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社区导向下景观营造研究

2023-10-16刘昱彤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景观营造心理健康

刘昱彤

摘 要:健康社区导向下的景观营造更为关注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强调通过设计和规划,打造有益于社区居民保持身心健康的宜人环境,鼓励人们在参与户外活动、加强社交互动、强化自然接触的过程中保持身心愉悦,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之效。景观设计人员需要以健康社区为导向进行社区景观规划与营造。鉴于此,探索出以下社區景观营造建议:第一,遵循新城市主义理念,科学规划社区空间;第二,合理搭配康养植物,做好公共空间绿化设计;第三,合理规划公共开放空间及游憩系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娱需求;第四,以先进科技为依托,打造趣味性、功能性社区景观互动装置。

关键词:健康社区;景观营造;新城市主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作为社区景观服务的核心主体,人是景观营造过程中最关键的考虑因素。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既有助于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增强社区的美观性,带给社区居民良好的视觉体验,也能够令社区居民身心舒畅,对社区居民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景观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健康社区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空前高涨,越来越关注并强调身心健康,也非常在意个人居住环境是否健康、舒适。在此背景下,健康社区的理念被提出。所谓的健康社区是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1]。

(二)健康景观

关于健康景观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不过主流观点认为,健康景观是指满足园林景观观赏基本功能,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及社群健康,实现对0—100岁全生命周期人群的健康关怀,具有人群全龄化、共享互动化等特点,且在共享互动中培育健康积极的精神、在健康场景下重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景观[2]。

二、健康社区导向下的景观营造原则

(一)生态先行原则

在健康社区规划及设计中,生态先行原则是指坚持将健康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植物、水源、温度等各类自然要素的合理调用及有效保护,增强社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打造完善、有效的健康生态系统,推动社区健康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打造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优质景观环境。

(二)活动多元原则

在构建健康社区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应遵循活动多元的原则,即结合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对公共空间进行灵活、合理的规划。对步道、跑道、盲道、健身器材等进行合理布设,可以较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开展娱乐活动的需求,促使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态的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健康活动,使其保持身心健康[3]。

(三)平灾两用原则

在健康社区规划及设计中,平灾两用原则是指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游憩需求的同时,能够在社区发生灾害时临时对公众安全进行保护。具体来讲,在常态下,社区景观要满足社区居民观赏景观、参与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同时要做好空间的预留工作,规划设置一定尺度的广场、草坪、通道等空间,以便在灾难来临时供社区居民紧急避难。

(四)智慧交互原则

在健康社区导向下的景观营造中,智慧活动原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主要是指在景观营造中融入智慧社区及交互性景观的理念,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社区设施的趣味性,还能够让社区居民在科技景观中提高参与度,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4]。

三、健康社区导向下的景观营造建议

随着健康理念的兴起与发展,社区景观不再只强调景观的美观性与功能性,也开始注重以促进社群健康、社区居民身心健康为导向进行景观设计与规划,强调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属性,希望能够为社区居民打造美观、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按照此思路,本文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基于健康社区导向的景观营造。

(一)遵循新城市主义理念,科学规划社区空间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郊区无序扩张引发的城市问题,以彼得·卡尔索普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打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且安全舒适的社区,以此打破郊区城市无序发展的局面。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以人和环境为本,着力构建居住便捷、环境美观、安全舒适的社区,强调功能多元化,即坚持住宅、娱乐、教育设施等紧密融合,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娱乐、出行、教育等需求。在创建健康社区的目标指引下,设计者可以新城市主义理念为导向,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对社区空间进行人性化规划与布局[5]。

首先,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边界清晰、全面覆盖,注重传承、居民认可”的思路,集思广益,以符合城市规划政策为前提,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合理划分。设置一些便民利民的公共场所,打造涵盖绿带、口袋公园、小喷泉等多个系统的社区共生体,充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观赏等多元需求,让社区居民在错落有致的景观中感受自然气息,在干净整洁的小庭院内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转角一隅的便民柜处享受科技的便捷。

其次,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为基本理念,根据社区空间布局,在合适的区域设置人行道、人行过街设施、健身运动设施以及社区公园等,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打造步行可达、安全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根据社区条件适当扩大公共空间,合理增设社区广场及设施,为社区居民进行社交互动、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促进社区居民保持身心健康。

最后,遵循环保理念,严格选材,保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器材、设施等。无论是打造的塑胶跑道,还是建设的社区走廊及引入的健身运动设施等,都需要保证符合国家健康标准及环保标准,既不可损害社区自然环境,也不可损害社区居民健康,从源头上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合理搭配康养植物,做好公共空间绿化设计

为打造健康社区,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设计人员在社区进行景观营造时,应从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出发,合理搭配康养植物,做好公共空间绿化设计,以期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观赏性的同时,利用绿油油的植物、盛开的鲜花、幽幽的香气营造静谧舒适的氛围,促使社区居民放松心情,保持身体健康。

首先,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做好公共空间绿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人员应采用组团式、立体化设计理念,栽种与当地气候相适宜的树木、花草,加强病虫害防治,营造安全舒适的绿化环境。与此同时,合理配置树木、花草,让社区居民通过植物获得美好的视觉享受,在适宜的色彩搭配中、在散发阵阵清香的绿化中实现身心放松。此外,要根据当地主要风向合理规划活动空间,借助植物、构筑物等相关元素降低冬季风向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对严寒时期下活动空间的物理保温,尽可能为社区居民营造舒适的环境。

其次,发挥植物的疗愈作用,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众所周知,不同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方式,在生长过程中散发着不同的香气,并且带有不同的功效。例如,有的植物能够起到吸附颗粒物、驱蚊之效,有的植物能够散发令人心情愉悦的气味。因此,在对社区进行绿化设计时,设计人员可选取适应当地气候、与社区风格相适应、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植物,促使居民真切地感受到植物在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所具有的愉悦、安抚身心之效。比如,设计人员可在社区内种植紫薇、桂花等观花观叶植物,因为它们散发出的香味既能够让居民保持愉悦的心情,也能够使居民在提升形、声、闻、味、触的感官体验中提高身体免疫力,以此达到康养疗愈之效。设计人员在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加强对各类植物习性、特点、功效等内容的学习,深谙不同植物的习性、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引入合适的植物,打造能使居民身心愉悦的康养环境,促使社区居民在康养植物的滋养下改善心态、强身健体[6]。

(三)合理规划公共开放空间及游憩系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娱需求

在现代社区中,供人休闲娱乐的公共开放空间及游憩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景观设计人员在致力于打造健康社区的过程中,应根据小区公共空间的大小,在合适的区域设计公共开放空间,构建适宜、完善的游憩系统,确保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文娱需求得到良好满足。

第一,应打造复合多样的功能布局。具体来讲,景观设计人员要在社区公共空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丰富空间功能,通过对整个空间的合理划分、科学布局,提升公共空间的功能多样性。比如,通过增设休闲凉亭、休闲操场、儿童娱乐设施等方式,构建连续性、丰富性空间,不仅能够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全时段活动需求,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娱乐需求,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社区居民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感受快乐、放松心情。

第二,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对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环保设施的综合利用,科学布局和灵活设计色彩、标识、照明、声音等辅助系统,营造指示明晰、灯光柔和、声音悦耳的温馨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参与活动、放松娱乐提供良好的支持,让社区居民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舒缓筋骨、释放压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之效。与此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室外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第三,应秉承以社区居民为本的理念,合理设置公共空间的尺度。众所周知,宜人的空间尺度不仅能够让社区居民获得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享受,而且能够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让居民全身心投入公共区域活动之中,让居民在合理的空间布局之中、在错落有致的景观之中、在随风飘起的花香中全面放松身心,对居民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以先进科技为依托,打造趣味性、功能性社区景观互动装置

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设计师在进行社区景观营造及规划时,要善于将先进的技术、便捷的设施、利民的系统引入社区之中,着力为广大社区居民带来便捷安全的生活,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技术带来的美好体验。

首先,社区景观设计人员要增强技术融入社区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当前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要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社区。将新零售、无人售货机等新技术产物科学合理地布设于公共空间中,为社区居民购物消费提供便利;将共享办公、共享住房、共享厨房、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产业融入社区建设之中,打破人们对城市社区空间使用方式的原有认知,促进社区居民在共享经济中享受到现代技术带来的便捷。

其次,社区景观设计人员要以便民、利民、惠民理念为导向,引入基于人体感应及仿生科技等新兴技术打造的景观互动装置,增强场景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灵活布设社区智能语音交互公告屏、热力指数检测设备、社区老人一键应急求助系统、儿童区“天使眼”等设施,确保社区居民既能够实时了解园区空气质量、水源信息、温度湿度、能耗效应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也能够通过手机App等工具快速找到最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安全防护系统实现对老人、小孩的实时动态保护。这既有助于保障社区居民人身安全,也符合打造智能健康社区系统的要求。

综上所述,以促进社区居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导向进行景观营造时,设计人员务必要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以居民需求为引领,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打造全新的健康综合体模块,着力构建健康、自然、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同时,要将可持续原则融入景观设计中,加强水资源管理、垃圾回收处理等,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社区,不断提升社区环境质量,有效满足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汪霞,孙石村,魏泽崧.通过社区空间景观营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J].北京规划建设,2022(2):92-95.

[2]吴玉萍,洪沁楠,李姝霖,等.公共健康视角下社区景观营造美学研究[J].建材技術与应用,2022(1):35-38.

[3]蒙小英,冯亚茜,朱宇.基于运动与心理健康提升的社区景观营造策略研究[J].风景园林,2021(9):36-41.

[4]刘漫,肖瑜,李夏颖,等.基于居民健康需求的社区景观空间营造[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1(1):29-31.

[5]唐妍.健康中国视角下社区景观营造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1):18-21.

[6]王培佳.以积极健康为导向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营造探讨:以梧州万达居住社区景观项目为例[J].绿色科技,2020(21):52-53,56.

猜你喜欢

景观营造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旧城改造中城市河道的景观营造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