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国粹中的徽剧
2023-10-16张秋丽
张秋丽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一、徽剧起源
(一)徽戏历史溯源
徽州人民自古以来勤劳耕作,写在历史教科书上的精耕细作是他们朴实无华精神的真实写照,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为徽州人的文化生产奠定基础。宋诗人刘子翚在《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表示过:“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足以晓得徽州人文艺创作方面的勤奋。徽州人载歌载舞的性格与江南好山好水好地方的绝美风光碰撞了民间音乐的火花,人工的文艺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徽州人独有的乡土腔调。
徽剧以前称 “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称徽剧, 是一种风靡于安徽省以及周边省份的剧种,徽剧作为地方剧海纳百川的同时也推陈出新地谱写了国剧——京剧的辉煌史歌。明朝末年,流行于古徽州府的地方腔调, 吸收了乱弹声腔的声乐养分,形成了徽剧独有的腔调拨子。清初,徽剧走出徽州府,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位置,很快传播于江浙地区。古徽州的传统民俗文化非常浓厚,喜爱热闹的徽州居民在特殊的节日里定期赶庙会,然而恰恰就是庙会这一民俗活动给了徽戏一个影响力极大的拥有广大民众参与的听众平台。一年一度的“上九庙会”如期在徽州举行。上九庙会历时三天,农历正月初八开始,初十结束,是为纪念唐朝忠臣张巡和许远殉国的日子。乡亲们举行一系列崇拜先烈的活动,而后守在戏台前,在戏曲腔调中结束自己悠然的一天。
(二)徽戏起源的地理因素
徽州府紧邻赣、闽、苏、浙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富饶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句话说得好:“自古将军出北方,才子佳人出南方。”长江中下游一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可谓:“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给了文人墨客“花前月下、小桥流水”的思想骚动。安徽南部地处江淮流域, 北边又深入华北平原腹地,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中心。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南北各个戏曲一个中转的平台。戏曲名伶们在这里进行艺术切磋, 还能和民间乡土音乐融合,采众家艺术之所长,唱南北戏曲之纯粹。
最初徽戏的产生与古徽州人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身处万山丛林之中的古徽州居民,最初只是为了除恶辟邪,当初并没有戏曲的概念,而后渐渐产生对戏剧的懵懂认知。徽戏中,武戏的成分要远远多于文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徽州乡野居民多重视武术防身, 所以徽剧的武打场面多惊险刺激。徽剧《七擒孟获》《八阵图》《英雄义》等都是徽昆唱腔中以武戏为主的剧目,唱腔高亢,武打动作精炼、功夫深厚。
(三)徽剧前身:徽池雅调
徽池雅调就是“徽州腔”和“池州腔”合成的腔调,徽腔古朴,池腔典雅。明嘉靖年间,浙东的余姚腔传入池州府, 后来池州府又迎来了江西的弋阳腔。余姚腔为四大戏曲古腔之一,影响最为深远,曾一度风靡全国。来自浙江的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在当地逐渐生根发芽,与本土戏曲融合,很快唱出了新的声腔——徽州腔、青阳腔。因青阳县隶属于池州府,所以又称青阳腔为池州腔。
徽池雅调有着“天下时尚”的美誉,所谓“雅”调就是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腔调,在戏曲声腔中被视为正统。民间所流传的则称为“花”调,更有甚者将之贬为乱弹声腔。徽州、池州、安庆一带,自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后,先后成为长江中下游的经济文化中心,一度左右着长江沿岸一带的文化审美趋势。
二、徽腔徽调
明嘉靖年间,徽腔徽调普遍被世人所熟知。徽剧腔调热情奔放、爱恨分明,渗透于乡野、流传于市井。徽剧声腔形成完整的体系是在“徽班进京”前后。徽戏中有文戏有武戏,戏剧中自然就有言辞的缠绵与武术的精湛,可谓“文如湖水之潋滟,武如烈火之雄壮”。
(一)青阳腔
青阳腔诞生于明代,得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也被称作池州调;青阳腔是将本土方言以及民间声乐与来自江西的弋阳腔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腔调,继承了“干唱”的弋阳唱法,所谓干唱就是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条件下演唱。唱腔乃戏曲之魂,青阳腔之所以博人眼球,是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演唱形式——滚调。滚调是民间的音乐演唱方式,较为灵活,演唱时用口语解说,通俗易懂,观众非常容易理解,又被称作“滚白”。
众所周知安徽池州有闻名世界的九华山,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池州也是一个充满人文荟萃的城市,明嘉庆、万历年间佛教文化相当繁荣,戏剧常常出现在佛事文化活动中。青阳腔直接应用到佛教文化,二者在当地有机结合,青阳腔很快传播与发展起来。
(二)四平腔
四平腔又被称作“四平戏”,由弋阳腔发展演化而来。明嘉靖年间弋阳腔传入徽州府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歙县。四平腔在歙县流行数百年,发展成熟以后直到清中期才被应用到徽剧的腔调中。四平腔曲调俏皮可爱,传唱的语速很慢。四平腔先后有帮腔、吹腔。帮腔是戏曲演唱形式之一,主唱在前台,合唱在后台。吹腔又称作陇东调,发源于甘肃东部。帮腔为四平腔本土固有的演唱形式之一,吹腔则受到了昆腔的影响。昆腔别名昆山腔,南戏与昆山一带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四平腔被应用到多种剧种当中,在南方的戏曲中应用最为广泛。
(三)徽昆
徽昆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昆曲产生于江苏昆山,早在元朝末年,昆曲就已具雏形。昆曲属于南戏系统,起家于苏州,随后从苏州走向全国,被全国观众所熟知。昆曲流入徽州后,与本土唱腔交流融合,结合当地民俗艺术之典范,形成了徽剧新的唱腔——徽昆。昆曲生动优美而又灵活多变,与多种艺术结合产生了多个昆曲派别,如川昆、湘昆、闽昆、徽昆、苏昆等等。徽昆是昆曲多个派别之一,徽昆也是徽剧所有腔调中最雅化的发声。
(四)吹腔
吹腔诞生于明末清初,别称陇东调,长期应用于传统戏曲剧目之中,徽剧主要传唱声腔之一。吹腔因演唱时需要笛子伴奏而命名之,陇东调因发源甘肃东部而得名。笛子和小唢呐为吹腔的主要演奏乐器。吹腔在枞阳、石牌一带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又称作“枞阳腔”“石牌腔”。徽剧《巧姻缘》讲述了富家子弟刘魁元与丫鬟灵芝历经坎坷, 又得贵人相助,最终两人得愿比翼双飞的故事。舞台上演《巧姻缘》时,几种相似的吹腔在笛声中反复使用,使得舞台风格细腻、婉转、流畅。当今的很多剧种,如湘剧、赣剧、绍剧等都有吹腔的声影。
(五)拨子
拨子,全称高拨子。徽剧最常用的曲调之一。明末清初, 安徽境内传入了来自赣东北的乱弹声腔,在石牌、枞阳、桐城一带广为流行。乱弹声腔融入当地民间通俗唱法,随即形成了拨子。徽剧《醉卧长安》唱道:“莫非是,高朋满,众皆噤声,邀着俺,信口开河引水? 指着天,划着地,笑依东风,笑依东风。”这一曲目不仅再现了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唱出了乱弹腔热烈、浓厚的特点。
(六)二黄
二黄诞生于湖北与安徽交界地带。二黄作为通俗的腔调,被应用于多个剧种之中。二黄是徽剧常用的腔调之一,在汉剧、湘剧、桂剧中也能听到二黄的演奏。清朝初年,作为徽戏的主要唱腔二黄与汉调(湖北)的主要唱腔西皮于清中叶开始交流融合,至道光年间已成一定火候,最终成为京剧的基本唱腔。
(七)西皮
西皮是徽戏常使用的戏曲唱腔,西皮的唱腔艺术取源于秦腔。明朝末年, 秦腔传入湖北襄阳、武昌、汉口一带,再由这些地方传入徽州境地。在徽剧和汉剧里,西皮腔如鱼得水般与二黄调并用,称为“皮黄”。西皮刚劲有力的唱腔,用以表现果敢、坚决的英雄主义形象,加之活泼俏皮的曲调风格,给剧目增添了更加浓厚的舞台色彩。
(八)花腔、小调
花腔、小调一般联唱或者合唱,很少单独演奏,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剧目中。晥派庐剧、黄梅戏常常使用花腔、小调合唱的表演方式。花腔一般是指戏曲剧目中女性婉转、优美的嗓音。小调多民间乡野气息,曲调通俗易懂。黄梅戏《女驸马》中,丫鬟对冯素贞唱道:“小姐真大胆,化作女儿身,救出李家郎。摆上龙凤烛,麒麟成对人成双”,曲中柔美的嗓音与通俗的唱法浑然一体。
三、徽商徽班
(一)徽商
1.徽商追踪
徽商顾名思义徽州商人,徽商还有另外一个名号:“新安商人”。新安江起源于徽州休宁, 故命名之。徽人经商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明朝时期徽商发展到一定气候,此时商帮出现。徽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之一,也是资本最为雄厚、经商区域最为广泛的商界枭雄。明代《安徽地志》指出:“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也应和了当今社会面流传的“北方爱当官,南方爱经商”的言论。
古徽州大地上,山水相连,物产丰富,水路交通极其便利,加之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古徽州人又有着山不转水转的思变精神,敢于挑衅世俗,击碎流言,将“重农抑商”这一观念踩在脚底下,最终富甲江南,成就徽班,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也给历史留下一段佳话。
2.徽文化塑造的儒商
明清时期,徽州居民从农田百姓跨越到富商大贾,以往的生活方式及劳动理念使他们养成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境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态度。朱子理学在徽州起家,自然在徽州一带影响力最广。徽州人朱熹并非孔子亲传弟子,却是唯一一个例外享受孔庙祭祀的人。徽商用儒家文化指导商业道路,推崇以德治商,不论是以往在历史天空划过一道彩虹的古徽商,还是当今声名远播的徽商银行都是如此。
徽商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士”而兼商,徽州商人特别重视知识涵养,尊文重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徽州商人外出经商时送给读书人最好的礼物,当然也是他们闲情逸致时把玩的精神寄托。徽商从最初经营的茶、棉、盐、谷、纸、墨这一类轻工业产品,到独占中国历史商帮一片天,再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富甲江南的局面, 若只有商人的头脑,没有“士”人的格局,是万万做不到的。
(二)徽班
说起徽班那一定是徽商庇护下的佼佼者。咱们说徽商“儒甲不分”或者“士而兼商”其实就是在内涵徽班的精神追求与职业素养。乾隆帝八十大寿,正是徽商向统治者献媚的最佳时刻,彼时的徽班早已跟随徽商而名扬四方。三庆班最早入京,紧接着“四庆”“五庆”“三和”“启秀”“霓翠”“春台”“四喜”“和春”等徽班进京献媚争宠。在一众徽剧班子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给历史留下了明亮的字眼。
1.三庆班
三庆班得名于三个安庆戏班,由江春、夏文、余老四组建而成。由于徽商外出的原因,三庆班最初成立在扬州而非徽州。三庆班起初在田间地头巡回演出,后来在市井逐渐形成规模。三庆班是首个去北京演唱的徽班。1790年,三庆班进京为乾隆帝八十大寿助兴, 一切后勤保障由徽州盐商江春提供。江春家族,祖辈皆在扬州经理盐商,到了江春这代,他的家族已在盐商这块起到了龙头作用。江春甚得乾隆帝欢心, 乾隆帝每每下江南多半由江春接待。由于江春大摆豪奢之排场迎驾乾隆帝,一度留下了“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经典传闻。
三庆班在所有徽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程长庚的带领下,最早走向辉煌,处于领袖地位。三庆班培养了许许多多像陈德霖、钱金福这样的徽剧名伶,也有杨月楼、谭鑫培等徽班翘楚,为徽班走向更高的平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四喜班
四喜班于乾隆中期在安徽组建,由梅巧玲担任班主,梅巧玲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祖父。四喜班是徽班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加之演唱昆曲的原因,更让四喜班的舞台风格妙笔生花。四喜班进京较晚,第一次进京是在嘉庆六年,首次进宫演出是在清光绪十九年,进宫演出的目的是给慈禧太后祝寿。四喜班名伶众多,善于编排新戏,演技精湛,舞台艺术极高。慈禧太后久居深宫,看厌了宫廷戏剧,应慈禧太后所爱,四喜班编排了诸如《罗汉渡海》《福禄寿》《五彩舆》《殷家堡》的民间喜庆类戏剧。四喜班长期在宫廷演唱民间戏曲,不仅加深了两种戏曲文化的交流,还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多元化。
3.和春班
清嘉庆八年,和春班组建。和春班拥有一个短暂而又辉煌的历史。和春班开京剧武打动作之先例,武打功夫最为见长,是徽剧武戏走向京剧武场的光辉典范。和春班的发展没有其他三班那么顺利,和春班一波三折,最终还是好景不长,早早落下帷幕。正值和春班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社会面爆发天主教起义,清宫叫停戏曲的武戏演出。和春班成员有心扭转乾坤,却也无力回天。和春班虽然转换思维,创作了诸如《八朝珠》《御龙珠》类武戏成分很少的戏份,却也收效甚微,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和春班正一筹莫展之时,又赶上道光帝驾崩,三年国丧,不许娱乐演出,和春班不得已于咸丰五年谢幕。
4.春台班
春台班起源于徽剧的草台班社,由徐家桥艺人韦春台组建而成。春台班原本是家庭戏班,由徽州籍盐商江春出资赞助。春台班生长的地方是安徽省太湖县,最初的舞台演唱者是甘致祥和蔡仲贤。春台班又有着“阴阳班”的噱头,因黄梅戏第一位女演员胡普伢在春台班学艺而得名。春台班的演员以童伶为主,民间亦有着“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这一说法。春台班是四大徽班中最不活跃的一个,但它也为徽剧、汉剧唱腔的结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徽剧走向京剧重要的功臣之一。民国初年,京剧已逐渐发展成熟,春台班的艺人也早就换了身份,春台班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就此解散。
(三)徽商徽班的相互成就
古徽州人感情细腻善于歌舞,徽戏的产生与徽州人喜爱搭台看戏这一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更与常年漂泊在外的徽商豪绅们的文化嗜好紧密相连。傅岩在 《歙纪》 中也曾有过记载:“徽俗最喜搭台看戏。”这在当时可是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定,傅岩乃歙县“父母官”。在徽商发家致富之前,徽剧只是安徽地方小戏种,乃戏曲界的“小作坊”,徽剧随着徽商走南闯北,首先活跃在江浙一带,逐渐影响到全国,走向京师。戏曲本来是纯粹的文艺演唱活动,与商业是泾渭分明, 但徽剧和徽商却有着不解的情缘。徽商致富后,疲惫的身躯常年在外,总想在灵魂深处找点慰藉,总想追求点精神享受,如果此时能听到乡音的文化熏陶那一定是穿越骨髓的爱恋。就这样, 徽商与徽剧上演了独属于他们的 “孔雀双飞”。
徽戏是徽商豪奢们靠拢达官贵人的一种政治手段。明代以后,徽州商人外出到扬州打理盐业事务,徽人顶扬州盐业半边天,在两淮八大总商中,徽州人占据二分之一。歙县人江春在扬州经商,乾隆帝每次下江南都由他来迎驾,江春投其所好,为其搭台演戏。因此江春拥有两重身份,一个是商人,另一个则是正一品光禄大夫。古徽州居民重视武术的传统根源于对徽商的保护。徽剧武戏与徽商有着不解的情缘,每逢武戏打斗最精彩之时也是最具人气之时, 底下观众纷纷为之激情澎湃过后连连叫绝。徽商带上货物,钱财常年在外奔波,徽剧的武戏演员们既能担任保镖看管财物,又能拉台演戏供徽商消遣娱乐。戏剧演员也是一种职业,有着不菲的收入,他们的后勤保障、演出消耗都由徽商提供。就这样徽商、徽戏携手前行,富甲一方,也让古徽州大地散发着金钱的味道和文艺的气息。
四、南北文化大交融:徽班进京
两百多年前,徽班的名伶们以浩荡之势入驻了人文荟萃圣地——北京。徽班进京,把京腔、昆曲、秦腔兼融于徽剧之中,发展创造了符合北京达官贵人乃至平民百姓所倾心的新剧种:京剧。
(一)徽班进京的文化现象
长江中下游一带,古人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描述苏州和杭州,更有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抒发的浪漫情怀。扬州,长江穿流而过,又是大运河的必经之路,两者在此交汇,商业极其繁荣。所谓商路即戏路,戏曲艺人、豪绅富贾于清中叶纷纷涌向扬州。富商们蓄养家班,广招艺人,名曰为自己寻欢作乐,实则向统治者献媚。而在扬州,生意做得最红火的是徽商,扬州只是徽商以及徽班艺人的中转站,他们带上财富与艺术从扬州出发,各取所求,彼此成就。
徽班北山奉艺,与汉调合成一派,拉开中国京剧史的帷幕。徽班进京让京城的戏曲艺术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让世界通过戏曲了解中国。徽剧演变为京剧,在北京的戏台上解说中国故事,也给京城的老百姓奉上了一道文化盛宴。三庆班的拿手好剧《水淹七军》,关公面红耳赤,唱腔激昂,怒吼道:“又见庞德小儿逞刚强,小人得志发癫狂,叫关平和周仓带路把高山上。”京剧的《水淹七军》,关公的舞台形象并不夸张,戏曲腔调也比较平和,唱法婉转,节奏明朗,关公似乎带着些书生意气。这一关公有着“欲制胜需斗智,何逞匹夫勇? 学孙武出奇谋,降服七军! ”的舞台魅力。徽剧和京剧各自版本的《水淹七军》并没有按套路出牌。按理说,来自山水相映的徽州籍艺人,唱的应该是江南的婉转与羞涩,在京城的舞台上唱的应该是北风呼啸般的澎湃与激昂,但艺术恰恰是在追求不属于自己的骚动。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南北戏曲交流、交融的艺术取向。
(二)徽班进京的历史意义
徽班有着无所不通的艺术天分,笼络各个派别的在京戏曲艺人,汉调李凤林、米喜子,京腔王全福等剧种名伶的加入,形成徽剧荟萃一堂之势,北京剧坛上因此有着秦腔、汉调、昆曲、京腔、徽调多种声腔争荣并胜的局面。
徽班伴随着徽商兴盛于繁华都市,根却源于乡野,有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广阔的平民观众。徽剧文戏,唱的是世俗的生活,百姓爱之;徽剧武戏,打的是奸诈小人,褒奖贤明,讴歌正义,百姓心之所向。徽戏横行京都,五十步一戏台,不仅有着达官权贵的宾客,又有工农业的友人,戏曲不再是独属于官僚、资本的精神享受,平民百姓也有机会有权利在工作之余陶冶情操, 社会阶级分化进一步模糊。徽戏拥有士农工商等三教九流的受众群体根源于徽戏采众家艺术之所长,题材广泛,雅俗共赏。徽戏如此繁荣,也为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画上了点睛之笔。
徽班培养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京剧奠基人梅巧玲一类成就卓越的京剧大师。程长庚安徽安庆人,三庆班老生演员,后任三庆班班主,他是京剧第一个关羽形象的扮演者。程长庚的唱腔以徽调为主,兼容昆曲、楚调。程长庚别具匠心的唱腔艺术,推动了徽剧向京剧的蜕变,他不仅是徽班领袖更是京剧之父。梅巧玲,四喜班主要旦角,他晓通徽、京、昆等多种戏路,角色除花旦外,也熟练掌握青衣、昆旦的表演方式。梅巧玲是徽剧衍变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
五、国粹京剧——消声匿迹版的徽剧
(一)徽汉合流
1.汉剧
汉剧又称汉调、楚调,起源于今湖北武汉,为地方戏曲剧。西皮、二黄是汉剧的两种主要声腔。汉剧进京是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汉剧以文戏见长,声腔婉转动听,舞台表演淳朴大方。武昌、汉口、汉阳一带依山傍水,因此汉剧中有不少山歌、民歌的艺术元素。汉口更是九省通衢,水路交通极其便利,清光绪年间,汉口再度被辟为商埠,一时间汉口集结了众多戏曲名伶、文人墨士。汉剧开辟了女艺人登台表演的先河,培养了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位女艺人叶慧珊。
2.“徽汉合流”诠释京剧之根源
如今的京剧,早已名扬万里,是中国向世界艺术贡献的一张文化明信片。京剧纵使有通天艺术,也需在人间施展才华。京剧的左膀是徽班,右臂为汉调。比起徽班进京的浩荡之势,汉剧进京则低调许多。汉调艺人进京后,不像徽班艺人那样能够独立登台演出而形成自己的剧团。汉剧从艺者带着他们最擅长的西皮腔加入徽班登台演出。本来就风头正盛的徽班有了汉调艺人的推波助澜, 最终徽调、汉调血脉相通,加之吸收秦腔、昆曲的艺术特长,徽班俯视一切剧团,各种戏曲艺术交汇碰撞产生了国剧——京剧。
(二)徽剧文戏、武戏与京剧文场、武场
戏剧文戏与武戏、文场与武场的区分主要是伴奏的区别,伴奏不同,烘托出的气氛完全是两种舞台效应。徽剧的文武戏与京剧的文武场同样也不例外,他们的节奏也主要来自伴奏。
1.徽剧文戏与京剧文场
徽剧文戏主要是在情到深处有感而发,用以抒情达意,多用吹腔演奏。它载着轻歌的婉转与曼舞的柔和,演绎小女子羞涩、腼腆的一面。徽剧《蔡文姬》片段:“月亮出来太阳下山了,闭着眼睛骑上马,跟着妈妈回娘家,外婆夸你真听话,奖你一个泥娃娃。”剧中描述的蔡文姬虽与三国时期的才女蔡文姬有着些许偏差,并未将学识渊博、擅长音律的蔡文姬刻画,却透露着小女人被人呵护、怜悯的心理诉求。
京剧文场用管弦乐队伴奏,文场用到的乐器主要是琴、笛、笙一类比较平和的演奏方式。京剧文场用到的乐器主要是杨琴,也称打琴;唢呐,由管、芯、碗三部分组成;板胡,类似二胡的一类乐器;京胡,类似二胡,形状略小;琵琶,民乐乐器,演奏时左右手合并使用;阮,辅助乐器,音质浑而厚;弦,音质清新,沁人心脾。京剧文场用到的“打琴”最为独特,音色柔中带刚,如山泉流水般明快。京剧《贵妃醉酒》在徽剧《贵妃醉酒》基础之上进一步美化舞台服装戏剧效应, 更加注重对杨玉环本身雍容华贵的描述,贵妃直接一席凤袍,没有了丫鬟们的合唱,一个人独占舞台乾坤。虽然徽剧《贵妃醉酒》也唱着:“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嫦娥离月宫”,却不如京剧版的玉环妩媚,这大概就是艺术始终向前发展的结果吧。
2.徽剧武戏与京剧武场
徽剧武戏豪迈、狂热、功夫精湛,徽昆腔的唱法最为常见,多用唢呐、锣鼓一类气势轩昂的演奏乐器。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打是徽剧武戏的经典动作。徽剧武戏中高亢的拨子腔也随处可见,徽剧武戏也吸收民间武术“红拳”的武打招式。徽剧的武打戏多用来表演历史题材,如《龙虎斗》《八阵图》《英雄义》等等。
京剧武场用打击乐伴奏, 打击乐音腔激烈,只有单调的高低音但很固定,节奏感明朗。京剧武场中会用到鼓、锣、檀板一类很响亮的乐器。武场《斩马谡》全剧虽几乎没有武术表演,但诸葛亮的腔法果断、语言急促加之打击乐的烘托,剧场火药味十足。
(三)世界级文化盛宴:京剧
徽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剧传统剧目题材广泛,其中民间趣闻与诸侯争霸篇幅最多。徽剧不拘泥于现状,接收汉调艺人入徽班,融合昆曲、秦腔剧种和民间曲调的表演方法,最终发展演化出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京剧。京剧的文武场与徽剧的文武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徽剧的文武戏还是京剧的文武场都特别喜欢演三国时期的故事剧目以及汉唐的宫廷秘闻。徽剧有《斩马谡》,京剧更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系列剧目,还有《贵妃醉酒》两家展现出不同的韵味。总之,徽剧、京剧有相当一部分重合的剧目。
从观赏角度看,京剧着实要胜徽剧一筹,徽剧名伶最初也兼徽商保镖一职,也只在徽州、扬州一带徽商经常出没的地方演出,并未经过过多艺术技法的锤炼, 受众群体也多半是商人和平民百姓,和中国彼时的上层社会是脱钩的。而京剧则完全不同,京剧要满足中国最顶尖知识分子的品位,又要给紫禁城老百姓带来引以为豪的文化优越感,满足了王公大臣的情感陶冶还不够,还得宫廷方面满意才行。再来说京剧的组合成分,能够进京的徽班,是徽班中精英中的精英,还有其他地方的班派,也一定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最灿烂的戏曲明星。并不是所有能够进京的戏曲腔调、 徽班都能被历史记载,比如“三和”“霓翠”等徽班只能无奈谢幕在历史的尘埃里。进京的腔调何其多, 真正留下的也就徽、汉、昆、秦等腔。所以说京剧能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是华而不实,它是绝对的世界艺术精品。
六、结语
徽剧原本只是地方戏曲剧,没想到跟着徽商饰演保镖的身份而误打误撞地名满天下,以至于被乾隆帝所青睐,震动京师。徽剧的成功离不开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戏曲艺术层面的频繁交流。徽剧能成为京剧的母体,孕育京剧的胚芽,追根溯源还得归功于徽商,是徽州商人将徽戏带出了徽州府, 徽商一路走来都在为徽剧保驾护航,他们携手前行,最终功成名就,富甲家乡。而今的徽剧,回到老家徽州(今黄山)再次成为地方戏曲剧,徽商也已蜕变为现代化的徽商银行,徽戏再次扬帆起航,在它的那片天地里,根植于山水乡野,唱着独属于自己的浪漫,或许在未来,历史将会重演,徽剧融合、吸纳多种戏曲艺术之所长,再次惊艳世界,给人类一份中国文化之粹。