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焦”:提升语文学科育人价值
2023-10-16林卫红
林卫红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还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科教学回归到育人上,铸好学科教学之魂,挖掘学科本质魅力,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寓教于乐,寓美于教,最终促进学生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学科育人中获得精神成长,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做到四个“聚焦”,提升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聚焦单元整体,定位育人目标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教师应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坚持整体性、开放性原则,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基点,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成德、益智、审美和育心的教育价值渗透。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重要切入点,定位育人目标,注重育人价值的针对性与适切性,体现目标的层次性与递进性,精心策划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单元人文主题为线索,挖掘教材的情感价值,注重整体,通盘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做到统筹安排,或是前后勾连教学内容,或是开发重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品味、体验与感悟文本,在学习中探索、发现,丰富心灵,陶冶情操,实现以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启智益智、完善自我的最终目标。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确立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感悟。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人文主题编排组织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安排了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体现毛主席伟人胸怀的《青山处处埋忠骨》、颂扬刘伯承英勇顽强精神的《军神》以及表现方志敏崇高品质的《清贫》。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细节,对人物的情感进行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达到有效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教育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整组教材的学习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前后勾连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每一篇课文的课外阅读作业中推荐爱国励志书籍,组织学生讲红色故事,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如阅读毛泽东、刘伯承、方志敏等伟人和革命前辈的故事;还可以布置背诵积累爱国诗歌或名人名言的课外拓展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勇于担当。
二、聚焦文本内涵,挖掘育人价值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描写了很多典型人物或感人场景,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美好情感,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向上、求真、向美。那么,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和凸显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呢?作为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通过设置高品质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词句的咀嚼中仔细研读、深度探究:可以从整篇文章入手,借助文本的思维训练点和情感生发点,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细品与解读;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有效实现与文本的双向沟通,让学生领悟典型人物或是感人场景的精神内涵,以此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文本着重描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挺身而出,拿取火种带到人间,让人类拥有光明,却因此遭到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始终坚持“为人类造福没有错”的信念,不怕困难,勇于牺牲,义无反顾地承受了最为残酷、严苛的惩罚。文中的细节描写非常打动人心,是教师进行学科育人价值渗透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可先让学生联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谈一谈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句话的理解。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品读第六、七自然段,在理解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如此痛苦,为什么还要坚持承受?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文本中“死死地”“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这些细节,大胆地展开想象。
当学生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想象时,就会走入文本描绘的意境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师可适时进一步引领学生从文字中感悟普罗米修斯虽然被锁在悬崖上,忍受巨大痛苦却仍不畏强权的精神以及始终坚持“为人类造福”的信念。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作者情感的抒发处和情感的意蕴处,巧用方法,引导学生品读细节,借助想象填补文字的空白,汲取正义与大爱的力量,让教学真正触及文本内涵。
三、聚焦实践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而提升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学习和践行,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生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把实践活动作为语文学科教育的有益拓展,充分挖掘实践活动中蕴藏的育人内涵;要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文本为中介,积极寻找文本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找到学生情感的突破口,实现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融通。教师要进行创造性教学,引领学生投身到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与文本深度对话,让学生在文学盛宴中经历积极的体验,陶冶情操,从而真正获得对文本内涵和人生的感悟,有效提升学科育人成效。
例如,《为人民服务》一课是毛主席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演讲稿。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张思德的精神品质,教师课上可以适时出示有关名篇,同时研读毛主席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层层深入地进行表述的。教师可通过“寻找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走进生活,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现场聆听、采访互动等形式,详细了解革命历史人物、不同时期的时代先锋、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质,不断提升学生对“为人民服务”这一精神的认知水平。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指战争时期为了党和人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还有在和平时期各行各业中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最美劳动者”。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真正读懂“为人民服务”就是心中装着人民、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四、聚焦教育资源,优化育人模式
教学中,教师应从育人的高度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寻找学科教学的精神基点,广泛开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场馆和教育基地,将其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不断拓宽育人时空,构建实践创新的教育场所,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载体和多维度的实践空间。教师还应寻找和发掘促进语文学科育人落地的相关活动,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关联,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育人中丰富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不断优化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从一篇平实的说明文入手,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对比,巧妙地留下蔡伦造纸术的缺点空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接着,教师以“为什么说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辨析“吸收”和“改进”两个词语。“改进”一词的意思是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蔡伦的造纸过程写清楚的。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原来的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学生读懂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也真正明白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在课末,教师播放了造纸术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做出巨大贡献的有关视频,组织开展“关于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查阅资料、开展探究,进一步了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走进博物馆”的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进一步真实感受中国古代文明在人类历史、文明社会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世界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或是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是假日小队活动,组织开展“了解纸的制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造纸厂现场参观,直面纸张的生产过程,并通过访谈等多种渠道,引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扎实的品词析句与多元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育资源相辅相成,帮助学生明白纸的发明过程、制造的不易以及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感悟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古代文明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使人文教育在本课中落地生根。
教师有机融合单元整体目标与每课细化教学目标,优化育人模式,能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理想信念,将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