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023-10-16杨宝刚

今天 2023年21期
关键词:理论性器材动手

杨宝刚

(会宁县土门岘镇初级中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引言

动手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忽视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常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带领学生提高成绩这一外力上,而不是集中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习成绩取得进步这一内里上,这也是大多数教师即使努力开展教学工作,但是教学成效并不乐观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能力上,而不是提高教学工作上。而动手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学生们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增强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们需要提高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这一学科。

1.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措施

1.1 注重筑牢基础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属于一项实践内容,而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是要有理论性知识的支持,因此,要想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表现良好,提高动手能力就需要教师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使其在理论性知识的支撑下开展实践。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尤其注重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想提高动手能力还是要提高卷面分数,都需要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对于基础性、理论性知识可以放慢讲解速度,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消化和吸收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教师则应耐心为学生进行解答。与讲解基础性知识配套的还应该有训练基础性习题,在一切准备完备之后,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时,其中一章节的内容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众所周知,声音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介质,真空中就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是需要条件的。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一点令同学们较为惊讶的是在不同的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相同。当教师提出这一论断时,大多数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或者不相信这一论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使学生信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自行开展一个小活动,这个活动需要至少四名学生才能够进行。首先,在中午最热的时候,两名学生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一名学生使用一定的分贝进行说话,在这一过程中,一名学生记录听到的时间,另一名学生记录说话学生的分贝。记录完成之后,几名学生可以转移到空调房里,在此进行测试,在测试时需要严格控制变量,变化的只是温度,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及说话的分贝都要求一致,再次开展实验,再次记录相关数据,最后为了增强论断的可信度,学生们可以调低空调温度,再次尝试。通过这一简单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就会了解到论断的准确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1.2 注重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各种理论性知识的来源,同时,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得到极好的锻炼。物理实验不像化学实验那样需要较多的化学药剂,相反,物理实验器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或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动手制作出来,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行制作实验器材。虽然自己制作的器材准确性以及质量上都存在着不足,但是利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实验,比利用制作精良的器材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例如,在开展“天平测量”这一实验时,该实验需要使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天平、砝码等,该实验较为简单,主要需要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就是学会调节天平平衡以及学会读出物体重量对应的数值,其次就是一些较为琐碎的注意事项,如不能够用手拿砝码和调节天平,在实验的过程中全程需要使用镊子。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这一实验时,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制作天平,天平的制作方法也较为简单,只需要能够使两边托盘保持平衡即可,最后可以选取重量相同的物品作为砝码来称量物体的重量,通过学生们自己制作的天平来称量物体虽然不能够得到精准的数值,但是可以使学生们在动手制作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知识的理念,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

1.3 注重立足于生活实践

知识来源于生活,任何知识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验证并应用于日常生活,所以,教师需要使学生用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材中的内容大多为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但是生活中的现象则较为生动形象,能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也便于理解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性知识。在物理教材中对于光的折射、散射以及反射现象运用一大段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释,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并不能够较好地区分这三种现象,而如果教师和学生们说观察到水中的筷子发现了弯折这一现象就是光的折射时,学生们脑海中会形成画面感,同时对于光的折射这一定义也能够较好地理解,所以,教学过程需要立足于生活实践,同时,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同样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水的压力及压强这一知识点时,其中涉及一个实验就是液体压强实验,在做这一实验时,需要积极精良并且专业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不会带领学生开展这一实验。实验过程的缺失就会导致理解程度的不到位,因此,为了达到和开展实验同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简易实验。首先,让学生们用盆子端一盆水,其次让学生们手上套上塑料袋,由浅入深地将手伸进水中,在手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学生们明显地感受到塑料袋依附在手上并且手上会有明显的被挤压的感觉。这一实验就是简易版的液体压强实验,而学生们感觉到塑料袋依附在手上以及感觉到手的挤压感就是由于液体压强导致的,通过简单的一盆水和一个塑料袋,学生们就探索出了液体压强的规律,这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4 注重开展引导式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不仅是心理上的叛逆期同时也是学习上的叛逆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表现为懒惰,如果缺少教师的督促,那么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就会较为缺乏,缺少探索精神也使得学生们的成绩一直不能够获得较大突破。教师能够讲解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的讲解不能够脱离于教材内容,在讲解教材基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从而讲解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而出题人的出题模式却是无限的,在众多的卷子中几乎很少出现重题的现象,即使考查的是两个同样的知识点,只要出题人更换一种表达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道从未接触过的新题,导致仍然不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答出来,仍然需要教师后续的讲解。为解决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注重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求知的欲望,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这一过程来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在学习密度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利用同一空间内所占原子的多少来向学生解释,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所以,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将困难的知识简单化,将困难的理论简单化。为了向学生详细介绍密度这一原理,教师可以准备几杯水,再准备糖、食用油等等一些实验器材,首先,让学生们将糖倒入水中,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糖在进入水中后,很快就会融化消失,随之杯子中的水甜度会上升,这就是糖溶于水了。采用相同的方法,当学生将油倒入水中时,会发现油并不能够与水完全融合,反而漂浮在水面上方,即使使用筷子搅拌也不能够使油与水进行充分的融合,这就是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不能够溶于水。在经过这两项的比对之后,学生们可能会产生好奇心,会想尝试比较其他事物的密度大小,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意愿,为其准备相应的器材,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将会养成创新性思维,并在出现一种想法之后能够积极动手进行实践。

1.5 注重开展小组合作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经常需要学生们实际操作一些实验,部分实验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学生可独立完成,而部分实验难度较大且操作步骤繁琐,单纯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此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分组,在开展较为困难的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音调音色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项手工作业,那就是自制乐器,使用材料以及乐器形式不限,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制作,最后将会有各小组之间的比拼环节,评选出乐器制作音调以及音色最为准确的一个小组。制作乐器的材料众多,可以使用奶茶的吸管、柳树的树皮等等,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手能力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能力,是学生们较为缺乏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物理这一学科时较为关键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筑牢学生基础、开展实验教学、立足于生活实践、开展引导性教学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理论性器材动手
读者心声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我也来动手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动手演示找错因
大学理论性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以韶关学院文科类专业为例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