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减负增效的初中数学习题课的优化教学策略

2023-10-17朱新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习题课习题教材

朱新宇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学校,江苏 徐州 221618)

新课程强调,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多边对话的新型课堂,强调学的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习题课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及原理,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依然有不少教师重视新授课而忽视习题课,不依据学生的学情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巩固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数学教学就会陷入不良怪圈.

1 习题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选题缺乏针对性,语言表达不简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习题课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布置作业量多,练习缺乏针对性,对于学生已完成的题目关注度不够,即教师在选题和习题答疑方面缺乏针对性,既浪费时间,又无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数学语言不规范、不简洁,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之初中阶段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易造成学生不认真听讲.长此以往,低效的习题课堂未免事倍功半[1].

1.2 教师仅关注结果,忽视学生思考过程

在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不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就直接讲解,仓促核对习题答案,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做对了就是理解知识了,却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题目的过程,易使学生只想听教师讲解,对教师产生依赖性,进而产生惰性心理,只要遇到难一点的习题就会放弃,形成畏难情绪,越来越不善于思考,数学习题课堂效率每况愈下.

1.3 学生自主活动少,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生主动学、学进去.如果只是学生机械做题,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给予学生填鸭式的灌输,课堂会缺乏生命力.学生不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容易导致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学生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耐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习题课教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2 初中数学习题课的优化教学策略

2.1 教师方面:备教材、备学生

2.1.1备教材——选题要有代表性,并适当进行变式训练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教材.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处理的习题量大,因此充分备教材尤为重要.备教材首先要研究教材,针对教材内容和习题难易程度及学生出错频率的高低,着重挑选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经历知识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真正理解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习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而且能够保证习题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2].

备教材还要借助变式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在不同情境中设计相关数学习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备教材时教师要用心筛选习题,灵活设计习题,通过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当学生熟练掌握了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后,就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此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几道逆向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相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放手,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题思路,得到最终结果.通过设计逆向思维的习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运算法则的记忆效果,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本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真正地备透教材,在课前下足功夫,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习题课堂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1.2备学生——了解、分析、关注学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上,也就是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相关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就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进行提前分析,掌握他们现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预想学生学习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错误,并在备教材时提前做好预设.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指导.

2.2 学生方面:小组合作,帮学促教,共同进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和充分发展.

2.2.1合理分组,明确合作任务

为了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为了真正调动小组各个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律、独立、合作、自主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组建学习小组时,尽可能以4~6人为一组,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使各个小组之间实力均衡.在分组学习时,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要明确,小组成员可以根据组内需求自行分配任务,有的侧重讲题,有的侧重记录,有的侧重提问,有的侧重整理,等等,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讨论和交流,才能通过小组活动实现共同提高和进步.

2.2.2分组学习,遵循高效原则

为了提升习题课教学效率,在实施小组学习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自主学习原则.自主学习就是在习题课开始时,教师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各小组成员自主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小组成员可能会出现不会或者拿不准的习题,教师需引导及时标注,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原则.当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后,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可先自主核对答案,针对本小组内同学出现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学进去,讲出来.当小组内同学存在不同见解时,也可以寻求邻组同学的帮助.通过组内和组间的合作交流,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对于特别难以理解并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组间解决,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还可以让数学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来,进行展示,并在全班范围内解说交流.教师在学生自由讨论时需要及时关注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和讨论状态,在个别小组需要帮助时,适时对个别小组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通过组内、组间的生生和师生交流互动,绝大多数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3)学生教学原则.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习题课就是要真正实现以帮助同伴“做、讲、练、教”为主要内容的互助合作教学,先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实现“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得自主、学得充分、教得真实.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对于教的同学而言,不仅及时强化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有帮助同伴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仅解题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除此之外,因小组内同学之间年龄相仿、思维近似,同伴的讲解更容易理解,从而共同达到快乐有收获的高效学习状态.对于稍有难度但通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题目,教师可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学生独立完成后,可邀请小组代表进行讲解.如果遇到学生讲解模糊、难以理解或出现课堂意外情况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耐心地作出引导和鼓励,可先选择勇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同学进行讲解,讲完后带领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自然提高了.这样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参与鼓励原则.如果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和鼓励.点评时应多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必要时对学生的讲解给予补充,对存在的错误要及时修正.评价时要重视学生讲解过程中的亮点及讲解的思路和效果,即便个别学生展示时讲错了,也要给与积极参与的肯定,这样会使学生今后讲题时更加规范,取得更大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3].

在数学习题课中,教师还应解放学生,鼓励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主动参与整个习题课过程,尽快梳理相关知识点,并整理到错题本上.有选择地整理错题和经典题型,并把同类型的题目整理在一起,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框架.如果习题课课堂时间充足,教师也可借助具体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挖掘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比如数量关系和图形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因某种条件不同导致出现不同的结果,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还有整体思想、化归思想等等,帮助学生不仅会做题,也要能够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冰心曾言:“要让孩子如野草一般自由生长.”教育不应限于围墙之内,在习题课教学中更是如此.首先,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习题课进行预设,筛选需要讲解的题目,特别是对于基础常规题,要进行变形处理、变式训练,也要抛弃以量求质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甘为人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搭建他们自由讨论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展示交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最后,作为一线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针对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以教促学,以学促教,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提升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习题课习题教材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教材精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教材精读
抓住习题深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