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3-10-17王亚航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澳门集群大学

王亚航,张向前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院,上海 200233;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14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这足以证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正确且必要的。一流大学是技术、人才和知识的发源地,往往能够支撑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过去,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还是二战时期的美国均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国家崛起的背后都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大学做强力支撑。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并开启一系列的建设工程,例如中国的“985 工程”、德国的“卓越大学计划”、日本的“超级国际化大国计划”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一流大学扎堆现象越来越明显,形成了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如东京湾区形成的“中心+边陲”式大学集群、旧金山湾区形成的多中心互补式大学集群和纽约湾区形成的“多中心+轴线”式大学集群等[2]。近年来,上海和澳门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但是必须承认,中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中心-边缘”格局,处在中心位置的欧美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3],因此建设沪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大学集群绝对不能够脱离国际经验,但必须扎根中国办大学。尤其现阶段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只吸取国外办学经验已经不足以支撑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简单地模仿西方办学经验注定无法真正造就一批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4]。当下,如何建设符合时代发展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集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对大学的探索和建设远早于中国,并且所创建的大学为这些国家后来的崛起创造了条件。16 世纪中叶,意大利通过对教会学校和世俗学校的改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批大学,为意大利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随后,英国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开始重视科学研究,建立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使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5];18 世纪中叶到19 世纪中叶,法国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创建了巴黎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使法国成为了世界学术中心,为内燃机革命打下坚实的基础[6];19 世纪,德国在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后,大学开始了教学和科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创建了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等大学,培养了施莱登和施旺等一大批科学家,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创造了条件;之后,美国在德国的影响下创办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一大批大学,并在二战过程中集聚了爱因斯坦、氢弹之父特勒等大批优秀人才,使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并持续到现在[7]。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概念源自东方,中国是第一个提出“一流大学”概念的国家。早在1947 年,“一流的大学”这一说法就被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在《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提及并就如何建设一流的大学这一问题作出规划[8];随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一些大学也开始了此类的说法,但在较长时间内均停留在高校建设目标的层次上,未达到国家政策层次方面;直到20 世纪末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才正式将“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目标,也因此受到了媒体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9]。随着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国都加强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并将之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发展目标[10]。因此,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了各国研究的热门问题,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评估的排行榜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QS 世界大学排名、THE 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和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四大排名”)[11]。世界大学排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依据,周光礼等[12]认为不能脱离世界大学排行榜去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张毅[13]则对各个世界大学排行榜进行对比分析;然而Sabzalieva[14]认为,虽然“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式也是各种各样。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标准,不同学者拥有不同的看法,如袁广林[15]认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毛军发[16]认为被认可的一流大学一定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按照推动科技革命的要求布局未来、追求卓越;马陆亭等[17]认为建设一流大学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大学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谢和平[18]认为一流大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流人才并且一流人才应该是全面的人才。

在研究一流大学和如何建设一流大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一流大学集群进行研究。其中,欧小军[19]认为一流大学集群具有临近聚集性,即地理上靠近是大学集群的必要条件;陈先哲[20]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为教育集群的发展指明方向,教育集群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养料和动力,应该使产业集群与一流大学集群相融合,实现双赢;江萍等[21]则分析了高等教育集群有效发展的原因,并从顶层逻辑、核心逻辑和底层逻辑3 个层面对建设高等教育集群提出建议。

上述文献针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建设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集群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认为地理邻近性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条件,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从2020 年到2035 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笔者认为,在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之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将为大学跨区域合作提供便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将减少受地理邻近性这一条件的束缚,跨区域教育集群将会成为未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主流趋势。

2 沪澳协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意义

2.1 世界一流大学集群是未来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集群。通过对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东京湾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世界三大一流湾区都不仅是全球创新中心,还是世界一流大学集群中心。纽约湾聚集了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58 所一流大学;旧金山湾聚集了旧金山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斯坦福等20 多所一流大学;东京湾则聚集了东京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120 所大学,超过日本大学总数的20%。事实再次证明,世界一流大学集群是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撑点,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2.2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教育集群方式将会改变

在之前对教育集群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过程中地理上的临近性是必要条件;现实中的实践也是如此,无论是国外的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京东湾,还是国内的粤港澳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教育集群,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地理邻近性。的确,“集群”的文义解释就是集中在一起,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就应该将世界一流的大学集中在一起,这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教育集群的本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的本质就是校际合作,不同学校之间形成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和知识共享等关系,最终实现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世界一流大学集群的集是知识的集、人才的集和技术的集,而不必过多地强调地理上的集合。更通俗地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可以用木桶理论来解释:每个大学都有他的最长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要整合优质资源,找出最长板并将其拼成一个盛水最多的木桶,而不用关心这块木板来自哪里,尤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地理邻近性的优势逐渐减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5G、云技术、元宇宙等技术为木板的拼接创造了有利条件,跳出地理邻近性的限制将会是未来一流大学集群的发展趋势,未来世界一流大学集群一定能够达到“不集而群”的效果。

2.3 沪澳具有合作基础且具有形成教育集群的潜力

近年来,沪澳两地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在金融、旅游、会展等多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沪澳两地合作大多是政府之间的合作,产业发展并没有太多合作,没有对两地经济发展产生推动效果,这也是两地政府着急的地方。促进沪澳两地产业合作,加强沪澳经济联动可以从沪澳协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入手。首先,加强沪澳两地大学合作,建设沪澳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在沪澳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上促进沪澳两地教育集群和产业集群融合,鼓励上海企业和澳门高校合作、澳门企业和上海高校合作、上海企业和上海高校合作等,以沪澳世界一流大学集群为纽带,形成沪澳教育集群和产业集群交叉融合的态势,最终达到促进两地产业合作、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其次,上海和澳门分别是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一员,沪澳两地教育和产业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沪澳两地的创新能力、促进两地经济发展,还能够加强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创新联动和经济联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另外,选取上海和澳门共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上海和澳门拥有共同利益,共同利益驱动双方劲往一处使。无论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还是澳门推动经济转型,需要大学来提供支持,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沪澳两地的共同目标。第二,上海和澳门的高校拥有各自的资源优势,不同的资源优势能够为对方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相比之下,上海高校拥有更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根据2023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上海拥有世界排名前50 名高校2 所,分别是复旦大学(排34 名)和上海交通大学(排46 名),为上海培养人才提供摇篮;而澳门高校具有更高程度的国际化优势,根据2023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澳门大学的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的得分分别为100 分和98.2 分,澳门科技大学这两项的得分均为100 分,说明澳门能够吸聚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创新资源,在与国际沟通尤其是与东盟国家和葡语系国家上发挥桥梁作用[22]。同时,上海和澳门实行两种社会制度,两种社会制度可能会为沪澳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优势。

3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沪澳协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明确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世界认同的一流大学,不能脱离世界公认的国际标准,四大排名将全球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比较,为大学排名提供依据;更有价值的是,它们的指标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国际公认的标准。

3.1 THE 世界大学排名

THE 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的教育杂志《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该评价体系包含教学、研究、被引频次等5 个一级指标和13 个二级指标,考察范围广,详见表1[23]。其中,教学、研究和被引频次3个一级指标在该体系中权重占比均为30%,权重合计占比高达90%,足以看出该体系对这3 个一级指标的重视。

表1 THE 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

3.2 QS 世界大学排名

QS 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发布。与THE 世界大学排名相比,QS 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相对简单,由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师生比、教师人均引文和国际化5 个指标构成,详见表2[24]。

表2 QS 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

3.3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由美国的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and World Report)发布。该评价体系包括13 个一级指标且一级指标下均未设立二级指标,详见表3[25]。其中与学术研究产物相关指标的权重合计高达75%,例如出版、专著、学术会议等指标是直接对学术研究产物数量进行评分,而归一化影响力、总被引次数、前1%高被引论文等相关指标则是对学术研究产物影响力量化进而对大学进行评分。表明该评价体系在对高校进行评价时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产物相关指标。

表3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

3.4 ARWU

ARWU 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该评价体系与QS 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都比较简单,仅包含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和师均表现4 个一级指标和6 个二级指标,详见表4[26]。与以上3 个评价体系不同的是,该评价体系不包含定性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其中教师质量和科研成果的权重最高,均为40%。另外,ARWU 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科研成果指标和除科研成果之外的人才指标,与以上3个评价体系相比,其指标覆盖范围最小。

表4 ARWU 评价指标体系

3.5 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四大排名评价体系所包含的指标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标准。将其所包含的指标进行梳理,可将所有的指标归纳为声誉调查、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化程度和教师收入6 个一级指标和28 个二级指标,详见表5。

表5 四大排名评价体系指标汇总

对表5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四大排名都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重视学术研究和学术人才两方面。这一观点也与大多数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标准是一致的。所以,想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做好学术研究、拥有和培养世界一流学术人才是必要的。第二,THE 世界大学排名、QS 世界大学排名和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中都包含考察国际化程度情况的指标,虽然在指标权重设置上均未超过10%,但足以证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校在国际合作指标上得分一直比较低,这也有可能是ARWU 未设置该指标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全球化也形成了不可逆的趋势,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够更好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第三,四大排名对不同国家的大学评价时所使用的指标相同,没有针对性。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绝对不能“千校一面”。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国际标准加强学术研究、培养学术人才和国际化程度,但同时也要将中国特色加入其中。国际上,无论是新加坡的“世界顶尖大学计划”、德国的“卓越计划”还是日本的“COE 计划”(Center of Excellence,即卓越研究基地),这些国家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均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和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所以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模式永远无法建成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况且,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国情,这就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将中国特色之魂和世界一流之形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4 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正处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阶段,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均借鉴了当时其他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功的经验。关起门自己建设沪澳世界一流大学是不现实的,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是建设沪澳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能够加快沪澳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所以分析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现状,在沪澳高校与世界顶尖大学比较中发现不足是必要的。将QS 世界大学排名和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前十大学与上海排名前三大学、澳门两所大学的主要评价指标情况进行比较(见表6 和表7)。另外,借鉴冯倬琳等[27]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机制与成效评估研究”总报告中“世界顶尖大学组”,即世界10 所代表性高校,与“中国顶尖大学组”,即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前150 名代表高校,就相关具体指标得分进行辅助分析(见表8)。

表6 沪澳主要高校与2023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前十高校的比较

表8 “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世界顶尖大学组”的比较 单位:分

比较分析可见:(1)中国高校缺乏国际顶尖研究成果。首先,世界一流大学是高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发源地,所以能否被称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看其是否拥有国际一流学术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关注学术前沿,产出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对科技革命作出贡献,进而造福全人类。从现实角度出发,在2023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沪澳两地有5 所高校进入了世界前500 名,这对于参加评价的全球几万所大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却受到了一些质疑,主要因为这5 所高校没有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对科技革命未作出重要贡献。其次,根据QS 世界大学排名,师均引文数量越高则代表对研究成果的认可度越高,沪澳5 所高校这一指标分别为87.50 分和63.65 分,而QS 世界大学排名前十高校的平均分为93.17 分,可见澳门两所高校的差距较大。第三,学术声誉来自同行评议人的评审结果,更加看重大学是否有突破性的学术成果,而QS 世界大学排名指标得分显示,沪澳5 所高校的研究成果虽然得到了国际上一定的认可,但缺少原创性和突破性的国际顶尖研究成果问题仍然很严重。表8 的数据同样直接证实了这点,“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世界顶尖大学组”在权威期刊论文数、突破性研究论文数指标得分上存在差距,后一指标的差距尤其明显。最后,在引用方面,沪澳5 所高校与THE 世界大学排名前十高校均有很大差距。

(2)中国高校缺乏国际顶尖人才。教育的本质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人才的火把才能够达到燎原之势。目前,中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依然严峻,很少在前沿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如获得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是人才问题。根据QS 世界大学排名,在雇主评价这一指标中,世界前十所高校的平均得分远高于沪澳5 所高校,说明沪澳两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澳门特区的大学最为突出。同时,表8 中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世界顶尖大学组”相比,“中国顶尖大学组”虽然在人才培养指数上的差距相对于其他4 个指数来说相对较小,尤其在博士生研究生数这一指标上几乎追平,但是在学术大师这一指数上差距较大,而且在重大国际奖项获得者数这一指标上得分较低,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主编数这一指标上得分甚至为0。这些均表明沪澳5 所高校与世界顶尖大学在国际顶尖人才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缺乏世界顶尖人才问题依旧严峻,必须引起重视。

(3)中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世界上顶尖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以QS 世界大学排名为例,排名前十的高校有6所在国际教师比例与国际学生比例这两个指标得分均超过90 分,其中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这两个指标均为满分。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技术、知识的跨国界流动能够促进学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就澳门的两所高校来说,其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和师生比指标得分几乎都为个位数的情况下,师均引用平均得分却高达63.65 分,这与其高度国际化是有关系的。所以,沪澳想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国际化是必由之路。但是,上海3 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远低于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前十所高校的平均水平,其中国际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需要得到重视。因此,在沪澳共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澳门高校可向上海高校就国际化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4)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缺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应该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应该植根于本土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抱负。近代以来,西方在向世界扩张和侵略同时将学术和文化用英文的形式进行输出,严重束缚了被侵略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另外,西方长期以来是世界学术中心,现代大学制度均是根据欧美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想要完全脱离欧美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系统非常困难。近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发展的,必须承认学习西方先进经验能够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经常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将西方文化、学术和思想奉为圭臬,不加甄别地肯定与推崇,认为西方的技术是先进的,自己的技术是落后的,认为自己的创新永远赶不上西方国家。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看不见的“透明玻璃天花板”,误认为只有西方才有能力创新,从而形成错误的管理惯性。所以,沪澳协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考虑中国实际、扎根于本土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下简称“四个自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

5 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

5.1 提高沪澳一流大学科学研究水平

第一,加强沪澳高校合作,建设教育资源云共享平台。沪澳两地高校可以合力建设一个教育资源云共享平台,将优质课程、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等资源共享,使两地高校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进而提高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第二,加强沪澳一流大学与市场的联系。加强大学与市场的联系不仅能够帮助高科技企业解决技术问题,还能引入社会资本办大学;另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转变为财产,有利于促进其提高创新积极性。众所周知,澳门的支柱性产业是服务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亚洲第一,但自新冠疫情以来,澳门的服务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产业转型。澳门产业转型与高校合作是一个最佳选择,但是澳门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并且比较注重实用主义,学科设置滞后于澳门产业需求,因此,加大澳门高校和企业与高度市场化的上海高校合作是不错的选择。沪澳两地可以开展以沪澳协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主线、两地高校和企业交叉合作为支线的合作关系。加强沪澳高校合作,不仅能够促进澳门高校的学科创新和建设,还能够提高上海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沪澳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建设中,例如澳门企业可以在澳门投资建设沪澳研究中心、设立研究基金,吸引沪澳高校加入。这样,不仅能够将澳门多余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沪澳高校建设中,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同时沪澳高校也能够直接解决澳门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加快产业转型。第三,加强在基础科学领域原始创新方面的合作。解决“卡脖子”问题不能“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卡脖子”与“卡脑子”问题是一个有机系统,“卡脖子”问题的背后都是“卡脑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所以想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完成高精尖技术“从0 到1”的原始性突破,必须拥有强大的基础科学。这说明,沪澳一流大学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当下的实用价值,也要加强基础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合作。

5.2 加快培养国际顶尖人才

培养国际顶尖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沪澳培养国际顶尖人才要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建立沪澳人才库,深度挖掘人才价值。沪澳高校可以建立一个覆盖沪澳所有高校的人才库,尽可能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所有信息,例如课程成绩、课外竞赛结果、论文发表状况等,甚至可以包括人才的家庭信息。将沪澳人才档案数字化然后通过数字技术预测,找到那些真正有潜力人才并将其放在合适的研究岗位之上。第二,沪澳高校要加强学生校际交流合作。沪澳高校本来就是在两种制度下的高校,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例如,上海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创新方面更具实力而澳门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远高于上海高校,因此加强沪澳高校在学生校际交流中的合作才能充分利用沪澳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第三,大学要有大学的精神,不单单是指学术精神,更重要的是将人文精神与学术精神相结合。不仅要看到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灯火通明,还要听到麻省理工学院教学楼里传出来的钢琴声。构建大学精神,要打破“图书馆是用来学习的,宿舍是用来睡觉”的这种惯性思维,学校应该将图书填满大学的每个角落,建造更多可以学术讨论公共空间,让老师和同学能够随时随地看书、讨论,同时鼓励同学在课余时间走出宿舍去弹吉他、跳街舞,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丰富校园的人文气息。最后,要加强跨学科培养人才。有研究证明,20 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的比例已从36.23%上升到47.37%[28]。对于跨学科培养人才,沪澳高校可以在沪澳教育资源云共享平台中推出一些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选择和学习,并且鼓励沪澳两地企业在教育资源共享云平台上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该平台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

5.3 提高国际化程度

知识是无国界的,国际化对学术创新有着重要影响。第一,想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应该提高高校教师的待遇和留学生的补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方针,吸引更大规模、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第二,加强沪澳高校对留学生的联合培养。可以设立沪澳两地大学对国际留学生的联合培养项目来向上海高校进行国际生输入,解决上海高校国际化程度低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上海和澳门都是在全球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沪澳两地高校对留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顶尖人才来中国留学。第三,沪澳高校可以联合开设线上留学项目,让国际留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就能够学习到沪澳高校教师教授的课程,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经济的留学方式,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可以吸引国外已经在读大学生,将参与线上留学项目作为他们的第二学位选择;另外,沪澳两地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在国外建立实验室,供这些在线留学学生使用,也可将沪澳高校学生放到这些国外实验室中培养。

5.4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沪澳世界一流大学

沪澳想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清楚沪澳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不是要贬低西方大学,更不是与之完全割裂,而是对其客观认识。必须承认,现在欧美仍然是世界学术中心,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对西方大学加以模仿是必然趋势,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与模仿西方大学是不矛盾的,应该在模仿和追赶西方大学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沪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第二,必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体现国家意志,并不是大学完全自发的行为,所以沪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中国问题。最后,扎根中国文化。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扎根于本土文化,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澳门文化等融入到办学过程之中,同时要对上海文化和澳门文化进行协同创新,在吸收、传承、创新沪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学术文化、学术标准,坚定“四个自信”,杜绝学术自我殖民倾向和学术殖民主义,打破管理惯性思维。

5.5 促进长三角珠三角一流产业发展

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上海和澳门分别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沪澳协同共建世界一流大学能够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产业合作与经济联动。将一流大学与一流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产学研有机互动,需要沪澳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第一,提高市场化程度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要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根据供需关系确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成本,其中具有高创新能力的实验室匹配高市场价格,激发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欲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另外,在高度市场化的产学研体系中,高校研究创新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无用创新。第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在高度市场化的产学研背景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是对想要创新的企业的一种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伤了花大价钱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的企业的心,只有知识产权有了保障,企业才能够放心大胆地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第三,加大对沪澳合作研究机构的扶持。沪澳地方政府可以加大对沪澳合作实验室的政策扶持,比如降低沪澳合作实验室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的收入税,以此来促进沪澳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第四,鼓励社会资金办实验室,与高校实验室竞争。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在沪澳共建人才库中通过数字技术分析来选取自己的研究人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做到人岗适配,既能促进创新又能够有效培养人才。

6 结论

数字经济时代下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共享方式的改变预示着跨区域大学集群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经典的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发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主要包含学术研究、学术人才和国际化程度3 个方面;另外,通过沪澳高校与2023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前十高校以及2022 年THE 世界大学排名前十高校的比较,并结合“中国顶尖大学组”与“世界顶尖大学组”的比较发现,沪澳高校存在缺乏国际顶尖研究成果、缺乏国际顶尖人才、国际化程度较低和缺乏中国特色四大问题;最后,针对沪澳如何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具体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深化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标准的认识,结合沪澳高校发展现状和特征找准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发力点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澳门集群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澳门回归日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