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3-10-16王君安

党课参考 2023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农村

〉〉〉〉〉王君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组织部门必须树牢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农村下沉,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集聚,动员各族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以党建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顶层设计上有大格局绘好发展蓝图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涉及领域广、目标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只有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布局、一体推进,才能做到远谋近施、点面结合、有序推进。要坚持党建引领,理顺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全面理顺涉农部门基本职能,妥善解决跨部门事权划分不清晰或重复交叉等问题,统筹整合土地、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涉农资源及政策措施,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要坚持一体规划、一体推进。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规划,找准找实县域发展定位,正确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做到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立足本地特色,着力勾勒出“听得到乡音、记得住乡愁、看得到乡美”的新农村优美画卷。要坚持示范先行、以点带面。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为突破,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在有条件的乡村率先成立产业发展党组织,突出做好产业规划、基础投入、项目推进、政策落实等工作,打造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现代种养殖基地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在产业发展上有新理念打牢致富基础

产业是经济的基础、效益的源泉、就业的载体,产业兴旺了,农村的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勇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要抓规模促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程度。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培育,通过“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选准、激活、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形成“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一村一风韵”的产业格局。要抓融合促升级。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驱动,深入推行“政府+企业”“政府+企业+村集体”等发展模式,推动以农促旅、以旅促文、农文旅有效结合,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深化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快递进村”,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不断把文化做靓、把产品做精、把品质做高、把市场做大。要抓联结促增收。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社联建”“村企联建”等新型发展模式,确保农村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更多更好惠及农牧民群众。

在人才集聚上有大魄力强化智力支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当前,乡村空心化、空巢化问题严峻,农村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进程。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依托重点人才工程集聚高端人才,在完善人才成长全周期服务、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高效统筹人才资源等方面持续用力,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广开门路“引”。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新模式,着力培养适应农村产业升级需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就业创业、“能人”回乡领办创办合作社、农民工返乡致富带富、企业家入乡投资兴业、优秀干部下乡到村任职。持续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健全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培育、帮带、使用、管理”全链条培养机制,加强跟踪管理、常态培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要多措并举“育”。聚焦乡村振兴所需的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各类人才,全面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分领域、分行业加大干部线上线下培训力度,加快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妇联主席赴援疆省市学习考察,积极选派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赴其他省市挂职锻炼,按季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推动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要做好保障“留”。围绕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深化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打通政策堵点淤点难点,让各类人才在基层施展才华、大有作为。

在乡村治理上有新气象凝聚磅礴合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农村党组织扎根基层、直面群众,是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最末端。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作用,以扩大群众参与为重点,以深化村民自治为核心,以丰富议事协商形式为抓手,以完善服务体系为基础,不断健全完善以群众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机制。要突出“健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聚焦“石榴籽服务站”建设,围绕村级阵地议事协商、文化浸润、便民服务和党群活动“四大基本功能”,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推进政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助农、农村电商等服务进村,不断提升村级标准化、优质化、常态化服务水平。年内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2个“石榴籽服务站”示范点,实现以点带面全域提升,使村级阵地更好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要突出“塑形”,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采取“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宣传、监督和奖惩机制,用足用活用好“积分制”“红黑榜”等制度,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家园、最美庭院、党员示范户等创建评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要突出“铸魂”,着力厚植文明乡风。全面推进乡镇干部包村联户,持续深化“党建+乡村治理”模式,健全精准化精细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实行末位淘汰机制,推动政策、力量、任务、责任全面下沉,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依托村(社区)活动室、文化广场、大舞台,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文化润疆”主题活动,探索推广“耕春节”“晒秋节”“丰收节”等品牌农业节庆活动,适时举办农牧民群众舞台剧、社区文化活动汇演、乡村文化活动汇演等系列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在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