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效果评价

2023-10-16朱广舟黄鑫鑫

西部皮革 2023年19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教学效果服装

朱广舟,黄鑫鑫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0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针对设计类专业,要在设计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观,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各地高校纷纷开展思政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虞紫英基于服务地方时尚产业发展需求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提出了服装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2]。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脱离的现象,是课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很多学者针对地开展了研究,如田合伟等[3]以女装结构设计为例,提出了思政案例进课堂、教学内容融合思政素材等可行性实践路径;夏梦雨等[4]以裙子结构设计为例,展开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建设。

随着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成为研究内容之一,如苏小菱等[5]以层次分析法为支撑,通过五个维度构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评价模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涉及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在整体效果评价中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考虑各因素影响比重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2022 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深入分析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和映射点,开展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为服装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1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广东工业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办学已有20 多年,2021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服装结构设计一直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也与时俱进地开展了针对性地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1.1 统筹教学设计

根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统一。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德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探索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

1.2 完善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按照知识点衔接关系,设置服装人体工学、服装原型、部件结构设计、成衣结构设计四个模块,将课程思政点巧妙融入课堂。

(1)服装人体工学模块:在讲解国人体型变化的知识点时,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健康状况提升等课程思政点融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服装原型模块:服装原型创立至今经历了多次修订,无数专家学者参与了研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以文化式原型的引进、修订过程为例,强调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将团队合作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点融入课堂。

(3)部件结构设计模块:讲解领、袖结构时侧重将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等课程思政点渗透课程中。以中华立领为案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成衣结构设计模块:以旗袍、中山装等中式服装以及李宁、例外等本土服装品牌为案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点融入课程,帮助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

1.3 做足教学总结

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团队开展教学总结,将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统一。反复讨论确定各模块课程思政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1.4 用好教学反馈

在开展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收集学生、督导、同行的反馈意见,及时分析总结,建立适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2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多层性模糊综合评价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建立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6],评价结果更为可信可靠。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参考各级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结合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特点,构建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2 层次分析

2.2.1 构建判断矩阵

邀请9 位专家(含服装专业教师3 位、教学管理教师3 位、思政专业教师3 位)按照“1~9 标度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统计整理每位专家的赋值结果,构建目标层判断矩阵B 和准则层判断矩阵Bi(i=1,2,3,4)。

2.2.2 一致性检验

以准则层判断矩阵B1 为例,其最大特征值λmax 为4.0104,对应计算得到一致性指标CI=0.0035,进一步计算可得一致性比例CR=0.0039<0.1,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样方法对其他各判断矩阵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

图1 评价指标体系

2.2.3 计算权重向量

将9 位专家的赋值结果进行综合,得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1 所示。

表1 指标权重系数

2.3 模糊综合评价

2.3.1 构建模糊评价矩阵

设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集V={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邀请授课班级的29 位同学和学校3 位教学督导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以“5,4,3,2,1”分别代表“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根据问卷评价数据,计算每个评价指标隶属于评价集的人数与有效问卷总人数的比值,建立四个准则层的模糊评价矩阵R。

2.3.2 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应用公式Gi=Wi×Ri可计算出准则层各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集分别为:

设定评价标度集H=(5,4,3,2,1),根据公式Ei=Gi×H计算准则层各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值分别为:

构建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G=(G1,G2,G3,G4)T,计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模糊综合评价集和评价值分别为:

2.4 评价结果

经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总体评分为3.56;根据模糊综合评价集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价为“比较满意”,评价隶属度为33.22%。

其中,“思政育人目标”评分为3.50,综合评价为“比较满意”,评价隶属度为37.36%。“思政教学内容”评分为3.58,综合评价为“比较满意”,评价隶属度为30.50%。“思政教学过程”评分为3.55,综合评价为“比较满意”,评价隶属度为34.47%。“思政教学反馈”评分为3.58,综合评价为“比较满意”,评价隶属度为36.80%。

3 结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和映射点,通过“统筹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做足教学总结、用好教学反馈”开展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探索服装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模式;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为服装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教学效果服装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让人心碎的服装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