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3-10-17肖益坚
书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作者:宫福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0628-3
出版时间:2022 年12 月
定价:99 元
思政教育作为培育合格现代化青年人才的重要环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宗旨,从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价值理念等多个维度对青年学生进行熏陶引导,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综合素质良好的现代化青年人才。但长期以来,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太过强调政治说教,一味灌输伦理道德规范,忽视对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关注与满足,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缓慢。基于此,本文深入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开展情况,以期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思政教育工作效能。由宫福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演进逻辑,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人文关怀对于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的重要价值,并展开论述了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化解方式与改进策略,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全书囊括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并对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简要介绍了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该书的整体框架。第二章从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出发,针对思政教育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论证分析,清晰阐明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第三章从历史发展维度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演进历程,并立足时代背景,阐述了当前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第四章立足人文关怀视角,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五到七章分别阐述了人文关怀增强思政教育实际效能的理论基础、自然社会价值及实践路径。
结合该书,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开展的一种工作手段,注重个体的心理与情感需求,通过关注个体成长发展的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情感关怀等,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认可自身价值,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心理状态。对思政教育而言,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够赋予思政教育工作更多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在诉求和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拓展思政教育维度,融入人文关怀元素。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以理论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单一的言语说教和理论阐释,让学生被动接受枯燥晦涩的政治理论知识、哲学思想文化,呈现出形式化、片面化倾向,教育内容逐步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现实发展需求,思政工作者难以深刻感知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状态与情感特征,无法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疏导。对此,学校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心原则,充分重视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他们不仅要认真完成学业,而且要应对各种潜在的社会关系,逐步萌生出对人生社会问题的各种思考,并搭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此时,思政教育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多样化,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带给大学生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其学会探索自身的精神世界,感知自身的情感变化与情感需求,从而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应对。这样能够帮助思政工作者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赋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自觉认同思政教育,提升工作实效性。
第二,加强心理疏导,创设良好的人文关怀教育环境。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与诱惑,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同时受到就业、学习、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此,思政工作者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和交谈,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使其学生克服负面情绪影响,以理性视角来看待各种问题,减轻心理压力。同时,思政工作者应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工具,从社交平台和校园网站中收集学生的动态信息,生成直观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模型,科学监测学生动态,理性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寻找相应的原因,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此外,加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过程,应从校园环境出发,组织富有人文关怀特色的校园活动,并建设人文性较强的校园建筑、雕塑及其他设施,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净化,获得思想价值观与精神理念上的升华,达到良好的人文关怀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