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所谓的快乐教育毁了娃

2023-10-16张宝华

幸福 2023年20期
关键词:钢琴师生家长

文/张宝华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崇尚快乐教育,希望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和进行快乐教育是考验家长们的重要课题。

10岁的女孩乐乐,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前不久,乐乐跟妈妈说想学钢琴,妈妈就给她报了兴趣班,还买了一架钢琴供她在家练习。然而没过几天,她觉得钢琴太难学了,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连一首曲子也没学会就停止了练习。最近,乐乐还非常讨厌做作业,而是喜欢玩手机、看动画片,家长督催她学习时,她不是去厕所,就是说要喝水,总之不写作业。乐乐的妈妈非常焦急,觉得这样下去孩子就毁了,可又想不出什么解决方法。

著名教育家乌斯基说:“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不是放养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说过:“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乐乐之所以遇到挫折就逃避,养成了“不能吃苦”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人对她从小以来的放任式教育,给了她无限的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家人总是满足她的要求,而没有任何约束,认为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就好。殊不知,年龄小的孩子自我管控能力差,若是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就会变得生活懒散、厌恶学习、整天贪玩,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

实际上,放任不管或一味满足孩子的欲望,这不是快乐教育,而是在毁娃。那么,什么是快乐教育呢?快乐教育简而言之,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师生融洽、合作,气氛生动、活泼,成效就会逐渐显现。真正的快乐教育不会给孩子们的心理上造成压力,而会让孩子们产生更大的兴趣去学习。

对于家庭来说,家长千万不要把快乐教育和放任不管弄混淆了,家长在快乐教育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言传身教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行为规范。事事都要中规中矩,做子女的表率。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要坚持做事的原则和底线,对人对事不能随便敷衍,要懂节制、知进退。要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和学校的各项制度,友善地与人相处,要礼貌待人,做事情不能随心所欲。另外,创造美好的生活,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得学会吃苦,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上甜。

2.积极教育

快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受到教育。如果孩子有了微小的进步,或将简单的小事做好了,家长都要及时进行表扬,以鼓励孩子积极向上、阳光自信、乐于进取。如果孩子对某一方面饶有兴趣,家长应多加支持,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不要大发雷霆、打击责骂,而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采取积极的解决方法,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

3.督促自律

快乐教育并不是对孩子无限制地放纵,适当的监督和管教也是有必要的。有些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偷懒、拖拉,不能集中精力写作业或做某一件事情,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比如帮助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让孩子的行动有发自内心的原动力,自觉地坚持完成自己制订的计划。长此以往,既可不用父母多加监督,又能形成生活规律的良好习惯,按时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钢琴师生家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纸钢琴
家长请吃药Ⅱ
钢琴
麻辣师生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