、饰品购物、民居客栈、特产直销、水上娱乐等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特色小镇,有鱼鳞片吹奏、彝族手工刺绣等浓郁的民族文化。
尼苏小镇
尼苏小镇
·落日岛Glamping
位于蒙自石榴公园内,是一个适合亲子遛娃、朋友聚会、公司团建的精致露营地,20000平方米超大区域可放风筝、踢足球、玩飞盘、搭帐篷,提供孩童玩沙,成年人吹着晚风来顿烧烤、小酌啤酒,适合拍各式“大片”,蒙自露营打卡新地。
·月栖湾
一个隐藏在雨过铺大屯海边拥有20亩广阔草坪的唯美营地,如它的名字月落而栖,淳朴浪漫。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日落月栖的浪漫,邂逅晚霞云海的美景,可以尽情地寻一方天地、搭一块天幕、撑一顶帐篷、享一桌美食,约上三五好友或带上家人,把生活调到自己喜欢的频道,在微醺的时光里仰望天空从霞光色陷入静谧,月亮缓缓升起,星辰触手可及,在草地上捕捉理想生活的“萤火虫”。
O2农场
图/沐小春
O2农场
·O2农场
位于蒙自市北平村北,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着优美的碧色寨和长桥海。农场始建于2017年,占地总面积达60多亩,是以生态观光和自采水果、花卉植物认知为特色,结合生产、生活和绿色生态,融合休闲观光、露营、现代科技、田园景色、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场。
南湖荟
南湖荟
·南湖荟
南湖荟是蒙自城市“一站式购物,一站式休闲,一站式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购物中心,建筑风格现代摩登,周边众多小店潮人聚集。“南湖荟·第壹城”涵盖南湖第壹MALL、南湖滨水金街、南湖摩登广场三大商业空间,现已进驻常驻稳定客流的永辉超市、喜悦国际影城、苏宁易购、天空之城四大主力店,时尚品牌屈臣氏、安德玛、麦当劳、LEE、VANS、名创优品、天梭强势进驻,众多品牌的入驻满足了不同顾客的生活需求。
南湖荟
·大树寨夜市
作为最接地气的蒙自打卡点,大树寨夜市是一个集美食、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夜市。这里可以买到两元钱1只鸡脚、十元钱5个烤生蚝、一元多1斤的鲜嫩黄瓜……除了美食琳琅满目,这里还有精致小巧的“网红餐房”、各种彩灯装饰,特别适合拍照打卡。服装、盆景、水果、蔬菜、冰饮、小吃……每当华灯初上,大树寨夜市人头攒动,烟火升腾,非常值得一逛。
图/张坤
图/张坤
图/沐小春
图/沐小春
自在人心 理想家园
Leisure
“蒙自北拓,个旧东进,开远南扩,最终,在滇南形成一个面积超过卢森堡、新加坡等31个国家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滇南中心城市。”这番豪情壮志的向往和规划,一直是红河人的理想。近年来,按照促进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目标,红河州打破三市界限,滇南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1.6平方公里,弥蒙高铁开通,绿美蒙自建设,让这个城市越来越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蒙自的生活底色是满满的松弛感。”但这不代表它不能干事创业,要美好生活,更要有物质基础留住美好生活,说到底,宜居的定义,无非是一个城市最终能留下人。无论是从小坚守小吃摊的大爷大娘、一边做教授一边开咖啡店的夫妻、初来乍到研发果酒的“海归”、经营迷你农场的年轻妈妈,大家都能找到“卷事业,不卷生活”的平衡点。蒙自的今日与未来,正被无数这些心甘情愿融入蒙自的“新移民”们用热情点燃,也许你渴望的诗和远方,正在蒙自!
新老三条铁路并行 图/胡艳辉
活力无限 一小时经济圈
翻开地图,你会发现蒙自处于辐射国内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两大“扇面”的交汇点和昆(明)河(内)国际经济走廊的中心节点,是滇中经济圈通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十字路口,是云南3大区域物流中心之一,是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的“腹地”。随着RCEP协定的签订、“一带一路”建设、中越经济走廊建设等国家开放战略的推进,蒙自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正在凸现。
1910年起,蒙自就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昆河米轨铁路、个碧石寸轨铁路和玉河普速铁路、弥蒙高铁的交会点,蒙自市成为全国仅有的寸轨、米轨、普速、高速铁路并存的城市,4条铁路纵横延展,见证了彩云之南的沧桑巨变;铁路技术日新月异,也带动城市的发展与日俱进。
红河高铁站
2022年12月16日上午,全长106公里的弥勒至蒙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弥蒙高铁北连南宁至昆明高铁,南接昆明至河口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出境至东盟国家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云南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了有力的运力支撑,从此,蒙自连接昆明、河口口岸等地的1小时经济圈正式达成。
铁路的传奇,伴随着蒙自完成从边陲小城到滇南中心城市、从过桥米线之乡到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从“蒙自大坝”到“国家门户”的华丽转身。如今,从中老铁路、大临铁路到弥蒙铁路,一个个国际大通道建设让“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正转变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枢纽和前沿。
高铁所带来的人流、物流高频次流动,不仅改变沿途群众的出行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在对外开放中产业链、供应链的提档升级。
而蒙自的产业集群,也将从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丰富和拓展到建筑服务业、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过桥米线产业,形成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黄花风铃木 图/马秋菊
便利便捷 一刻钟生活圈
“崇文尚德 开放包容”是蒙自的精神,代表了蒙自对城市品质和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也是城市管理者的共同心声。
清晨,在蒙自市明珠路州级行政中心的站台上,公交智能电子站牌显示的公交车辆实时信息,帮助匆匆赶路的上班族选择了便捷的出行方式;上午9时,在升级改造后环境舒适的农贸市场,各色优质食材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周末傍晚,三五好友相约,不管是到米线小镇的大碗集市还是南湖荟商业街,蒙自的各色餐饮总能满足不同人的味蕾;想静下来看本好书,不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更不需要多花钱,在社区书屋就能享受到丰盛的精神盛宴……这一切,都润物细无声地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和福祉。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南湖公园、启园、文澜公园等一批公园、绿道的新建,让亲山近水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触手可及;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6万余群众点亮“安居梦”,人均医疗资源量位居全省前列,教育更优质、更均衡、更多元;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区域商圈提档升级、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升,市域协同、市区融合、城区蝶变、乡镇换颜的立体画卷正在蒙自徐徐展开。
图/沐小春
北京路的蔷薇 图/马秋菊
天马路的蓝花楹 图/李星
蒙自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
创泰地产精品小区
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行走在蒙自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新变化。街道干净清爽、车辆停放整齐有序、菜市场整洁卫生。垃圾桶、路灯、公厕、直饮水机等公共设施都有了各自的“身份证”,拿出手机,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能上报实时情况。蒙自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大厅内弹窗显示具体位置及编号,调度员立即通过系统搜索距离该地1公里内的工作人员前往解决问题,“随手拍”参与社会治理已成为蒙自市民的新风尚。
蒙自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内,“城市眼睛”正在实时监控,“城市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城市神经网络”延伸至各个角落。“城市眼睛”通过天眼+无人机AI监控,对城市设施、交通、自然资源实现全域感知,自动识别城市管理顽疾;全域调度、闭环调度使得“城市大脑”的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城市建设到精细化管理,蒙自无一不让市民感觉到幸福指数的逐步提升。
从社区链接贴心服务
从舒适度来讲,便民生活圈以“便民”为先,衣食住行缺一不可。蒙自紧扣“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聚焦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无围墙”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小区问题等9大专项整治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66个、建成保障性住房9291套。目前,市政道路达417公里,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1%。打造全省首个就业服务新载体“建设者之家”,有1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蒙自建设者之家”在城市扎下了根。
一批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实现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卫生所等全覆盖,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办事、就医、休闲,更促进了蒙自商贸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链从特色化、多元化等各方面逐步完善,更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市民”和“老蒙自”一道感受城市脉动,到一城谋一职、安一家。
全州首个城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全省第一个“中小微企业之家”、全州首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湖畔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内,“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员声情并茂地讲解那段烽火岁月;双河社区的华光老年幸福食堂热闹开餐,老人们吃着可口的饭菜;千福园小区新建了图书室和休闲娱乐设施,外墙的生动墙画妙趣横生……漫步蒙自街头,宜居乐活始终是一项赓续前行的“耐力比拼”,更是一场绵延发展的“幸福接力”。
大隐于市 生活在“蒙自园林”
毫无疑问,一座城市的发展,首先都以地产为风口项目。蒙自作为云南通往东南亚大陆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纯净的自然资源,加之丰富的人文遗迹,不仅使旅游业如火如荼,房地产市场也潜力巨大,已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内租房、购房的热门地区。
在省内地产界老牌劲旅以及各路新锐开发商的发力下,蒙自城一天天地变大,一天天锦绣多彩。配合区域发展战略,蒙自在城市转型升级方面下了工夫,不仅为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了各种税收、贷款和政策等方面的指引和帮助,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蒙自将完成物业管理100%全覆盖,打造100个智慧小区、100个高质量特色住宅示范小区、100个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0个50亿示范企业、中高端以上地产公司达70%以上。蒙自市民“离山更近、离水更近、离花草树木更近、离健康更近、离品质生活更近”的追求正渐渐成为现实。
图/德曼斯
根据“一城两廊,一心两海,三区九片”整体格局,蒙自市注重引领地产项目合理布局和建设学校、医院、公园、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各级部门认真编制实施道路交通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等行业专项规划。科学编制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序控制土地投放和开发项目建设进度,精心研究制定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德曼斯
目前,蒙自市新开发的住宅小区,都已按要求建设与开发规模相匹配的社区用房、养老服务用房、文体活动场所、公共卫生间、生鲜超市、物管用房、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文化有阵地、娱乐有设施、健身有场所、活动有保障。在城市管理方面,蒙自则充分用好“智慧蒙自”“房管云”等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以智慧蒙自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智慧小区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水平。新建房地产项目,均已全面建设智慧安防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并积极推广智能电表、水表、气表等智能化设施,提升住宅小区智能化水平。
从蒙自城心脏南湖周边的世纪花园、红竺园、南湖广场、蒙城名洲,到西南方向的俊豪·中央大街、州公务员小区、南湖花园及双河小区、文翠小区一带的商品房和自建楼房,到瀛洲河畔、金色碧海、君悦天下、创泰·御翠湾、塞纳公馆、洲际华府,以及最近几年交付的南湖荟·第壹城、富平·九龙湾、七彩滇南·第壹城、西湖1901、金茂首府、天佑·璟玥、云间阙府、听蓝半山、九樾壹号、富平·名贵园、林雲·凤凰城、南湖花园二期……日趋主题化、风格化和景观化、休闲化的住宅小区,以及不断现代化的市政设施、陆续铺就的园林式道路,使蒙自俨然成为园林现代都市。不断升级的房地产实现了人口输入,让蒙自市区的常住人口迅速增长,人气急剧升温。
图/LY
社区读书会
龙舟赛 图/佴斌
圆梦骑士骑行活动 图/佴斌
为充分发挥蒙自“北回归线第一城”的独特气候优势,打造“避寒避暑胜地,养老养生天堂”独特品牌,蒙自市坚持公园式城市开发,下一步还将打造开发一批集养老养生、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项目,吸引更多州外、省外有养老需求的人到蒙自置业、生活。依托碧色寨、过桥米线小镇、尼苏小镇等资源,蒙自市开发涵盖住宿(包括普通酒店、分时度假酒店、第二居所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会议接待等功能的综合性地产项目的潜能巨大。同时,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机构,打造一批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谋划一批优质体育项目,打造居住与运动健身互相配套的复合型地产,也将为蒙自地产业进一步引进发力空间。
图/LY
如今的蒙自,无论是住宅区,还是城内城外的公园区,都在朝着水景、林景的景观式、休闲式方向迈步。“人在城中,城在园中,而园则在山水之中。”空气清新,绿树成林,鸟鸣不绝于耳。社区间亭台水榭、健身娱乐设施、健康步道、羽毛球场、休憩椅凳等一应俱全,令人扫去一天疲惫。越来越多的小区无围墙、无边界,以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体系,把园林景观与生活社区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市民被簇拥在蓊郁苍翠的林海间,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祉、更多的自然惬意。
蒙自市人民医院护士正在工作
着眼细小 居住更有温度
蒙自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拥有2100余年建县史。近20年来,蒙自完成从小县城到滇南中心城市、从过桥米线之乡到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从“蒙自大坝”到“国家门户”的华丽转身。随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逐步成为现实,蒙自已汇聚起城市共建的磅礴力量。
医疗让群众更有“医”靠
十年间,蒙自卫健系统累计投入了11.13 亿元,先后实施了蒙自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二期、市妇幼院等一批医疗机构的新建、改拓建项目,加之滇南中心医院的带动及辐射,开远、个旧、建水等地的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等互为依托,区域诊疗中心建设逐步完善,城际间“一小时医疗圈”、城区“十分钟就医圈”、农村“半小时就医圈”基本形成。市民从“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转变。蒙自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逐年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大病救治工作做到“应治尽治”,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服务做到“应签尽签”,“患者不动医生动”百姓在家就能看病已成为常态,健康蒙自的格局基本形成。
老百姓不仅希望看得上病,更希望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十年来,全市编制内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优化提升,有效支撑蒙自市卫生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蒙自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6个,执业(助理)医师2155人,注册护士3505人,床位4708个,人均医疗资源量位居全省前列。仅城区内,就有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和红河州妇幼保健院、蒙自市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蒙自市人民医院通过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流程、提高服务品质,使医院不仅仅是患者看病就医的地方,更成为蒙自的一张文明名片。
教育让孩子“阳光普照”
随意走进蒙自市的任何一所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浓厚的创建文明城市氛围。在这里,既有“润物无声”的校园环境,又有“有声有色”的特色活动,更有“文以化人”的时代主旋律。
近年来,蒙自紧紧围绕“滇南教育中心”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重环境,促育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补齐民生服务短板,一批批新建、扩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学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极大地方便了住宅小区业主、进城务工子女的适龄儿童、青少年就近入学,为群众解决了“入园难”“读书难”的问题。
立德树人兴教育,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蒙自市针对少数民族及随迁流动人口子女,在多所学校开设了大量兴趣课程,组织民族特色活动,建立学生社团,聘请专业的辅导老师为同学们提供指导。老师成了同学们的知心好友,学校成了孩子们的家。启智润心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让全市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公平教育的阳光雨露”,蒙自市始终贯彻落实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与智能培养的教育理念,实施“名校带动”战略,采取整合、协作等方式,由城区名校辐射带动薄弱学校,复制名校管理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加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百花齐放香满校园,赋能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十年间,蒙自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有效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
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蒙自人口素质和城市文化程度的提升。目前,蒙自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1.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00%,劳动力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高质量教育惠及每一个家庭,为滇南中心城市建设注入了不竭的人才动力。
红河州第一人民中学
红河综合保税区
红河综合保税区
投资未来 耕作希望的田野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繁华,在于它的发展,更在于它的年轻活力。在蒙自,绿色食品牌、对外开放牌、文旅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与投资人聚集。
作为种植面积全国第四、产量全国第二、出口量全国第一的石榴主产区,蒙自创造了全球独有的“果园在城中·城在果园中”的绝美景观。已形成种植面积14万亩、年产量36万吨、年产值12亿元、10万余人直接受益的发展态势。如今,在蒙自市新安所的石榴冷链物流园区,每年产季3条流水线马力全开,分拣好的石榴被贴上可溯源商品条形码,在一天之内就能运往全国各地。2006年,张跃伟牵头成立了蒙自第一家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先后在天猫、京东注册旗舰店,使蒙自石榴逐步走上了一条“产、供、销、加工”一体化道路,打造全程追溯、智能监控、标准化管理、数字销售的智慧农业平台。他的儿子张显从国外留学归来之后,除了跟随父亲不断提高果品品质,还把百年古树石榴上市的发布会开到了北京和上海等地,成功实现了蒙自石榴的品牌溢价,带动农户增收。
蒙自石榴公园
蒙自石榴文化展览馆
和张家父子一样,立志在蒙自扎根创业的人还有很多。“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一千多年前唐人煮茶、饮茶的画面让人悠然神往,而秦晓绍则在蒙自市龙谷湖畔(五里冲水库),重现了这一风雅场面。
图/沐小春
图/沐小春
哈尼族水碾茶生态茶园 图/秦晓绍提供
作为哈尼族水碾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秦晓绍认为:“哈尼族早在1300年前就发明了水碾,利用高山流水作动力来碾稻谷,之后又用水碾揉制茶叶,将茶叶中苦涩味去除,还原茶叶的醇厚与甘甜。”每到茶叶采收的时节,他不仅带领农户通过晒青、水碾揉茶、发酵、炭火烘烤等数十道工艺制作高品质茶,还引导游人纷纷走进茶园,指导大家体验采茶之乐,感受非遗茶文化。
烧烤、露营、聚会、桌游、旅拍、亲子游怎么选?小孩才做选择,成年人——“我全都要”。在蒙自有家名为“O2”的农场持续火爆,吸引了众多网红博主、游人前来打卡拍照,农场的主理人邹小雨看起来文文弱弱,却用她的辛勤汗水培育出一个巨大的花园。“O2是氧气的化学式,氧气则滋养着世间万物,希望大家来到O2,能够体会亲近大自然的快乐,也感受蒙自休闲放松的生活方式。”
既是西南联大咖啡馆的咖啡师,也是红河学院的教授,宣宏宇对自己的跨界身份非常满意,他一直认为,在历史纪念馆中品鉴咖啡,既是“慢下来体会历史”的机会,更是一次文化之旅,在小店里,能触摸复古自行车,也能听到他弹钢琴唱西南联大校歌。咖啡、文创、100年前的地砖……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奇妙的融合,很多游客都愿意在这里喝一杯手冲咖啡,好好和宣教授聊聊天,听他讲讲西南联大那些尘封的故事,以及他的人生阅历。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对城市更有为。不同的人,在蒙自有不同的轨迹,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蒙自找到了自己最舒适的状态,也用青春去浇灌着这座城市。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人踏上这片土地,延续更多奋斗的故事。
未来 想象力满分
Future
蒙自是一本厚厚的史书,翻开之后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它先于昆明对外开放,一度成为云南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随着滇越铁路的通车,它变身为水、陆运的中转码头,进入了最繁荣的全盛时代。随着红河州府迁至个旧,这座曾被西方工业文明选择的滇南大城,脱去了历史车轮带动的种种传奇外衣,重新变成了安静的小县城。2003年,蒙自再次成为红河州州府,政府重新进行规划建设,使蒙自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绿水青山映坝子、碧水蓝天的大地园林景观,成为西部最具特色的绿化之城,加上美誉国际的过桥米线及滇越铁路留下的文化遗产,这座北回归线上的城市迎来重生的曙光。新时代造就蒙自人民的新生活,千里边疆一日还,今后,蒙自将成为通向大海、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驿站。
如今,蒙自市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区位优势、枢纽优势,努力建设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滇南地区对外开放先行区。在机遇面前,蒙自开足马力,从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构筑开放通道;做大做强产业,夯实开放支撑;推动市区融合,用好开放平台;招百商兴百企,培育开放主体;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开放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滇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数智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校地合作、金融创新、国有企业改革、融媒体改革等成效凸显,走出了一条具有蒙自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记得电影《长安三万里》里有一句台词:“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诗歌”是“长安”的种子,即使长安在中晚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天子九迁等变数与浩劫,但诗歌仍然流传下来,文化在,中华就在,盛世“长安”就会一直谱写新的华章。
今人不见古时月,但今月曾经照古人。滇越铁路、西南联大、查尼皮,还有那一个个曾走进蒙自、爱上蒙自的先贤们……细数蒙自的一张张名片,他们也如同一颗颗种子,种在了蒙自的大地之上,和“长安”一样,蒙自也变成一轮心中的明月,代表着一种意向、一种精神。无论人在何方、漂泊何处,都向往敲开“长安”的大门——那是通往自我抱负实现的阶梯,也是通往安放理想和远方的归属。岁月蹉跎,几经沧桑,变的是时代洪流,不变的是这片热土立于天地间的傲然与豪情。带着这样的精神,蒙自,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时代,它曾有过共和国苦难的缩影,也回荡着一个盛世的气运,寄托了一种自由、进步,美好而温暖,在辉煌时没有迷失,在低谷时没有蹉跎,勇于正视过去、更勇于超越现在,这正是我们文明永续的脉搏,也是你我心中永恒的理想家园。
碧色寨寸轨铁路 图/李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