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阳市旌阳区探索实施能繁母猪成本保险的经验

2023-10-17古学英吴周燕欧阳佚亭赖靖雯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旌阳区耳标保额

古学英,刘 琴,邱 玲,吴周燕,欧阳佚亭,赖靖雯

(1.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德阳 618000;2.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2019 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德阳市旌阳区生猪产能持续下滑,生猪存栏同比下降60%,其中母猪存栏下降56.3%。面对生猪产能下滑、猪肉供应偏紧、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严峻形势,为快速恢复生猪生产,旌阳区深入养殖企业、养殖场(户)开展调研,认真分析生猪养殖场(户)及养殖行业面临的困境,积极采取“保母猪保生产”的策略,在生猪政策保险的基础上探索出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旌阳模式”,破解生猪保险颈瓶,有效解决了养殖场(户)后顾之忧,提高了养殖积极性,快速恢复生猪产能,确保了猪肉产品的市场供应。

1 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旌阳模式”的内涵

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旌阳模式”指能繁母猪死亡时,凡同时购买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和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的养殖场(户),可以同时获得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赔付和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赔付,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场(户)能繁母猪死亡造成的损失,即能繁母猪成本保险保额等于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保额与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保额的加和。同时购买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的养殖场(户),按照“自愿申请”“先建后补”的方式申请保费财政补助资金,极大降低了养殖场(户)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了养殖积极性,有效防止了能繁母猪存量大幅波动,稳固了旌阳区生猪基础生产能力,确保了猪肉产品市场供应。

2 能繁母猪成本保险的具体措施

2.1 探索生猪保险新模式 2020 年下半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仔猪、后备母猪价格持续上升,为破解生猪养殖难题,突破当前政策保险瓶颈,旌阳区抓住“成本风险”这个关键,积极探索生猪保险新模式。旌阳区农业农村局主动对接辖区内保险公司,多次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的商会,并邀请保险公司到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进行实地调研,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德阳市旌阳分公司(以下简称“旌阳分公司”)达成能繁母猪保险商业性保险意向协议,创新推出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旌阳模式”(即:能繁母猪成本保险保额=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保额+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保额)。

2.2 科学制定承保方案 2021 年上半年,旌阳区农业农村局、旌阳区财政局及旌阳分公司开展市场、养殖场(户)、饲料企业等多方走访调研,掌握分析能繁母猪养殖关键因素及风险点。综合考虑能繁母猪市场价格、养殖成本、疫情风险等因素,参照生猪政策性保险承保理赔方案,旌阳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发改、财政部门及养殖场(户),多次协商,制定了能繁母猪商业保险保额3 000 元/头的承保方案,方案核定保费为240 元/头,养殖户自缴50%,区级财政资金补助50%,承保理赔参照政策性保险执行。能繁母猪商业保险实施后,能繁母猪成本保险保额高达4 500 元/头(即:能繁母猪成本保险保额4 500元/头)。

2.3 精心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为确保能繁母猪成本保险工作落地落实,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精心制定了《德阳市旌阳区能繁母猪成本保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试点区域、保费补贴品种、实施对象、资金来源、参保原则、试点期限、保险政策等相关事宜。相比新建养殖场、圈舍补助、金融支持等政策,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是直接对现有母猪与补栏母猪的补助,母猪死亡后叠加政策性保险可以实现50%以上的养殖成本补助,养殖场(户)消除了“想养不敢养,死了损失大”的顾虑,增强了恢复生产的信心,实现了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2021 年旌阳区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承保4 328头,覆盖104家养殖场(户)。

2.4 电子耳标“智能化”管理 为加强商业保险承保能繁母猪的管理,解决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封闭式管理与保险公司验标、核保、理赔之间的矛盾,凡是购买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的母猪,均要求佩戴电子耳标。佩戴电子耳标的猪只,通过专用仪器进行识别激活后,养殖场(户)通过软件平台上传相关信息并自动生成耳标发放、防疫检疫、生猪流转、生猪投保、生猪理赔等一系列数据,对生猪养殖进行智能化记录和监控,极大地推动了旌阳区生猪保险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目前,已在全区推行能繁母猪电子耳标全覆盖工作,及时准确地了解了旌阳区能繁母猪的基本情况,主动融入旌阳区发展数字农业的大趋势。

2.5 根据市场变化调节承保方案 2022 年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同旌阳区分公司在2021 年试点经验基础上,根据当年生猪养殖现状、能繁母猪市场价格及养殖成本,将能繁母猪商业性保险承保额由3 000 元/头调整为800 元/头,保费由240 元/头调整为139 元/头,仍保持养殖场(户)自缴50%,区级财政资金补助50%,叠加政策性保险最高可赔付2 300元/头。同时在德阳市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全覆盖政策支撑下,2022~2024年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保费实行全额财政补贴,养殖户不需要承担自筹部分,这也有利于能繁母猪商业保险工作的推动。

2.6 强化要素保障 自2019 年非洲猪瘟以来,区级财政每年预算300 万元资金用于生猪生产稳产保供政策支持,为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财政、农业、保险、乡镇等多部门通力配合,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及时反馈和协调沟通相关问题,共同推进能繁母猪成本保险工作。

实施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强力补充,构建起生猪养殖的“双重保护”机制,全面提振了养殖信心,是推动生猪产能回升的坚实保障。

3 能繁母猪成本保险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力度不够 保险公司没有及时将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政策宣传到位,部分养殖场(户)错过了投保时间,导致保险深度不够。保险公司对能繁母猪成本保险的政策和条款没有宣传到位,部分养殖场(户)对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政策一知半解,导致参保率不高。

3.2 参保意识不强 部分养殖场(户)对生猪保险缺乏认识和了解,风险意识较低,加上侥幸心理的作用,即使政府已承担了100%的政策性保险金额和50%的商业保险金额,仍有部分养殖场(户)不愿参保。

3.3 不足头承保现象普遍 因疫情防控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影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不能进场核查养殖场(户)实际存栏数,养殖场(户)也未应保尽保,有不足头承保现象,导致死损率偏高。

3.4 不配合佩戴耳标 因疫情防控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影响,电子耳标佩戴工作由养殖场(户)自行完成,部分养殖场(户)不配合佩戴电子耳标,导致无法进行场外验标承保,降低了参保率。

3.5 死亡原因认定难 能繁母猪死亡认定容易,但具体死亡原因保险公司无从知晓,在保费高于淘汰能繁母猪市场价值时,养殖场(户)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发生骗保的概率极高,保险公司认定能繁母猪死亡原因的能力有待改进。

3.6 赔付率高,亏损较大 能繁母猪出险频度较高,理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查勘、定损、取证等工作,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压力和难度,影响了保险公司对能繁母猪续保工作的积极性。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 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场(户)的参保意识。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能繁母猪成本保险惠农政策及政策内容,提高养殖场(户)的参保意识和参保率。

4.2 扩大电子耳标覆盖面 实施后备母猪上栏即佩戴电子耳标,能繁母猪必须应戴尽戴,确保足量投保,统筹投保。

4.3 合理制定承保保额 综合考虑生猪养殖现状、能繁母猪市场价格、养殖成本及养殖户意愿、保险公司意愿等多方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承保保额,杜绝发生骗保事件,真正实现统筹投保,风险共担。

4.4 改进死亡原因认定方式 加强部门合作,对参保母猪进行严格把关,核准投保数量和体貌特征,同时坚持不防疫不承保原则。探索过程管控及死因确认相结合的死亡认定方式,监督养殖场(户)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旌阳区耳标保额
旌阳区:群众呼声就是行动哨声
购买增额终身寿险要谨慎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合理选择重疾险保额
895万中小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
羔羊佩戴耳标不当引起破伤风病
德阳旌阳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盗墓黑手伸向汉晋“绵竹城”
家畜耳标佩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旌阳新农保的“外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