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共病患者的居家养护

2023-10-16郝明秀胡耀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医学科编辑青鸟

科学生活 2023年9期
关键词:动物性病患者居家

文/郝明秀 胡耀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医学科) 编辑/青鸟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老人的话,要照顾、呵护好他们。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逐渐出现多个组织器官衰老,生理机能减退,身体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同时出现多种健康问题或者慢性疾病。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共病定义为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共存于同一个老年人的现象。这些慢性病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也可以互不关联,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骨关节炎等常见躯体疾病,也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还包括尿失禁、便秘、痴呆、肌少症等老年综合征。

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共病现象,这使得医疗决策更加复杂、困难。往往共病患者会去多个专科就诊,每个专科医生按各自疾病的诊疗指南制订临床决策,不仅会造成多重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不良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增高,还使得诊疗决策复杂化,最终造成疗效不满意、预后不佳,甚至出现治疗不连续、过度医疗等医源性的问题。所以,老年共病的管理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各个疾病“叠加”,更需要专业团队进行全面个体化评估及整合用药。同时,不能单单靠药物的治疗,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养护。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共病患者,由于免疫力较差,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居家日常生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请收好以下这份小贴士。

适量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共病患者居家养护要坚持适量的运动,推荐做些轻量级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包括运动前热身以及运动后整理等,每周坚持5天。

同时,抗阻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运动方式,可与有氧运动相结合,以延缓或减少肌肉萎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抗阻运动不仅能提高老年共病患者的躯体功能、增加肌肉力量,还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即使卧床老人也可进行低负荷、小强度的抗阻运动,比如使用弹力球、弹力带等进行运动。

此外,脑力活动也同样重要,老年人可进行读书看报,适度进行下棋、打牌等益智活动,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保持心情舒畅。不但65~79岁的老年人需要运动,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也应量力而行,可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适度运动。

合理膳食,保持良好食欲

很多慢性疾病都会存在能量消耗增加、营养吸收变差或者摄入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营养不良,而共病则会进一步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并且不易察觉,让老年人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虚弱,最后不堪一击。

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肌肉减少,活动能力下降,易跌倒、骨折,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同时还会影响疾病的控制,造成病情加剧,促使功能状态下降(如失能、日常活动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营养对老年共病患者尤其重要。

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共病患者的日常饮食更应该做到种类齐全、营养丰富,尽量保证每天进食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进食25种以上的食物。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精制主食外,还可以增加粗粮谷物、薯类食物的摄入。在丰富主食的基础上,也要保证摄入足够的动物性蛋白质,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类、奶类及一些动物内脏。动物性食物弥补了植物性食物缺少足够蛋白质和脂肪的不足,同时具有微量营养素易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可有效减少贫血、肌少症的发生。对老年人来说,多摄入鱼肉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鱼肉肉质细软,口感佳,便于消化吸收,且EPA及DHA含量较高,有利于血脂的调节。但是动物性食物应注意食用量,保证每天120~150克即可。

另外,大豆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口感细腻,可作为动物性蛋白质的有益补充。

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年人要尽可能换着种类吃蔬菜,特别留意要多选择深色叶菜。同时,每天应摄入200~350克的水果,以新鲜应季水果为佳。

超过80岁的老年人,由于胃肠道消化能力减弱,且常伴有进食量减少,建议选择优质、细软及多样的食物。鼓励高龄老人与家人一起进食,做到“吃饭有人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适当参加食物的准备工作,融入家庭活动。对于正餐摄入不足或早饱的老年人,可实行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适当加餐有助于补充营养,可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等健康的食物加餐。高龄老人由于咀嚼、吞咽等功能下降,可将食材切小切碎,烹饪方式可多选择蒸、煮、烩等,将食物煮软烧烂,烹饪的时间也要稍微长一些。还需注意的是,烹饪过程中需要少油少盐,控制添加糖的摄入,可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规律用药,定期自我监测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共病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自身营养状况。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是涉及机体多个系统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力量减弱和活动能力下降等。一旦发现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应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必要时在专业人员的建议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对于居家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建议居家期间血压、血糖稳定的患者,可以每周监测1次;不稳定的患者,要做到每日监测。此外,要遵医嘱,规律、规范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减药,这尤为关键。比如,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的患者,需注意是否有皮下瘀斑、牙龈出血、大便发黑等出血表现。发现出血时,及时就医,或者通过电话、网络咨询医生。

对于老年共病患者,我们的目标不是治愈某一个疾病,而是要尽可能维护老年人的整体功能状态。这就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为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共病患者的居家养老贡献一份力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猜你喜欢

动物性病患者居家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